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19 14:45:08

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御史,皆出似道力。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①,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知临安府洪起畏请行类田。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襄阳久被围,似道日恣淫乐,不少加意。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留己,竟失襄阳。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范文虎总师无功,似道庇之,以知安庆,又除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文龙言:“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阃②之寄?万石政事怠荒,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请皆罢之。”似道大怒,黜文龙知抚州,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未几,吕文焕导大军东下,范文虎首迎降,与文焕俱东。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从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龙之言。

时边事甚急,文龙上疏曰:“《书》言:三后协心,同底于道。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筑某堡,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譬犹拯溺救焚,而为安步徐行之仪也。请诏大臣,同心图治,无滋虚议。”

降将王世强导大军入广,建宁、泉、福皆降。知福州王刚中遣使徇兴化,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遂发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满千,大兵来攻不克。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文龙焚书斩其使。有风其纳款者,文龙曰:“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华侦伺境上。华即降,且导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降,执文龙与其家人至军中,欲降之,不屈,左右凌挫之,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送杭州。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

[注] ①阘茸:无能。②大阃:大城,大郡。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雅礼重之重:器重B.似道怒,寝其疏 寝:搁置

C.又除赵溍知建康知:知府D.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 旋:随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似道主其说B. 似道庇之

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 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

C. 文龙上疏以为不可D. 是当罚而赏也

以为京尹 而为安步徐行之仪也

7.下列各句组,都能表现陈文龙“负气节”的一组是(3分)

①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 ②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 ③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 ④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 ⑤文龙焚书斩其使 ⑥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的御史台谏官,有什么建议就先将奏章稿呈送贾似道,待他同意后才上呈,陈文龙任*御史没有这样做,因而冒犯了贾似道。

B.陈文龙认为范文虎统军却丢失城池,赵溍乳臭未干,而黄万石又不勤于政事,这几个贾似道提拔的人不能担当大任,都应该免职。

C.当边关紧急时,陈文龙向朝廷进言,认为朝廷大臣应当同心图治,不要只发表空洞的议论。后来贾似道后悔没听取他的建议。

D.林华投降引元兵攻城,曹澄孙又打开城门迎敌,陈文龙被捕至元军中,但无论元兵劝降还是动刑,甚至再三强迫,他都宁死不屈。

9.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留己,竟失襄阳。(3分)

②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3分)

参***:

5.C(做…知府)

6.C(与“为”组成动词,认为;介词,让。A均为代词,他的。B均为代词,他。D均为连词,表转折,却)

7.D(②是贾似道所为,③是陈文龙对时局的分析)

8.C(贾似道后悔的是没听陈文龙不用赵溍的建议)

9(1)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

9(2)①此时(他)表面上请求(到前线)监督部队,暗地里却指使他的同*把自己留住,最终襄阳失陷。(“阳”“竟”各1分,大意1分)

②文龙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里面全都是节义文章,难道你们逼得了我(投降)吗?”(判断句式1分,“相”1分,大意1分)

陈文龙,字君贲,是福州兴化人。文章写得很好,具有志气和节操。丞相贾似道喜爱他的文章,一直以礼相待,十分器重他。他能担任*御史,就是出于贾似道的举荐。十几年来,贾似道所设置的御史台谏官都(表现)无能,所有向上呈交的奏折,都要先呈交贾似道,(经他同意之后)才能上呈。到了陈文龙任这个职务时,只有他不这么做,就冒犯了贾似道。

临安知府洪起畏请求实行类田,贾似道支持他的建议,陈文龙上疏认为不行,贾似道发怒,扣留了他的奏章。襄阳长久被围困,贾似道每天恣情淫乐,根本不放在心上。此时(他)表面上请求(到前线)监督部队,暗地里却指使他的同*把自己留住,最终襄阳失陷。陈文龙上疏竭力陈述他的过失。

