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的保护神随笔
前几年的时候,每到春天,我家隔壁的李叔叔就进入了忙碌的季节。他每天傍晚背着电瓶,沿着一条条小河、小溪电鱼,基本每次都能有不错的收获,因此乐此不疲。
有一次,我遇见了李叔叔。他穿着一身脏衣服,背着电瓶,手里提着篮子。看样子,他又要去电鱼了。我告诉他:“李叔叔,你这样电鱼,会把鱼卵也电死。时间久了,水里的鱼会灭绝的!”他却冷冷地说:“你别用这种话来唬我,不电鱼,我哪来的钱?难不成让我喝西北风去?要不这样,我不电鱼了,让你爸爸拿钱给我花,怎么样?”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可我没有气馁,以后每次见到他,都跟他说电鱼的危害。久而久之他也煩了,见了我不是躲着走,就是凶我几句:“你个小屁孩,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再也看不到李叔叔背着电瓶去电鱼了。听村里人说,李叔叔看了*台的宣传片,知道了电鱼既破坏生态,又是违法行为,于是把电瓶卖了,再也不电鱼了。
一天,我又遇到了李叔叔,他现在西装革履,看上去很精神。我笑着打招呼说:“李叔叔,好久不见了,你去哪儿啦?”李叔叔也笑了,说:“我去工厂上班了,每月有五六千元收入,再也不电鱼了。巧云,谢谢你啊!当初是叔叔糊涂,现在我活得比以前舒心多了。”更让人惊讶的是,李叔叔现在一有空,就到各村做义务宣传员,给那些还在电鱼和捕捉野生动物的人做思想工作。在他的影响下,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村里人送给李叔叔一个外号——“鱼儿的保护神”。
从电鱼者到“鱼儿的保护神”,李叔叔的变化让人惊讶,又让人敬佩。希望那些偷猎者都能像李叔叔一样悬崖勒马,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拓展阅读
1、保护环境的随笔作文
老师布置了一个奇怪的作业,有关保护环境的作文。你猜是什么?在窗台上放一张白纸,观察它的变化。我想:这会有什么变化呀!我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向窗台冲去,看看有什么变化!咦!昨天洁净如雪的白纸,今天怎么上面有一层灰蒙蒙的尘埃!一天,都这么脏,一年300多天,我该吸入肺中多少尘埃呀?
灰尘为什么这么多呀?我一定要好好的调查一下,弄清楚它的原因。我首先在马路上看到有那么多的汽车在奔跑。资料上说一辆汽车的尾气能害死一棵树,那么多的汽车尾气能害死多少棵树呀!其次我看到很多工厂和居民小区过量使用煤炭,有很多的微小的颗粒排放到了空中。再者我看到了随着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制造了许多的垃圾和废旧电池,乱堆乱放,释放了许多的有毒的气体。最后我还看到了附近的村民乱砍乱伐,破坏了地表的植被。只要有风一吹,无数的微小颗粒卷入空中。特别是最近几年经常能看到的沙尘暴就是最好的证明。
你们知道吗?被污染的空气,他会惩罚我们人类的。如:呼吸道*、白血病、肺癌等等多种疾病。想想:太可怕了!
现在高兴的是,人们知道保护空气的重要性了。没有重要事情的时候,尽量少**,减少硫的排放。听说月日是无车日呢!不要过量使用煤炭,做到集中供暖,减少微小颗粒的飘扬。不要乱堆乱放垃圾和废旧电池,要学会分类处理垃圾,实现废物再利用。不要乱砍乱伐,保护好地表的植被,让尘土不再飞扬。
我要呼吁人们保护好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小树林郁郁葱葱,让河水清澈见底,让天空湛蓝深远,让空气更加清新天润。努力吧,朋友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的家更加整洁漂亮!
