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故事有哪些
名人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名人的故事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9
名人的故事篇一:“赌神”李清照
谁会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个赌神。北宋灭亡,逃难下船后的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赌它一把再说;她发明了一项赌博游戏,还记载给后人看。宋朝的禁赌刑罚严厉,她怎么赌呢?
李清照对赌博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她写过一篇《打马图序》,“打马”就是一种赌博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开篇就教训人说: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其实赌博没什么窍门,找到抢先的办法就行了,所以只有专心致志地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谓“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也。
她还得意洋洋地宣称:我这人没啥别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欢赌博。凡是赌博,我就沉迷其中,一到赌桌上就饭也忘了吃,觉也忘了睡,不分白天晚上地赌。而且,我赌了一辈子,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赌,不论赌多赌少,从来就没输过,赢的钱哗啦哗啦争着往我腰包里赶,挡都挡不住。
其实,宋代的赌博跟今天差不太远。比如说,有钱人可以玩赌球。宋代有一种体育游戏叫蹴鞠,规则类似于今天的足球。
除了赌球,还有赌棋。下棋是不管身份,不管有钱没钱都可以来,是最雅俗共赏的赌博。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到北方去的时候,慌慌张张居然还没忘了带上象棋。李清照也说“大小象戏、弈棋”都是赌博的游戏,可惜的是,下棋只能两个人玩,不够刺激,所以李清照不怎么喜欢。
最下里巴人的赌博大概就是扔骰子了。扔骰子是规矩最少、输赢见效最快的一种赌博,所以,流传也最广。
当然,除了常见的这几种,赌博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斗鸡啊、斗蛐蛐儿啊,等等。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二十多种赌博游戏方式,不过在这二十多种五花八门的赌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她嫌只凭运气,显示不出智慧;有的她嫌太难,会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对手——整个一赌博界的“东方不败”。
据李清照自己说,她创制了一种赌博游戏,叫“打马”。打马具体是个什么玩意儿,现在已经失传,我们没办法知道了。不过据说有人考证出来,打马就是今天麻将的前身,看来,打通宵麻将,是李清照的一大爱好。
最神的还不是这个。北宋灭亡后,为了躲避金兵的围攻,李清照跟着宋朝的皇帝、达官贵人们一起逃难。就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北宋的两个皇帝被俘虏了,北宋朝廷灭亡了,丈夫*,前半生千辛万苦积累的一些家产也在逃难中几乎丢光了,她还念念不忘赌博的事儿。从逃难的船上一下来,刚刚租了临时的房子安顿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赌具找出来,赌一把再说!
她说过这么一句话:“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原来李清照写这篇《打马图序》,除了得意洋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赌博之外,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千万年后的后辈子孙都知道,“命辞打马”这种赌博游戏,就是我李清照开创的啊。“博家之祖”,非我莫属,谁都别来抢啊!
名人的故事篇二:白居易下访
离端午节还有十多天,天气却如酷夏,白花花的太阳仿佛要将积蓄多日的热量一下子释放出来。麦田似火海,没有一丝风。男女老少,埋头收割的、低头挑担的、弯腰捡拾的,一个个,连擦把汗、喝口水的时间都不敢耽误一一这样的天气,随时都会来一场疾风暴雨,风雨一来,半年的收成就打水漂了。
突然,村头跑来十几个官人,边跑边叫,仿佛正在遭受劫匪的追赶,到了田头,他们拍着**大喊:“停下,都给我停下……”见没有人理睬就跳进麦田,夺下农人的镰刀和扁担:“白居易白大人来慰问你们了,快停下,欢迎白大人!”
