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余生活》教案总结

发布时间: 2025-07-27 23:57:47

《我的课余生活》教案总结

教学目标:

1、写自己课余生活中的一件事或一次活动;

2、有写作的愿望,从习作中感受到快乐;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把事情有条理地叙述清楚;

4、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到习作训练中,尽量让其在表达过程中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学生准备:

收集关于课余生活的资料。

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

1、谈话:我们把除开上课的时间叫“课余”,哪些时间是课余时间呢?抽生说。

2、大家为什么喜欢课余时间呢?生答,教师板书并归类。

小结:在课余时间里,大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展自己喜欢的活动,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我的课余生活”。(教师板书题目)

3、打开语文书,请大家读书上的要求。

师问:谁的课余生活?拍拍胸脯谁的课余生活?

对,你自己的课余生活,你来作主,你喜欢干什么?抽生答。

二、指导方法,解决“写什么”

1、今天,我们就以同学们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吹泡泡为例,共同探讨一下习作要写些什么。

2、闭上眼睛回忆一下吹泡泡时的情景,师轻声提示:怎么吹的,看到些什么,怎么玩的。

3、抽生说,教师随机评价,鼓励。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想说哪一个环节都可以,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构段,如说如何吹的,看到的泡泡的颜色、形状,如何玩的,各一个自然段,还可以请说话有条理的学生总结说一说一个自然段。

4、总结: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说的内容,按活动的顺序写出自己怎么做的,自己看到的,心里想到的,还可以写一写其它同学的反应等。

三、指导写的顺序,解决怎么写

1、给习作起一个精彩的题目。

2、在习作开头交待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用一句话概括事件。或者开门见山地介绍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

中间写清活动过程。

结尾可以写自己的心情或收获等。

3、酝酿后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交流,互相补充。

四、写作。教师随机**指导。

拓展阅读

1、《文化》第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盼呀盼!终于盼到春节。此时的心情格外的高兴。伴随着的兴奋,天空中响起各种各样的鞭炮声。

这几天,充分体验到年的“味道”。

大年三十早晨,外公忙来忙去。将近中午,外公从柜子里拿出一副对联,打开后对说:“知道吗?每逢春节家家都要贴春联、挂灯笼,这是们的传统习俗。”仔细地读着大红纸上的鎏金烫字,上联是:人和家顺福星照;下联是:心想事成鸿运开,横批是:万事如意。预示着癸巳蛇年好运多多,万事如意。

贴完对联后,外公又拿出一个大红灯笼,可是一试验灯泡没亮。外公让下去买一个灯泡重新安上,这一切都准备得十分妥当。

父亲出车跑长途,三十早晨四点钟才赶回来。父亲、母亲和一起在外公家吃团圆饭。席间,大家有说有笑,畅谈着一年中的趣闻趣事,其乐融融……

夜间十一点钟,们又来到奶奶家吃年夜饭。每年奶奶都要给压岁钱。现在水平提高,奶奶给的压岁钱是以往的好几倍。吃着年夜饭让想起一个故事。解放前,有一个叫刘二爷的,家境贫寒,孤身一人。每逢春节都吃不上一顿饺子,邻居很同情他。每逢春节都给他端过来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如今,每家每户的餐桌上,美酒飘香,菜肴丰盛,人们尽情地享用美食。享受太平盛世的幸福感到中国年是世界上最好的节日。

2、《文化》第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军训一开始,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对军训充满了好奇。可是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问题来了。有的同学开始抱怨,抱怨声便连声四起,一些同学向官提出意见、有的甚至想逃避训练。这些都体现了们平时的太顺畅,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少了那份同龄人应有的能力。这正是们必须提高的自身素质。

军人也许真的是那么一丝不苟。抱着在军训中混的,六天后,才认识到严谨的时间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动作,在训练场上,们无数次地重复着,用自己的心去真真切切的体会军人的英伟。军姿的纹丝不动,跨步的整齐有力,使们真正体会到军人的一丝不苟。

初中的第一堂—军训,就在今天束了。回想起这些日子,感慨良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出苦寒来”是军训的体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是军训的果。军训的感悟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它会了们对别人的关爱,它加深了们理解保卫祖国的责任,它告诉了们面对困难应有的态度。们至少是不再是娇滴滴的孩子,不再是好哭的小姑娘,知道面对高峰,们须自己去搭造阶梯;遇到山崖,们要自己去连绳索。们的命运在自己的手中,只是看是否去把握!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微小的力量一旦积攒起来,产的威力可是无比的呀!当别人享受锲而不舍的喜悦时,你千万不要成为功亏一篑的典型。谁笑到最后,谁是最终的胜利者;谁坚持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谁才是战胜了自的强者。

