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语文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21:56:51

《女娲造人》语文教学设计

1、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3、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1、复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2、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风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以神话的概念直接入题:关于*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常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如:《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等。

提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古时候,科学并不发达,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许多民族都有神创造人的传说。

2、学生寻找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讲述

3、关于神话,关于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2、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的作者的想象力。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如果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复述有遗漏,教师要提醒学生补充。

3、跳读课文,划出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有关语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设题意图: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描述,是比较能体现作者合理丰富想象力的地方,也是动人的地方。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解题思路:标画出文中以下描写——人落地后开口叫“妈妈”;“妈妈”女娲的心理及神态描写;女娲给孩子命名;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女娲的辛劳。

体会: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要求统一。要点提示: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

三、拓展延伸

你能对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或经过进行新的想像吗?

四、教师小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感受。

五、作业布置

发挥想像,请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己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说一段话。

拓展阅读

1、二年级下《6、千糕》优质课

《千糕》是一篇以对话的形式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我们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这是一篇很有育意义的章,不单单让生领会到珍惜粮食、珍惜他的劳动成果,同时也领会到要会团结合作。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创情境环节,我由美食引出话题,生对此很感兴趣,个个都有发言的欲望,带着这种亲近的感觉和兴趣自然地走进对课习,起到了成功过渡的作用。

2、根据习提示自主朗读课之后,我检查孩子的自读情况时,采用同桌之间互查,生参与度高,师省力。

本节课的不足:

1、生在朗读课方面涣散无力,没有把自己当成中的孩子。

2、在处理课后习题中,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生回答片面,无伦次。

3、本课的多音字较多,生没有很好的把握,导致在读的过程中,字音误读。

改进措施:

1、时刻调整生的听课状态,实施课堂口令。

2、提高自身授课激情,让生听课不觉得乏累。

3、理清授课思路,让生听得清晰明了,知道生组织回答用,使之连贯,提高生的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4、注重对多音字的识记认读,引导生在读的过程中,把音读正确、把句读连贯。

2、二年级下《6、千糕》优质课

《千糕》这个活动,带领生逐渐步入各种“社会劳动场景”中。《千糕》这个主题让生产生好奇什么是千糕呢?是千制作的蛋糕吗?

……以一块普普通通的、有形可见的糕点,把生带入到了一个个复杂的、艰辛的社会劳作过程中。比如:做糕点的米,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然后要拿到磨坊磨成粉;糕点中方的糖是甘蔗、甜〈WWW.NIUBB.NET〉菜等熬出来的;熬糖又需要铁锅、煤……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劳作系统,做出来一块普通的糕点。这是生以往根本没有想到过的。

当然,这些还只是故事表面所表达的内容,其实《千糕》这个故事,主要的借助孩子经常吃到糕点,揭示一个生活哲理:每一样物品都凝聚了大量的劳动,享用时,应该对劳动者心生感激之情,而且明白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好多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要珍惜他的劳动成果。我们也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但这个故事的育性十分明显,而趣味性却不强。所以我在讲述故事时,尽量淡。

3、二年级下《6、千糕》优质课

《千糕》是部编版材第四册第二组中的一篇看图,这篇故事共有十一个自然段,浅显易懂。课通过爸爸地话,告诉我们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糕的原因,从而使我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课的重点是认读生字、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了解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糕的原因。难点是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我讲的是本课第一课时。

一、我的流程

环节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我指导课题中“糕”读音,了解形声字“糕”,引导生联系自己日常生活经验理解“糕”,达到音、形、义的结合。读准课题的读音。生看课题质疑,走进本。

环节二初读课感知大意。

我出示默读的具体要求,默读课,生边读边想: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糕的原因,指名看插图交流。

经过皇甫主任对我课的点评和指导,我明白了有默读方法的具体指导很好,落实了本课课后习题的要求,但在低段的初读课时最好采用自由出声朗读的形式,这样可以有效巩固生字的读音,默读可以放在第二课时段理解中处理。另外,生初读课后在看插图交流“了解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糕的原因”时应给足生交流的时间,尊重并重视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环节三随识字、读通课