农人们不说话,夺回镰刀和扁担,继续抢收。官人们生气了:“迎接的,人人有赏;胆敢不迎接的,走着瞧!”农人们一听,赶紧走上田埂。“白大人什么时候到?”有人看着成片的麦子,焦急地问,“先让我们抢收,等白大人到了,我们再欢迎吧……”“不行!谁敢跨下田埂一步,就罚!”官人们斩钉截铁地说。
终于,村头出现了一队车马,慢腾腾地向麦田移来。足足一顿饭工夫,车马才到田头。一群人跳下来围着一顶轿子,叽叽喳喳地说着,七手八脚地忙着……好一会儿,白大人终于下了轿,一旁早已撑开的伞赶紧罩上去。
前呼后拥下,白大人走进麦田,到了列队的农人面前。一个随行的官人率先鼓起了掌,说:“欢迎白大人!”见掌声不太响,他又使劲鼓掌道:“热烈欢迎白大人!白大人日理万机,公务繁忙,还不放心我们的麦收工作,冒着似火烈日,忍受车马劳顿,来看望我们。下面请白大人给我们讲几句……”
在“噼里啪啦”的掌声中,白大人走到农人们面前,伸出手一个个亲切地握着。在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面前,白大人抬头看了看正对着自己的各种镁光灯,伸手推掉罩在头顶上的伞,紧紧握住老人的手,又掏出面中轻轻地擦拭老人额头上的汗珠……田野里一片寂静,连微风吹拂麦穗的“沙沙”声都听得异常清楚。
握完了手,白大人走到列队的农人面前,又一次推开罩在头顶上的伞,干咳了两声,说:“大家辛苦了!大家都很忙,尤其是在这抢收时节,寸光寸金啊!为了不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我就不多讲了,只讲五点……”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热烈的掌声里,白大人“不多”的话终于结束了。农人们正要跳进麦田,随行的官人却大声说道:“大家等一等!白大人曾经也是农民,也割过麦子,对我们农民朋友和割麦子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今天,就让白大人和我们农民朋友中的割麦能手来一场割麦比赛吧……”风大了,天边也飘起了黑云,白大人终于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割麦能手。
晚上,从中午下起的大雨还在持续着。酒店里,酒宴还在继续,白大人醉醺醺地倚在椅子上,看电视新闻:烈日下,白大人与农人握手,给农人擦汗,与农人比赛割麦……最后,播音员深情地朗诵白大人刚刚写就的i寺《观刈麦》:“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名人的故事篇三:大事明白小事糊涂的郑板桥
郑板桥的一生历经坎坷。他长期生活穷困潦倒,却能够历经三朝,享年73岁,在当时“人过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实在算得上高寿。
郑板桥名叫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诗、书、画技艺精绝,旷世独立,世称“三绝”,尤其擅长画竹,是“扬州八怪”中最为著名也最具个性的人物。
郑板桥是康熙时的秀才、雍正时的举人、乾隆时的进士,曾在山东范县、潍县当过知县,因为刚正不阿、为民请命而被罢官,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他长期生活穷困潦倒,却能够历经三朝,享年73岁,这在当时“人过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实在算得上高寿。郑板桥年逾古稀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
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郑板桥曾题过很多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要数“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关于这两幅匾额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他的堂弟给他寄来了一封书信,原来,堂弟和邻居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的归属发生了争执,闹到了兴化县衙门,堂弟希望郑板桥能函告兴化县知县,以便自己赢得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豁达*怀和乐观的心性显而易见。
之后,他有感而发,挥毫写下了“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两幅字,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这几行款跋,既是郑板桥对两幅字的解释,更是对自己心**和处世哲学的概括。
