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早春诗词

发布时间: 2025-07-15 21:56:38

零陵早春诗词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注释】:

①秦原:秦地原野,这里是指长安城周围,即长安。春秋战国时属秦国领地。

②凭寄:托寄,托付。

③殷勤:恳切;深厚。

【译文】:

请问春天从这去,何时才进长安门。

托付给你还乡梦,恳请带我回家园。

【赏析】:

这是柳宗元写的一首思乡诗。“思乡”是作者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回乡”是他被贬永州后始终不解的心结。作者生于长安,长于长安;在长安有他的庄园,有他的家,有他的理想;长安是他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地方。然而一场恶运,把他贬在远离朝廷的“南蛮之地”,而且是一个闲置的司马,并且不得“量移”,实际上他是一个“拘囚”。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美好而遥远,他要“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新故》)

永州地处江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天的到来,自然要比长安早,“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地季节,带给人们的是勃勃的活力,盎然的生机。作者写早春,用早春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的希望。然而“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春天是美好的,可惜作者被贬在永州,有家也回不成,是“软禁”在这里,是一个“不自由”之身,因此,他借春风来寄付自己的思乡情,借春风来把希望带回故乡,恳切希望春风把自己带回故乡。然而这只是一个“梦”,是一场“春梦”啊。再美好的春梦,也会破灭的呀!作者写“思乡”是写在早春里,这是这首诗构思最新颖之处。这种思乡之情,不是在夜深人静,是由寂寞引起,也不是在“佳节”因孤独涌现的思念,他是在大地复苏,春意浓浓,热闹忙碌的早春中“思乡”,这种思乡之情就更浓更深了。

这首诗最后一句“殷勤入故园”,“殷勤”一词,它写出了作者浓烈的思乡情,写出了作者殷切的期盼,写出了作者的怨愤,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中心所在。爱与思,期盼与厚望交织在一起,这种复杂的感情,大概是他到永州之初最强烈地一种情感。作者的这首五绝诗,目景入情,笔随意到,语言通俗明白,主题单纯,但是表达的情是复杂的,在浓浓的思乡情中,也表达了作者不可释怀的心态,爱怨交织的复杂感情,有着浓烈的诗趣,堪称以少胜多的杰作。所以我们欣赏这首诗时,一定理解把握这种复杂的感情,理解早春中的思乡是别有一番情意。这也是柳宗元文中所特有的“淡泊中的至味”。

拓展阅读

1、孙羽侯《河池太守行哀故年友江何二南》即事感怀赏析

(1)行:歌行。体之一,属乐府。故年友:*时代同年登科者的互称。 江:地名,今湖北江县。 何二南:明代湖广(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昌)人,举人出身,万曆二十三年(公元一五九五)官河池。

(2)来:助,表祈求语气,相当于“吧”。

(3)章华台:楚离宫名。

(4)金谷:地名,在今**省洛阳市西北,晋代石崇曾构园于此,园有清凉台,爲绿珠坠楼处。

(5)柴桑:山名,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陶潜曾隐居于此。此处用以指“归隐”之意。

(6)流觞:古人逢三月上旬巳日(魏以后固定三月三日),聚集于环曲的溪边,在上流置放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便取饮,叫做“流觞”。 藉草:坐卧在草上。晋代孙绰《游天台山赋》:”藉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

(7)鵩赋:即《鵩鸟赋》。前汉贾谊被贬长沙自悲不遇,写《鵩鸟赋》以自哀。

(8)蔡邕有女:蔡邕女名琰,字文姬,博学多才,通音律。后爲南匈奴左贤王所获,曹操以金璧赎归,重嫁荤祀,祀犯法当死,文姬诣操请赦,操见之,因问:“夫人家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就其所诵忆者缮送四百余篇,文无遗误。

(9)伯道无儿:《晋书·邓攸传》,晋时邓攸,字伯道,战乱中携子侄逃难,途中多遇险。伯道恐难两全,乃弃子保侄,后终无子,时人曾说:“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后人因称无子爲“伯道无儿”或“伯道之忧”。