2、保护环境的随笔作文
·保护环境同学们,我想你们也听说过这句提示语吧!我们居住的地球是经过亿万年的漫长演化,才逐步形成了今天能够适合生命生长的环境,地球正是有了生命而变得缤纷多彩,美轮美奂,保护环境作文。在几十万年前地球孕育出了高等生物人类。然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糟糕起来,我们周围的一些丑恶现象比比皆是。比如:乱扔垃圾,浪费水资源,甚至连江河湖海都被污染得污浊不堪。我还亲眼看到过那些堆积在马路边上的“垃圾山”,那些垃圾一袋一袋地堆起来,大到旧电器,小到果皮,它们赌在马路上,又脏又臭,还防碍了人们的通行。
大家看我们美丽的生活环境正遭到破坏,我们能视而不见吗! 同学们,难道我们不应该为地球母亲做点什么吗?那就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吧!如果我们能在春游时每一个人都带一个小袋子,把活动产生的垃圾都放到里面,活动结束时,仔细检查一下四周围,如果发现残留有污渍,把它擦干净再离开,那么你就是一个环保小卫士。在学校,如果你看到那个水龙头在伤心地流泪,请你去安慰它,把它拧紧。如果放学时,你看到电灯还没能休息,请你把灯关上,也让它休息休息。
如果你在划船时,不把垃圾丢到水里,就是给鱼儿一个舒心的家……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做环保好心人,鱼儿就会在水里畅游,鸟儿就能在林中高飞。人们也能在这片土地上快乐地生活。同学们,让青山变得更苍翠,河水变得更清澈,天空变得更蔚蓝吧!只要我们保护环境,就能为建设美好家园出一份力。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地球的明天一定会因为有人类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3、幼儿园健康卫生教育随笔
俗话说病从口入,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总爱把小手放在嘴巴里面。还有一些小朋友特别喜欢在地上爬,然后在把脏脏的小手摸脸,放到嘴巴里。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需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
但如今的孩子,一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许多家长认为“我们小时候吃了苦,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只有一个,不能让他受苦受累。”因此,在生活中他们时时处处依顺孩子,吃饭﹑穿衣时出现了几个大人围着孩子一人转的现象;晚上睡觉时还任孩子嘴里含着糖入睡或是整天为孩子买一大堆的零食,结果使孩子对正餐了无兴趣……殊不知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宝贵时期,一旦坏习惯形成了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
所以老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所谓,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家庭,老师则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家长的角色,老师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受着影响,因此,老师对幼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平时,老师在幼儿面前,要有意思无意识地让幼儿知道老师是这样爱干净,讲卫生的。例如,吃饭前和小朋友一起洗手、擦手。幼儿的模仿能力强,自然会跟着做,久而久之,幼儿饭前洗手的习惯就培养出来了。
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应从小事做起。有好多小朋友爱玩纸,可每次玩过后,教师里就会一片狼籍,满地的纸啊等令老师头疼。为此,在一次美工活动中我想了一个办法,我让小朋友自己按意愿玩纸,小朋友可高兴了,等他们玩累了,地上也遭殃了,碎片到处可见。于是,我就唱起《开火车》的曲子,玩起游戏来,小朋友兴趣来了,也纷纷加入进来,当我们开着开着我停了下来,对小朋友说:“不好前面有障碍物,我们的火车过不去”。说完,将一堆纸捡器起丢进纸篓。火车又开了,前面又有一堆纸片,我正想开口,只见杏子小朋友主动跑上前去说:“老师,我把这个丢进纸篓。”我冲她一笑,大声说:“小朋友看,教师里还有这么多东西,我们怎么开火车呀?”小朋友明白了我的意思,都争着将地上的垃圾丢进纸篓。这下,火车开得真快!
