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试讲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19 09:04:20

《乡愁》试讲教案

一、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国标教材,《乡愁》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为具体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编排的《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能力目标:1、通过反复朗诵,能说出诗中的四个意象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情入景的体验作者的思乡之情

2、体会语言特点及诗的结构美和音乐美情感目标:学习诗人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唤起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说出诗中的四个意象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位揣摩语言;

(3)体味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情感的体验和美感的熏陶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拓展延伸法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认识生字词,能独立朗读课文

教师准备:教学设计 学生评价资料

教学资源:ppt课件、音频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

应用分析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文学常识介绍

新课学习之朗读训练,整体感知

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

写作特色

课文总结作业延伸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a.通过回忆思乡诗句导课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余光中(1928~ ) ,是当代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1949年去台湾,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万圣节》《白玉苦瓜》等作品

1949 年以蒋x石为首的国x*势力从大陆全面溃退,撤到台湾,与**抗衡对峙由于这特殊的*原因,海峡两岸至今仍然处于分离的状态《乡愁》写于1972 年,当时,大陆与台湾几乎隔绝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三、朗读训练、整体感知

1、播放余光中配乐诗朗诵《乡愁》,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从而让学生进入诗中美妙的境界 要求学生感受诗中的真情,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要求学生注意听朗诵的技巧

2、幻灯片显示朗读诗歌的要求,出示自学指导:自由放声朗读,思考:用什么样的语速、语调、节奏,读出什么感情来2分钟后挑出你喜欢的一节,看谁读得好,读得有感情

3、投影显示课文停顿指名读,学生评价

4、听读,学生品评

四、细心品味语言

1、大声朗读,看看抒发的什么感情那些地方写得好?

预设:这一节写出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叠词“小小”用的好,邮票虽小,思念浓浓;“一枚”用得好;“这头”、“那头”用得好

2、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再次大声读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你喜欢哪一节?看看它抒发的又是什么情感?哪些地方写得好?3分钟后交流

3、自学指导: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四节有相同又有不同,能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吗?

五、再悟情感

1、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学生交流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的解读,师生评价

2.研究性学习

乡愁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情感,这些情感作者用那些具体的物象来表达呢?

3、从研究“物象”开始进而一节诗一节诗的研讨

请学生把每一节诗读一读并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谈一谈

教师恰当的启发、点拨、补充、解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始终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4、分别指名学生来交流讨论结果

六、写作特色

本诗的又一亮点,就是其写作特色

1、主题的深刻性: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时代感、现实感

2、意象的独创性: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3、形式美

①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

②音乐美: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反复吟咏,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七、课文总结作业延伸

学生回忆自己所积累的思乡诗句

学生听

生自由朗读

学生品评

学生读,学生评

学生合作讨论,运用发现法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个时间线索

拓展阅读

1、揠苗助长 模板

十连小学

李涌

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筋”、“疲”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3.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道理。

学重、难点:

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三 学准备:花籽、学课件 四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一袋种子,如果你拥有一粒种子,你会如何让它开花结果呢?(生答:挖坑、填土、浇水......)古时候有个人他也播下了种子,可是种子长成禾苗以后却都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来一探究竟。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寓言,比较谁读得更好。

3.播放《揠苗助长》寓言故事,再结合图片理解“揠苗助长”中“揠”的意思。 (学生先猜,老师再解答。)

(三)感知文章内容。1 那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呢?结合第一自然段。

出示“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里去看。”

(1) “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说吗? (希望、盼望、渴望。 )

(2) 谁来读一读?

(3) 农夫天天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长高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禾苗实际是长高了,“好像”一词就说明禾苗是在不断生长,只不过速度不像这个人想象的那么快。

(2)比较句子,去掉“好像”可以吗?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更加确切?

2 看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农夫的心情会怎么样?(焦急)谁来给它找找近义词?(着急)

(1)齐读第一自然段,做一做那焦急的小农夫。

(2)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出示课件上的课文内容填空,学生来完成。

(3)有没有同学也用填进去的词语来说一句话?学生造句。

(4)再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农夫的焦急。

3 学习课文第

2、3自然段。

过渡:读

2、3自然段,说说他是怎么来帮助禾苗长高的?

