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地质行业诗词
《勘探队员之歌》
我们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地质队员,
在这支队伍的行列中,
有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抖落身上的泥土气息,
就聚集在了小秦岭、熊耳山、伏牛山,
一干就是几十年,半个世纪!
当年,他们还是无忧无虑的单身汉,
而今,已满头白发,进入了古稀!
我们站在岁月的高峰上远眺,
小秦岭的白云,仿佛还在我们脚下飘移,
熊耳山的画眉,仿佛还为我们报告着黎明,
伏牛山的森林,仿佛还给我们供着充足的氧气。
我们同新中国的早春一路走来,
唱着那首亲切动听的《勘探队员之歌》,
在那崎岖不平的林间小道上,
留下了我们登山鞋的足迹。
在那架在高山上的钻机旁,
流下的汗水一滴又一滴。
就在数百年前悠远的老硐里,
地质锤的声响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老一辈地质队员怎能够忘记——
我们的共和国刚刚成立,
“发展矿业”,伟人*亲自提笔,
地质要先行,“地质是开路先锋”,
祖国向我们发出了庄严号令: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们背上了那绿色的地质包,
怀着理想,踏上了崎岖。
我们以青山为伍,
荒野成为我们的伴侣。
用痴爱丈量过高山,
以激情敲开了秘密。
我们深深地懂得,
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小小的地质锤重几许。
选择了地质,就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实干,
选择了地质,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奉献。
江河湖海,泥泞绝壁,
风餐露宿,栉风沐雨,
春夏秋冬,酷暑严寒,
攀登高山,足踏草地,
我们把人间的苦和难打进行囊,
我们把年轻时的梦想写入日记。
老一辈地质队员怎能够忘记——
“远看像个逃难的,
近看像个要饭的,
仔细一看是个搞勘探的。”
这就是山里人对我们的评语。
你可在地质队打过吊锤?
你可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抬过机器?
你可在钻机上处理过孔内事故?
你可曾不分昼夜坚守在那里?
你可曾浑身沾满过泥浆?
你可曾穿过全是油泥的工作衣?
为什么金矿、钼矿、铅锌矿……
都藏在大山里,埋在地下几百米、上千米?
为什么让我们的两条腿,
一天跑几十里,上百里,苦苦地寻找你?
谁享受过地质队员那顿自带的午餐?
谁感受过钻工们冬季的大夜班,
黎明前煮面条的香气扑鼻?
谁又会去感受那碗热面条喝下去,
几乎冻僵的身躯才有热气?
回望地质队员走过的足迹,
对祖国的庄严承诺,
我们从来没有忘记。
有多少座矿山从我们的足迹下崛起,
有多少个城市和乡村,
靠我们找到的一个个大矿从贫困走向富裕。
今天不但可以告慰那位已故的伟人,
您老人家“开发矿业”的教导,
地质队员已经把它化为奇迹!
今天也可以安慰自己,告诉子女,
我们这一代地质队员的汗水没有白流,
那绿色的地质包,那一双双登山鞋,
都已为祖国的地矿大厦奠基。
无悔的誓言刻画了无悔的人生,
他们像一片片绿叶,
无悔地扑向那大地;
他们像一束束鲜花,
无悔地凋落于风雨;
回望足迹,总结过去,
若问干了一辈子地质有何感受?
只有无悔的人生才爱得彻底!
祖国不会忘记你,
祖国的山山水水不会忘记你!
今天好像又回到了大山里,
站在那山巅之上去享受晨曦;
又好像儿女们搀扶着,向阳光走去,
在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周年之际,
拓展阅读
1、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兽之穷》的诗词鉴赏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
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
自亡其徒,匪予戮。屈赟猛,虔栗栗。
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
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
驱豺兕,授我疆。
《兽之穷》仍颂高祖之厚德。曰“天厚黄德”,可使“狙犷服”。全篇皆用比喻,明写豺兕野兽,暗指李密之流。李密乃首鼠两端小人,几易其主,与唐军对垒,因“自亡其徒”,走投无路而降唐归李,“乏者德,莫能享”,理所当然。全诗大气磅礴,每有奇字佳句,开篇“兽之穷”三字,便奇崛,李密之狼狈困窘之态毕现;“皇旅靖,敌逾蹙”两句尤为形象逼真:皇旅所至,鸡犬不惊;叛军过境,百姓已乱。天兵平定叛乱,李密日暮途穷,理固宜然。如果说,诗人用“蹙”字状李密之狼狈还有些笔下留情的话,那么以“逾”修饰之,其“蹙”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兽之穷,奔大麓”,走投无路的丧家犬丑态暴露无遗矣!