(10)炙鸡絮酒:言祭品菲薄。 蒿莱:野草。

(11)石渠:阁名,相传爲汉萧何造。 平明:天亮。

(12)岘山:在今湖北襄阳,又名岘首山。晋代羊祜镇襄阳,常觞咏于此。祜卒,后人立碑其上,见者悲泣,谓之堕泪碑。

孙羽侯(生卒年不样),字鹏初,明代人。万曆十七年(公元一五八九)进士,选庶吉士,后官历礼、刑二科给事中。神宗诘责台省,罢科道官四十人,羽侯亦在其中。罢后里居闭户着书,乡里称其贤。

朝代:明代

2、带的古的古

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态,而每一种特定的形态,那么在古中,关于天的形态又是怎样的呢?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宋代: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大德歌·

元代: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出郊

明代:杨慎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李清照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归秣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一作:灯花空结蕊,离别共伤情)

踏莎行·小径红稀

宋代: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蒙 通:濛)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偶成

宋代: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中田园作

唐代:王维

屋上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寄王汉阳

唐代:李白

闻道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宋代: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折杨柳

唐代:李白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色,远寄龙庭前。

唐代:白居易

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风为我来。

别曲

唐代:张籍

长江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叹花 / 怅

唐代:杜牧

自是寻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山夜月

唐代:于良史

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落日忆山中

唐代:李白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登池上楼

南北朝: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钓鱼湾

唐代:储光羲

垂钓绿湾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唐代: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行即兴

唐代: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山一路鸟空啼。

更漏子·柳丝长

宋代: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苏溪亭

唐代: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山中留客

唐代:张旭

山光物态弄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雨后池上

宋代: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宋代: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清代:袁枚

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淮中晚泊犊头

宋代:苏舜钦

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3、吴澄《渡江云和揭浩斋送选鉴赏

名园花正好,娇红殢白,百态竞妆‍‌‍‍‌‍‌‍‍‍‌‍‍‌‍‍‍‌‍‍‌‍‍‍‌‍‍‍‍‌‍‌‍‌‍‌‍‍‌‍‍‍‍‍‍‍‍‍‌‍‍‌‍‍‌‍‌‍‌‍。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与试铅霜?朋酒伴,趁此日、流转风光‍‌‍‍‌‍‌‍‍‍‌‍‍‌‍‍‍‌‍‍‌‍‍‍‌‍‍‍‍‌‍‌‍‌‍‌‍‍‌‍‍‍‍‍‍‍‍‍‌‍‍‌‍‍‌‍‌‍‌‍。儘夜游、不妨秉烛,未觉是疏狂‍‌‍‍‌‍‌‍‍‍‌‍‍‌‍‍‍‌‍‍‌‍‍‍‌‍‍‍‍‌‍‌‍‌‍‌‍‍‌‍‍‍‍‍‍‍‍‍‌‍‍‌‍‍‌‍‌‍‌‍。

茫茫。一年一度,烂熳离披,似长江去浪。但要教、啼莺语燕,不怨卢郎。问道何曾去,任蜂蝶、飞过东墙。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

“名园花正好,娇红殢白,百态竞妆”,开口即欣然而呼名园花好,正带着一份执卷书斋所不曾有的惊喜。“娇”为窈窕、柔美,“殢”则有逗留、引逗之意。以人之情态赋予红、白之花,便使眼底群芳刹那间生气流动,正如衣裙缤纷的少女,在色似镜里梳妆竞美,带有说不尽的风情。如果说,这一笔将花拟人还是总写,接着的“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就简直是近景“特写”了:你看这花儿红丽,正似刚啜过酒的女孩,嫣然一笑间满颊红晕;而那璀璨的白花,则又似才搽过香脂,丰腴的颜面愈加显得清润芳洁!于是连人也仿佛陶醉了,叹赏间不禁痴然追询:这美人的“铅霜”(脂粉),又是谁替你们搽敷?花儿何曾施过什么脂粉,人的发问未免唐突。但正是这唐突一问,已见得人此刻有多忘形!