3、《文化》第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思考并回答

也收集了一些们身边的文化动。(多媒体展示)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和所展示的,们可以知道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动,他们都不是一样的,就像过春节和参加唱歌比赛不是一回事,所以们可以看到们身边的文化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文化们把它称之为文化现象。早晨在家有家庭文化、路上有公交文化、上学有校园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逛街有商业文化、回家有社区文化、晚上偷偷地来个网络文化,因此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这些文化现象是不是只存在在今天吗?在几百或者几千年前那些前辈们他们有没有文化?(学回答)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文化的存在,因此们就可以得出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在农村和在城市的人们的文化一样吗?在农村了几十年的大爷大妈他们也像城市的大爷大娘们一样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晚上去广场遛弯、扭秧歌吗?这说明甚或在不同区域的人们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板书]

文化是什么 [板书]

们说了这么多,都只停留在文化现象,那究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本第6页至第7页,然后前后桌为一组,思考并讨论,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同学们可以从:

= 1 GB3 ① 相对于自然界而言;

②相对于动物的本能而言;

③相对于人的先天遗传而言;

④相对于人的其它动(经济、*动)而言;

= 5 GB3 ⑤ 相对于人类文明而言。

这几个方面去讨论文化究竟是怎样的?时间为十分钟。

(学展示讨论成果)

根据同学们看书和讨论的们来一下,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们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概念:

动态理解: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动。如人们进行文化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动。

静态理解:文化是人类具体的精神产品。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但是,行为艺术它没有具体的静态产品,动态的行为过程就是文化、艺术表演、精神创作等。

对文化的深化理解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动及其产品。那么们反来过想一下,除了们人类,别的物种朋友具有这些动吗?牛弹琴?马上网?猴子创造文字?大猩猩上太空?

4、《文化》第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科任任班级 《文化》第五 集体备部分

第五 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中心发言人备时间第四周上时间第五周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2、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列举实例说明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难点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学方法师启发、引导,学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学建议导入新文化在交流的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本要学习的内容。学过程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动:引导学阅读材第48页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师点评:这些材料说明,只有真正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入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 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动:引导学阅读材第49页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师点评:鲁迅的作品主要揭示了中国*制度的*、黑暗;高尔基的作品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示了俄国工人运动发、发展的历史过程。他们都是对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概括和。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之,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新的文化形态的诞、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动:引导学阅读材第49-50页内容,并思考文化创新的意义 学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师点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的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意味着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也就意味着命的衰竭,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充满力、日益丰富。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1、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谁就应该自觉地技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2、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动:引导学阅读材第51页材料,材内容,思考、讨论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和意义。学动:积极阅读并思考所提问题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和意义,明确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们要从中体会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

5、《文化》第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高二*体味文化学习指导与练习题

【学习目标】——导

2、理解文化的内涵

3、理解文化的作用

【重难点】

重点:文化的内涵

难点:文化的作用

【导读流程】

一、了解感知

预习《创新设计》第一第一框探究,为本学习作好准备

二、基础梳理——思、展

速读本内容P4-8,完成以下自学问题,并在本上用双色笔做好记录,背诵重点

1.哪些动属于文化现象?(举例)

2.如何理解文化?

3.如何认识文化的力量?

三、合作探究——议、展、评

探究一

(一)想一想: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2.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动、*义和*建筑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9.乡镇企业10.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二)想一想:下列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工人、农民从事动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4.*水果蔬菜

5.参加文学社、读书俱乐部 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8.某国议员竞选

四、随堂练习——检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举办奥运会 ② 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③ 参加元旦文艺晚会 ④ 买车购房

A.① ② B.② ④ C.① ③ D.② ③

2.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B.人类社会产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就具有的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3.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这说明( )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

D.文化离不开*和经济

4.9月,中共*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月,中共*、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文化,这是因为( )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巨大的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清】——**清

1.下节堂上完成状元之路思想*必修三“时作业”部分;

2.后完成创新设计人版思想*必修三“分层训练”部分。

高二*复习指导

(1)复习的要求及方法

第一,后回忆。

回忆学习了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老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知识的,象过电影一样。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相互启发,补充回忆,可以按笔记回忆,也可以按材纲目回忆。

第二,及时复习。

同学们在学完一定学内容后,有目的地及时复习和巩固知识,可以加深和巩固对学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再者,*学是以传授知识、接着能力、提高觉悟为学任务的学科,不能搞突击复习,应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第三,循环复习。

这是循环往复,不断重复,加深理解与记忆的一种复习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固定的内容的复习,也适用于累加知识的复习。

