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行 李白

发布时间: 2025-07-26 10:51:49

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注解:

1、床:这里指坐具。

2、抱柱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3、不道远:不会嫌远。

4、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安庆市东的长江边上。地极湍险。

5、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抱柱信:曲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滟?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赏析:

这是一首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

诗的开头六句是回忆与丈夫孩提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为读者塑了一对少年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十四为君妇四句,是细腻地刻划初婚的羞涩,重现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写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海誓,如胶似漆。十六君远行四句,写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心受怕,缠绵悱恻,深沉无限。门前迟行迹八句,写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最后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把思念之情更推进一步。

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永,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无邪情谊的佳语。

李白的这首《长干行》是他向六朝民歌学习的又一成功之作。

《长干行》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原为长江下游一带的民歌。江东称山冈之间空地为干。建邺(今南京)之南有山,山间平地,吏民杂居,有大长干、小长干之称。全诗使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并运用年龄记叙和四季相思的民歌手法,巧妙地把女主人公的生活场景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诗歌的前六句写的是女主人公幸福的童年,也是全诗最为动人的段落之一,她怀着无限深情回忆起她与丈夫共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时光。这段回忆是从孩提时候一段青梅竹马的动人故事开始的:“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剧,游戏。床,古代坐具,不是现在睡觉用的床。诗中的女主人公,从小就与如今的郎君比邻而居,当她还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头发刚刚能够在前额留出漂亮的刘海,热衷在家门口摆弄花花草草的时候,邻居的小男孩就一天到晚跨着一根用竹竿做成的马,围小姑娘坐着的小板凳,没完没了地绕来绕去地玩耍,这一段有着青青梅树作为背景的美好经历,长大以后,每每回忆起来是那样的纯洁无邪,使他们成就了后来的秦晋之好。这比起当时那些完全由家长指定、而毫无感情基础的包办婚姻来说,无疑是幸运得多了。

接下来诗歌用极为细腻的表现手法、传神的笔触描写初婚的情景:“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虽然丈夫是儿时的玩伴,但在结婚的头一年里,十四岁的小姑娘就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就变成了人家的新嫁娘,自然难免感到羞涩,对于自己身份的突然转换,她一时感到无所适从,而那位当初只知骑竹马、弄青梅的小男孩突然之间成了新郎官,却对这桩婚事感到心满意足。可惜的是,尽管他对新婚的妻子一再热情呼唤,但是新娘子却只是面对墙壁,娇羞不语,这一极富戏剧性的细节描写,是那样的出乎意料,却又是非常合乎情理,为我们形象地再现了女人公那难忘的新婚之夜。