忘形的其实又何止人:这群花竞艳的光,不还迷醉了无数的“朋酒伴”,在亭榭、在池苑,吟赏啸傲,留连低回,全忘了时光之流逝?“朋酒伴”数语,突然从所赏之花转向赏花之人,境由此在更大的空间展开。“趁此日,流转风光”,又似是描述,又像是赏花人把盏吟咏间的相告之语,将一派纵情赏的忘形之态,传写得热烈而又逼真。受了这种景象的*,连人也按抑不住心情之激荡,不禁高声吟诵道:“儘夜游,不妨秉烛,未觉是疏狂!”

到了过拍之处,大抵已酒酣兴尽。“赏”的奇情,也因此交织了几分“送”的惋叹:“茫茫。一年一度,烂熳离披,似长江去浪。”眼看着姹紫嫣红的百花烂熳一片,转眼间便又将落红缤纷、满目茫茫!句中以“离披(花片散乱貌)”紧接“烂熳”,再喻以“长江去浪”,顿将去花落景象,表现得黯然惊心,并带有了江浪东去般的声势和力度。也许正因为光短暂,才更值得人们看重和珍惜。流啭于这美好色中的“啼莺语燕”,倘若不能得到知音的赏听,岂不辜负了它们的一片好音?人由此大声叮咛朋侣:“但要教、啼莺语燕,不怨卢郎!”

“问道何曾去?任蜂蝶、飞过东墙”,这便是人在沉思间作出的惊人回答。别以为繁花将尽,成群的蜂蝶都匆匆飞离花苑,天就会一去不返。其实,天又何曾归去?以蜂蝶纷纷飞过东墙的“归”景象,反衬“道何曾去”的断然回答,这是人最出人意料的一笔。然后含笑推出“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的结拍,读者便茅塞顿开,不禁要拍案叫绝了。“潘令”即西晋著名人潘岳。此句正以潘岳喻比天,自豪地告诉人们:来,它又何曾真就离开过我们?它的俊美,它的容采,不年年都像才任河阳令的潘岳一样,含笑玉立、飘洒多情么?

4、许浑《金怀古》赏析

【原文】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

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隋唐以来,由于*中心的转移,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金的盛衰沧桑,成为许多后代人寄慨言志的话题。一般咏怀金,多指一景一事而言,许浑这首七律则“浑写大意”,“涵概一切”(俞陛云《境浅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公元五八九年,隋军攻陷金,《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金却已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景阳宫外,城防形同虚设,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这是金由盛转衰的开始,全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颔联描写金的衰败景象。“松楸”,坟墓上的树木。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英雄,指曾占据金的历代帝王。金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所以李白《金三首》有“山似洛阳多”的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锤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例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颈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这样,既写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象,又烘托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至于炼字,以首联为例:“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读来令人不禁怅然。

点击查看更多零陵早春诗词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28443.html

热门阅读

  1. 除夕之夜的诗句
  2. 《做一名充满奋斗感的教师》读后感
  3. 关于小学生暑假计划
  4. 《半生缘》读后感范文900字
  5. 《象母怨》读后感
  6. 秋之语秋之韵散文
  7. 关于朋友的爱作文
  8. 给客户的中秋节的短信
  9.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字
  10. 春节拜年祝福语
  11. 妇女节初中生手抄报
  12. 《爱不是负担》读后感
  13. 《阿西莫夫短文》优秀教案范文
  14. 最新安全总结范文
  15. 童话故事《六只天鹅》
  16. 我的课余生活日记350字
  17. 谢灵运的山水诗词
  18. 对手机市场细分的研究论文
  19. 励志诗歌朗诵
  20. 襄阳古城的导游词
  21. 三八妇女节的古诗词
  22. 投标售后服务的承诺书
  23. 《竹节的力量》读后感50字
  24. 名家描写母亲的散文
  25. 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作文1500字
  26. 五四青年节祝福短信大全精选
  27. 爸爸的生日三年级作文
  28. 曹操的诗词
  29. 欢乐度中秋作文400字
  30.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模板
  31. 时光还未老你却已经走了好远好远情感美文
  32. 张孜《雪诗》翻译赏析
  33. 2018儿童节qq祝福语
  34.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案
  35. 形容环境优美的散文
  36. 电力营业厅领导表态发言稿范文
  37. 经典伤感诗句大全
  38. 教师年终总结
  39. 《哈姆雷特》读后感2200字
  40. 弟子规的读后感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01:24:06
本页面最近被 81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山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03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