纵观郑板桥的生平,他一生其实并不顺利。他曾经历过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等人生诸多不幸;又由于他*清廉,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因而在当时黑暗的*上处处碰壁,后因为民请命触犯了权贵而被罢官,回到扬州卖画为生。然而,他从来没有因为命运坎坷、*失意和生活贫困而耿耿于怀、一蹶不振,而是秉持着“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这种包容、大度和释怀的人生态度,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把自己从不必要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他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医学表明,人若是长期处于烦恼忧愁的漩涡中,会频繁激发机体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加速人的衰老,而且会引起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而适当的“糊涂”,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值得注意的是,养生所说的“糊涂”绝非事事糊涂,处处糊涂,在大是大非面前当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不讲原则和底线。在日常生活中,大事明白些,小事糊涂点,才是养心养性的妙招。
开心明理,内养外济
郑板桥的旷世奇才被世人称道,这得益于他一生勤奋读书。然而他认为,读书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开心明理,内有养而外有济也”,能“用以养德行,寿考百岁期”。这是非常重要的养生方式。
有道是落笔养气、读书生神。读书时,身心沉浸于书卷中,摒弃杂念,抱元守一,虽未刻意以治病健身为目的,而潜移默化中已然启迪心智,慰籍心灵,进而能够达到调和阴阳,修身养性、健脑益智、祛病延年的功效。
郑板桥读书,率性自主,不拘成规,舟车中、马背上、被子底下都是他读书的场所,曾经“日与上人作西山游,夜则挑灯煮茗,联吟竹屋,几忘身处尘世,不似人海中也。”郑板桥读书还有着自己的主张,他认为读书须有取舍,否则便“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他还告诫弟弟要善于读书,要“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能机械模仿,人云亦云。
翻开书本,他可以将人世的困苦烦恼暂时抛于脑后,在荡涤心灵中不断开阔胸襟。在他眼里,世间百态和人情冷暖,也是可读之书,同样能够使他胸怀淡泊、坦荡达观、疏泄解郁、百病难侵。正如现在央视公益广告中所说:“要过日子,也要放飞灵魂。阅读,与后者有关。”的确,读书不仅可以让我们丰富知识,增长见闻,更有助于我们形成独立的人格,开阔视野和胸襟。
丹青书画,长生妙药
郑板桥有诗书画“三绝”。在诗文方面,他一生爱诗、写诗,“时时作诗,写乐鸣哀”,主张“直摅血性为文章”,常于嬉笑怒骂间浑然成文,真情流露。他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期间,著有《潍县竹枝词》40首,生动描绘了潍县风土人情及民生疾苦,毫不掩饰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文脍炙人口,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为民请命被罢官后,他也未因此而间断诗作,反而在诗作的陶冶中益寿延年。
在绘画方面,他尤爱画竹画兰,“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曾创作不少精绝的作品,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书画不是为达官贵人而作,而是为黎民百姓而画,他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安享之人也”。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精湛,风格洒脱豪放,浑然天成。他自创的“六分半书”更是惊世骇俗,常给人以乱石铺街、闪电裂空的意象,表现出他率真坦白的灵魂,为历来书法家们称道。关于这种字体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有一段时间,郑板桥痴迷于临摹诸*帖,白天练,夜里练,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一天夜里,他在梦中竟将夫人的背当做纸,用手指在上面东指西横地划起来,夫人被惊醒,责备他:“你有你体,我有我体,你为何不用自体用我体?”郑板桥猛然醒悟,悟出“自体”二字,尽毁所有法帖,终于自创一体。
我们知道,书写作画是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一种艺术活动。首先必须全神贯注,摒除杂念,集中发挥大脑的思维创作能力,然后需要端正姿势,运用全身的力量,提肘悬腕,使全身肌肉得到活动锻炼,舒筋活络,大脑和全身的骨骼、肌肉都需要很好地动员起来,相互协调,从而起到了健身的作用。此外,诗书画又是很好的疏泄情绪的方式。这应该也是郑板桥和从古至今的许多诗人、画家和书法家能够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
游历山水,结交天下
郑板桥爱好交游,他曾颇为自豪地宣称:“板桥游历山水虽不多,亦不少”,“结交天下通人名士虽不多,亦不少。”他钟爱山水,经常在名山大川间游历。登上黄山时,他曾有“澡泉畅骨脉”、“云海荡诗肺”的感慨。乾隆帝东巡时,郑板桥奉命担任书画史,卧泰山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在万千峰峦、平沙远水和名胜古迹间赋诗作画,实在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更容易启发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他也爱好结交朋友,重视友情,与学者名流、儒释道士和公卿都有不少交往。在他被罢官后的十多年中,他时常与当时的一些好友、名流相互唱和,互赠书画,题诗做跋,乐在其中。曾欣然作《九畹兰花图》,并题长款详述 9 位友人作桌会“各携百钱以为永日欢”的情景。
