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只是数学读后感1000字
《我不只是数学》是特级教师华应龙的数学著作,富有哲理,富有激情,也富有创意与个性。本书本书收录了华应龙2009年以来影响最大的11篇课例,包括课前慎思、课中笃行及课后明辨三部分内容,清晰地展现了华应龙老师的授课思路。18位专家的深度点评,可以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学习到华老师“化错教学”的精髓。从整本书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华老师从数学教学到数学教育的执着追求。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数学还是比较枯燥的,在我的心里数学和语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数学重在启迪发展人的智慧思维,想教语文的情感抒发才显得不那么人文。于是在我的固有思维中数学教学只需教会学生认知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潜能。看了华老师的书我才知道原来不是这样的。
一、数学课中也必须有人文情怀:华老师书中第四页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只满足于帮助学生学会一定的数学知识,只能说你是一个教书匠;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你就是一个智者,因为你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言行,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受到无形的文化熏陶,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那么,即使你是一个小学教师,即使你身处偏辟的地区,你也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只教知识是教书匠,教学生数学思维你是智者,教学生数学文化你是真正的大师。所以再也不能把数学教学教的枯燥无味了,要必须在数学教学中注入人文情怀,这样才能使数学形象生动起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改变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华老师在讲“连乘的计算方法”这一节时,课本73页华老师这样说“一个人的爱心×你×我×他……”,给数学课注入了人文情怀,引导学生把爱给身边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这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相吻合。
二、数学课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并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牛教授在昨天的培训中说孩子觉得学习数学没用,只有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数学才有意义。课本280页“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华老师用一个专题说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华老师不仅说数学课要来源于生活,华老师的课也体现了这种思想,比如华老师在讲“认识分数”这课时,举生活中分苹果分蛋糕这样的案例,因为这两个例子生活中常遇到,所以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平时上课我也注意这个问题,但我觉得做的还不够,还需要更关注这个问题。
总之,读了华老师《我不只是数学》这本书,对我影响深刻,**了我对数学的认识,我要把华老师数学教学思想融入中平时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最后,感谢学校给我推荐这本书。
拓展阅读
1、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我就是数学》读书体会林海燕今年开学初,我*了华应龙老师的《我是数学》这本书,这是他的教育随笔总汇,记录了他平时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他出生于农民家庭,因此对农民有一种天然的情结,他把教师对学生,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等同于农民对庄稼和农田的热情,那是一种出于生命本能的一种热爱。他爱学生,像农民精心选种那样钻研文本,选择教学内容;像农民翻耕农田那样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像农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呵护每一株庄稼那样,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庄稼长不好,农民会反思自己的播种施肥环节哪里出了问题,及时改正,补救;教学中也是样,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二次备课,三次备课,用最适宜的方法传授知识。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细细品味这句话,是不是也是表达出了上面所讲的意思呢?在书中我也了解到华老师十分注重课中的求索,即便“擦黑板”这样的小事,他也能从中受益,他的这一举动,既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又对学生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既显示了教师的一种精神,也显示了教师的一种气势。所以,年轻的我更应该学习这种无声的教育为自己修炼一堂人生之课,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知识,才能更好的教学生如何做人。后来又读到“蹲下来与孩子对话”时,我真的是感受颇多,对于学生而言,老师们总是那么高高在上,总是那么有威严感,所以他们不容易与老师亲近,那我们的老师又该如何呢?