相对于《晋阳武》,《兽之穷》多参差错落。全诗以三言为主,杂以四言,读来仍感圆润流畅,不觉得佶屈聱牙。在音韵方面,1-14句偶句押lu韵,仄声,干脆利落,明快短促,叙高祖制服李密,最是恰当;15-22句偶句押ang韵,响亮悠扬,鼓舞人心,有效地抒发了诗人歌功颂德之激情。此乃音错落,意亦错落。前人评“此篇语特多精峭”,“写得神武,气象万千”,实不谬也。
2、王维《终南别业》的诗歌及鉴赏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从这段描述,我们就可知道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了。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言“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毋怪《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3、歌颂长江的诗句6句
1、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2、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李纲《六幺令》
3、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杜甫《梅雨》
4、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杜甫《白沙渡》
5、日假何道行,雨含长江白。——杜甫《雨二首》
6、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贾岛《题长江》
7、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1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袁凯《京师得家书》
1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1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7、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苏轼《水龙吟》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9、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李白《送别》
2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
21、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2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3、若把长江比湘浦,离**不合自灵均。——黄滔《过长江》
24、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王安石《江上》
2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6、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杜甫《越王楼歌》
27、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28、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29、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3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3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2、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李白《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33、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李白《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34、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元稹《哭子十首》
35、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谢逸《送董元达》
36、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37、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38、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
39、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刘长卿《别严士元》
40、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崔季卿《晴江秋望》
41、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戴复古《江村晚眺》
4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4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4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45、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4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7、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曹勋《续巴东三峡歌》
49、万里长江,古称天险,去岁里风涛忽震惊。——姚勉《沁园春》
50、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1、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52、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李频《过长江伤贾岛》
53、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5、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5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5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58、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9、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60、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
