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功了》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引入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语言,习得语言
以学习汉字及训练语言文字的能力为重点,运用形象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讯”、“挥”等生字,会写“相”和“扬”等左右结构的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心情。
3、增强学生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进一步巩固“讯”、“挥”等生字,会写“相”和扬”等左右结构的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心情。
3、增强学生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心情。
2、增强学生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流程】
课前5分钟,播放雅典奥运会的主题曲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员为祖国夺得了32枚金牌。我国的金牌数仅次于美国之后,荣居世界第二。
听到这个消息,你们高兴吗?自豪吗?请大家把看奥运时的高兴心情带到这节课里来,上好这一节课好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奥运会有关的课文──《我们成功了》。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复习生字、新词
1、在上节课里,同学们学习可认真了,交了许多生字朋友,这不,它们又来和你们见面了,快喊一喊它的名字。
⑴复习生字(课件:闪现上节课的生字)(抢读)?
讯 传 约 聚 挥 锣 呼
击 拥 抱 泪 泽 克 扬
⑵这些生字朋友和它的小伙伴组成了词语,你们还能读吗??
(课件:词组慢慢的移入)
开火车读、个人读。
(表演识记:拥抱、击掌等词语)
拓展阅读
1、《她是我的朋友》 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区别啜泣、呜咽、哭泣在词义上的差别。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2、通过描写小男孩神情、动作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读懂重点语句。
2、通过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词句,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进而读懂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悟。
一、读题导入
1、齐读课题。
3、这句话是谁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阮恒在输血过程中有些怎样的神情和动作?这些神情体现了阮恒当时怎样的心情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
二、出示提示,分组学习
1、自学:轻声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划出课文中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
2、小组学习:把你划出的句子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或疑问。
(小组学习时可以参照屏幕上的学习提示进行)
幻灯出示小组学习提示:
⑴ 读:读出你想交流的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
⑵ 想:从阮恒的举动中,你读懂了什么?
⑶ 说:阮恒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引导学生自学并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质疑问难,教师**指导。
三、研读句子,体会内心
1、在献血前后,阮恒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害怕而又坚决,是一种复杂的矛盾心理)
2、哪些句子描写阮恒很坚决?请用△做标记。
哪些句子描写阮恒很害怕?请用⊙做标记。
3、着重通过以下几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描写小男孩神态、动作的`关键词中去揣摩他的内心,进而体会小男孩精神的可贵。
4、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展示课件。
⑴ 哪些句子表现了阮恒给小女孩献血很坚决?
① 出示句子1: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
A、哪些同学读懂了这句话?为什么要很快?此时阮恒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B、还有哪个句子也写出了小男孩的这种坚决?
C、点击出示句子: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D、为什么他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呢?谁能读出阮恒这时的坚决?
② 指导用比较坚定的语气,读好句1和句2这两句话,以读促解。
(个人读、全班齐读)
⑵ 哪些句子写出了阮恒害怕而又坚决的矛盾心情呢?
① 出示句子3: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A、哪些词反映了当时阮恒的心理?通过这些词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想象阮恒的内心。
(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B、让学生在读句和动作的模仿中体会到:阮恒心里很害怕,举手时才会发抖,才会把手放下,但一想到如果没有马上献血,小女孩就会死去,所以又把手举起来。
②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阮恒的心情。
⑶ 出示句子4: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一只手捂住脸。
① 啜泣是什么意思?
② 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③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啜泣、全身颤抖、捂住脸,来体会阮恒既怕又不想被别人知道的矛盾心理。
⑷ 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也是描写他忍不住哭的?
(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5和6。)
① 出示句子5: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A、哪个词是写哭的?怎么样的哭叫呜咽?
B、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C、指导朗读。
② 出示句子6: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A、指名读句。
B、这时课文是怎么描写小男孩哭的?
C、引导梳理并比较词语:
啜泣:断断续续地哭
呜咽:低声哭泣
哭泣:哭
⑸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再演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了什么?(说明阮恒哭得越来越厉害,感觉死亡离自己越来越近,心里越来越害怕)
⑹ 指导学生随着老师的手势演读句子3~6,读出男孩越来越害怕的心里,在读中深化理解和感悟。
3、最后男孩是怎么知道自己会没事的?这时的男孩是什么样的表现?
⑴ 出示句子7: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①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是怎么安慰阮恒的,让阮恒一下子就停止了哭泣?他会对阮恒说些什么?
