一剪梅ppt课件

发布时间: 2025-08-13 09:09:51

一剪梅ppt课件

《一剪梅》是词牌名,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它的另一个名字是《腊梅香》。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

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李清照生平简历的了解及其作品的赏析。

【教学难点】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来初步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吟诵,讨论、讲析结合,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新课】

“愁”,中国古代文人吟咏出脍炙人口的诗句;“愁”,中国文学史留下熠熠生辉的篇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李白的诗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是杜甫的诗句。豪放的苏轼吟过:“新月与愁烟,满江红。”婉约的秦观也唱过:“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似乎对“愁”更有兴趣,她以女性固有的丰富感情,以词人特有的才气,留下不少言愁之作,抒*愁、家愁、国愁,如《点绛唇》《一剪梅》《念奴娇》《醉花阴》《武陵春》《声声慢》等。

【熟悉作者,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境遇孤苦,词情凄黯,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学”(以意逆志――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品读诗词,疏通词意】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玉簟秋罗裳谁寄锦书来

解释下列词语

玉簟:

锦书:

【诵读课文,感受诗情】

先听范读,再齐读。

体会《一剪梅》所抒发的情感。

“探”(以意逆志――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品读诗歌,回答问题】

(1)、“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

(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再探”(知人论世――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开头七组叠字怎样书写感情的?联系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

2.与《一剪梅》相比,两词的“愁”相同吗?原因呢?(知人论世)

【本节小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以意逆志”要做到“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也就是说: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

“知人论世”除了我们平常理解的“诗人不同,诗风各异”、“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外,更要注意“境遇不同,诗情有别”――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

【拓展延伸】

1.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读ruó,“揉搓”之意。

写愁名句集锦: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测”

【课堂检测】

比较李清照的《一剪梅》与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①,风又飘飘,雨又

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②?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

①秋娘渡、泰娘桥:吴江的两个地名,均用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

②客袍:旅途穿的衣服。

这两首词都写了“愁”,但其含义有所不同,试作具体说明。(以意逆志)

注意:两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

联系李煜的生平,品读下面这首词中的“愁”(知人论世):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拓展阅读

1、 公开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基本字词义、疏通诗意、学会朗诵,《》体裁、题材、词牌特点; 2、掌握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时代对她词风的影响,掌握“易安体”基本特色; 3、掌握、理解诗词意境及其分析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词作中体现出的作者情感;

4、学会写作简洁精练的诗词鉴赏短评。 教学重点:

1、理解诗词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2、尝试写作诗词鉴赏短评。 教学难点:

1、学会写作简洁精练的诗词鉴赏短评;

2、从不同角度理解词作,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新意。 方法时: 1、经典阐释法; 2、教学内容共计时。 教学步骤:

导入 → 作者介绍 → 词体介绍 → 字词释音、释义 →朗读,之后老师范读,再之后学生集体读、整体感受感知→听邓丽君《》歌乐,引入情景→疏通、鉴赏 →板书小结,陈清线索→特殊句式、语言特色、手法分析→鉴赏短评 → 堂小结 → 音乐感知收束→布置作业。(结合考点,强调分析重点) 教学过程:

1、新导入(与整体感知融于体则可): (语文*上前到我办公室拿东西)??

同学们:北宋词人周邦彦在其词中无意间写了句:“花万样娇”,于是“”这个颇具人间风情的词牌名因此而诞生。后世众多的文人墨客面对这“同花”各自吟诵出了风情万种的不同词作,各具特色、各有千秋。而其中最为脍炙人口、感人肺腑者,莫过于李清照笔下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么究竟正为少妇的易安心中有抹怎样的惆怅下了眉头却又上了心头,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起学习李清照的词作《》。 2、作者介绍:

学其诗,就得知其人!(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下作者的基本情况)李清照,大家并不陌生,(生于1084-卒于1155年以后,具体年月史料缺乏,难以确考),她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由于当时豪放词派大家辛弃疾字幼安,也是济南人,人们共称他们为“济南二安”。她贤惠多才,十八岁嫁于金石家赵明诚为妻,夫妇感情深厚。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北宋灭亡后,赵明诚因病去世,她颠沛流离于江南,在孤寂中度过晚年。由于身世及时代变化的缘由,她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她兼擅小令和慢词,往往能别出心裁,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她的词集名称是《漱玉词》。她还写有《金石录后序》和《论词》等散文。