从那以后,幼儿往地上丢东西的习惯明显好转,不管是进行活动,还是吃午点,小朋友都很自觉往纸篓仍。由此可见,老师对幼儿的耐心引导,会促使孩子两好的行为习惯在此过程中逐步养成。
孩子要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同时也表现在要有独立自理能力,玩具玩过后,一定要让幼儿学会物归原主,如果老师让老师来收拾整理,容易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从让幼儿学会收拾玩具,逐步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学会穿、脱衣物等力所能及的事。日后,这种好习惯会迁移到孩子的学习,工作中去,将使孩子受益终生。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积极、认真的督促,培养幼儿爱清洁,将卫生的好习惯,让孩子健康成长。
小班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总会听到不断的告状声:“老师,他又在玩水!”“老师,xx没有挽袖子”……每天这些事情总是重复发生。过去,我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洗手时要这样……要那样……注意……”可效果总是不好。
我想,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于是,我调整了策略。
这天,在孩子们洗手时,我也加入进去,并有表情地唱起了《洗手歌》,这是我从《洗洗小手》改编过来的歌曲:
挽起袖口,洗洗小手,我们来洗手……甩甩抖抖,甩甩抖抖,水珠飞跑了……
我边唱歌曲边洗手,当我唱倒甩甩抖抖时,时而快抖,时而慢抖,夸张地动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纷纷跟我学起来。格格甚至一边随歌曲的内容进行表现,一边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动作之中。
让洗手环节趣味化,游戏化,让幼儿在歌曲的强弱,节奏快慢的变化中,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内容,表达自己对歌曲欢快的感受,能促使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现在,就连以前幼儿最爱敷衍的挽袖子,甩手,摘毛巾等环节,孩子们都愿意主动完成了。
教师应做有心人,引导幼儿建立适合其年龄特征,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尤其是如何引导幼儿由“要我怎样做”变成“我要怎么做”,值得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深思。
户外活动回来,我带孩子们排队洗手,喝水。我发现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认真听从我的指挥,可还有几个却头顶头地聚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些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刚要靠近,他们看到了我,赶紧低头往嘴巴里一个劲地放东西,我怕他们吃了什么脏东西,急忙说:“在吃什么呢!快吐出来!”孩子们见我真的生气了,连忙吐到手里,藏到了身后。我掰开孩子的手,发现他们手里握的是一种油炸的小零食,就生气地问:“是谁拿来的?”孩子们指着张静对我说:“是张静拿来的。”我走到她的跟前,生气地看着,准备狠狠训她,可转念一想,这样做可能非但不能杜绝他们拿零食的现象,说不定会适得其反。我得让孩子们从根本上了解吃零食的危害,治标得先治本啊,于是自己稳了稳情绪,对孩子们说:“张静拿零食对不对?”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不对!”“我们能吃零食吗?”“不能”“为什么不能?”“零食不卫生!”“零食对身体不好!”“会让身体变胖!”“吃零食就把牙齿吃掉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吃零食的危害。“那吃零食有这么多的坏处,我们可不能再吃零食了,小朋友正在长身体,应该多吃有营养的东西,吃零食一点营养都没有,还对身体不好!有谁知道吃什么对身体好?”孩子争先恐后地说:“多吃蔬菜;多吃饭;还有水果……”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我满意地笑了笑说:“小朋友们真棒!我们要想身体健康就应该多吃水果、蔬菜,不能吃零食!”
最后,我把张静叫到了跟前,问她:“你今天把零食带到幼儿园让小朋友们吃,这样做对吗?”张静望着我,摇了摇头,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以后不拿零食来了。”我朝她点了点头“嗯,这才是老师最喜欢的好孩子!”