② 这时阮恒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2、指导朗读。
四、模拟情景,升华主题
1、随着一滴一滴的血从阮恒的身体里被抽出,他感到越来越害怕。他为什么这么害怕呢?他心里想到了什么?
2、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理解阮恒害怕但又坚决地要为小女孩献血的矛盾心理。
即使如此,但是___________(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对课文中阮恒的反常举动的理解)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一名善于发现问题的小记者,面对这样的阮恒你有什么问题要采访他?作为阮恒你又是怎么想的?
4、小记者模拟采访。
问1:你认为自己要*的这种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
答1:从我犹豫着举手开始就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问2: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还要坚决地给小女孩输血呢?
5、师:是啊!多么朴实而又真诚的话语!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理解朋友这个词的?课文中的阮恒呢?
6、评价小男孩:
⑴ 你觉得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
⑵ 如果你是那位小女孩,你怎么评价阮恒?获救后你又会对阮恒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演示板书小结课文:课文主要写了阮恒给小姑娘献血这件事。围绕着这件事,课文写了两个关键字。是哪两个字呢?请大家再浏览一遍课文,往深里读。
2、这两个字一个是(死),一个是(活)。谁(小姑娘)伤势严重,濒临死亡?如果不输血、不抢救就会死;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谁(阮恒)虽然害怕但却坚决地站出来了?他为了挽救小姑娘的生命,宁愿自己去死,也要献血让小姑娘活,为什么呢?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3、虽然他的担心只是一场虚惊,但他那愿为朋友而牺牲自己的美好心灵却永远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这就是真诚的友谊,这就是真正的朋友!这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4、播放歌曲《朋友》,结束全课。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课文先写一名*在炮弹爆炸中受了伤,急需输血;接着具体写了阮恒献血的过程,生动地描写了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真切地反应了这个小男孩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同时设下了悬念;最后点明阮恒内心矛盾痛苦的缘由和坚持献血的原因。因此,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阅读中自由感悟。通过多次阅读读准字词,理顺文章脉络,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接着,我就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情感变化上,通过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点拨学生围绕中心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深入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抓住文章的主线,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献血前后,阮恒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并归纳:阮恒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是害怕自己濒临死亡,另一方面为了朋友又坚决地要献血。随后,我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分别划出表现阮恒坚决和害怕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哪些句子反映出阮恒献血比较坚决?学生通过阅读不难找出句1和句2(见前文),再问:哪些词写出了阮恒当时的心情?这样由句到词,一步一步深入探究小男孩内心的秘密,体会他的心情。哪些句子又反映出阮恒心里很害怕?在学生找出句子后,再通过句中具体可感的动作词语,感悟阮恒复杂的内心世界。
如: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抓住阮恒小手的动作: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这一系列动作中,引导学生体会他的思想*非常激烈,但为了救小女孩,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举起手来要为她献血。
又如:句4~6(见前文)写出了阮恒在抽血中内心的痛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阮恒害怕但却坚决献血救朋友的美好心灵,在学生读懂了这三句话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这三句话中描写阮恒哭泣的词语进行一次梳理: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再演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随着血液一点一点被抽出,阮恒感觉自己离死亡越来越接近,所以害怕越来越明显。这样,在理解了句子所表达的内涵后,再来让学生模拟想象阮恒的心里具体是怎么想的?有了前面理解的铺垫,后面的语言说话训练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然后再通过入情入境的模拟演读,让学生把内心的触动通过感情朗读宣泄出来,深化理解和感悟。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模拟记者采访阮恒为什么这样做?再通过讨论你是怎么理解朋友这个词的?课文中的阮恒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然后通过板书总结全文,让学生再次感受阮恒那愿为朋友而牺牲自己的美好心灵,并在《朋友》的歌声中得到情感的共鸣。
在教学中,我感觉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还不够,如学生思路打开后,要讲的很多,我没有那种收放自如的机智,导致授课时间不足,升华部分 只是匆匆收场。
2、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3、在对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文意。
2、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表演。
三、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读、演课文。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并了解有关除草剂、喷雾器的知识。
2、制作CAI课件。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准备:CAI、图片、头饰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感知,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书写生字(略)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老师很关心地、好奇地问)同学们,老师听说水稻田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有这回事吗?(学生七嘴八舌回答)这不,我被他们找来评理,你们能把具体情况说一说吗?这样我就更清楚了。
2、指名学生生动复述课文一、二自然段内容。(师:看来,不止是争吵,杂草们还在抢小稻秧的营养呢!)
