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人《观村童戏溪上》的古诗赏析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该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拓展阅读
1、陆鸣和《探奇行送尔律出牧宜州》即事感怀诗词赏析
(1)牧:汉时州长官称州牧。宜州:今广西宜山县。
(2)揽辔:《后汉书·范滂传》:“时冀州饑荒,盗贼羣起,乃以滂爲清诏使按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后因以“揽辔澄清”指官吏初到职任即能澄清*,稳定乱局。揽,把持拉引。辔,马嚼口和繮绳,即辔头。
(3)百蛮:指南方各少数民族。
(4)陂(pò坡):崎岖不平。
(5)“人嫌”二句:汉顺帝末京都童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鈎,反封侯。”羊肠:喻指崎岖曲折的小路。曹操《苦寒行·北上》:“羊肠坂诘屈,车轮爲之摧。”
(6)百折不回:形容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都不退缩屈服。清泚(cǐ):清澈。
(7)遐荒:远方。
(8)雍雍:和谐貌。
(9)由来:向来。
(10)火齐:玫瑰珠石。左思《吴都赋》:“火齐之寳,骇鷄之珍。”晋代刘渊林注:“《异物志》曰:火齐如云母,重沓而可开,色黄赤似金,出日南。” 木难:寳珠名。三国魏曹植《美女篇》:“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注引《南越志》:“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也作“莫难”。
(11)威凤:古时以凤有威仪,故称威凤。后用来比喻才德高尚的人。祥麟:古时以麒麟爲瑞兽,故称祥麟。《宋史·乐志》:“(兴国)九年,岚州献祥麟。”
(12)琪树:神话中的玉树,唐代白居易《牡丹芳》:“仙人琪树白无色,*桃花小不香。”
(13)崒嵂(zú lǜ卒律):山势高峻。
(14)贝阙:河伯(河神)所居,以紫贝作阙(宫门前的楼阁)。
(15)丹宠:道士炼丹的竈。芝田:*耕耘的田。《拾遗记》:“昆侖山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羣仙种耨焉。”
(16)冥搜:搜访及于幽远之处。
(17)玄圃:*所居之地。
(18)南海鲍太守:晋代鲍靓,字太玄,东海人。靓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稍迁南阳中部都尉,爲南海太守。靓尝见仙人阴居,授道术,百余岁卒。
(19)罗浮:山名。在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传称晋葛洪于此得仙术。上有洞,道教列爲第七洞天。
(20)东方曼倩:汉武帝侍臣东方朔,字曼倩。
(21)紫海:传説中的海名。蓬瀛:蓬莱、方丈、瀛洲,传説仙人所居山名,处海中。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22)裒(póu抔):聚集。
(23)马子长:司马迁,字子长。汉代着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
(24)柳家:指柳宗元。唐代着名的文学家、*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25)京毂(gú谷):即京辇,京都。
(26)沆瀣(hàng xiè):雾气,夜半之气。《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27)紫宸:帝王所居的宫禁。
陆鸣和(生卒年不详),字三孺,明代人。七岁诵**赋,十年摹右军,工诗善书。后隐居不仕。
朝代:明代
2、王维《渭川田家》五言古诗原文 翻译 赏析 注释
斜光照墟落①,穷巷牛羊归②。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③。雉雊麦苗秀④,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⑤,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⑥,怅然歌式微⑦。
【作者小传】
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后徙家于蒲(今山西永济西)。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为太乐丞,贬济州司仓参军。后历任右拾遗、*御史、殿中侍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吏部郎中、给事中。其间曾隐终南山及蓝田辋川。安禄山陷长安,被俘至洛阳。王师收复两京,其弟缙请削己官赎兄罪,获免。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曾从道光禅师学顿教奉佛,且受禅宗思想影响颇深,以禅悟诗,人称“诗佛”。两《唐书》有传。其山水田园诗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擅长山水画,为南宗之祖。人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其集今存最早版本有宋蜀刻本与建昌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较通行。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渭川:渭水,在今陕西省中部。诗中写初夏傍晚农村风光、景色和农民生活,作者信手写出,都是寻常景物,却充满诗情画意。全诗语言平实,纯用白描手法,天趣自然,充分显示出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①斜光:夕阳。墟落:村庄。②穷巷:深巷。③荆扉:柴门。④雉雊(gou):野鸡鸣叫。秀:麦子抽穗。⑤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如睡眠状。⑥此句写诗人羡慕农村生活,意谓就是这种情景使自己羡慕闲逸生活。⑦式微:《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此处以“歌《式微》”表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3、《古文观止·子产却楚逆女以兵》译文与赏析
《左传·昭公元年》
【题解】
郑国与楚国交界,是中原诸侯的屏障,占有了郑国,楚国就有了对外扩张的跳板。公元前541年,楚公子围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借郑国聘问、迎亲的机会,想要接近郑国。这一阴谋被郑国识破,子产派使者子羽前去与楚国人交涉,子产一边预做军事准备,一边与楚国进行外交*,终于使郑国化险为夷,取得了胜利。
楚公子围聘于郑[77],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78]。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79],乃馆于处。
【注释】
[77]公子围:楚令尹,后为王,即灵王。聘:访问。
[78]介:副使。
[79]行人:掌管朝见聘问的官。
楚国公子围到郑国访问,同时迎娶公孙段的女儿为妻。伍举担任副使。他们正准备进入城内馆舍,郑国人怀疑他们有诈,派行人子羽同他们交涉,于是就让他们住在城外的馆舍。
既聘,将以众逆[80]。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81]!”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对曰:“尹辱贶寡大夫围[82],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83]。’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若野赐之[84],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
【注释】
[80]逆:此指迎亲。
[81]墠(shàn):郊外祭祀的场地。
[82]贶(kuàng):赠送,赏赐。
[83]抚有而室:就是做妻室。而,同“尔”,你。
[84]若野赐之:意谓在城外举行婚礼。
访问结束以后,公子围准备带领军队前去迎亲。子产担心这件事,派子羽推辞说:“由于敝国地方狭窄,容纳不下随从的人,请容许我们在城外修整祭祀的场地,并且听从您的命令!”公子围派太宰伯州犁回答说:“蒙君王赏赐敝国大夫公子围,告诉围说‘将让丰氏做你的妻室。’公子围摆设了祭筵,在庄王、共王的宗庙祭告后才来。如果在城外办婚礼,这是将君王的赏赐抛在了草丛里,这就使敝国大夫公子围不能置身于卿大夫们的行列了!