一节幼儿健康课就这样自然无形地生成了,源于孩子的生活,教育显得一点也不生硬。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谈话中他们懂得了吃零食的危害,知道了要身体棒就要管住自己的嘴,吃有营养的食物,作为老师的我也学会了: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冷静,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幼儿园健康卫生教育随笔【第四篇】: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公桂兰院长给我们做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介绍,公院长还为我们讲了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原因分析、教育对策,还讲了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我听了后感到受益匪浅。
当公园长讲到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时,我想到我园的部分幼儿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小,没当作心理问题看待,只是想等他们长大了,一切就好了,忽视了对他们的引导帮助。如当看到有的小朋友吮吸手指、经常挖鼻屎、还有几名幼儿吃鼻屎时,只是简单阻止,但是效果却不显著。当我学了这些天的心理健康知识后,我要用所学到的知识帮助孩子们。
一、我要和其他教师配合,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萌芽;当看到有的小朋友出现习惯性问题时,要及时转移注意力,鼓励他们参加游戏活动;并对有进步的儿童及时鼓励、或奖励。
二、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的多数时间生活在家中,导致其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家庭,因此改变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必须从其家庭入手。针对幼儿的不良习惯,我要及时告诉家长,查找原因,在排除生理因素外,及时引导、解释,帮他们主动克服不良习惯。
幼儿园健康卫生教育随笔【第五篇】:注意学习才能关注好每个孩子的健康
从事幼儿教育也有些年头了,各种各样和体质不一的孩子也接触了不少,对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某些身体不适,一般我也能看出些端倪,发现孩子身体的一些不适后,我会及时地告知卫生老师或家长,有效地采取措施,保证孩子身体有疾病能早发现、早*。但是,班中近期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深感自己在医学知识方面的不足。
这天晚上,班中的清源妈妈打来电话,聊了几句后,她忽然问我,今天上午她儿子清源是不是发哮喘病了?我一愣,因为此前我虽然听说过哮喘病,但这么多年,班中和自己的生活中没有遇到过生哮喘病的,因而对哮喘病的*、特点的确不胜了解。于是我马上回忆起了早上带领孩子们运动时发生的那一幕,只见清源只投掷了几个小沙包后,就怔怔地站在哪儿,一边喘着一边嘴中不停地发出“唉、唉”的无力叹气声,我连忙让他先坐下,让生活老师照看下清源,自己又带领着其他幼儿继续地运动下去。回到班内,看看清源人虽然不大有精神但也没有其他不良反应,放学时我也就没和清源的家长说起这事。当我把清源早上发生的这些情况告诉他妈妈时,他妈妈说:这种*就是他儿子发哮喘的特征,回到家孩子就躺下了,我说:“真对不起,因为清源是新转学进来的,老师来家访和家长来给孩子报名时也都没和老师说起孩子的这个身体情况,因而带班时,我对清源的确没有特别关注;以后我会留意清源的身体状况的。”听我这么说这位母亲也不好意思了,说:“不怪老师,报名和老师家访时,我有顾虑,怕说了孩子身体这么差这一情况,园方可能不录取我的儿子,但现在天气转冷,孩子发哮喘的频率在增多,因而希望老师要多关心下清源。”
放下电话,我马上上网查阅了有关小儿哮喘病发病的由来及特征,知道冬季这些患儿特别容易发病了,由于在发作哮喘病发作时呼吸很急促,喉咙和嘴里就会粗粗重重的喘气声等相关*;此时如果成人不引起重视及时采取照料措施,孩子也是非常危险的。看到这里,我意识到:今天孩子参与运动中发生的情况我处理的还算是对的,但作为一个第一线带班直接接触孩子的老师来说,我应该多多学习,了解小儿长见病的发病*特点等,老师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身体不适,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孩子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好每个孩子,使每个孩子能健康地成长。
4、幼儿园关于健康的教育随笔
在班上,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性格各异,有的孩子聪明伶俐,有的活泼可爱,有的温顺乖巧,有的胆小内向,也有的调皮捣蛋,天不怕地不怕。每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的一面,但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不断有家长焦急的和我说:"老师,我们家孩子不喜欢讲话怎么办?""我家孩子调皮好动怎么办?""我家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等等。其实孩子内向也好,调皮好动也好,这些行为表现都与孩子的心理有关,家长大可不必着急,只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采用正确的方法,再加以耐心的引导,所有的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心理才是健康的呢?健康的心理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幼儿健康的心理应表现为: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积极愉快地主动参加集体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关心他人;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做事有信心,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有一定的自我评价和调节行为的能力;遇到困难能主动想办法解决;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那么,应怎样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呢?