游历名山大川能开郁畅气,使人忘却忧愁;结交良朋益友能相互倾诉,驱除孤独。这些都能将人从繁杂的俗世中暂时解脱出来,保持心境的清纯宁静,享受心灵舒展的惬意,自然有助于健康长寿。
青菜萝卜,粗茶淡饭
在自己江苏老家的厨房大门上,郑板桥亲手书写了这样一幅门联,上联“青菜萝卜糙米饭”,下联“瓦壶天水菊花茶”。寥寥数字,道出了他在饮食方面的养生之道。
郑板桥虽然出生于物产丰富的江南水乡,但由于家境贫寒,他自幼就养成了粗茶淡饭的饮食习惯,即便后来生活有所改善,他的饮食结构还是以谷菽菜果之类的素食为主。他认为“面食较易消化,并能长力,与老年人最为合宜”,也可以“间食薄饼面条,以资换味而利脾”,主张饮食清淡,顺应时令,回归自然,正如他的诗文提到的:“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啖林中春笋秋梨,当得灵芝仙草”;“南阳菊水多耆旧,此是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鬓变成鸦”,还有“稻穗黄,充饥肠;菜叶绿,作羹汤。味平淡,趣悠长”。郑板桥在给弟弟信中这样写道:“取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旁贴荞麦锅饼,便是美食。”
郑板桥还喜欢喝茶,在四川灌县青城山天师洞,有一幅他题的对联:“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在《李氏小园》诗中,郑板桥这样描述一家人的生活情景:“兄起扫黄叶,弟起烹秋茶。明星犹在树,烂烂天东霞。杯用宣德瓷,壶用宜兴砂。器物非金玉,品洁自生华。”可以看出,喝茶已经是郑板桥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他爱的是喝茶本身,而非那些饮茶附带的繁复形式和华贵器物。
郑板桥的这种饮食习惯不但与他的哲学观和美学观一脉相承,反映出了他人淡品逸、简朴自然的本色,更是他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黄帝内经》中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的养生之道,我们回看郑板桥的对联,吃的是青菜萝卜五谷杂粮,饭后配着瓦壶装着的无根之水,泡泡菊花茶,这些饮食虽然看似滋味寡淡,却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又避免了高热量和过量蛋白的摄入,减轻肠胃负担,尤其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借鉴。
郑板桥六十寿辰时,为自己写下了一副别有情趣的寿联挂于客厅。上联是:“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下联是:“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寿联的大意是:虽然身在自家,却常当做自己作客他乡,乐观豁达,对一切都看得开,放得下,以钱财名利为身外之物,粗茶淡饭,物质生活只求温饱有余。不自寻烦恼,寄情于笔墨丹青,与良朋好友或放声吟诗,或刻意插花,乐在其中,精神生活应当日求充实。郑板桥这副寿联写得诙谐活泼,富有趣味,既言明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旁博的志趣,也是对他一生养生之道的高度概括,更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养生珍剂”。
拓展阅读
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甘绳是古代射箭的能手。他射箭的技艺十分高超,只要他一拉满弓射箭,林间的野兽就中射而倒,天上的飞鸟就会顷刻间从空中坠落下来。
甘绳有一位学生叫飞卫,他跟着 甘绳学射箭。几年以后,飞卫射箭的本领超过了他的老师。
后来,有个名叫纪昌的人,拜飞卫为师,跟着飞卫学射箭。飞卫对纪昌说:“你真的要跟我学射箭马?那你先学习注视目标不眨眼睛,然后才谈得上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面,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妻子织布时穿梭不停的梭子。纪昌就这样每天坚持练习,一天都不间断。两年后,即使将一把锥子的尖端刺到眼眶边,他的双眼也能一眨不眨。
纪昌来到老师飞卫那里,向他汇报自己学习的情况。飞卫听完后,说:“这还不够,你还必须练好眼力才行。等你练到能把一个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一个细微的东西看得非常清楚之后,你再来告诉我。”
纪昌回到家里,用一根牛尾巴上的细毛栓着一只虱子,然后悬挂在窗口。他每天面向南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吊在牛毛小面的小虱子。过了一百天,纪昌眼里看到的虱子渐渐地变大了,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刻苦练习。三年之后,看见虱子就像车轮一样大。再看别的东西,竟如小山一般。
于是他用燕国所产的角做成弓;用楚国的竹子做成箭来射它,箭头正好穿过虱子的中心,牛尾毛竟没有断。
纪昌把这一情况告诉飞卫,飞卫高兴得跳了起来,他拍着胸脯,说:“射箭的奥妙,你已经掌握了啊!”