活动一习第一至五自然段。指名读一至五自然段,生说出这部分内容所含生字,师出示标红,相机指导。

出示选一选,在具体境中识字区分“买与卖”。出示园地课后习题两句话,根据境体会相同词的不同意思。

在识字环节,我重视多种形式识字和积累,引导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生在识记生字时有的用猜谜法记生字,有的用儿歌法记生字,有的用分部件法记生字,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有的用熟字稍作变化记生字……

遗憾的是我在区分形近字“买与卖”时,对本课生字“买”进行了追本溯源,出示该汉字的甲骨,但没有对“卖”进行同样形式的讲解,就出示生活中具体境让生进行选择,有重视用的意识,但比较突兀,练习缺乏梯度。

活动二:老师范读第六至十一自然段。生听读。集中识字,夹米糕游戏、小猴过河游戏等多种形式会读“糕、特、嘛、”等十六个生字。通过给生词组词,达到对字的运用,正确认读十六个生字。多种识字形式,生比较喜欢。

环节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通过生观察识记、师范写、生练写、评价等方式,正确、规范、端正书写“能、桌、味、买”4个字。

在生字中,通过反思我明白最好随识字的同时进行书写,这样可以保证生字音、形、义的完整性。

二、目标达到了吗?

这篇课第一课时的习目标是:

1.正确认识“糕、特、嘛、买”等16个字。正确、规范、端正书写“能、桌、味、买”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能结合插图,说出课大意,初步了解一块普通的米糕被称为千糕的原因。

皇甫主任评点我的课时提出,整体来说识字比较扎实有效,不足时生朗读的时间少、互动交流的时间少,这点我将在今后的中着重调整改善。

三、怎样完善课堂?

基于皇甫主任的点拨,我意识到了小是需要“读出来”,我需要把大量的时间交给生,这样生才能真正“流利地朗读课”,才能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有感情地朗读课”。同时,我会多建立一些奖励机制,例如:给表现好的生奖励红花,给积极回答问题的生贴表扬贴纸等等,这样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听老师讲课,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点击查看更多《女娲造人》语文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9392.html

热门阅读

  1. 沁园春辛弃疾诗词
  2.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设计范文
  3. 2016年猴年新年贺词
  4. 一剪梅原文以及赏析 李清照
  5.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诗词翻译赏析
  6. 学校班级卫生检评总结范文
  7. 3白色情人节给女朋友的祝福语
  8. 国际儿童节祝福语
  9. 满江红题冷泉亭翻译赏析
  10. 2015有关学习的英语谚语集锦
  11. 含山方言的歇后语
  12. 读《弟子规》有感范文00字
  13. 2015公司年会主持词范文
  14. 感恩教师节手抄报内容素材
  15. 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总结
  16. 《北风和小鱼》教案设计
  17. 拜师结对总结的发言稿
  18. 教师在高三家长会上发言稿
  19. 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20首
  20. 另一种方式的“飞翔”征文
  21. 八年级上《老子二章》的教案
  22.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2500字
  23. 一组语文组长竞选发言稿
  24. 梳羊角辫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25. 团队精神的口号
  26. 教育技术培训的心得体会
  27. 高中学生军训计划和安排
  28. 安全工作的协议书
  29. 201年元旦跨年祝福语大全
  30. 新学期学习计划的范文
  31. 曾经爱过我的女孩散文
  32. 三字经教案
  33. 浪漫的告白句子
  34. 六年级母亲节作文:母爱的力量
  35. 新婚4个字祝福语
  36. 2018狗年新春对联
  37. 工厂打工社会实践1000字报告
  38. 《看日历》教学设计
  39. 画家丹青纪实故事
  40. 拜伦经典名言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00:49:38
本页面最近被 92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浙江,TA在页面停留了 18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