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鸟学艺》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群鸟学艺》是篇寓言故事,讲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搭窝的故事。课文共7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总写群鸟到凤凰那儿去学本领,第26自然段写群鸟学艺时的想法和做法,第7自然段讲群鸟学艺的结果。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全文语言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1、能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会换人称说话。
2、体会语言的生动有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凤凰说的前后两段话。
难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悟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从题目入手,复习1、7两段。群鸟有
去掉群鸟老师贴出五种鸟名,让学生根据课题说话。引读1、7两段。
学生板书学艺的结果。
板书:不会搭很粗糙
漂亮结实暖和
2、根据板书内容,连起来说话。
(二)找中心句。
群鸟同样是向凤凰学搭窝,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凤凰老师告诉了我们原因。(学生找中心句)
学一样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自由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三)学习25段。
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这就是讲
1、指名读25段。
2、四人小组研究25段。
研究任务:①每人最少要读一段话,找一找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看出这些鸟学艺没有耐心。(划出来)
②每人最少要读好一种鸟学艺时心里怎么想的句子,其他三人评。
3、小组推荐汇报、交流。小组成员展示朗读水平和对语言的感悟。
朗读指导第2段让学生与生活实际情况结合、体味,朗读时抓住不见得有什么本领。有什么好学的!正话反说,这是只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的猫头鹰。第3段抓语气词啊!这是只浅学就止的老鹰。第4段抓得意地笑,用动作演示,用笑来显现得意忘形的乌鸦。第5段反复读跟我想得一个样!读出麻雀的自以为是。
4、分角色朗读25段。
(四)学习第6段。指名读凤凰的话
1、出示去掉先、再、然后三个词的凤凰的话,指名学生读。
学生填写表示顺序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运用的好处。
2、自由读,指名几位学生读,其他学生加动作演示、闭上眼睛想象一幅幅搭窝的画面。
3、课件出示,学生看图想象说话。
小燕子听得认认真真,他想________________。
让学生自由想象,可以用凤凰的话换人称想象。
小燕子听完,唱起动听的歌,向凤凰表示感谢。小燕子飞到原来住的地方,_____________。
4、小结:舒适的环境、幸福的生活只有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辛苦的,但劳动是天底下最快乐的。小燕子是快乐的,因为他学艺有耐心,我们同学随便做什么事都要像小燕子一样有耐心。
5、再次齐读中心句,体会小燕子学艺有耐心。
拓展阅读
1、《春雨的色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1.导语: 春天到了,校园里各种各样的花开了,小草探出了小脑袋,小树发芽了,多美啊! 咦,下雨了! 听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雨,并配上春雨声。
3.展开想象,用 春雨像??练习说话。
4.说说春雨声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通过美妙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把学生带入蒙蒙春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春雨的美。
二、以境助读,品读第一自然段
1.师激语: 是啊,春雨在小朋友的眼中是那么美。有一段描写春雨的句子,你们能不能也读得很美呢?
2.利用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 1) 学生自由读。
( 2) 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春雨像什么? 想一想,春雨与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
( 1) 引导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读好 沙沙沙,沙沙沙。( 配乐)
( 2) 联系实际说说,你在雨中最想做什么?
设计意图: 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读好第一自然段,把孩子的情感移入文境,再次去感受文本,感受春雨之美。
三、初读课文,引出课题
1.创设情境: 听,谁来了? ( 放鸟叫声) 噢,原来来了几位小鸟朋友。咦,它们唧唧喳喳在说什么啊?小朋友想知道吗?
2.初步感知2~5 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要求: ①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看看拼音多读几遍。②看看我们的小鸟朋友叫什么名字? ③它们在干什么?
3.交流:
①我们的朋友叫什么名字?学生答,师在黑板上贴出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图片。
②它们唧唧喳喳地在干什么?
4.出示课题: 春雨的色彩( 引导学生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 打破在课一开始就引出课题的常规,在这里出现课题,显得更自然。
四、学习生字
1. 我们的小鸟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几位生字宝宝。看,这些生字宝宝都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等着我们去跟它们交朋友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不仅记住它们的名字,还记住它们长什么样?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线论趣题底颜淋洒滴油欢
( 1) 学生自由拼读。
( 2) 带拼音齐读后去拼音齐读。
( 3) 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互读,并介绍识字的方法。
( 4) 开小火车读生字,用 欢 题滴组词。
3. 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例: 淋、洒、滴、油都有三点水; 线、论、颜、淋、洒、滴、油、欢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等等。
4.游戏猜字。
( 1) 春雨落在树林前。( 淋)
( 2) 动作表演: 滴管滴水( 滴) ;
洒水壶浇水( 洒) 。
5.检查巩固: 全班快速读字词卡片。
设计意图: 赋予生字生命,使学生感到亲切,愿意与它们交朋友。在交朋友的过程中认识了生字,记住了字形,孩子们不觉得乏味。
五、细读课文,感知课文
1. 把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再读读,边读边想想: 我们的朋友各自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2.反馈,学生回答,教师在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图片的旁边板书 绿红黄。
六、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在这些颜色中,你最喜欢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选择你喜欢的颜色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小鸟为什么要说春雨是这种颜色的?
