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日作 陆游古诗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19 09:04:20

立冬日作 陆游古诗赏析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上片正面写心底抑郁潦倒之情,抒发报国无门之愤这是陆游诗词的主旋律,在写法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下片忽然换意,紧扣“立春”二字,以醉狂之态写沉痛之怀,设色陡变,奇峰突起。立春这一天士大夫戴旛胜于头上,这是宋时的一种习俗,戴上旛胜表吉庆之意。但戴银旛而曰“试”,节日痛饮而曰“判”(“判”即“拚”之意),就显然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的不平常意味了。这只是词人借酒消愁,逢场作戏罢了,而内心是很伤感的。结尾处更是飏开一笔,表面上是说不是他一人偏老,而实际上是词人深深感到时光的虚度。这就在上片抑郁潦倒的情怀上,又添一段新愁。词人强自宽解,故作旷达,正是推开一层、透过一层的写法。哭泣本人间痛事,欢笑乃人间快事。

但今日有人焉,不得不抹干老泪,强颜随俗,把哭脸装成笑脸,让酒红遮住泪痕,这种笑,岂不比哭还要凄惨吗?东坡《赤壁赋》物我变与不变之论,辛弃疾《丑奴儿》“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之句,都是强为解脱而写的违心之言,写出更深一层的悲哀,那手法近乎反衬,那境界是一般人所难以达到的。 纵观全词,上下片都是写心底抑郁之情,但乍看竟好象是两幅图画,两种情怀。沈谦论词作云:“立意贵新,设色贵雅,构局贵变,言情贵含蓄。”(《填词杂说》)但作词之道,条贯、错综,两不可失,此意刘永济《词论·结构篇》曾深言之。读陆游此词,抑郁之情贯穿始终,上下片表现手法截然相异,构局又极错综复杂。读上片,看到的是一个忧国伤时、穷愁潦倒的悲剧人物形象;读下片,看到的是一个头戴银旛,醉态可掬的喜剧人物形象。粗看似迥然不同,但仔细看看他脸上的笑全都是装出来的苦笑,终于领悟到这喜剧其实不过是更深沉的悲剧罢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9300多首。

陆游的诗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方法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他的绝大多数的篇章都是南宋时代的社会现实的真切反映,因此有人把他的诗誉为“诗史”;同时他在创作理论方面也主张写实,要从事社会实践,他说:“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正象所有杰出的作家一样,在他的作品中也常常表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精神、两种艺术方法的不同程度的结合。他在揭示现实的种种不合理现象的时候,总是把他的社会理想、强烈的爱憎和明确的褒贬体现在作品之中。在白天,他目睹民族侵略、权奸误国的现实,不禁满怀激愤,渴望上马杀敌,报仇雪耻;这样的渴望不能实现,他就假托在夜晚的梦寐中去追求。

拓展阅读

1、《书愤》全翻译及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塞上”句:意为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名世:名传后世。

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杜甫《咏怀迹》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年轻时就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书愤》是南宋的一首七言律。全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居家乡山阴时所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便尽是愤。

《书愤》是的七律名篇之一,全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品所无法比拟的。

2、积累加

李白《秋浦歌》第一首开篇便道:“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在第二首中又说:“欲去不得去,薄成久。何年是归?雨泪下孤舟。”李白于天宝十二年(753)漫到此,逗留有年,此时归思萌动,愁情顿起,又时逢秋季(中的景色多为秋景),正是所谓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哉时节。心物遥感,天人相通,人敏感的心灵因此而痛苦呻吟。组中写愁的句比比皆是:“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其二),“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其四)李白中,白发本是忧愁的意象。而其十五对此的描写,则将他在秋浦所感生的忧愁推向顶峰,达到组的**。

“白发三千丈”,正是对“长短尽成丝”的夸张的描写。此句为首句,横空突起,劈面而来,将一个奇异的形象闪现在读者面前。正当人们诧异惊奇时,紧接着又点明了原因:“缘愁似个长”。原来不是说仙,而是言愁,在阅读心理中,无疑产生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效果。这样的承接,从手法上讲是“逆接”。但这二句不仅仅是写出了白发因愁而生而长这一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一个非常新奇和典型的意象。这在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以物喻愁,不乏名句。或以山之重喻愁,或以江之长喻愁,或以水之深喻愁。而以“白发三千丈”喻愁,实在是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其深重、悠长的愁得到了生动、形象、鲜明的表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四句与前句的激切呼号相比,显得舒缓沉重,表现出一种痛切之感,这是人激愤的然而又无可奈何的叹惋。以人之奇才,却难伸其“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抱负,他不能不悲叹行路难。时光如黄河之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的青春和理想也在一连串的挫折中黯然失落。这秋霜般的白发,显然不是在秋浦才生成的,而是他半生来屡受顿挫、壮志未酬的结果,不过,是秋浦清如玉镜的秋水才使他在蓦然回首间发现的。这个发现使他万分痛苦,那水中飘拂的倒影中的长发,使他产生了梦幻般的感受,“三千丈”的惊人语,或许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明镜”与“白发”,在李白中是经常连带性出现的意象。“高堂明镜悲白发”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句。而此“秋水——明镜——白发”的构思则更具美学意味。这里的“明镜”,不当是“高堂”所悬挂或摆设的“明镜”,而是一个比喻,指秋浦河水。李白在吟咏秋浦河支流清溪河时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在另外的里,也曾比喻秋浦水为“玉镜潭”。而“秋浦歌”全,首首涉及秋浦风物,当不例外。这样理解,明镜成为一个自然意象,也丰富了歌的内涵。

