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好风光的古诗词

发布时间: 2025-07-26 10:54:59

山水好风光的古诗词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5、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

7、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9、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0、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1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13、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4、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竹枝词》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17、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题金陵渡》

1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

1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0、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朱元思书》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杨炯 【巫峡】

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韦应物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好听的动漫歌曲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山水风光的古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拓展阅读

1、描写祖国

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中。这句是作者:苏轼的《题西林壁》记载!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镜未磨。

遥望洞庭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品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面的波。两:指湖和秋月。和:和谐。指色与月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翠:也作“色”。:指洞庭湖中的君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

作品译文

洞庭湖上月色交相融和,湖面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苍翠如墨,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春思

作者: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释

1、马邑:秦所筑城名,今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龙堆:白龙堆得简称,指沙漠。

2、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

3、苑:这里指行宫。

4、机中句,窦滔为苻坚秦州刺史,后谪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论:表露,倾吐。

5、为问两句: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元戎:犹主将。返旆:犹班师。勒:刻。燕然:燕然,即今蒙人民共和国杭爱

译文

莺歌燕语预报了临近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

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

织锦回文诉说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

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品注释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吟,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的太阳的。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白话译文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阳照射下,波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望天门

作者: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语注解

1、天门: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在江南的叫东梁。两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2、中断:江从中间隔断两

3、楚江:即长江。因为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在这转向北流。

6、回:回漩,回转。回转指这一段江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7、两岸青:分别指博望和梁

8、出:突出,出现。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歌译文

雄伟的天门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相对耸立着拔地而起,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峨眉月歌

作者:李白

峨眉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句注释

⑴峨眉: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东北。源出四川芦,流经乐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⑸君:指峨眉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白话译文

峨眉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平羌江上的粼粼江流。在静静的夜晚,我从清溪乘船向三峡进发。多么思念你呀,我的朋友!相思而不得见,我只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乘流东去,直下渝州。

望庐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句注释

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三千尺:形容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银河: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白话译文

香炉峰在阳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行》实录

一、导入:先请问同学们,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

生:喜欢冬天。因为冬天可以堆雪人,而且冬雪后的景色也非常美。

生: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生: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冰糕,穿裙子;可以戴太阳帽,可以游泳。

生:我喜欢春天,春花灿烂、万紫千红、春和煦、景色怡人。

师:确实,一年四季各不相同,只要我们有着一颗敏感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就会觉得四季都是美的。但是,秋天,在多数人的眼里却是一个悲凉的忧郁的季节,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的凄凉,清代女人秋瑾写下了“秋秋雨愁煞人”的悲歌,但在唐代人杜牧的眼里,秋天却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胜景;在无产阶级**家、*家、军事家*的笔下,秋天更是有着“胜似春,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壮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小学语文《行》,并和*的《采桑子·重阳》进行比较阅读,跟随他们去欣赏秋天的美景,去感受赏秋的情怀。(板书:行 杜牧)

学习这首歌,我们需要达到哪些要求哪?请看大屏幕:

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初步把握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歌,做到熟能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以比较、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来体会歌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秋天,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初读

下面,我们来听这首的录音朗读。(屏显画面)

同学们跟录音读。

自由朗读。

四、理解意。

师:下面同学们结合注释,试着理解意,有不懂的地方,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学生看注释,交流。

师:小学语文《行》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人写枫叶红的季节应是深秋

生:从“霜”字也可看出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还有“寒”字也点明是深秋季节。

师:那么,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林景色图,除了写霜叶外,还写了哪些景物?(板书: 霜叶)

生;还写了、石径、云、人家。(板书:景:寒 石径 白云 人家)

师:文章怎么写“、石径”的?

生:

师:由“远上寒石径斜”,你能想到势怎么样的?

生:高而缓。

师:从哪些可以看出来?

生:“远”、“斜”。

师:“远”写出了路的绵长。“斜”写出了势的缓。“远”和 “斜”这两个字也是互相照应,又写出高。另外写势缓、坡度不大,从后文也能看出?你找到了吗?