出示

2、3自然段

(1)指名说他是怎么做的?板书:拔苗

(2)农夫是怎么拔禾苗的呢?生读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学习成语“筋疲力尽” ,学写“筋”、“疲”。

(3)他人是很累,但是他心里呢?(得意)回到家里和家人说了什么?生朗读,他的儿子听到后会怎么想。

(四)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点明寓言。

他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农夫这么高兴,这么得意,可是结果呢?板书:(枯死) 学生说说禾苗枯死的原因。

师小结:

是啊,小朋友们,禾苗长大,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出小苗后,农民伯伯还要经常给它们锄草,施肥,除虫,这样它们才会慢慢地长大。这位农夫就是太心急了,禾苗才会都枯*。其实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太着急了违反规律,往往把事情弄得更糟。 五 板书:

揠苗助长 焦急 拔苗 枯死

2、揠苗助长 模板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

2、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第九课也有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一则---《揠苗助长》。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质疑课题: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

2、讨论: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

3、自由读课文

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打开课文,自己轻声读读,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4、集体交流有意思的段落,几名学生通读课文。师生、生生正音。

三、精读课文:

1、农夫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呢?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一生朗读。

2、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急着想让禾苗长大的?(学生认真的读书,圈画。

3、集体交流:天天 巴望 总觉得 十分焦急

思考农夫的神情、动作。指导朗读

4、指导通过“焦”体会农夫的心情,指导朗读

5、拓展关于“急”的成语。

6、农夫是这么的操之过急,觉得禾苗是一点儿也没长大。于是他开始想办法了。他想啊想啊,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办法,是什么?他是怎么拔的,对于这个办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呢?和同桌说说你的看法。

7、引读:可农夫不明白呀,他以为这是个好办法呢。所以一想出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提示:怎么拔得?),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师:想一想,他累成什么样了?

8、想象说话:现在你们就是这一棵棵小禾苗了,你们会说什么呢?

9、指导体会“疲”和“勃”

10、禾苗真的长高一大截吗?引读: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全都枯*。

11、表演:如果你就是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全都枯*,心里一定有许多想法,快*一下你爸爸吧。同桌想想一下,演一演,看谁最能让他爸爸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12、总结,明理

办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事物都有其生长规律,不能违背。

四、写字

1、这课的生字都学会了吗?有些生字,我们要读准音,王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捉小猫的游戏,比如,我把这个字作为小猫,看到它的时候,我们就不读它的读音,读“喵”。看到其他字我们就读出他们的读音即可。(出示字卡)2~3组

2、这节课,先来写什么字呢?

3、师范写:草头别太长,米字站门口,米的笔顺别写错。

4、该小朋友来写啦!先来做写字操。(镜面示范)

5、检查坐姿,生写字。

6、生写,反馈。

10、小结:今天,我们读了书,识了字,写了字,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小朋友表现都很棒,下课

3、揠苗助长 模板

学目标:

1、认识“寓、焦、喘、截”4个生字,会写“焦”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 “巴望、天天、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终于、急忙、筋疲力尽”等关键词语更深地理解课文。体会那个人的愚蠢,懂得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学重点:

①认识4个生字; ②会写1个生字,并会组词; ③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难点:

① 读出人物心情; ②悟出故事中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学过程:

提前板书: 寓言两则 导入

1、大家都喜欢看故事,下面这些故事,你读过吗?(出示课件: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掩耳盗铃)

2、这些都是小故事,可里面却蕴藏着大道理。我们把这样的小故事叫做寓言。

3、这一课有两则寓言,因为篇幅短小叫做则,就像我们平时说

1 日记两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吧。(板书:揠苗助长)齐读课题。之前我们学过“拔苗助长”这个词,“揠”是拔字的书面表达,在故事的原文中是揠苗助长,后人为了方便理解,就用“拔苗助长”。因此“揠苗助长”也叫“拔苗助长”!到底是谁为什么要拔苗助长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122页。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

1、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看看昨晚谁预习得最认真,认识了这几个生字朋友。(出示:寓、焦、喘、截)谁来大家读一读呢?