2、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哪些
战国时期,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
鲁国有一位谋士叫曹刿,他请求见鲁庄公,要参加对齐国的战争。曹刿的同乡说:“享受俸禄的*们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曹刿说:“这些*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因此他来到王宫要求觐见。
曹刿见到了鲁庄公,问道:“请问大王凭什么条件去抵抗齐军?”
鲁庄公说:“平时有什么好吃好穿的,我都不敢独占,总是分给大家一起享用。”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可能遍及每个人,百姓不会因此服从您。”
鲁庄公说:“祭祀时用的牛羊祭品,我都详细地禀报给神灵,没有半点不诚实。”
曹刿笑笑说:“小的信用不能让神信任,神不会为此降福于您。”
鲁庄公想了想,说:“对待百姓们的大小案件,虽然我无法一一明察,但总是尽量按事实和情理来处理。”
曹刿这才点头说:“这是您忠于职守的表现,凭这一点可以和齐国作战。如果开战,请让我跟随您一起去吧!”
于是,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双方军队摆开阵列。鲁庄公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击了三次鼓后,曹刿才说:“可以击鼓进军了。”这时鲁国的士兵如猛虎下山,英勇无敌,齐军*得大败。
鲁庄公要下令乘胜追击齐军,曹刿说:“还不行。”曹刿下了车,认真察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然后又登上车,扶着车前的横木仔细远望齐军的队形,最后说:“可以了。”于是鲁军乘胜追击齐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请教得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主要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待到第三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尽了。齐军三次击鼓后,勇气已尽,而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我们能战胜他们。刚才大王下令追击时,我恐怕有埋伏,于是便仔细观察。我看齐军战车车轮的痕迹混乱,又望见他们的军旗东倒西歪,所以才让您下令追击他们。”
【说明】在这则寓言中,齐强鲁弱,但曹刿通过认真调查,仔细分析,针对每种情况作出相应的对策,终于使小国战胜了大国。
3、被爱伤透的女人的句子 被爱伤过的“凄凉伤感”的句子有哪些?
1、天空下雨了,可以打伞;心下雨了,该怎么办呢
2、如果你爱我,请不要伤害我;如果不想伤害我,那请不要爱我!
3、如果以后你会不经意地想起我,请别忘记我曾那样深深地爱过你
4、踮起脚尖,我们就能离幸福更近一点吗?
5、爱情有时很像醉酒的感觉,头脑明明是清醒的,但行为就是不受控制。
6、每个不谈恋爱的人,心中都装着一个不可能的人。
7、在有生的瞬间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运气。
8、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在一起,可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忘记你。
9、昨天的幸福还历历在目,今天的我们,却形同陌路。
10、许多誓言背后的风景慢慢变淡。而你在终年不落的人海里潮退。
11、你也许已走出我的视线,但从未走出我的思念。
12、我站在人群里,伤心的感觉如同灭顶,我的眼泪大颗大颗地滴下来,滴在他们牵手走过的红毯上。
13、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这一个,你才会遇到下一个。
14、我错过了很多,我总是一个人难过。
15、闭上眼,飞花铺天盖地地涌过来,像是谁的回忆,突然从天而降。
4、穿透人心的30句精辟句子 十句话穿透人心的话有哪些?
1、可不可以等等我,等我幡然醒悟,等我明辨是非,等我说服自己,等我爬出悬崖。等我缝好胸腔,来看你。
2、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原来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甜言蜜语,多数说给不相干的人听。
3、看了一场看不懂的电影,四处张望,发现别人专注而陶醉,才忽然明白孤独是什么。
4、不介意孤独,比爱你舒服。
5、我只是一个安份的女人,想与一个人,发展一段单纯的感情关系。
6、什么叫做救自己呢?就是忠实自己的感觉,认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哪怕写文章时标点符号弄清楚,不要有错别字——这就是我所谓的自己救自己。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 *的是一笔一笔地画画,贾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
7、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8、凡是诚实地过日子,并且遭遇到许多麻烦与失败而不气馁的人,要比那种一帆风顺,只知道安逸的人来得有价值,一个人永远不要相信天下会有毫无困难的事。
9、最难过的,莫过于当你遇上一个特别的人,却明白永远不可能在一起,或迟或早,你不得不放弃。
10、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37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