6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2、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汪元量《湖州歌·其六》
63、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64、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6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67、**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应届毕业生煤矿地质实习报告
姓 名:
学 校:
班 级:
通过在XX煤矿综二队10#下-3121工作面的实习,使我对综掘工作面的工程施工、作业标准、安全管理和作业组织,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二、实习时间
20xx年6月26日至20xx年7月16日
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XXX有限责任公司综二队
五、实习内容:
一、矿井基本概况
第一节 自然属性
一、地里位置,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地形地貌,交通情况:
地理位置:白龙矿平峒位于山西省霍州市白龙镇白龙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7′--111°42′,北纬36°36′--36°31′。企业性质为省属国有企业,隶属于山西焦煤集团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形地貌:白龙井田地势西高东低向汾河河谷倾斜,汾河属黄河水系,自北向南流经井田东侧,井田内几条较大的沟谷也由西向东汇集汾河,井田地处低山丘陵地带。最高地形标高837米,最低地形标高540米。
交通情况:白龙矿距汾河东岸的南同蒲铁路霍州站4公里,有铁路专用线与南同蒲铁路圣佛站接轨,与南同蒲铁路相平行的还有大(同)—运(城)公路和霍(州)—侯(马)一级公路,交通便利。
二、井田地质情况,地层,含煤地层,构造:
井田地质情况:白龙井田位于吕梁山和霍山两个隆起带之间,西南部出露煤系的基底——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东北依次零星出露中、上石炭统本溪组、太原组,下二迭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二迭统上石盒子组。太原组、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岩系,新生界上第三系及第四系不整合覆于上述各不同时期的地层之上。太原组主要含煤5层,至上而下有6#、9#、10#、10#下、11#煤。
井田构造:井田南部地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平缓,一般在10°以下。北部地层走向为北北西至北北东,向东倾斜,地层倾角10°左右。中部F9、F24、F28断层之间局部地层倾角较大,在25°-28°左右。断层是井田内主要构造,包括井田边界断层在内共见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45条。地面观察和钻孔控制以及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褶曲有5个,即贾垣背斜、牛腰向斜、后马岭背斜、燕南庄向斜、郑家庄背斜。白龙矿井柱状陷落十分发育,生产中已揭露柱状陷落532个。井田内无岩浆岩。
三、主要可采煤层情况,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层数、厚度,资源储量,煤质,煤种:
主要可采煤层情况:平峒的主要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太原组主要可采煤层10#、11#煤层。6#、9#、10#下平均厚度在0.7米,局部可采煤层暂不可开采。主要可采煤层特征如下:
10#煤层是个独立的单一煤层。煤层厚度为0.8-3.0米,平均厚度为1.84米,含夹石1-2层。10#煤煤岩类型以条带状镜煤、亮煤质和木质、丝炭质的亮煤为主。煤层风氧化比较严重,在风化带内,不仅煤质恶劣,厚度也显著变化。
10#煤原煤含硫较高,范围也广,平均值为3.7%,属高硫煤。
11#煤层厚度为1.58-3.19米,平均厚度为2.34米,含夹石1-3层,结构比较复杂。11#煤则为连续的条状全亮的镜煤质和半亮的丝炭木质暗煤质的亮煤。本区的变质程度属于II阶段。煤层风氧化比较严重,在风化带内,不仅煤质恶劣,厚度也显著变化。
煤中硫、磷含量,各煤层差别较大。11#煤原煤硫分含量在0.36-1.46%,平均0.82%,有个别高达2.59-2.38%之间,属低硫煤到中硫煤。
四、水文地质情况,开采技术条件:
本井田含水层大体划分为5套,自上而下为:第四系砂砾岩层孔隙潜水中等含水层、第三系泥灰岩砂砾岩层裂隙承压中等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层裂隙弱含水层、石炭系石灰岩裂隙溶隙承压极弱含水层、奥陶系石灰岩层裂隙溶洞承压强含水层。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为山西组K8砂岩、太原组K2灰岩和奥陶系O2含水层,O2水的静水位标高区为+520m,矿井生产水平+525,在静水位以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
根据矿井采掘布置及开采情况,结合矿井生产地质报告,平硐正常涌水量80m3/h,最大涌水量180m3/h。
第二节 矿井建设情况
一、设计时间及单位
白龙煤矿是我国同罗马尼亚两国*以补偿贸易形式合作开发霍西煤田的项目之一,是中罗合资的第一座大型矿井。1981年11月,由罗马尼亚彼德罗山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1983年5月国家计委、煤炭部在太原组织山西煤炭设计院等单位,对罗方提供的初步设计进行了技术审查。
二、立项、批准时间及单位,建设期及投产期,设计生产能力,原批准的核定生产能力
1984年1月3日国家计委以计签字(1984)003号文批准白龙矿井的初步设计,设计能力120万吨/年[平硐60万吨/年、斜井60万吨/年(现已关闭)],服务年限44年。1985年6月15日由白龙建井工程处施工,正式开工建设。
三、技术改造、改扩建矿井设计能力及有关立项、开竣工、投产验收情况
1983年9月原霍县大沟、柏木沟两个地方煤矿接受后进行改扩建,1985年6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矿井1988年12月23日投产。
第三节 煤矿生产现状
一、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水平、采区划分
矿井采用平峒开拓,集中工业广场的生产方式。现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为:+525一个生产水平,主要开采10#煤层。
矿井目前3个井口,其中工业广场内布置平峒1个井口,平峒承担525水平的进风,二号风井为回风井,一号风井为进风井。具体如下:
白龙矿井各井口井口名称标高(底板)
(m)断面
(m2)坡度长度
(m)支护
方式平峒561.3910.043‰1400砌碹二号风井6807.0713.5°605锚网喷一号风井766.757.06立井200混凝土碹矿井不存在下山开采、剃头开采。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4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