生:“停车”。坡度不大,可以乘车游

师:写“云”、写“人家”是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了一个“生”字,有一种版本印成了“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觉得“生处”与“深处”用哪一个更?说说理由。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生:“生处”比“深处”更,因为“生处”不仅有“深处”的意思,而且“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很高。

师:“深”是形容,“生”是一个动,“生”字把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给表现得栩栩如生。这位同学在回答的时候运用了联想,他由“云”、由“生”想到了白云飘浮的种种动态。“丰富的联想”对学习歌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同学们也运用联想,从“有人家”三字会想到什么?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你能不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生:想到小屋,傍晚时分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家人正忙着做晚饭。(两三位同学说)

师:人说:“中有画”,从我们这几位同学生动形象的描绘中,我仿佛从“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中看到了一幅“林人家晚炊图”,感到了深中也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但最令人动心的还不是“石径”、不是“人家”,那么晚了,人停车驻足,中说,这全是因为——

生:“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经霜的枫树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经霜的枫叶图。(多媒体展示一组枫叶图)

师(解说):枫叶流丹,层林如染。傍晚了,人还停车驻足,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如火如荼的,胜于春花的枫叶。

人写枫叶的名句很多,如:“红树青放船”——吴伟业;(屏显)

师:这里有青、有红枫、有流人坐在船上欣赏自然之景。

“林间暖酒烧红叶”——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寄题仙游寺》(屏显)。

师:浪漫的人在枫林间温上一壶酒,枫叶像被火燃烧一样火红。

师:这两句既写了枫叶,又写了人的活动。但这些句与杜牧的相比,惟有“霜叶红于二月花”专写秋天枫树色彩的艳丽,说它胜于春花,成为千传诵的名句。

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的林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感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那么,作者借这样的景,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哪?

生: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师:下面同学们结合对全的理解与感悟再来诵读这首。要想读一首,除了要注意的节奏,也就是停顿、语速的快慢外,还要注意理解的内涵,理解中所蕴含的人感情。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要读,你还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把自己当作人,把这首当成你自己的。同学们自由朗读。

师:我看很多同学都能背过去了。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诵读这首

生背。

师:再找一同学背。

师:我们一齐来背。

师:同学们背得既快又。小学语文《行》这首作者抓住了、石径、云、人家、霜叶,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样是秋天的美景,无产阶级**家、*家、军事家*,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哪?下面我们来看比较探究中的*的一首——《采桑子·重阳》。

师:我们先来看这首的写作背景。(投影)找一学生读。

师:听朗读录音。

师:自由朗读这首

师:结合注释试着理解意。

老师讲析意。

师:这首和杜牧的小学语文《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写了秋天的景色,赞美秋天的,都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生:都是借景抒情。

师:借的景一样吗,抒的情相同吗?

生:不同。小学语文《行》这首由描写眼前的秋天的美景,来抒发一个文人士大夫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而《采桑子·重阳》的视野却非常开阔,描绘了经霜的万里秋色,抒发了作为**家、*家、军事家的*的战斗豪情和**乐观主义精神。

师:自己朗读这首

师:下面我们一齐来朗诵《采桑子·重阳》,体会这首所抒发的**豪情。

景: 寒 石径 白云 人家 霜叶

情: 热爱自然

本文转载

3、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会认课后一个生字“径”。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结合图画了解的大意,在反复吟诵中,感受深秋林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径”,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大意,在诵读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生字卡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画面导入

1.同学们,秋天来了,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秋天的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师播放课件:秋天景致的画面,背景音乐:筝曲。)

2.(师结合画面描述意。)深秋时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顶。在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傍晚时分,中的枫树林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那火红火红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艳丽。唐代人杜牧欣赏着这迷人的景色,久久不肯离去,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篇《行》。

3.师范读

二、自读,认读生字。

1.你们想读吗?自己读读看吧,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

2.出示生字卡:“径”,指名读,齐读。

3.出示生卡,读准字音。

行、寒、停车、霜叶、石径斜、枫林晚

4.同位互读,互相正音。

5.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三、借助画面,感悟意。

1.让我们再次走进深秋的林,去看看作者笔下的秋天景色吧!

⑴(出示课件:“远上寒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图、文。)谁来说说看到了什么?

⑵是啊,深秋时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顶。在上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多美的景色啊!请同学们结合画面,再自由朗读一、二行句。

⑶请学生读,师生点评,引导学生读出的节奏与情感。

⑷学生自己练读,再指名读,互评,齐读。

2.(师出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图、文),请大家分四人小组一起学习,说说看到了什么。该怎么读这两句呢?