2.学生自由读。
3.品读美句。
( 1) 谁能读一读你喜欢的颜色,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你是真的喜欢。
( 2) 指名读、比赛读3~5 段,师生共同评议。
4.师生齐读3~5 段。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读,给学生自主感受的机会。以读为本,以读促情,引导他们发现阅读的乐趣。
七、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字 你 们。
2.请学生读一读,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请学生在书上各描一个,看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在黑板上范写一遍。
5.学生练写,展评。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先描写,发现如何把字写漂亮,然后提醒老师和其他同学,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字的兴趣。
2、课文《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1.教师准备查找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本单元学习开始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物,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第一课时
朗读片段,感受演讲稿的魅力
1.演讲稿导入。教师将一段演讲稿展示在屏幕上,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如果能做到讲,则更好),让学生以比较直观地感受演讲的魅力。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亲,那便是──中国。
可记得这一位“母亲”?她飘散的长发是千万条悠悠贯穿的河川;她的背脊,虽老迈仍硬朗,是五岳,是阴山,是祁连,是……那宽大而慈爱的脸膛,是青藏连接云贵吧!她伸展的手臂从东北的谷仓,到长江的沿岸,到珠江的三角洲,那一片无尽的沃土,是她温暖的双手。啊!母亲!您*膛隐藏着多少灿烂的血泪史。曾经,你骄傲过,自豪过;也曾经,你黯然伤神过,愤怒过。在宇宙无垠的岁月里,您孕育了长青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属于您的孩子。
2.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段话,你有什么感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很感人、很亲切、很有*力等)
3.发现特点。师:刚才大家谈得很好,这的确是一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读着它,我们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我们的心头升腾而起。接下来,老师将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发给大家,读了之后,请说说,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到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下发完整的演讲稿供学生阅读
爱我中华情
同学们:
(一二两段见上文)
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他们含蓄而诚恳,勤俭而乐天,在他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绚丽的色彩──金黄、翠绿、朱红、靛蓝。他们向往自然,爱恋自然,对于万物有着浓浓的情谊。李白躺在床上,看见窗外的月光,因而想起自己的故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个人的感情与自然融合为一,凝结成一种潇洒而美丽的诗情。李白多情,白居易也多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相爱,原来是一种平凡的男女爱恋,但是经过香山先生巧妙的构思,精致的渲染,便成了一段富于色彩的传奇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多么令人肝肠寸断的诗句!道尽天下有情人共同的期盼。王维独居空山幽谷,却不觉孤寂,浑然有万物皆我友朋的情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使自己的生活艺术化、情趣化,不也正是古今人人所追求的吗?南国情柔,北国情壮,万里长空下,一片碧绿的草原,风吹草浪,几只巨鹰旋空而鸣,“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其实,月儿本无情,群山之所以予人娴静,草原之所以予人壮丽之感,都是因为多情的人赋予它们生命,使它们鲜活,使它们富丽。
“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柔美,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血、热泪、热情,让正义之血喷涌吧!让自由之泪洒落吧!让真理之情坚定吧!
4.学生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不同之处:
和其他文章不同的:没有一个确定的人物;没有故事情节;也不写景色;以表达情感为主;就好象和我们在谈话……
和其他文章相同的:有题目;分段写;有重点;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演讲和演讲稿的特点。
演讲就是,一个人围绕一个话题,用讲述的方式在公开场合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你听过演讲吗?在什么地方听过?(举行婚礼、饭店开业、大厦落成、开学典礼、学校里的报告。)是的,这些演讲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
5.提出学习任务:演讲可以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有准备的演讲一般需要预先写演讲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稿。(板书:学写演讲稿)
如果不想写演讲稿,也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能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这项任务老师就不作具体的指导了)
回顾综合性学习成果,学写演讲稿
1.引导确定主题。写演讲稿,首先要围绕着主题。请大家快速默读“口语交际?习作二”提示的第一段,想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祖国在我心中)
2.相信通过两个多星期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一定对“祖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大家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我们用演讲稿的形式把它写出来。
3.演讲稿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请大家默读习作提示第二段。
4.生默读后在小组交流,然后在班级交流,教师梳理,演讲稿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听讲者距离;
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
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5.接下来,我们分步来完成演讲稿。先请同学想想,我们这次的演讲稿听的对象是谁?(同学)那么在演讲稿开头怎么写?(“亲爱的同学们”或者“各位同学”。)
6.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其实只要掌握它的规律,演讲稿也并不神秘,同学们写作起来也不会很困难的。我们再来研究演讲稿主体部分的要求:
然后写演讲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的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
师:请大家说说,通过研究,你发现了什么?(从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写演讲稿子,首先要有观点;其次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7.接下来,就让我们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亮出自己的观点吧。其实,亮观点很简单,你只要围绕着“祖国”说一句话就行了。先小组中说,看哪组同学说得最多。(学生分小组说一句带有“祖国”的话。)
8.交流。请学生说一句关于“祖国”的话,说完后,教师简单梳理并板书。
3、课文《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遍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但单元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所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二、分组交流
1、出示交流主题:节日习俗、地方服饰、特色饮食、独特民居、民间工艺品,根据学生调查主题将全班分为五个组,进行交流。
交流提示如下:
⑴ 说说你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什么,你的资料从哪得来的?