我们真的是要蹲下来与他们对话才行,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交流情感,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我们的教学也会一跃而进的。
2、爸妈不是我的佣人学生读后感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什么事都有别人帮自己决定,帮自己搞定,这是好事吗?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自己什么事都不用过问,很幸福;还有的同学认为肯定不是好事。我也觉得不是,一个人,如果总是去依赖别人的话,自己不会成长起来。假如你什么也不会做,没有了依赖,可能过不了几天你就会死掉;如果你不依赖别人,自己去搞定一切, 就会拥有独立生存能力。
我最喜欢小樱桃所说,有的人守着仓库饿死,守着财富穷死。不就是说的我们吗?我们每天享受着王子、公主的待遇,不也在依赖父母吗?学习时需要爸妈教导,生活中需要爸妈伺候,给我们当司机、厨师、佣人。难道我们不应该独立吗?我们为什么学习需要家长看着,难道我们是罪犯吗?遇到问题马上就问,难道我们的大脑生锈了吗?失去思考了吗?对呀,我们可以自己做的事,却让别人帮自己做,现在想想每天早晨父母喊我们起床,给我们做饭,收拾书包,辅导学习,真是太不应该了。
我每次写作业时,总想着玩,一会上厕所,一会又喝水,总不能安分起来。累了,休息一会儿,过不了几分钟又休息。想控制住自己时,总有无数个玩得理由。上次我极力控制自己不要玩,可怎样也不行,我便用闹钟定了休息十分钟,这下好了,我开始无法无天了,时间到了后,我还沉浸在玩得世界,根本不理会闹钟,一玩就玩了三个小时。妈妈回来了,狠狠得教训我一顿,直到现在我还愧疚呢!我也觉得我很过分,一种惰性心理总缠着我,我不可能败给懒惰,于是给自己罗列了一周的计划表。为什么要用一周的计划表呢?因为一天的学习计划,时间太短了,体现性不是很强;而一个月学习计划表,时间又太长,不容易坚持下去。一周的学习进度一目了然,也好实现。我还要把周计划表贴在我家的各个角落,以防我偷懒,如果你们觉得我的方案还行,也可以模仿哟。
读书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让我有节奏的生活,赶紧捧起书吧!
3、爸妈不是我的佣人学生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是《爸妈不是我的佣人》,这本书是著名的乐多多姐姐写的。里面有自信天真,快快乐乐成长的胡小闹、小樱桃、闫石、*,还有一位幽默的老师高歌。
自从胡小闹参加了农村体验活动,去了农村,看见了独立懂事孝顺的*,胡小闹也就独立起来了。在胡小闹、小樱桃、闫石的独立比赛中,每个人都很用心,裁判高歌也很留意,最后他们三个都赢得了比赛,得了冠军,还和高歌去了电视塔最高层的旋转餐厅吃饭。
我要向他们学习,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不要懒堕不要事事依赖父母,别把爸爸妈妈当佣人,同时自已也要管理好自已,不沉迷电视、电脑,不睡懒觉,每天保证完成作业。
看了之后,我明白了爸爸妈妈虽然能够监督我们学习,但是他们不能替代我们学习。更何况学习是自已的事,是为了充实自已,而不是为了应付爸爸妈妈。
4、爸妈不是我的佣人学生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让我很受启发,也很惭愧的一本书,《胡小闹日记:爸妈不是我的佣人》!感觉自己身上也有许多和主人公胡小闹一样的毛病。
话说胡小闹每天过着像王子一样的生活,被父母伺候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但他并不知足,认为照顾小孩本来就是父母的责任。忽然有一天, 这种平静*破了。 原来的班主任进修去了,学校派 来了一位 特立独行的 临时班主任——高歌老师。 高歌老师是一位教育学博士, 博学多才,阳光乐观,还允许孩子们叫他名字, 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 随后, 高歌老师对大家说要去一个非常穷的村子里看望他教过的学生,问还有谁愿意去, 日常生活需要自己解决的。于是 班里有6个同学报了名,其中有 胡小闹和小樱桃、闰石。他们三人展开了一场特别的独立竞赛 ,获胜者将和高歌老师一起去电视塔最高层的旋转餐厅共进晚餐。 胡小闹和几名同学到了贫穷的山村, 在那里住上了一段时间后,体会到了农村孩子的艰苦。 在山村里,胡小闹认识了一位很孝敬爷爷奶奶的孩子,名叫*。*的奶奶腿脚不利索,爷爷每天去打工,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做。*在家要给奶奶敲背,剥玉米,做饭,喂鸡,喂鸭子……做一大堆的事情, *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还认识了很多很多像*这样的孩子, 条件很差还好好学习 , 也很独立。经过这几天艰苦的生活后, 他们心里想,回去之后要更加努力学习,要独立。胡小闹回到了家里,抢着 帮爸妈做家务,还越来越乖,越来越懂事。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并组织了一次募捐,很成功,给山村孩子捐了很多书,赢得了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和赞许。他们 三个都是胜利者!每个人在这次比赛中不仅成绩提高了,还提高了独立能力。
读完这本书,我想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向胡小闹一样自信,正直快快乐乐地成长,做一个独立加自律的好孩子,决不让爸妈成为我们的佣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28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