3、整体感知:李清照是:历北宋晚期而经南宋初期的女词人,她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同时也是所有文人中最有性情的词人之。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国古代的学者都极力推崇用诗歌来言志抒情、吟咏性情,所以用性情来写诗的诗人,般都是好的诗人、受人同情尊敬的诗人。举个大家都不陌生的例子,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即就是像这样的亡国之君、酒色孱弱之身,他的词作也被后人大力赞赏,吟咏不绝!那么,对于咱们的李清照呢,就更是如此了。所以学习易安词,就必须明白,易安其人她是个性情中人。

那么对于作者的介绍,咱们到此为止。下面我们来看教材,掌握些基础知识。 4、《》是词牌名,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花万样娇”,它的另个名字是《腊香》。其词体特点是,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韵到底。八个四字句般都用对仗。般以书写爱恨离愁为主要内容。本词就是以表达相思之情为题材的首“婉约中调”。

5、我们再看词中的些字词,注意下它们的读音和意义: 红藕:荷花的别称。

香残:这里指荷花的香味已经快要消散了。

玉簟:(dian)光洁似玉的竹席,席子的美称,簟的本义是竹席。 罗裳:(chang)丝织的下衣、摆裙。

兰舟:木兰树做的船,船的美称。

锦书:前秦人窦滔的妻子苏惠思念丈夫,就用锦织成回文诗赠给他。后来便称夫妻间的书信为“锦书”或“锦字书”。这是作者用的个典故。

雁字回时:是指大雁排成人字或者字的形状飞行,称作雁字。雁字回时就是说大雁排成行往回飞。

6、听朗读:好!在理解了基本字词的基础上我们来听段朗读录音,从整体上感受下本诗的内容。老师范读、提点学生自主读、大家起读,适时点拨!再听邓丽君音乐进入情境,顺理成章进行诗意的讲解?? 7、正文讲解:

同学们,宋词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象征之,人们在评价词这种文体的时候,以有意境为最高的标准。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本词的意境。

这首词是作者在丈夫出行在外,寂寞难耐之际写下的性情之作。我们看“红藕香残玉簟秋”——

作者说:荷花已经凋谢,它的香味也点点离散,那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秋凉。这首句便清秀不凡,作者着“秋字”而境界全出,为什么这样说呢?诗人刘禹锡有句诗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显然秋天是四季中最为悲凉的岁月,这里用个秋字,不仅点明了节气时间,而且指出了就是这样个萧瑟之秋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红藕香残”,虽然是写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如此,首句便先声夺人,写凄凉而不见“凄凉”字,含蓄委婉,不着字,尽得风流。同时也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即就是“凄凉哀愁”。

作者面对这样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瑟的景象,就免不了要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般,当人们经受愁苦的折磨的时候,总是要想办法排遣下的,这是人之常情。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垂泪啼哭,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于是她就自然而然的——

“轻轻解下罗裳,独自登上兰舟??”然而,曾经是和心上人双双泛舟,今天却独自拨桨击水,于是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并不能排遣郁闷。不过,李清照毕竟跟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所以,她紧接着写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我们想,作者在雁字飞回之际,不见锦书,只好系舟归来,“无言独上西楼”,然而“月光如此皎洁美好,却只能独倚栏杆”,眼前有景赏不得,她所能做的就只有独自发愁。那么究竟是怎样个“愁”字呢?作者说—— “花自飘零水自流。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里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又是处绝笔。我们想,作者为什么在写“闲愁”之前,凭空来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呢?这其实就是周杰伦《菊花台》中唱的“花落人断肠”、刘禹锡诗中的“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李煜词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江春水向东流”,这样写是为了承上启下,用自然界没有情感体验的落花流水来衬托、暗示作者心中的“闲愁”,因而“种相思,两处闲愁”之感,油然自作者心头升起。

那么,李清照的“闲愁”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心头又开始烦乱。这“是离愁”,他——不断,理还乱,它,别是般滋味在心头”。这确实是句完美的收尾,其流连哀思,唱三叹,令人回味不已。

※写景抒情线索分析:(板书部分)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先是站在室内,看到了窗外的红藕香残,视线触及凉席,顿生愁情;于是为了排遣愁情,她又去泛舟游玩,笔锋转,转而写起了室外所见所感;然而流水落花总无情,作者终于还是没能摆脱个“愁”字,其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形象跃然而出。 8、作者情感分析:

很明显,作者主要给我们展示了种哀愁之情,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第二种情感?我们看“种相思,两处闲愁”,作者如此肯定地说“只有种相思”,必然有“两处闲愁”,可见易安和丈夫赵明诚之间是心心相印的,她很肯定丈夫也在因为见不到自己而发愁,这是不是种面对男女之情的“自信”呢?显然是。那么换句话说,假设如果是“种相思,处闲愁”的话,那么就是单相思了,由此可见“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妙味所在。