⑴生分小组交流画面上的景象,自主尝试朗读3、4句。师**指导。

⑵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指名读、师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在诵读中感悟意。

3.同学们读得真美啊!老师也被这迷人的景色

深深地吸引了,我也想来读一读这首了。请你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根据文字想象画面。(师配乐诵读。)

4.你们也想配上音乐读一读吗?(生配乐自己练读。)

5.指名配乐诵读,学生点评。

四、熟读,练习背诵。

1.弯弯的路,隐隐约约的人家,飘浮的白云,火红的枫叶,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妙的秋景图啊!你们想把它记在心里吗?就让我们在小组里练习背诵它吧!

2.生分小组自主背诵

3.检查反馈,指名背诵,齐背。

4、深秋的句深秋的

人间已暮,河已秋。

又是一年暮秋至,满都是火红的枫叶,满街又是清新的桂花。

在深秋的凉中,桂花的香味显得格外清冽芬芳,夜晚的有氧快走成为一种享受。在那么一瞬间,秋色璀璨,令人惊艳。

30个温柔且干净的深秋句,最适合今天发朋友圈!

1.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2.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白居易《秋雨夜眠》

3.秋萧萧愁*,出亦愁,入亦愁。——佚名《歌》

4.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罗邺《秋别》

5.冉冉秋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

6.朝来行药向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赵师透《池上》

7.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却向春亭畔,数梧桐叶下。——王国维《事近》

8.湖清,江湖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贯云石《小梁州·秋》

9.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0.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1.常恐秋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12.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4.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15.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16.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雨。——孙宪《更漏子·对秋深》

17.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18.海畔尖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寄京华亲故》

19.一分秋、一分憔悴。——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20.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雨夕》

21.秋寂寞。秋夜雨伤离索。——孙道绚《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

22.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23.漫漫秋夜长,烈烈北凉。——曹丕《杂二首》

24.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25.秋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吹到江村》

26.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7.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晏几道《思远人》

2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29.不知明月为谁?早晚孤帆他夜归。——杜甫《秋二首·其二》

30.乡国程程远,亲朋处处辞。唯残病与老,一步不相离。——白居易《途中感秋》

也许并不凄凉,就像萧瑟并不都是怅惘。当人们捡尽最后一枚落叶,当秋流过冬天的脚步,又一个春天也就来临了。

点击查看更多山水好风光的古诗词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43950.html

热门阅读

  1. 表达思乡的诗句还有什么
  2. 那一抹微笑六年级作文00字
  3.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名称
  4. 2015情人节告白语录
  5.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6. 中国古代凄美爱情诗句
  7. 春季中学班主任期中工作总结范文
  8. 2016年万圣节搞怪祝福语大全
  9. 201年清明节祝福短信大全
  10. 绿色蝈蝈的教学设计范文
  11. 2019年最新元旦祝福语
  12. 用皮线造句
  13. 猪年元宵节愉快祝福语
  14. 201年鸡年辞旧迎新祝福经典语录
  15. 领导婚礼贺词
  16. 《狼图腾》读后感3000字
  17. 描写山云雾缭绕的句子
  18. 童年的世界记叙散文
  19. 劫后余生的感悟杂文随笔
  20. 艾尔和肖恩的大冒险之旅1500字作文
  21. 表现人间真情的句子
  22. 201年三八妇女节送女老师的祝福语
  23. 欢欢喜喜过大年作文
  24. 甄选名言集锦
  25. 十一国庆节祝福祖国的短信
  26.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小说的读后感
  27. 2019元宵节祝福语
  28. 我不忍心化作一缕青烟诗歌
  29. 大学生纸箱厂实践报告书
  30. 课题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心得
  31. 201年公司企业鸡年元旦祝福语
  32. 我为植树造林添份力的作文550字
  33. 校园话剧剧本《友爱之间》
  34. 搞笑对联集锦
  35. 柳永《柳初新》全词翻译
  36. 柳叶儿优秀教学设计
  37. 有关秋游的小学日记
  38. 三年级综合实践计划
  39. 关于感恩的优美句子
  40. 2015年学校新年晚会贺词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25 09:50:20
本页面最近被 357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河北,TA在页面停留了 182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