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唯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85]。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86],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87]。许之。
【注释】
[85]恃:指依靠大国而自己无防备.。
[86]距:同“拒”,拒绝及违抗。
[87]垂櫜(gāo):古代盛放衣甲或弓箭的袋子。
不仅是这样,又使围欺骗自己的先君,将不能再做敝国国君的大臣,恐怕也无法向敝国国君复命了。希望大夫考虑这件事!”子羽说:“小国没有罪,依靠大国才真正是它的罪过,本来打算依靠大国安定自己,又害怕他们包藏祸心来谋害自己。敝国唯恐小国失去依靠,致使诸侯心怀戒备,使他们莫不怨恨大国,抗拒君王的命令,从而使大国的命令受到阻碍,无法施行。要不是这个原因,敝国是替贵国看守馆舍的,岂敢爱惜丰氏的宗庙而不让入内?”伍举知道郑国有了防备,就请求让军队垂下箭囊入城。郑国同意了。
本文记述了楚、郑两国围绕着入城和不允许入城的问题,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外交*。
作者首先叙述事件发生的背景:楚公子围访问郑国,并阴谋借迎娶公孙段女儿之机偷偷袭击郑国,孰料郑国早有防备。接着是两国代表伯州犁、行人子羽之间斗智斗勇的正面交锋,伯州犁的辞令冠冕堂皇,打着郑国国君赐婚的幌子软硬兼施,又进一步渲染了公子围对婚事的郑重程度,反衬着郑国的无理怠慢。而子羽的辞令先硬后软,无懈可击,巧妙地解决了郑国的燃眉之急,使郑国转危为安。
4、描写春雨的好古诗描写春雨的古诗及赏析
【**--教案】
有关于春雨的古诗不少,那么相关的赏析又就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描写春雨的古诗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日游湖上》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8、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陈与义《春寒》
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轼《江南春》
1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
1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就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3、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15、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范成大《春日田园》
1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就是春。——朱熹《春日》
17、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1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9、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2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唐代: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诗中的男主人公穿着白布夹衫,和衣怅卧。他的心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究竟何以如此呢?诗在点明怅卧之后,用一句话作了概括的交待 :“白门寥落意多违 。”据南朝民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白门当指男女欢会之所。过去的欢会处,今日寂寞冷落,不再看见对方的踪影。与所爱者分离的失意,便就是他愁思百结地怅卧的原因。怅卧中,他的思绪浮动,回味着最后一次访见对方的情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仍然就是对方住过的那座熟悉的红楼,但就是他没有勇气走进去,甚至没有勇气再靠近它一点,只就是隔着雨凝视着。往日在他的感觉里,就是那样亲切温存的红楼,如今就是那样地凄寒。在这红楼前,他究竟站了多久,也许连自己都不清楚。他发现周围的街巷灯火已经亮了,雨从亮着灯光的窗口前飘过,恍如一道道珠帘。在这珠帘的闪烁中,他才迷蒙地沿着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独自走回来。
他就是这样地茫然若失,所爱者的形影,始终在他的脑际萦回。“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他想象着 ,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强烈的思念 ,促使他修下书札,侑以玉珰一双,作为寄书的信物 。这就是奉献给对方的一颗痛苦的心,但路途遥远 ,障碍重重,纵有信使,又如何传递呢?“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且看窗外的天空,阴云万里,纵有一雁传书,又能穿过这罗网般的云天么?
以上就是这首诗大致包含的意境。男主人公的处境、活动、心情,基本上就是清楚的。读者所难于知道这种恋爱的具体对象和性质。据作品本身看,所爱的对方大约就是由于某种不得已的原因,远离而去了。李商隐在他的组诗柳枝五首》序中便曾述及洛阳有一个女子属意于他,但不幸被“东诸候取去 ”,而铸成了遗憾事。《春雨》诗中推想对方“远路应悲春晼晚”,又感到当时的环境如“万里云罗 ”,可见这种恋爱或许也就是与受到“东诸侯”之类权势者的阻离有关。不过,这终究只能就是一种推测。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 ,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就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就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就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2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