另外,词中还透露出处了合情合理的个事实,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这个事实就是“他们两人是相当恩爱的”,试想,如果他们两个天天呆在起吵架,那么分开之后肯定不会“明月千里寄相思”的,说不定赵明诚出去就到秦楼楚馆里搞外遇了,李清照也会偷偷乐道:杀千刀的,终于走了。正是由于爱得深沉,才会有“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缠绵悱恻。 9、手法分析:

(板书)同学们,短短六十个汉字,却写出了如此丰富的意蕴,不用些特殊的手法是不会有如此效果的。我们看作者在词中都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

首先是首句的含蓄,再其次是云中谁寄锦书来句的倒装,第三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映衬,第四是“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上眉头却下心头”的对偶。最后,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说席子时不说席子,而说玉簟;说小船时不说小船,而是说兰舟。这是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陌生化,来营造诗词所具有的特殊意境。 作业布置:

同学们,学习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是需要掌握些基本方法的,那老师这里就介绍给大家两种基本的方法:抓关键词法(可以是关键动、形容词等如“独”字等);和意象分析法;解释过程略。那么老师留给大家两个作业,是分析此词中的关键形容词谈谈你对词中作者情感的体会;二是找出词中的基本意象,分析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或者它们都有什么象征意义!各写文章不少于200字! 小结:

同学们,这是首相当富有诗情画意的词作。词人越是把她的别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就越能显出她们的夫妻恩爱的甜蜜,也越能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再者,这首词在意境的刻画,真挚、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语言运用的艺术上,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句话说得好“花万首诗,段材料多角度”,诗词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品,对于本词的内涵,我更希望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出不同的新意,这才是“学诗之道”。

下面我给大家放段音乐,在音乐声中让我们结束本的学习。 板书:

室内秋簟、室外残荷——→登舟排遣,见:雁字飞回、期盼锦书,只有月满西楼——→看落花流水——→愁上心头。(愁中有自信)

作者情感:哀愁、自信、真诚。

手法:含蓄、倒装、映衬、对偶、陌生化。(把例子加上,简要阐释)

2、幼儿园开学第教案

1、巩固幼儿已有的日生活常规和各种生活习惯。

2、引导幼儿实现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以幼儿园生活为主的转变,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个活动环节中。

3、学会关心和帮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学会和同伴团结友爱,学习用关心爱护的语言和小朋友交往。

二、教学准备

1、保教人员检查活动室内外的安全。

2、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进步熟悉周围的'环境。

3、毽子

三、活动过程

()入园活动

1、热情接待幼儿入园,师幼相互问好。

2、通过“问、看、查、摸”对幼儿晨检,消除安全隐患。

(二)谈话活动

1、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新变化,新感觉,知道自己又长大了岁。

2、启发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怎样做,才是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三)如厕

在分组排队上厕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户外活动

师幼起踢毽子。教育幼儿在户外不乱跑,听从教师的指挥。

(五)室内活动

1、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1)教室里有哪些安全隐患?

(2)厕所有哪些安全隐患?

(3)户外有哪些安全隐患?

2、做好哥哥,好姐姐

知道做表率,不欺小,尊长辈,讲安全。

(六)离园活动

1、仔细听值日生叫名字,不跟陌生人走,拉紧家长的手,以防走失。

2、知道靠右走,不抢行。

3、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入园。

(七)延伸活动

家长给孩子讲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

3、李清照拼音版李清照的全文

【**--教案】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①玉簟(diàn)秋:意谓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②兰舟:《述异记》卷下谓:木质坚硬而有香味的木兰树是制作舟船的好材料,诗家遂以木兰舟或兰舟为舟之美称。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③锦书:对书信的种美称。《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苏蕙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其被徙流沙的丈夫窦滔。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赏析

这是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词的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赞美此句“有吞嚼雪,不失人间烟火气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 “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 “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 “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封“家书抵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其实,这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当然,它所喻的人世的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这和李煜《乌夜啼》 “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4、列举教学设计、流程设计

张惠

教学内容:五上第63~64页的例1、例2和练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能对信息进行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有条理的列举,并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小棒、表格、 教学过程:

、 创设情景,体验列举

1、 门票引入:

(AB可以做在屏,利用拉幕布功能即可,但要留出钱币组合的空间)

A 出示公园场景图

B 在场景图下方出现钱币两张5元,五张2元,两张1元,钱币可以任意拖动进行组合。

师:国庆假期有没有去公园走走,今天我们的数学就从公园开始

公园儿童门票每张10元,小朋友口袋里有两张5元,五张2元,两张1元的纸币。小红怎样付10元门票钱?