2、交流记字方法:我们都会读了,那谁有办法来记住它们呢。你们真厉害,掌握这么多记字办法。

3、这四个字中,焦是要求会写的字。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两部分的大小,还要对比它们的宽窄。焦字是上大下小,下边的四点底比较宽。请同学们拿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注意隹字有四横,先写三横再到一竖,最后一笔横。下面的四点底要宽。也请同学们动笔写这个焦字吧。

4、本课中还有几个要求会写的字也是上下结构的,在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观察它的大小、宽窄。

3、除了这几个字,课文中还有一些比较难读的词呢?你会读它们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4、大家读书声音洪亮,字音准确,那有没有信心把它们带到课文中读得更好呢?现在开始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标出段号!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想不想男女同学来比一比呢?那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读得字音准确,句子通顺,声音整齐洪亮,而且会认真倾听别人读书。咱们按自然段轮流读吧,女同学先来。女生:

1、3,男生:

2、4)评价

5、看来你们预习得很好,老师非常满意。来,考考你。(出示课件)能不能按老师的提示用简短的话介绍这个故事呢?:(谁) 因为(什么事) 就(怎么做) 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出示课文内容填空题)(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都枯*。)

6、你真会故事,下一次我们向别人故事的时候也要说清楚: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抓关键词语,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个人之所以要揠苗助长,是因为他希望禾苗长得快些,课文中用哪个词来说明他这种迫切的心情呢?(板书:“巴望”)巴望相当于“希望、盼望”,但是程度更深一些,就是想马上实现。

2、除了“巴望“,你还能从哪个词语看出他非常希望禾苗长得快些呢?找出来划一划吧。(反馈:天天)

3、顺势指导朗读:“天天”,说明前天、昨天、今天甚至明天都去看,可见他多么巴望啊。他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所以我们在读这个词的时候要慢一些。我们着读第一句!

4、“可是,一天,两天,三天,(这里读得慢一点)禾苗好像一

3 点儿也没有长高。”是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你可以从哪个词知道答呢?(有,只是长得慢),去掉“好像”行吗?为什么?(不行,去掉以后就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的意思),所以我们在写话的时候也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5、他如此巴望,可是禾苗在他看来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可以想象他这时候心里该是多么“焦急”,(板书:焦急)所以“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出示课件)你从这一句话的哪些词看出他非常焦急呢?(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如果把“焦急地”去掉,会有什么不一样呢?(体现不出他焦急的心情,因为转来转去不一定是因为焦急)那谁来读出他的这种焦急。指导朗读!

6、我们从这个人的想法和做法就可以看出他非常巴望,非常焦急。那让我们也体会一下他的心情吧。在读的时候,你能让老师也感受到这些词语吗?读第一自然段。评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他那么盼望,他想出办法来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想到这个办法容易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终于说明想了很久),把它圈起来在旁边写上:想了很久。终于想到办法了,所以他的心情应该是?(板书:激动),所以他“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你们有谁也想帮他拔一拔禾苗呢?(选出四个学生,让他们从前拔到后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拔得最像最辛苦)

2、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累、筋疲力尽),是啊,我们刚拔了

4 一会就觉得很累,可是古时候的这个人呢?“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他“筋疲力尽”。“筋疲力尽”说明他累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3、他如此激动又如此辛苦,我们一起去帮帮他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

三、四自然段

1、这个人辛苦了一天,终于拔完禾苗了,他一定很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所以(出示第三自然段: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大截)是啊,从田里走到家里还在喘气,可他是多么的筋疲力尽。可是他认为没有白费力气,因为禾苗“长高了一大截”。谁来读一读他这种又累又欣慰的感受呢?(请两个同学读)

2、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他的儿子(接读第四自然段)“都”字说明全部都枯*,这意味着他半年来所有的辛苦都白费了,这真让人伤心啊!(板书:伤心)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总结:这个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但是禾苗长得很慢,因此他非常焦急,为此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非常激动,整整从中午拔到太阳落山,禾苗的确长高了一大截,可是第二天禾苗却都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个人不知道禾苗生长有自己的规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糕)。是啊,《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正是:做事要遵守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2、生活中也有像这个种禾苗的人,总是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了。你能举一个例子吗?(过量吃药等)(出示课件)

3、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不能像他们那样干傻事。回去也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吧!