紧接着诗歌用非常甜蜜的口吻抒发了小两口由于共同的婚后生活所发展起来的热烈的爱情。“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经过一年婚后生活的磨合,她已经不是那个羞涩的、不谙世故的小姑娘了,而当初的娇羞与局促也早已灰飞烟灭了。女主人公已经完全进入了妻子的角色,与丈夫一起过上了和美的夫妻生活,日子过得顺心,心情舒畅,不但成天脸上都是笑盈盈的,而且在心中暗暗发下誓言,要与丈夫白头到老。在这里,尘与灰比喻她对丈夫的坚贞爱情和同甘苦共患难的决心。诗人仔细挑选了两个典故,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的小夫妻的幸福心态。抱柱,典出《庄子·盗跖篇》:古时有一男子名尾生,曾与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至,大水已到,尾生不肯失信,遂抱桥柱不肯离开,结果活活被大水淹死。望夫石的传说在中国古代是非常普遍的,一般都是丈夫出门在外,长年不归,妻子经常站在山上,望穿秋水,盼望丈夫早日回转,久而久之,化作山石。可是一年来,这小两口儿,如胶似漆,丈夫对她无比关爱,简直就像是古代最痴情的男子尾生一样,忠贞不二,这使得她对未来生活和爱情充满了幻想与希望,有这样丈夫与自己厮守相伴,不用像身边那些不幸的姐妹一样,会因为丈夫的远行而经常一个人苦撑岁月,独守空房,到头来化作一块冰冷的望夫石。看到这里,我们可能会为女主人公感到由衷的高兴,再次发出善意的感叹,多幸运的女人呀。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可是万万没想到,幸福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十六岁的时候,丈夫就为生计所迫,远离家乡,沿江直上,去了天下最危险的长江天险,“瞿塘滟?堆”!滟?堆,是长江中的巨大的礁石,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五公里处,正好位于瞿塘峡口,水小时,滟?堆突出江面,水面变窄,水大时,没入江底,不见踪影。总之不论何时通过,都极为凶险。解放初期被炸掉。有民谣说:“滟?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大如龟,瞿塘不可窥。”丈夫刚离家时,妻子最担心的就是他的安全。就在去年,她还庆幸自己“岂上望夫台”,但是没想到,现在她也加入了这一不幸的行列。然而丈夫出门是为了一家的生计,没有办法,她担心的是丈夫此行的安危,而丈夫身边,再也没有自己尽心的照顾与服侍,有的只是生活的艰辛与险恶的滟?堆。想起这些不由得让人心惊肉跳。诗歌接下来的节奏明显加快了,从五月说到八月,显示了女主人公在家里度日如年的不安心情。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在这年的五月,呆在家中的女主人公,看到家门口的江水一日高过一日,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三峡中的滟?堆已被江水所淹没,过往船只不易辨别,极易触礁沉没。想到这里,她内心十分不安,好像连峡中的江猿的哀啼都听到了。旧行迹,指和丈夫共同生活时往来留下的足迹。不知道丈夫此时此地身处何地,由于音讯全无,所以丈夫在家留下的生活痕迹,就显得非常触目惊心了,门前的小路是丈夫在家时天天要走的,可是才几个月过去,由于丈夫不在了,这条小路已经长出了绿苔,“一一生绿苔”,一一两个字,用得非常独到,它惟妙惟肖地展示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在家中,不论望到何处,仿佛都能看见丈夫在家活动时留下的足迹,而每一处“行迹”都引起她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都加深她对丈夫的思念,也都触发她的担忧。就在这不知不觉的回忆、思念与担忧中,门前的“绿苔”已经越长越厚了,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整个夏天都已经过完,门前的小路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飘落下一层被秋风吹落的树叶了。看着落叶,她忍不住感叹起来:“今年的秋天怎么来得这样早呀!”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坐”字在古代诗歌中经常是“因为”的意思,如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就是说自己因为喜爱枫林的红叶,才忍不住停下车来驻足观赏。五月份时,她看到丈夫留下的行迹,心中涌起无限的相思,而到八月份,她已经不管看到什么,都只感到伤心了。她觉得自己的命运简直还不如那在西园中双飞的蝴蝶呢!在这种无时不在的相思的煎熬中,连容貌也变得日益憔悴了。其实,这时她还是丰华正茂的少妇呢,可是当初她那种让我们为之心动的“初复额”、“未尝开”、“始展眉”的神情与风韵已经被现实的生活折磨得荡然无存了,我们的心也随着沉重起来,忍不住要为她的不幸发出叹息了。从“门前旧行迹”以下,触景生情,满目皆悲,如火的爱恋化为刻骨的相思,无时无刻不在煎熬着已经成为少妇的女主人公的心。五月时,看见的是家门口路上的青苔,八月时,看见的是西园中双飞蝴蝶。所见所思,无非是丈夫留下的行迹,所牵所挂,无非是丈夫出门的安危。对于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健康已经全然麻木了,不知不觉中,斗转星移,时光流逝,当年那个天真浪漫“妾发初复额”的小女娃,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坐愁红颜老”的商人妇了。这一切的变化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不堪回首呀。然而,年华可以老去,红颜可以不再,但是女主人公对丈夫的一片忠贞之情,却永远也不会因为岁月的折磨而改变,只能更加深沉凝重,也许此时,没有了十五始展眉时的炽热,但却更增添了执着与坚贞。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早晚,何时。三巴,地名,指巴郡、巴东、巴西,均在今四川省东部。长风沙,地名,又名长风峡。在今安徽省怀远县东五十里长江边上。陆游的《入蜀记》说从南京到长风峡有七百里远。在诗歌的最后,她忍不住无声地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发出了真情的呼唤,无论你什么时候回家,一定要事先捎个信来,让我知道,哪怕是远到七百里外的“长风沙”,我也会义无返顾地前去迎接。这个“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的告白,不是比历史上无数个伫立不动望夫石更加让人感到她对爱情的渴望,对丈夫的真情吗?尽管她在全诗中,都是以一个弱女子的形象和心态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但在她柔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个坚贞的心。从头至尾,女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没有丝毫改变的,就是她对丈夫的一片真心。

通过诗歌,这位弱小的南国女子用“萦迂回折”的口吻,向我们坦露了她一生中平凡但却“一往情深”的感情经历,并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读到后来,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首诗是出自一位“诗仙”李白的手笔,这也许就是李白这首诗最值得后人称道的地方。难怪钟惺会说这首诗“古秀,真汉人乐府。”没有一丝扭捏作态,没有一点矫揉造作,《长干行》简直比民歌还民歌,比乐府还乐府,谁能说这不是一首地地道道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呢?李白真不愧是一位博采众长、无所不能的大家呀。

拓展阅读

1、爱上古诗从军80句

百战沙场碎铁衣①,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②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