⑵ 把民俗的主要特点讲清楚,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⑶ 认真倾听组员的讲述,把不清楚的地方记下来及时询问。
2、根据组员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介绍材料,特别是注意把没讲清楚的地方讲清楚。
三、全班交流
1、根据交流主题,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听后组织评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评议:
⑴ 主题是否明确,特点是否突出。
⑵ 内容是否具体充实。
⑶ 表达是否流畅。
⑷ 语言是否简洁。
四、激*感,由说到写
1、听了同学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是啊,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透过这绚丽多彩的民俗,我们感受到的是泱泱华夏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快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一、编写提纲
1、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编写习作提纲。
提示:
⑴ 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
⑵ 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
⑶ 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
⑷ 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订什么题目?
2、学生自由编写提纲。
3、小组内根据编写提示,互提建议,修改提纲。
三、初步修改
1、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习作中语句不通的地方和错别字修改过来。
2、小组内互读互听习作的重点部分,提出习作中表达不够清楚和不够具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第三课时
一、佳文点播台
1、根据学生习作情况选择其中较好的8~10篇,将习作题目和作者罗列出来,供学生自由点播。
2、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习作的优点。
3、师生互动评议。
二、病文会诊室
1、根据本次习作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择病文例子供同学阅读,找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2、集体修改,体会修改方法。
三、自主空间
根据老师的批语,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汇编民俗作品集
1、为自己的习作配画,全班汇总。
2、根据全班的习作题目,讨论作品集的分类内容和编排顺序。
3、讨论作品集的题目。
4、课文《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交流演讲稿片段
1.用实物投影(或者口头读),展示三位学生的演讲稿片段──这三个演讲片段,分别代表写得比较好,写得一般和需要改进之处比较多的,以有没有用具体材料将观点讲清楚为标准来评价。
2.集体修改需要改进的演讲稿片段。(展示写具体的过程,让全体学生知道怎么修改。)
3.修改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4.再次请5-6位学生读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合成完整的演讲稿
1.师:刚才我们以一个片段为例子,谈了怎么样将观点写具体。其实,一篇好的演讲稿子,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观点,有可能有一组观点。比如,要想写写祖国值得我们深深热爱,那么,我们就可以有很多方面来写,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这些材料,哪些可以说明祖国值得我们自豪?
祖国祖国风光秀丽;
祖国文化灿烂;
祖国历史悠久;
祖国人才辈出;
祖国科技发达;
祖国发展日新月异;
中国人民勤劳智慧;
祖国的汉字有魅力;
祖国的诗歌是瑰宝;
祖国人民崇尚自由;
……
2.请大家选择上面观点中的两个内容,也可以自己再补充(这两方面内容要和刚才写的那分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用上节课学到的将观点写具体的方法,把其它两个观点写具体。
3.学生继续写演讲稿子。(时间1 2分钟左右)
4.写完后就几位同学的习作进行交流、评价。
5.指导将结尾写好。师: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好的结尾,对于演讲稿非常重要。请大家欣赏这两个演讲稿子的结尾:
“母亲”的孩子啊!可忆起北平的紫禁城,湖南的岳阳楼,青海的凄寒,西湖的柔美,长江的浩浩,黄河的滔滔?骨肉同胞情,激起了“母亲”每一个孩子的热血、热泪、热情,让正义之血喷涌吧!让自由之泪洒落吧!让真理之情坚定吧!
──号召式结尾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总结式结尾
教师补充其他形式的:自然结尾,留有思索余地的结尾等。
6.学生写结尾。
7.请两个同学将完整的稿子读出来。
8.为自己的演讲稿加一个好标题。(参考题目:《我爱祖国》《腾飞吧,巨龙》《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个家》《祖国,我的母亲》《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
9.交流标题。
从语言方面修改演讲稿
1.指出演讲稿的特殊性──主要以听为主的文字。
2.下发一篇关于演讲稿语言方面的要求,学生阅读。
让语言更有演讲的魅力
写作演讲稿,在语言上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口语化,通俗易懂。听众能否听懂,要看演讲者是不是讲得好,更要看演讲稿是不是写得好。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演讲就失去了听众,也就失去了演讲的意义。这就需要进一步修改演讲稿。
要生动感人。好的演讲稿,语言要生动。怎样使语言生动呢?可以用名言格言增强说服力。还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表现力。这样,可以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吸引听众。
3.教师以一篇书面化语言较明显的演讲稿为例子,谈谈怎么样修改文章的语言。
4.学生修改自己的演讲稿。
5.分小组交流修改后的完整的演讲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3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