李白的夸张是其浪漫主义特色的一个构成因素,本的“白发三千丈”尤为著名。不过,也有人吹毛求疵,不以为然。宋朝魏庆之《人玉屑》卷三引严有翼《艺苑雌黄》说:“吟豪句,须不畔于理方善。……余观李太白《北风行》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秋浦歌》云:‘白发三千丈’,其句可谓豪矣,奈无此理何!”这是将艺术等同于科学,横加指责。清人王相选注《五言千家笺注》,对“三千丈”曲为解说,以求合理:“太白流寓池阳有感而也。言吾发因愁而白,若以茎计之,应有三千余丈,而离人之愁思,又比白发犹长也。”此说被有的读者进一步落到实处,认为人体头发约一万根,人发长,以三尺计,共三万尺,正合三千丈之数。这样,白发三千丈并非夸张而属写实,即是每根白发相连的总和。这种解释仍是以假(夸张)当真(科学、事实)了,其谬误十分明显。夸张所表达的是感情而不是事实,感情的真挚在本质上是艺术的真,看起来不合科学的事理,在本质上却是科学的。

正如本学者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艺术的表现》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是极其善于夸张的。……说道‘白发三千丈’,将人当呆子。什么三千丈,一尺也不到的。但是,一听说到三千丈,总仿佛有很长的拖着的白发似的感觉。那是大谎,三千丈……也许竟是漫天大谎罢。虽然也许是大谎,但这却将或一意义的‘真’,十分传给我们了。”又称这“真”为“‘白发三千丈’式的真”,即“艺术上的真”。李白的夸张之所以能为人们接受,就在于他通过这种形式真实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塑造了富有艺术*力的白发如秋霜的形象,读者为他的巨大的哀愁所*,所震撼,从中领略到一种崇高的悲剧的美。

3、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原文、翻译、

引导语: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表达了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经典的饮酒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1.[结庐在人境]: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3.[尔]如此、这样。

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6.[见]通常读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jià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7.[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夕]傍晚

9.[相与]相伴

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6.[言]名词动词,用言语表达。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4、《西记》文800字初中初二

《西记》是人所皆知的四大名著里的一本神话小说,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不同于其它三本名著的是,它以为主,多用夸张,比喻手法,使读者读起来不会觉得枯燥,而会越读越有滋味。

《西记》的主人翁是唐三藏师徒四人: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唐三藏为人诚恳老是,受观音的指点从东土大唐出发到西天取得真经,一路上跋山涉水,遇到了不少的困难阻碍,但每一次都能凭着坚韧的意志和徒弟们的解救顺利逃脱困境,也就是因为唐三藏太过善良,只要看到有困难的人就会毫不犹豫的帮助,所以很多有邪念的妖怪都借助这一点,用“苦肉计”来抓住唐三藏,但总是被武功高强,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成功解救。孙悟空是唐三藏的大徒弟,当然,也是个不可缺少的主角,是保护唐三藏西天取经的重要人物。

由于之前孙悟空的自负,大闹蟠桃会,与如来佛打赌赌输后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数百年,在唐三藏路过五指山时将他解救出来,他便成了唐三藏的大徒弟,一路上虽然屡遭师傅误解,但他依然衷心地保护师傅,听从师傅的教诲,一心为师傅着想,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徒弟。唐三藏的二徒弟猪八戒在全文中是一个喜剧形象,经常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欢乐,,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生性好吃懒做他也有不少的毛病,害怕困难,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没有志气。

爱撒谎但每次都会被揭穿。在师傅误会大师兄时他不但不帮忙和解还在一旁煽风点火,是个令人爱又令人恨的人物角色。最后当然是三徒弟沙悟净,虽然他在文中的话不多,来来*就那几句,但他任是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在孙悟空与猪八戒闹矛盾时他总能出来化解,一直默默陪伴在师傅身旁,为人既诚恳,又老实,是个经典的正面角色,在读者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好印象。

《西记》的句式独特,独具一格排比句使得文章更富有自己独特的气势,还具有音韵美,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书中以奇诡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离,神异奇幻的世界。而且内涵深广,极富哲理,在典小说中独树一帜,别具异彩。

点击查看更多立冬日作 陆游古诗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6938.html

热门阅读

  1. 2016感恩节祝福短信大全
  2. 快乐元宵节的祝福语
  3. 最新的元宵节祝福短信
  4. 关于婚礼红包祝福语52句
  5. 我的语文老师小学作文
  6. 别董大教学设计模板
  7. 乡镇武装工作述职范文
  8. 人生差异在读书励志散文
  9. 悼念母亲的散文
  10. 商业汇票承兑协议书
  11. 最标准合作社合作协议书
  12. 关于大学生到工厂金工的实践报告
  13. 女儿妈妈好想你生活随笔
  14. 珍爱生命演讲稿
  15. 试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美文
  16. 《弟子规》400字作文
  17. 描写树木的优美句子
  18. 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自查报告范文
  19. 理性的世界诗歌
  20. 大学学科毛概论文
  21. 学校运动会演讲稿
  22. 28条表达爱意的句子
  23.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
  24. 木桥上的铁钉的睡前故事
  25. 转正的自我评价范文
  26. 格林童话:三片羽毛
  27. 宾馆效劳标语有哪些
  28. 装饰工程劳务分包的合同
  29. 如果下辈子我还记得你美文赏析
  30. 爱国诗句现代诗8句以上
  31. 大学生活寄怀2000字作文
  32. 小年经典祝福语
  33. 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励志故事
  34.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35. 高三学生的高考祝福语
  36. 事业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37. 小学生关于秋天的诗句
  38. 雨季莫离诗歌欣赏
  39. 寓言故事:橘与枳
  40. 端午节令人心动的祝福语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23:14:40
本页面最近被 46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内蒙古,TA在页面停留了 89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