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的发明小故事
作为人类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我们非常敬佩的人物。爱迪生为人类带来了光明,也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述的爱迪生的发明小故事。
爱迪生是十九世纪出生于美国的发明家,他一生发明过电灯、电话、电车、留声机、高音电话机等电器。这次,我就给大家说一说爱迪生发明电车的故事吧。
爱迪生发明电车是因为一次偶然见到的情景所引起的。1878年的某天他从火车上看见田野里农民正用马车拉着垒得老高的麦秸,沿着坑坑洼洼的道路艰难地前行。他想,要是能试制出一种比火车铁轨轻便,随处有可架设的小型电气铁路,农民们大概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吧?
他怎么也排遣不开试制电车的念头了。他相信,这种东西一旦成功,发展前景无量。
于是他马上组织研究人员开始架设铁轨,制造电车车头。经过反复试验,在无数次失败之后,电车终于日臻完善。
若干年后,有轨电车终于成为了大都市中最便捷的交通工具。纽约修建地铁时,爱迪生发明的电车大受青睐。爱迪生成为地下铁路的先驱。
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一定认为爱迪生很厉害吧?可是,你可知道,他小时侯可问过很笨的问题的!比如:1+1为什么等于2?2+2为什么等于4?等很多很笨的问题。可从没一个人说他是个低能儿(除了老师)。其实爱迪生从小就聪明,可就是没被人发现。听说,爱迪生还发明过6000多种电器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他的妈妈曾对他说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爱迪生不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电器,也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光明。我认为爱迪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看来,这世界上的事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在很久以前没有发明灯泡的时候,很多人晚上的照明一般是使用蜡烛灯、煤油灯等,让人们生活倍感不便,那时候的爱迪生内心十分的苦恼,他决心要发明一种能够耐用的光线明亮的灯泡。于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面不断地进行各种材料试验,使用了一种碳条进行试验可是这种材料十分的脆弱,根本难以作为灯泡材料,失败之后又开始使用了钌和铬这些材料进行试验,当灯泡亮起来时候他非常高兴,认为这种材料十分适合用于制作灯泡的灯丝,可是大约几分钟之后灯丝也烧断了。
几年之后爱迪生失败的经历被许多的人嘲笑,认为他是做白日梦,尤其是认为爱迪生做了很多失败的实验。面对别人的质疑和不信任,爱迪生却并没有放弃灯丝实验计划,反而以此为动力继续展开自己的科学实验,于是又试验了一种碳化棉签作为灯丝材料,把灯泡中真空花,这种材料还是坚持很久,可是在四十五小时不久就烧断了,但是爱迪生已经兴奋不已了,他已经尝试了超过六千多次的实验了,而这一次无疑是找到突破点。
爱迪生又开始进行了灯丝实验,功不负有心人,他发现了钨丝可以作为电灯材料,为此他欣喜若狂,这种材料是灯泡的绝佳材料,发出的光线十分的明亮,又不易烧断适合长期使用。如此灯泡便慢慢的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夜晚中必备的照明工具。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他决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
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
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联的。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拓展阅读
1、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用白金试了好几次,可这种熔点较高的白金,虽然使电灯发光时间延长了好多,但不时要自动熄掉再自动发光,仍然很不理想。
爱迪生并不气馁,继续着自己的试验工作。他先后试用了钡、钛、锢等稀有金属,效果都不很理想。
接下来,他与助手们将这1600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开始试验,还是采用白金最为合适。由于改进了抽气方法,使玻璃泡内真空。灯的寿命已延长到2个小时。但这种由白金为材料做成的灯,价格太昂贵了,谁愿意化这么多钱去买只能用2个小时的电灯呢?
爱迪生看到这用棉纱织成的围脖,爱迪生脑海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
对!棉纱的纤维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这种材料?
他急忙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小心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效果果然很好。
爱迪生非常高兴,制造了很多棉纱做成的炭丝,进行多次试验。灯炮的寿命延长13个小时,后来又达到45小时。
“我希望它能亮1000个小时,最好是16000个小时!”爱迪生说道。
最后,爱迪生终于选择了竹子。他先取出一片竹子,装进玻璃泡,通上电后,这种竹丝灯泡竟连续不断地亮了1200个小时!
他终于做出了自己满意的电灯。
2、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国外有许多的伟人:爱因斯坦﹑牛顿﹑瓦特……但我却崇拜另一位——托马斯·爱迪生,他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一生发明了许许多多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如: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我今天来介绍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灯因燃烧煤油或煤气,因此,有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经常添加燃料,擦洗灯罩,因而很不方便。更严重的`是,这种灯很容易引起火灾,酿成大祸多少年来,很多科学家想尽办法,想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方便的电灯。1878年爱迪生宣称要解决电照明的问题。爱迪生经数千次的挫折发明高阻力白炽灯。改良发电机。设计电流新分布法,电路的调准和计算法。发明电灯座和开关。发明磁力析矿法。12月21日《纽约快报》报道了爱迪生的白炽电灯。12月25日对来自纽约市的3000名参观者在门罗公园作公开电灯表演。爱迪生成功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我们要从小学会细心观察,观察能积累知识扩宽视野,增长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我们爱科学,人人都努力!
3、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在明亮的电灯下一口气读完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虽然我没有见到过爱迪生,但看着电灯,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了他的身影。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19世纪前,人们用油灯或蜡烛等来照明,一到晚上,世界就变得黑暗了。爱迪生暗下决心:“我要发明一种晚上也能亮的东西。”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找到一种适合的灯丝。爱迪生用了许多材料进行实验,都失败了,可他没有灰心。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爱迪生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饿了他就吃饼干,困了就头枕两、三本书,躺在实验用的桌子下面睡觉。正是这种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三年后爱迪生把试验室的芭蕉扇的竹丝撕成细丝,炭化后做成一根灯丝。这便是爱迪生最早发明的热电灯——竹丝电灯。
人们常说:“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滴汗水。”科学家的每项发明和创造都是他们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也暗下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有恒心,有钻劲,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今天语文课上,彭老师给我们讲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在1821年,有两位科学家已经发明了一种灯叫电弧灯。可电弧灯耗电量大,而且耀眼。爱迪生决心造出一种要节省电,又实用的电灯来。从这一刻起,爱迪生就开始了发明电灯的漫长道路。
发明电灯最难的就是寻找做灯丝的材料。首先,爱迪生用的是炭条,后来又用铬,还用白金,效果都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实验了1600多种,都失败了。有些人开始对他产生了怀疑,一些人说电灯不可发明!面对这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并没有泄气,他知道每一次失败就是向成功又走近了一步!最后,爱迪生终于成功了!他用竹丝做的灯丝亮了1200小时!
在彭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教室里一片惊叹声。爱迪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特别是他很有耐心,不是实验了几次不成功就不做了,遇到困难不退缩。看来没有不能穿越之门,我们要向爱迪生那样,不断进步,总会有成功!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