范文虎统帅部队没有建树,贾似道庇护他,让他做安庆知府,又任命赵溍为南京知府,黄万石做杭州知府。陈文龙说:“范文虎丢失襄阳,现在反而被提升任用,这本是应当惩罚的事结果反而奖赏了。赵溍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凭什么担当重要的职位?黄万石对政事懈怠荒疏,让他做京城的行政长官,怎么能够治理好?请全部罢免他们。”贾似道大怒,贬黜陈文龙去抚州做知府,随即又让御史台的*李可弹劾罢免了他。不久,吕文焕引导元军东下,范文虎第一个迎敌投降,和吕文焕一起向东进兵。贾似道在鲁港战败,赵溍最先逃跑,因此各城守将随后都逃跑了,贾似道这才后悔没听陈文龙的话。

这个时候边境地区形势非常危急,陈文龙上疏说:“《尚书》讲到,‘大家同心协力,致力于治世之道’。蒙古兵今天攻取某城,明天修筑某堡,而我们却用文书表示退让,只对他们的踪迹表示怀疑,就好像在拯救落水的人或救火的时候,却还讲究缓步慢走的礼仪。请诏令大臣们同心图治,不要只发空洞的议论。”

降将王世强引导元军进入广州,建宁、泉州、福州守军都投降。福州知府王刚中派使者到兴化劝说人们投降,陈文龙把使者杀了而把副使放还,让他带信去谴责王世强、王刚中背叛国家。跟着就发动百姓和士兵守卫,城中兵士不满一千,元军大军却没能攻下。(元军统帅)让他的亲家拿着书信来招降他,陈文龙烧掉书信杀了他的使者。有人劝他投降,陈文龙说:“你们只是怕死罢了,却不明白谁能一生不死呢?”于是派他的大将林华在边境侦察。林华很快投降了,而且引导元军来到城下。通判曹澄孙打开城门投降,把文龙和他的家人抓到元军军营,想让他投降,(文龙)不屈服,元军对他动刑,文龙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里面全都是节义文章,难道你们逼得了我(投降)吗?”元军再三强迫他,最终他也没有屈服。于是元军将他戴着刑具押送到杭州。陈文龙从离开兴化就绝食,到杭州就饿*。他的母亲被关在福州尼寺中,病得很厉害,没有医药,身边的人看着都哭了。陈文龙的母亲说:“我和我的儿子一起死去,又有什么遗憾呢?”也*。众人叹息:“有这样的母亲,正应该有这样的儿子。”把她收殓埋葬了。

拓展阅读

1、《黄庭坚·蚁蝶图》全诗 注释

蝴蝶双飞得意,偶然毕命网罗。

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

这首诗是崇宁元年(1102)春作。建中靖国元年(1101),庭坚在荆南,朝廷召他做吏部员外郎,他辞去新命,求作太平,在荆南等待朝廷命令。这年春还在荆南。

任渊注:“此篇盖有所属。陆龟蒙《蠹》曰:‘桔之蠹蜕为蝴蝶,翩旋轩虚(按:状起舞),曳扬粉拂,甚可爱也。须臾,犯蟊网而胶之,引丝环缠,人虽甚怜,不可解而纵矣。’”这篇当有所指,指什么已不清楚,可能从陆龟蒙的《蠹》而来,但跟《蠹》又有不同。主要的不同是《蠹》里没有提到蚁,这篇着重提了。蝴蝶偶然触网死去,它们掉下来的翅膀,蚂蚁争着衔到窠里去,因此立了功,受到策封。策勋,立了功,朝廷用策书来*,策是古代写在竹简上的公书。南柯,唐李公佐作《南柯记》,写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作南柯太守,享尽荣华。以后公主死,被遣归。这才梦醒,原来槐安国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南柯郡是槐树南枝下的另一蚁穴。比喻富贵得失不过如蚁穴中的一梦。这里写南柯立功受封,也不过是蚁穴中的一梦罢了。