一、树立起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意识。
作为教师、家长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们正在看电视,玩玩具,或者是看书的时候,我们会往往因为自己的某些事情,或是因为某种其他原因而强行打断的他们,他们有的会忍气吞声,有的会哭闹不止,但一般会不了了之,也有的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当着孩子的面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做一些不该做的事,也还有的家长说话不叫信用,说到却做不到。在幼儿期,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会在孩子的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成年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二、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环境和氛围。
有一个融洽和睦、宽容开放的环境,对陶冶幼儿的心情和情感十分重要,幼儿在这种环境中会心情愉快,活泼开朗。成人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坚持说理,善于引导,给幼儿多进行正面教育,爱而不娇,严格而平等,自由而不放纵,这对塑造幼儿的健康心理是非常有利的。幼儿年龄虽小,但同样是具有人格尊严的独立个体,有自己的兴趣、愿望和意志。成人应尊重幼儿的个性,多进行换位思考,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的意志之上,扼杀幼儿的天性;不能随意指责幼儿,更不能嘲弄、讽刺幼儿。幼儿正处在人生的探索阶段,难免会有失败和错误,成人应允许孩子多尝试,在失败和挫折中找到正确的途径。在评价幼儿时,不要对他们进行个体之间的横向比较,给孩子贴上"聪明"或"笨"的标签;而是要注意幼儿从前和现在之间的纵向比较,多看到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那么,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做起,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加强自我*的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教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则有利于幼儿形成有益终身的健康行为方式。首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教给幼儿促进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为,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可以用丰富的知识、动作和行为练习、讲解示范、体育游戏,训练行为,培养习惯等方式进行。其次: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健康教育的各种功能。例如: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并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最后:在培养幼儿健康行为过程中,要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先针对群体进行教育,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卫生习惯,来影响个体行为的形成,“大家都这样,我也要这样”。再针对个别特殊幼儿多提醒、多关心、多指导,使整体幼儿获得较全面的健康教育。本年度,在老师不断地提醒下,幼儿大致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身体发展方面:通过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远足活动、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达到肌体的有效锻炼:幼儿能较协调地走,跑、跳,属于中等水平的约有70%,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圈,学会了做模仿操等。小肌肉动作方面,多数幼儿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表现为有的幼儿不会系纽扣,还有的幼儿串珠、撕纸等不够灵活自如等。在自我*方面,通过成人对幼儿的精心保育和向幼儿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幼儿适应外界变化和抵御疾病能力的增强。但游戏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季节变化,不懂得自行增减衣。在生活能力方面,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穿衣、整理床上用品较为困难,饭后漱口、擦嘴的常规有时仍需老师不断地提醒。在心理健康方面,通过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活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对很多孩子来说,蔬菜的味道寡淡,口感似乎没有肉类那么鲜美,孩子常常拒绝食用。但是无论是养生专家还是营养学家都建议孩子要多吃蔬菜,以下,我们就来谈谈多吃蔬菜的7大好处。
孩子多吃蔬菜的7大好处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食物中只有蔬菜和水果含有VC和VA原的胡萝卜素,还含有VB1、B2及尼克酸、VP等。VC能防治坏血病,VA可保持视力,防止干眼病及夜盲症。
是矿物质的重要来源蔬菜中含有钙、铁、铜等矿物质,其中钙是孩子骨骼和牙齿发育的主要物质,还可防治佝偻病;铁和铜能促进血色素的合成,刺激红细胞发育,防止孩子食欲不振、贫血,促进生长发育;矿物质可使蔬菜成为碱性食物,与五谷和肉类等酸性食物中和,具有调整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是纤维素的重要来源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刺激胃液分泌和肠道蠕动,增加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有助于人体消化吸收食物,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并防止便秘。
是挥发性芳香油的重要来源
有些蔬菜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味道特别,如姜、葱、蒜等含有辛辣香气。这种独特的香气有刺激食欲的作用,并可防治某些疾病。
多吃蔬菜也能帮身体补钙
牛奶中的磷含量相当高,以致钙磷比例不适当。钙磷比例不合适便会影响钙在体内的吸收。蔬菜中的钙虽然没有牛奶那么高,并易受到植酸或草酸的影响而减少在肠道的吸收率,但人体对有些蔬菜的钙吸收甚至高于牛奶,如芥菜、黄豆芽菜等。因此,一些不习惯喝牛奶的孩子,他们身体所需的钙也可以通过蔬菜补充一些。
多吃蔬菜有利于牙齿健康
孩子的咀嚼动作有利于牙齿健康,而能够促使牙齿进行咀嚼的食物首推蔬菜,尤其以胡萝卜、芹菜、卷心菜、菠菜、黄瓜为佳。
常吃蔬菜可使牙齿中的钼元素增加,增强牙齿硬度和牢固度。因此,厌食蔬菜和肉类的孩子,牙骨密度比正常吃蔬菜和肉类的孩子的要低。
常吃蔬菜还能防龋齿,蔬菜含有90%的水分和丰富的纤维素,咀嚼时可稀释糖分,改善口腔环境,抑制细*生长。另外,纤维素还有洁齿作用。
可提高蛋白质的吸收率