①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应该反映但是戍边抵抗匈奴的将领)。其中有着夸张的成份

②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赏析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是一首用乐府古题写的边塞诗,其内容已基本失去专写“军旅苦辛”的古义,也无法合乐歌唱,因而,有别于汉魏乐府曲辞中的(从军》。唐人以“从军”为诗题,一般来说,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边塞”一类而已。盛唐边塞诗,从总体上看,大多气势磅礴,极富悲壮崇高之美。的这首诗就写得辞健气壮,慷慨激昂,有撼人心族的艺术魅力。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作者用平直叙起的笔法写出了征战环境之“苦”。“百战”,意谓战事频繁。“碎铁衣”,形容气候恶劣,*严酷。其中,“碎”字下得绝妙,颇值玩味。将士的恺甲都已冻碎难着,令人宛见“瀚海阑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塞外荒寒景象。此外,唐军将士因期作战,来不及休整,给养十分困难的情形,也可由此一“碎”字思而得之。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赏析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作者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作者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作者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作者运笔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的心情。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出,而是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能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

2、的诗山古诗意思92句

《山》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注释

1.山:在山中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的小路。

5.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6.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云的地方)

7.车:轿子。

8.坐:因为。

9.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写和赞美了深秋时节山林中美丽的景色。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山林美景,远处一条山石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向山顶延伸,近看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显现出儿户人家。“有人家”又说明深山中不是死寂的,可能有袅袅炊烟,有鸡鸣狗叫,使人感到和谐温馨。

后两句诗人抒发了对山林美景的赞美之情。因为喜爱枫林傍晚的景色,所以停下车来仔细观赏。而观赏的重点是什么呢?是枫叶,这深秋的枫叶颜色鲜红,经过冷风吹寒霜染,不但不凋零,反而更加鲜艳可爱,生命力非常旺盛,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美。这正是诗人喜爱枫叶的主要原因,也是这首诗得到人们喜爱、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

整体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云、红叶,构成一幅和

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1][8]

3、古诗的诗495句

经典诗句大全(精选135句)

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酒肆留别》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舟。《渡荆门送别》

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

5、梦魂不到关山难。相思,摧心肝。《相思》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7、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难》

8、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路难》其二

9、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秋风词》

10、愿君学松,慎勿作桃。《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1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1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山。《路难》

1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

14、小时不识月,呼作玉盘。《古朗月

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1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

1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19、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20、朝辞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帝城》

2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23、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

24、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早春寄王汉阳》

25、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游水西简郑明府》

26、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拟古》

27、陆机才多岂自保,斯税驾苦不早。《杂曲歌辞·路难》

28、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赠何七判官昌浩》

29、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下途归石门旧居》

30、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

31、日落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32、我昔钓龙,放龙溪水傍。《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33、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3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5、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杨叛儿》

36、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游水西简郑明府》

37、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

38、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邯郸南亭观妓》

39、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

40、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秋浦歌》

41、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

42、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夜泊牛渚怀古》

43、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月夜金陵怀古》

44、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4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4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4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

5、出师未捷身先死,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6、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8、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

9、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1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

12、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羌村三首》其一

13、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赠卫八处士》

1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端午日赐衣》

16、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1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20、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

2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

2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2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2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5、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

2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27、清江一曲抱村流,夏江村事事幽。《江村》

2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夏夜叹》

2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30、露从今夜,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3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龟年》

33、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34、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

35、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岁晏

1、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洛阳女儿

2、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洛阳女儿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9、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1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1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三首》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17、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

18、但去莫复问,云无尽时。《送别》

19、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辛夷坞》

20、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

21、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2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杂诗·君自故乡来》

23、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送别》

24、大漠孤烟直,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5、漠漠水田飞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26、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洛阳女儿

27、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家。《洛阳女儿

1、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19、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秋浦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油天姥吟留别》

点击查看更多长干行 李白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43460.html

热门阅读

  1. 开学第一课的手抄报
  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的解析
  3. 元旦祝福语短信
  4. 难忘的同学作文400字
  5.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500字
  6. 关于我身边的小能人作文500字
  7. 创唯星生产的实习报告
  8. 外贸业务跟单个人简历
  9. 关于马的七言诗句
  10. 关于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的范文
  11. 高一上学期年级组的工作发展计划
  12. 工具公司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3. 房产买卖合同模板
  14. 怀念父亲散文
  15. 李白《望庐山瀑布》
  16. 大暑节气的问候短信祝福语大全
  17. 佛法的解释及造句
  18.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真好吃
  19. 施工单位半年工作总结
  20. 第二学期美育工作总结范文
  21. 201年新春给父母的贺词
  22. 老家的小河小学作文
  23. 锄禾第一册优秀教案
  24. 吴渊《沁园春梅》原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5. 201年经典高考祝福语100句
  26. 工厂管理的激励口号有哪些
  27. 八年级《错过》教案设计
  28. 最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心得体会2016
  29. 一夜的工作读后感500字
  30. 郭沫若的诗集代表作
  31. 鸡年拜年祝福语 201拜年吉祥话大全
  32.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教案设计
  33. 关于水电清包工合同的模板
  34. 关于相思之苦的诗句
  35. 煤矿生产流水线的实习报告
  36. 我们的六一记学校的六一演出作文
  37. 形容内心平静的句子
  38. 护蛋行动小学日记300字
  39. 热爱生命的好句子
  40. 关于抒发思念的诗句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01:51:42
本页面最近被 35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黑龙江,TA在页面停留了 16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