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
引导语:小时候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含着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一些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拔苗助长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滥竽充数 南辕北辙 惊弓之鸟
对牛弹琴 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鹬蚌相争
黔驴技穷 东施效颦 杞人忧天
狐假虎威 买椟还珠 画饼充饥
自相矛盾 量体裁衣 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 亡羊补牢 人面兽心
无价之宝 曲高和寡 自作聪明
囫囵吞枣 庖丁解牛 *
患得患失 庸人自扰 随声附和
嗟来之食 塞翁失马 痴人说梦
[知识拓展]
寓言小故事: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寓言小故事: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心得: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寓言小故事: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寓言小故事:鱼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
【心得】: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拓展阅读
1、寓言故事故事成语
西晋时期,有一位着名的将领、学者名叫杜预。他曾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他有很高的谋略,被人称为“杜武库”。
他曾撰写过《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学术着作。其中《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的《左传》注解中最早的一种,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成为后世儒家学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三国时期,魏国由司马氏执掌**。魏国吞并蜀国后,司马炎索性夺了帝位,建立晋朝,他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晋武帝。此时,杜预主张出兵灭吴,一统天下,他给晋武帝写了一道奏章。晋武帝看罢奏章后,觉得杜预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就不顾众臣的反对,下了伐吴的决心。
公元280年,杜预率领几路大军向吴国发动攻势。他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占领了长江上游许多城镇,沅、湘两江以南一带的州郡,也都投降晋军。吴军都督孙歆等二百多名*被俘、被杀。
杜预想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一下子把吴国灭掉。可是有人却认为,吴国是个大国,实力非常雄厚,要把它一下子灭掉实在很困难,况且当时正是夏季,暑热难当,雨水丰盛,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暂时停止军事行动,等到冬季再发动进攻也不算晚。
杜预不同意这种意见,他坚定地说:“从前,燕国的乐毅靠着济西一战,一口气就占领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取胜的原因,除了乐毅指挥有方以外,就是靠士气旺盛。现在我方士气旺盛,如果及时进攻吴国,就好像用刀破竹子,劈破几节以后,剩下的就可以迎刃而解,不会受到什么阻碍了。”
杜预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与敌军作战。凡是他的旌旗所指之处,敌人没有不*得大败的。很快,晋军攻下了建业,吴主孙皓被迫投降。晋朝终于统一了全国。征南军队班师回朝后,晋武帝封杜预为当阳县侯,以表彰他平定东吴的盖世功勋。
杜预认为天下虽然安定,但爆发战争的可能依然存在,绝不能掉以轻心。于是他仍然勤于军备。后来,他还利用军队兴修水利,为人民造福。他的这些功绩,都长久地留在人民的心中。
势如破竹:表示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有时也用来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
2、有关名人成功创业故事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铺面。他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起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秕糠、砂石之类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人,就是一个大大不便了。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顾客。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精细、务实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事业。
3、有关名人成功创业故事
1、两个人相识三个月因一盘咸鸭蛋决定结婚。
2、两人把当当网做到中国电商第一股,如今当当退市说三年内要开1000家书店。
3、重庆妹子俞渝,毕业于北外英语专业,为去美国学MBA她边工作边学微积分。
4.27岁时,她从纽约大学毕业找不到心仪工作,干脆自己成立金融咨询公司。
5、北京人李国庆毕业于北大二十九岁创办图书公司,32岁去美国,认识了俞渝。
6、俞渝去西单图书大厦找书找晕了,想到美国的亚马逊,和李商量创办当当。
7、在一间没有窗户的房间里,两个人开始运营,创业维艰。
8、两人把当当发展为上第一大书店。亚马逊相识亿美元收购被拒。
9.20xx年当当网市场份额高达40%赴美上市。两人身价高达9亿美元。
10、两人曾转型做百货和京东,淘宝PK,20xx年当当退市市值不到当初的1/4。
11、两人热爱家庭李国庆经常带孩子滑雪。俞渝想把五月二十一日定为亲子节。
4、有关名人成功创业故事
买我的马戏票免费赠包花生
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十五六岁的时候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但是每次看戏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则更少,尤其是饮料,很少有人问津。
有一天,哈利突发奇想:向每一位买票的观众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但是老板坚决不同意他这个荒唐的想法。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做担保,请求老板让他一试,并承诺说,如果赔钱就从他的工资里面扣:如果赢利了,自己只拿一半。老板这才勉强同意。于是,以后每次马戏团的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义务宣传员:“来看马戏喽!买一张票免费赠送好吃的花生一包!”在哈利不停的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
观众进场后,哈利就开始叫卖起饮料来,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之后觉得口渴都会买上一瓶饮料。这样一场马戏下来,营业额比平常增加了十几倍。其实,哈利在炒花生的时候加了少量的盐,这样花生更好吃了,而观众越吃越口渴,饮料的生意自然就越来越好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28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