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

巴望 焦急 要遵守规律

激动 不急于求成

伤心

焦 6

4、揠苗助长 模板

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能把故事给别人听。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2、能把故事给别人听。学过程:

一、引题掲题,质疑课题 1、出示课件,学生齐读齐诵 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2其实拔苗助长成语的背后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看老师写课题。

3、读课题,猜猜揠是什么意思 (拔),拔苗也叫揠苗,这里的“助和长”分别是什么意思?

4、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的高些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

古时候有个农夫他为了让禾苗长大,用的办法就是拔苗,拔苗也叫揠苗,拔苗助长也叫揠苗助长。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快吗?打开课文,自己轻轻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生字学习。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放到课文里读读,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

精选

多读几遍。

6、谁来读,你觉得哪有意思就读给大家听。

7、让我们快速读读课文着填空,出示课件: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禾苗--,就把禾苗,结果禾苗----。同学们你们可真厉害,知道吗?就是通过刚才你们填空,你们已经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了,老师呀,也进行了填写,我们一起读读吧。出示课件: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拔,结果禾苗都枯*。

二、这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农夫费了很大的劲去拔苗,为什么禾苗都枯*呢?那还得从他种了禾苗后说起。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 1、焦急的心情。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你们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急着想让禾苗长大的?(认真圈画读书) 2、你们是从哪看出他很焦急的呢?

巴望、天天(出示课件: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什么东西你会天天去看它?(自己喜欢的)农夫天天去看他的禾苗,你感受到了什么?(非常喜欢)是啊!他太喜欢了,今天去看他的禾苗了,明天去吗?后天呢?大后天呢?所以天天眼巴巴的去看他的禾苗,谁愿意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3、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他很焦急。

生: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你觉得意思一样吗? (出示课件)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生:不一样,一个是长了,一个是没长。

师:看来是禾苗确实是长了,只不过他长得慢,我们用眼睛有时候发现不了。禾苗的生

精选

长是需要时间的。他每天都在长,但是天天去看,是看不出它在长的。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引读课文:天天过去了, 生: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两天过去了,

生: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三天过去了,

生: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师:禾苗啊,你怎么不长啊,我真的是好焦急(板书)。同学们看焦急的焦字,下面的四点像什么?汗,谁干什么去流下的汗。真像,还像什么,咱们祖国的文字多么形象,能让我们产生许多联想,在书上写焦字,注意写好这四点。 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

(出示课件)于是这个人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故意大声读文)

师:老师这样读文好吗?为什么? 生:不好,因为自言自语的声音要小一些。 师:什么叫自言自语? 生:自己跟自己说话。

师:怎么自言自语的说呢?(转来转去加粗)看来自言自语要声音小一点,轻一点,谁愿意读一读。(读得好,真是个急性子的农夫) 师:他办法想出来了吗? 生:想出来了—拔。

师:那他这个办法想的容易吗?是一下子想出来的吗。从这里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精选

生:终于。

师:那我们一起来猜想一下,他吃饭的时候会想,他还在什么时候也在想?

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办法,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段)他想出的好办法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帮助农夫拔一拔,拔十棵苗。结果弄得——(筋疲力尽)啥是筋疲力尽?(自由说)①不想动了,(是挺累的)②没有一点劲了,光想躺到地上。(你体会得真好),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就叫筋疲力尽。 谁来读这段话?(读吧)那我们也来学农夫拔一拔,一起做动作,问,你有什么感觉?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累了?(第三自然段指名读出示)

师:是呀,虽然很累,可看着被自己拔高的禾苗,他是什么心情(高兴的)!谁来高兴的读第三小节。(中等生读)

你读出了高兴,谁来一边喘气一边高兴的读读,(他认为他的办法很好,还非常得意呢。 (谁一边喘气一边得意地读,你来读:“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瞧这农夫又累又得意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三)结果怎样?

力气真的没白费,禾苗真的长高了一大截吗?齐读第四段。 四、练习说话,说出寓意

填空

是呀!禾苗的成长史需要时间的,生长是一步一步的,慢慢的生根,发芽,让我看看植物的生长过程,(播放视频观看植物生长过程)我们在这里看到植物很快长大了,可是录制这段植物生长过程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录制完成。这也就是说,禾苗的生长是有规律的,不能破坏规律,这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请同学们看(出示:事物都是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的,违背了这些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坏事。) 师:如果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那可就是拔苗助长,徒劳无功了。让我们来告诫这些不

精选

懂得事物发展规律的人们—读 生:事物都是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的,违背了这些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坏事。 五、写字

师:我们写字也一样,要从小打好基础,才能写出漂亮的字。下面来展示一下吧。看这

个字哪个最难写?仔细观察,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生:你们觉得那个最难写,指导“费”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弓”字要写的扁一点,再写撇、竖。焦的书写位置,望和算自己写,注意算中间是目,要用眼睛认真看。 六、板书设计

27

寓言

为什么拔?