比如,多次复习一章、一单元或一本书的内容,每次复习都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不断获得新收获。

再比如,学了第一节,及时复习;学过第二节,再将第一、二节的内容全部复习一遍,如此类推,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熟练程度。

第四,综合归类。

综合,是在认识让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合起来的过程。同学们按照一定标准,把基本概念、原理归类,集中复习。

这样分类集中复习,不但记忆牢固,而且明确其所属,便于应用。从众多的感性材料中,抽象、概括出理性论,还可以锻炼同学们的抽象、概括能力,有利于理性论的掌握。

第五,概括提炼。

同学们应该在单元或学科束后,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提炼,确定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构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就是系统地复习、巩固知识,应用理论并使其系统化、深刻化的复习过程。

(2)运用记忆技巧。

第一,分层次记忆。

对基本概念,按其定义内容分成若干层次来进行记忆。概念的定义都是其本质的含义,十分严谨。一般都有种。种限定,即用一定的定语来界定,每—定语都包含着不同的内容。如“物质”的定义包含这样三层意思,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分别指出了物质概念的”物质性”、“可知性”、“特性”。让学按这三层意思依次记忆。又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包含四层意思,即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这样按层次依次记忆,既能全面深刻理解这一概念的实质性内容,又便于准确记忆。

第二,联想比较记忆。

高中*所学知识中,不同的事物,性质根本相反的事物。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知识很多。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同的经济制度、*制度。

哲学中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和观点等。这里只要记住一个事物,就能迅速准确地联想出与此相对应的其它事物,并与之进行比较。

如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只要记住唯物辩证法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就能联想并对照出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

第三,把握关键词记忆。

“少则得,多则惑”,只要能抓住重点和关键,就能“纲举目张”。如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只要记住“前提”、“物质基础”“直接特点”这几个关键词,有了这个提纲,就打下了记忆的基础,就能较好地记住三个原因。

又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几点内容,主要记住“来源”、“动力”、“目的”、“标准”这四点,好多问题都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就较准确全面了。把握关键词语也就把书本越读越薄,越读越精。

第四,直观记忆。

主要利用图表、图示、图解等直观手段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表现出来。这样使学便于理解,容易记忆。如将*和债券,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列成图表进行对照比较。

在对照比较、彼此衬托中,强化了们对此知识的记忆。

第五,多功能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把耳、眼、心、手、口各器管都利用起来,做到耳听、眼看、心记、手写、口念,比单纯的眼看或耳听记忆印象深刻得多,效果要好得多。据育心理学测试,前者可以比后者提高6倍效果。

点击查看更多《我的课余生活》教案总结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44458.html

热门阅读

  1.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课件
  2. 表现出思乡之情的诗句
  3. 重建我灵魂的工程师发言稿
  4. 去游乐园玩五年级记事作文450字
  5. 大学会计专业顶岗实习报告
  6. 历史课《亚洲经济的发展》说课稿范文
  7. 刘禹锡《缺题》古诗翻译赏析
  8. 简单的平安夜祝福语
  9. 古文赏析:诗经王风黍离
  10. 给朋友的圣诞节祝福语短信
  11. 公司乔迁之喜的贺词
  12. 搞笑小品剧本《学生会招聘》
  13. 201给闺蜜的新春祝福短信
  14. 某矿打造优强派外来务工队伍提高采掘一线战斗力述职报告
  15. 电力施工中电力工程管理的应用论文
  16. 关于清明的古诗:《清明》
  17. 课文《画风》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18. 鲁迅《孤独者》赏析及读后感
  19. 企业发展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心得
  20. 古今中外伤感爱情诗词名言名句
  21. 《小王子》读后感
  22. 关于天气的谚语有哪些
  23. 学雷锋做好事的演讲稿范文
  24. 何必为现在的无能而纠结励志美文
  25. 阿拉伯寓言故事《驴、牛和农夫》
  26. 圣诞节祝福句子
  27. 年度小学英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28. 弟子规的短故事
  29. 蔚蓝色的地球小学品德教案
  30. 亲人结婚的婚礼祝福语
  31. 关于柳树的优美句子精选
  32. 文天祥《金陵驿》其一全诗赏析
  33. 感人的原创母亲节短信祝福语
  34. 有关物业不再提供特约入户请修服务的通知
  35. 感恩爱人的句子
  36.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反思范文
  37. 帝企鹅的生存秘密的美文摘抄
  38. 写一句描写秋天的诗句
  39. 2016年最新的教师节英语祝福语
  40. 半瓶子油母爱故事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11 13:43:32
本页面最近被 20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新疆,TA在页面停留了 17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