3、师指名生评价,那真是是一群什么样的杂草?(出示图片并板书:杂草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是呀,正是因为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看!正需要营养的小稻秧?(出示图片并板书:小稻秧脸色蜡黄)咱们的小稻秧遇险了。
4、过渡语:看到同学们皱起了眉头,我想你们一定非常担心小稻秧的生命危险吧!我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关心小稻秧的命运。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看看后来怎么啦。
二、精读感悟、演中求知
1、生自由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师过渡语:小稻秧能否顺利脱险?它们又是怎样脱险的?带着这两个问题,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的三~五自然段。
2、读后,学生自由谈谈“脱险”部分的大意。
3、看CAI课件。快看——(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播放CAI。)
4、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同位互相练读,教师**指导,相机评:**同学读得真好,边读还边做动作,把我都吸引过来了……你们也这样试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①杂草。(给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把他当成文中的角色)抓住“警觉”来体会它的害怕,抓住“有气无力”,“纷纷倒下去”来体会杂草在化学除草剂的.强大攻势下一败涂地。“有气无力”“纷纷”等词可以指名生边读边演,读中体会。(板书:有气无力)重点词语:
A、“警觉”(感觉到不对劲/有点害怕/有所察觉)
B、“你是谁?”(声音颤抖、害怕/故作镇定/紧张)
C、“有气无力”、“纷纷”、“喘不过气”(演中理解)
拓展:杂草会喊什么?来体会杂草的绝望,加强读的效果。
②喷雾器。抓住“洪亮”、“化学除草剂”、“收拾”、“大声”,“一边……一边……“等词语来体会它的正义形象,英雄气概。
6、分角色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2)小组展示,集体评议。
7、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小稻秧脱险啦!再到稻田里去看看它们吧!学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名生说。(师板书:吸足营养)能读出来吗?齐读,可以加上动作、语言呢。师:多么快乐的小稻秧啊!发散思维:小稻秧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呢?(生畅谈)
8、师:看来,很多同学喜欢喷雾器,因为他喷出的除草剂救了小稻秧,他可是个英雄。现那如果在小稻秧遇险时,你在旁边,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救小稻秧吗?
9、我们学完了课文《18小稻秧脱险记》,要是咱们把他连起来演一演,可有意思啦,想试试吗?
10、学生在小组里练习读、演。教师**指导。
11、指小组展示表演,集体评议。
三、写字指导
1、教师指导生写好“欺负”一词。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习字册》上的其他词语。
四、板书设计
(杂草图)气势汹汹——有气无力
(喷雾器图)
(稻秧图)脸色蜡黄——吸足营养
3、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不由分说等词语的意思。
2、精读课文,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小稻秧脱险的过程,了解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继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具准备: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什么?
二、精读课文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要求:用线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1)检查自读(出示课文12自然段):
a、指名读课文。
b、说说你画了那些句子。
c、你觉得这些杂草讲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结合回答理解词语不由分说和蛮不讲理)
e、杂草既多又凶,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理解气势汹汹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朗读)
f、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面对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怎么样了?
看到小稻秧病了?杂草们又会有什么表现呢?(学生分别回答)
(3)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指名评议指名读再评议齐读)
(4)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2、过渡:如果没有人来帮助小稻秧,小稻秧会怎么样?杂草们会怎样?
3、学习第35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讨论:毛毛雨是指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你见过除草刹吗?你知道化学除草剂有什么作用?通过查资料,你对除草剂了解多少?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分别说)
(5)投影出示喷雾器大夫与杂草在一起的图片:(学生自由答)
体会一下: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对杂草说的?
想象一下,杂草此时会不会气势汹汹?
引读:一个洪大的声音
(6)比较这两个句子中的收拾分别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间收拾一下。
b、这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7)听了喷雾器大夫的话,杂草们当时又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8)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一副画面?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不能集体做一个纷纷倒下的动作?(学生做)
(9)杂草们纷纷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会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自由回答)
杂草们倒下了,小稻秧们该是多么高兴呀!它们会在田里怎样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想象出一定的动作)
(10)齐读课文第3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读到这儿,你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请你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想一想,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危险?
你愿意怎样地帮助它们?