这首诗写一双蝴蝶触网死去,这不是蝴蝶的罪,是设置网罗者的陷害。群蚁收拾坠翼,这也算不得立功,在蚁国里因此策勋,也是可笑的。这里当是讽刺当时朝廷的某些策勋,就像群蚁收拾坠翼那样可笑。诗的重点在后两句,这是不同于陆龟蒙《蠹》的创造。诗中的蝴蝶也有含意,蝴蝶只是双飞得意,不触犯谁,是无辜的。正因为得意,缺乏警惕,就陷入网罗死去。这说明当时到处有网罗,一不警惕,就容易陷入死地。这点用意,可能本于《蠹》。但《蠹》写蝴蝶为桔树的害虫所,蝴蝶双飞,会生出更多的桔树害虫来,因此它们的触网而死,对保护桔树还是好的。这篇则没有这个意思,这对双飞得意的蝴蝶,成了无辜被害,意义就不同了。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只讲比喻,什么也不点明。作者的感情通过比喻的叙述来透露。像“偶然毕命”,写它们的死只是“偶然”陷入网罗,表达了同情。说“双飞得意”,更显出它们的无辜。“争收坠翼”又显出策勋的可笑。“南柯”更见立功不过如一梦。这样的比喻,正因为没有点明它的用意,所以概括的意义更广些。

2、《刘禹锡·石头城》全诗 注释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的诗人常取的题材。若论写得早又写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就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诗一开始,就置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川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月标“旧时”,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寻味。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曾经是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或已的地方,“旧时月”是它的见证。然而繁华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凉了。末句的“还”,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有许多东西已经一去不返了。

李白《苏台览古》有句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谓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只今惟有”四。刘禹锡此诗也写江月,却并无“只今惟有”的限制词的强调,也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一切都被包含在“旧时月”、“还过”的含蓄语言之中,熔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而诗境更浑厚、深远。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白居易了《石头城》一诗,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后来有些金陵怀古诗词受它的影响,用它的意境词语,恰也成为名篇。如元萨都刺的《念奴娇》中“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彦的《西河》词,更是以通篇用《石头城》、《乌衣巷》诗意为能事了。

3、《戎昱·早梅》全诗 注释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一个“傍”,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戎昱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戎昱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4、《岑参·逢入京使》全诗 注释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传语报平安。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点击查看更多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34438.html

热门阅读

  1. 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技术协议书范文
  2. 鱼和水的故事的伤感对白摘抄
  3. 爱的教育读后感650字范文
  4. 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5. 赞美春天的诗词精选
  6. 学习毛丰美心得体会范文
  7. 三字经的小故事
  8. 201年二月二龙抬头祝福语最新
  9. 有关春天的诗句有哪些
  10. 三年级上册语文寒假实践作业及活动计划范文
  11. 关怀生命共亨家园演讲稿
  12. 小学英语教研工作总结范文
  13. 快乐学习幸福人生班会课教案范文
  14.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读练教育论文
  15. 有关个人简历模板内容
  16. 优秀班主任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17. 送给朋友感恩节祝福短信
  18. 电信营业部文员岗位竞职演讲稿范文
  19. 关于初夏的味道的随笔
  20. 加油的考试祝福短信
  21. 不存芥蒂的造句集锦
  22. 关于成功的青春励志哲理小故事
  23. 寓言故事:爱发议论的山鸡
  24. 庆祝孩子考上大学祝贺词
  25. 小学英语教学随笔
  26. 最让人心疼的伤感语录
  27. 2015感恩母亲节作文00字
  28. 腊八节的古诗《腊节》
  29. 《左、右教学设计与说课》说课稿范文
  30. 201年鸡年春节公司问候祝福语
  31.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32. 失意的诗句
  33.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饺子》
  34. 运输安全协议书
  35. 读《胡小闹日记》有感范文
  36. 关于冬至的祝福语
  37. 数码产品MP3MP4市场的宣传标语
  38. 猫和老鼠优秀教案
  39. 城市奋斗的疲惫的日记
  40. 激励人心的句子大全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04:24:02
本页面最近被 867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江苏,TA在页面停留了 87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