师:图上有那些数学信息?你能列举出几种付钱方法?(板书:列举)

生:2张5元,5张2元,张5元两张2元1张1元,4张2元两张1元。 3、揭示题:

师:我们把付钱的方式种的列举出来(板书:),我们称之为列举的策略。今天我们就学习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究,运用列举 ()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引发列举需要。

c 场景图下出现文字公园里工人师傅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个长方形花圃的景点。供游客们休闲和拍照。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师:下面起走进公园:公园里工人师傅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个长方形花圃的景点。供游客们休闲和拍照。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1)创设情景:

师:读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从“18根1米长的栅栏”这条信息中你还明白了什么?(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周长就是18米) (2)小组合作:

师:四人组可以用小棒摆摆,也可以写写或者画画,有条理的把设计的长方形围法展示出来。

(3)汇报交流: 第种“摆”

1

生:我用小棒摆的长是8米,宽是1米;

师:它摆的这个长方形符合要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共用了18根小棒;长和宽的和乘2得到周长是18米;长和宽的和是18米的半9米,9是由8和1组成的。

师:还有其它摆法吗?(个别人,会不全面)师强调长和宽的和是9米

师:摆摆的方法在每组只列举了其中几种情况,不够全面,但大家凑在块儿还是得到了有四种不同的围法。

第二种“画画”: 生:四种图形

D 在原题下方可以任意拖出以下四种长方形(数据均带单位“米“)

8米

1米

2

3

4

7

6

5 师:观察出现的这组四个长方形,他给我们摆放的很是用心,谁看出来了?(有序) 有没有重复?遗漏?(板书:不重复 不遗漏) 小结:用画图的方法列举出了四种不同的围法。

第三种“写写”:

师:还看到了用文字进行列举的小组。 E 原题下方空白可以写字

请生上台要白板上写写。(长8米 宽1米??) 师:还有小组列了表格。

F 原题下方出现表格,用拉幕功能(此环节我只要出现第二行),可以在表中写答案。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长方形的面积/平方米 (4)反思列举方法

师:你喜欢这种用列表的形式列举策略吗?

师:列举时按定的顺序画画、写写,这样答案才会不重复、不遗漏。 师:同样是围周长18米的长方形,形状相同吗?

如果你是游客你会喜欢哪种围法?

G 用拉幕功能出现第三行 长方形的面积/平方米 行,可以在表中写答案)

2

师说明:在周长不变的前提下,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差越大,面积就越小;长方形的长和宽数据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师小结:用摆摆、画画、写写把符合条的长和宽列举了出来;在列举时形式不同,但都做到了有序的列出答案,在列举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合理的选择。

H 小道场景图+文字:长方形花圃的景点旁边有条小道,用24块边长为1平方米的防滑地砖铺地,有多少种不同的铺法?(如果图太大可以缩小作为题目的陪衬或底图,图字在屏中,原文字的错了,单位是“米”)

2、巩固列举:长方形花圃的景点旁边有条小道,用24块边长为1平方米的防滑地砖铺地,有多少种不同的铺法?

师:你读懂了哪些信息?(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米)

师:要使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分米,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呢?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师:谁来汇报得又清楚又明白。

I 原题下方出现全部表格(可填写数据)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长方形的面积/平方米

师小结:根据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米这条信息,我们列举了符合条的长和宽共有4种。 J c和H屏内容放于屏(图表不要,只要背景图加文字) 3、对比小结:

同样是围长方形,有什么不同?(已知周长,二已知面积) 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类问题?(列举) 好在哪里?

(二)循序渐进,深入问题 1、出示题目:

K 场景图加文字:小红和小明、小强三人来到公园进行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照法?

师:走进公园小红和小明、小强三人都想照相。小红和小明、小强三人来到公园进行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照法?[调换顺序算种] 2、列举:

师:我们仍然要用我们刚学到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列举时,打算分哪几种照相的情况?