3、你觉得课文的题目合适吗?能不能再给课文起个题目,并请你说明理由。
四、作业: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同学们上课时讨论的话题,想象一下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或遇到了什么样情况?
请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喷 洒 除草剂
4、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课文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威胁,以及喷洒除草剂能保护小稻秧。通过学习,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首先来检查生字,看同学们记住了没有。(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
过渡:看来生词难不倒大家,那我们解决课文是没有问题的。有信心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板书:杂草)
(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
(板书:除草剂)
2、这样看来,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写小稻秧遇险,一部分写小稻秧脱险。大家说说课文该怎么分?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1、2自然段,把不理解的词语作上记号。
2、学生说。
3、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别着急,老师呀,也很想读一读,请同学们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好吗?(老师范读1、2自然段)
4、学生评价。
5、如果学生提出建议,教师夸奖很会读书,很会动脑子,有请他读一读。
6.表演理解。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 (老师喊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 (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 (笑声)
5.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板书: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6.理解了这些词语,我相信你们更能读好1、2自然段。想读的'站起来读吧!
四、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时,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课件)请同学们自由读3、4、5自然段。
1、出示课件:喷雾器与杂草的对话(老师读“杂草的话”,学生读“喷雾器的话”)
2、分角色朗读,小组进行。老师下位指导。
3、检查:两小组上台朗读,学生评价。
4、在他们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词语本来不懂意思的,经他们这么一读,现在就懂了的?
(学生说)
5、还有哪些词你还不明白的?
如果学生说到
“警觉”,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帮助理解。
“收拾”,就是把杂草毒死。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师:对了,这就告诉我们,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
“纷纷”读懂了?请懂的同学站起来。我读课文,你们做动作。
(学生纷纷站起来)
师:“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不一会,杂草就纷纷倒下。”
---------------------------
(在老师的读书声中,站起来的同学纷纷倒下。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师:请大家坐好,看哪个同学腰挺得直。“纷纷”懂了吗? 课文中的“纷纷”是“一个接一个”。记住,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6、同学们理解的这么好,相信你们读得会更好!(学生读3、4自然段)
7、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板书:跳起舞来)(出示课件)8、齐读第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上课的一开始,你们就提了这两个问题,现在能解答了吗?(学生回答)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齐读。
2.重点指导:杂、欺、喘
师:下面,请大家把课堂习字簿拿出来,我们来完成最后一项任务――正确、规范地写生字。注意,一要正确,二要规范。每一个字描红、仿影、临写各一遍。自己检查一下写字姿势,“三个一”做到了没有?(放古筝曲)好,先描红一遍。
(学生描红,教师**指导,并提示保持适当的速度)
师:哪些字的笔顺需要老师帮助?
生:“杂”、
5、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30课,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看这些小稻秧长得怎么样?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小稻秧遇到了危险?哪几自然段写脱险?
(板书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打开书本,默读1、2节,找一找从哪些句子看出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2、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一群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地嚷道:快把营养交出来!
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
3、自读这两句话,找出说明小稻秧遇险的词语。
交流,加点(团团围住、气势汹汹、嚷、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抢)
4、指导朗读句子,通过表演理解词语。
5、朗读1、2节,发头饰表演,再读
6、是啊,小稻秧垂下了头,脸色蜡黄,病倒了。课件出示发*稻秧。
突然,小稻秧的救星来了,是谁?课件演示喷雾器。
三、学习3、4自然段
1、听3、4自然段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用横线画出杂草说的话,用曲线画出喷雾器大夫的话。
2、交流:杂草说了哪些话?喷雾器说了哪些话?课件出示。
3、请看前面,谁把第一句读一遍。
理解警觉,可表演。(点出)
4、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回答的?声音是怎样的.?(点出)
5、指导朗读
6、自己练习下面的对话
7、指名、练习、指导对话。
8、理解纷纷,站起来做动作。
9、同桌互相练习对话,可配上动作。
10、练习朗读3、4自然段。
四、学习第5自然段
1、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收拾光了,没人再跟小稻秧抢营养了,小稻秧脱险了,看!(课件演示),多神气,多高兴!
2、小稻秧脱险了,你们高兴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发头饰)
2、总结课文,(板书:抢洒→)
3、学习了课文,老师还想知道后来小稻秧长成了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4、指名答,课件出示成熟的稻子。
这些稻子长得怎么样?看着这些稻子,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同桌讨论)
5、交流,可当个小作家写下来,回去告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
板书
抢洒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