蔬菜吃得过少的孩子不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取得少,易患营养缺乏症,使*力和健康水平迅速降低,还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量。如果在吃肉时加吃蔬菜,蛋白质吸收就会高达87%,比单纯吃肉类高出20%。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及研究,笔者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教师要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为此,幼儿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及孩子们,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因为这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教师要注意自身言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心灵也很脆弱。因此,教师对待孩子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不懂事而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和承受力。幼儿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成为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做深刻的反思,以免不经意中使儿童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 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从晨间接待开始为孩子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每天早晨我都会站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家长送来孩子,主动向孩子们问好,用温暖、亲切、关爱的态度接待他们。有的孩子来园后会主动给我一个拥抱,我也会高兴地拥抱他们,给孩子们以安全感和亲近感。通过和家长简短的交流了解孩子早晨在家的状况。当孩子情绪不太好时,我就会微笑着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抱抱他,与他说说悄悄话鼓励他。孩子则会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和被接纳感,心情很快由阴转晴。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孩子们才会始终保持积极愉快的活动情绪。 2。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不怕困难的幼儿。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要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譬如:在健康活动中,个别孩子不敢走独木桥,我并没有训斥他们,而是鼓励他们,让他们先放松心情,然后交给他们方法:眼睛向前看,双臂伸开,一步跟着一步走。同时老师在旁边做好保护他们的准备,孩子们知道了方法,而且看到有老师在旁边,就敢大胆地走过去了。总之,要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幼儿会有我很棒、我能行的感觉,自型心也会逐渐增强,同时也会养成各种健康行为。 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经常会碰到一些冲突和矛盾,这时教师不要轻易介入,要让幼儿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冲突时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稳定,积极地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保持健康的情绪,处理好与小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 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为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增强家长在家园配合中的主体地位,我们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各项活动常规及生活习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管理的要求,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要求,以及培养幼儿任务意识的要求等内容;通过家访还增进了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在家、在园的了解,从而不断调整教育方法。这些做法使孩子独立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大大加强,同时,也有机会让家长观察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状态。 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心理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我们要不断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把一批又一批幼儿培养成为积极向上、自信心强、品质优良的宝贝,为他们拥有快乐、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一个学期来的卫生知识课中,为了提高广大幼儿对卫生*的认识,帮助他们从小及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给幼儿针对性地上好有关卫生知识课,使全体幼儿提高了对卫生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认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都能时时处处从卫生出发,初步养成了较好的卫生习惯。在开学期初,通过启发教育,幼儿深受启迪,人人做到勤洗手,并在洗手时习惯、认真地用上肥皂或洗手液,保持双手清洁。同时,教育幼儿要天天洗澡,洗头,换衣服,勤洗被铺,减少疾病。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方面,教育幼儿要注意室内清洁,通风透气,常拖地板,消灭蚊、蝇、不能乱掉垃圾,保持室外环境清洁美化,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师生们注意卫生,除了每天早上晨检探体温,还在卫生课上专题讲述各种疾病的*和预防措施,教育幼儿不要买街边摆买的熟食和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玩,听从家人的教育,多吃新鲜的青菜、水果,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由于天天讲,时时讲,家长配合,大家个个身体安然无事。卫生课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抓好幼儿的卫生教育,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上就是随笔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关于健康的教育随笔》,感谢大家的浏览。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进行评论哦~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3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