生:分三类:单人照,双人照,三人照。(说明调换顺序算种)

3

L 边说边自上而下们幕出示表格第栏单人照,双人照,三人照,再从左往右拉幕出现其它部分供下面现场填写。(注:原表头有错)

种 类 姓 名 单人照 双人照 三人照 小红 小明 小强

(1)师说明:列举时可以用老师提供的表格,在表格里打钩。例如:小红“√”

种 类 姓 名 单人照 双人照 三人照 小红 小明 小强

(2)也可以用文字列举。例如:小红、小明?? 师:用自己喜欢的列举方式进行吧! 3、反馈交流:

师:你是怎样列举的? 师:共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师小结:在解决照相问题中,我们在列举时又学习了用做记号的方法把各种可能性记录下来,再数数就可能找到答案了。

三、拓展应用,发展列举

M 第次拉幕出现背景图加第行文字:靶子上共有三圈,投中内圈10环,中圈8环,外圈6环。每人都投中了两次。

第二次拉幕出现第二行文字:可能得多少环?(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 第三次拉幕在第二行文字下方出现下表格(供现场填写)

第四次拉幕在表格下方出现问题“最多可得多少环?最少呢?”

4

环 种 类 投中相同环数 投中不同环数 数 10环 8环 6环 总分

1、飞镖游戏:小红和小明、小强三人比赛掷飞镖。

靶子上共有三圈,投中内圈10环,中圈8环,外圈6环。每人都投中了两次。 可能得多少环?(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

师:“每人投中两次”是什么意思。(两次投中相同环数或两次投中不同环数) 师: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请在练习纸上自己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

环 种 类 投中相同环数 投中不同环数 数 10环 8环 6环 总分 师:你是怎样列举的?请生现场打“√”进行演示说明。 最多可得多少环?最少呢?(学生口答,师在上书写并圈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师小结:在飞镖游戏中,我们在列举之前也进行了分类:投中相同环数或投中不同环数,分类确定后再有序的列出所有的可能性。 2、观看表演:

师:玩过飞镖游戏,精彩的动物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

n 马戏表演场景图(可虚化作背景)+第问致表演时间8:00、8:50、9:40和10:30两个色块现在是11:15,我们还能赶上下场表演开始吗?(原排版表演时间比较小,希望能够排成竖栏,所遮挡的两个*开始时间在堂上随机填写即可) o 在上屏的合适位置再出下个问题:

下面哪个时刻正好是场表演的开始时刻?(原时间打错了!) 出示:13:00 14:30 15:30 16:00

师:已经表演了几场:8:00、8:50、9:40和10:30 (11:20)(12:10) 师:现在是11:15,我们还能赶上下场表演开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下面哪个时刻正好是场表演的开始时刻? 出示:13:00 14:30 15:30 16:00

5

师:你能按照每间隔50分钟再列举出下面的表演时刻,然后再判断。 四、全总结:

1、想想我们今天学习的列举的策略都帮助我们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买票、设计拍照区、铺地砖、照相的照法、飞镖比赛、推算表演时间)板书:用XXXXXXX解决问题 2、我们是怎样去列举的?(画图、文字、表格) 3、这样列举的好处是什么?

6

点击查看更多一剪梅ppt课件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2960.html

热门阅读

  1. 产值的解释及造句
  2. 军训日记800字大全
  3. 201年愚人节整人短信大全
  4. 《雪孩子》的优秀教案设计
  5. 索罗斯热门名言
  6.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c、ch》第一课时教案
  7. 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
  8. 《上阳白发人》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9. 《群鸟学艺》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10. 研修班开学典礼上表态发言稿
  11. 社团的竞选自我介绍
  12. 除夕之夜的诗句
  13. 《做一名充满奋斗感的教师》读后感
  14. 关于小学生暑假计划
  15. 《半生缘》读后感范文900字
  16. 《象母怨》读后感
  17. 秋之语秋之韵散文
  18. 关于朋友的爱作文
  19. 给客户的中秋节的短信
  20.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字
  21. 春节拜年祝福语
  22. 妇女节初中生手抄报
  23. 《爱不是负担》读后感
  24. 《阿西莫夫短文》优秀教案范文
  25. 最新安全总结范文
  26. 童话故事《六只天鹅》
  27. 我的课余生活日记350字
  28. 谢灵运的山水诗词
  29. 对手机市场细分的研究论文
  30. 励志诗歌朗诵
  31. 襄阳古城的导游词
  32. 三八妇女节的古诗词
  33. 投标售后服务的承诺书
  34. 《竹节的力量》读后感50字
  35. 名家描写母亲的散文
  36. 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作文1500字
  37. 五四青年节祝福短信大全精选
  38. 爸爸的生日三年级作文
  39. 曹操的诗词
  40. 欢乐度中秋作文400字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7:55:19
本页面最近被 934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香港,TA在页面停留了 12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