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出思乡之情的诗句
1、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何逊《边城思》
2、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梅尧臣《苏幕遮·草》
3、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4、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5、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司马光《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6、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7、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8、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9、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0、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11、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2、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袁凯《京师得家书》
14、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17、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题诗后》
18、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李商隐《潭州》
19、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20、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21、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2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24、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沈约《咏湖中雁》
25、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清江《送婆罗门》
26、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27、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28、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29、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周邦彦《兰陵王·柳》
30、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姚合《庄居野行》
31、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32、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33、其三阻涉鲸波寇盗森,中原回首涕沾襟。——李纲《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
34、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35、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36、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李白《郢门秋怀》
37、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38、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39、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40、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41、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42、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43、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44、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45、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张九龄《西江夜行》
46、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47、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48、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49、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50、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51、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52、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卢纶《长安春望》
拓展阅读
1、思念之情的表达诗句是思念之情的表达诗句
1、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2、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4、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7、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9、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1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1、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儿几回寒暑。
13、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瑞雪,只影向谁去?
14、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5、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0、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2、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3、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2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25、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26、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27、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8、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9、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2、表示决心的古诗句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从军行》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李 白
***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蓟门》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 城 早 秋》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下曲(二首)》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西行》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亥岁》曹 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曲》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枫桥夜泊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夜书所见》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择一种加以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作具体分析。
这是我校五月份高三一模拟试卷中的诗歌鉴赏试题,赋分10分,每小题5分。
从两个方面设题,1题是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2题考查学生对艺术手法的体会。两个小题都是典型的开放性试题,在限制中有开放,只要学生就其感受较深的一点来谈,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合情合理即可。鼓励个性化、创造性的鉴赏,命题不给标准答案或参***。这种题型设计非常吻合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中有关诗歌鉴赏的精神,有利于真实地检测学生的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水平。高考命题有一种趋势,诗歌鉴赏鼓励多向思维,倡导个性体验,嘉许创造性的见解,师生备考时,多找一些这样典型的试题来训练思维,这是很有好处的。现在整理一下我校学生的分析答案,扼要分述如下,以飨读者。
第一题:
1、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2、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3、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有趣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可以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第二题: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四句均是写景。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子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均是不着痕迹地融汇在环境描写之中。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灯、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写动,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漆黑如墨,幽深莫测,黑暗无边,这是写静,静得凄神寒骨、惆怅满怀。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
3、悲欢对比,以欢衬悲:
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
4、传情达意,暗用典故:
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容易理解,诗句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5、拟人、通感,增辉添彩: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发寒秋之感,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深长。
6、字斟句酌,寒挑传神:
寒字一语双方,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儿童的专注敏感、精挑细翻,儿童的屏息观察、惊喜兴奋,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
7、虚实结合,以实映虚:
全诗四句写景写人,所见所闻,或明或暗,全是写实。满耳秋声,满目秋夜,一江秋水,一群儿童,犹如场景写真,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这活灵活现的场景写实巧妙地传达出诗人愁绪满怀、长夜难眠的凄清孤寂之情。实中有虚(客情),寓虚(情)于实,以实映虚,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4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