巴望禾苗快点长

怎么拔?

把禾苗一棵棵往高里拔 结果怎样?

禾苗全枯*

阅读是学生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积累和说写表达,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小学阅读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

我认为自己在这节课中较为成功的是:

1、注重阅读感悟。

“读”是阅读学的主要活动,在这一学过程中,“读”贯穿始终。采用多种形

精选

式的朗读,如: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等,做到了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既培养了朗读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2、引导学生拓展想像。

寓言故事留有丰富的想像空间,学课文时,我指导学生想象种田人当时的心理活动、表情、动作、语言。学课文结尾时,引导学生想象禾苗会对种田人说些什么?作为一个懂得科学知识的小学生,你会对种田人说些什么?在学生奇妙的想像中赋予故事新结尾,揭示故事所反映的道理。不足之处:

上完课之后,听了同事们的话,很多我原本没有意识到的错误让我吓了一大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课上我没有关注所有学生,应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进步。说实话这点可能使大多数老师在上公开课时的通病,为了顺利地完成学任务,就专门找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那些差生不管不问,只要学过程顺畅、好看就行了。今天我明白了:不管什么课,我们都是在为学生,而不是其他人。今后课时,一些容易理解的问题要留给差生,不能把课堂变成好学生表现的专场。

其次,在出示朗读的方法时,顺序不太合理,课文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读通,特别是文言文,暴露出自己对文言文的材没有研究透,暴露出自己的备课有些飘,这一点是今后学文言文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本节课学还有其它一些不足之处:设计不够新颖,部分学生的朗读不够入情入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强化浮于表面,本来应有练习背诵这一环节,但由于时间限制,没能如期完成。今后要努力提高驾驭课堂学的能力,使课堂学亮点频现,精彩纷呈。

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在育这条路上我才刚刚起步,就好象是蹒跚学路的小马,外面的世界太大太大,需要进行的磨练还有很多很多,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够有所成长。

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乡愁》试讲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6949.html

热门阅读

  1. 描写夏天的优美的句子
  2. 童话故事吹笛师
  3. 2016年搞笑的国庆节祝福语大全
  4. 优秀的青工座谈会发言稿
  5. 201三八妇女节经典祝福语
  6. 让职场人受益匪浅的句子
  7. 201年夫妻结婚纪念日暖心祝福语
  8. 研究生教师节送给导师的祝福语
  9. 《唯一的听众》的教学设计模板
  10. 201乔迁祝福语精选
  11. 201年给上司的劳动节祝福语
  12. 毕业给朋友的优美留言句子
  13. 考研经典励志说说
  14. 2015教师五四青年节征文:绿叶对根的情意
  15. 走进田野诗歌
  16. 201年恭贺新春微信祝福语
  17. 201年高考第二天祝福短信集锦
  18. 感悟人生的优美句子
  19. 《元素周期表》教学反思范文
  20. 2015年三八妇女节祝福短信集锦
  21. 开学第一节班会演讲稿范文
  22. 恋人之间简短的生日祝福语
  23. 《校徽设计》教学设计
  24. 学院学生团体联合会总结范文
  25. 2016护士节手机短信祝福语
  26. 婆罗门和老虎的童话故事
  27. 下乡支教心得体会
  28. 课文《小母鸡种稻子》教学设计范文
  29. 物理教学的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30. 精选2016年大学生男生节的祝福语
  31. 描写风的经典诗句
  32. 一句话的经典语录大全
  33. 说说我自己精品作文
  34. 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35. 有关于春节的诗歌
  36. 列子寓言十则
  37. 春节为话题的作文:春节快乐的放鞭炮100字
  38. 小年微信祝福语大全
  39. 201年最新结婚祝福话语
  40. 二月二龙抬头送给朋友的祝福短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