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鸟儿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8 16:19:21

认识鸟儿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小鸟,认识其外形特征及结构。

2.萌发幼儿喜欢亲近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鸟数只,课件。

活动过程

1.听自然界鸟叫录音,引导幼儿进入鸟的世界,激发幼儿兴趣。

猜谜语: 身穿黑长袍,尾巴像剪刀,爱在屋檐下,捉虫喂宝宝。(燕子)

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会给树开刀,坏树皮全啄掉,勾出害虫一条条。(啄木鸟)

2.组织幼儿观察小鸟,描述它的外形特征。

(1)让孩子近距离观看小鸟,让幼儿说一说是什么样的感觉?(小巧可爱),小鸟是什么颜色的?

(2)描述小鸟的样子:鸟儿有没有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几只眼睛?嘴巴是什么样子?尾巴是什么样子?

(3)幼儿讨论: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的交流介绍几种鸟,森林医生啄木鸟--捕鼠能手猫头鹰--学舌高手鹦鹉--预测天气燕子

小结:鸟是人类的朋友,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益处。有的鸟能为庄稼除害虫,有的能够为树木治病,有的能准确预测天气的变化,有着漂亮的羽毛和动听叫声的鸟儿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小朋友要保护它们,千万不要伤害它们。

3.了解小鸟的生活习性,亲近小鸟。

(1)让幼儿自主学一学小鸟是怎样飞的。

(2)请幼儿喂养小鸟,萌发幼儿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拓展阅读

1、幼园活动姓名

设计意图:

姓氏是一个人的标志之一,同时也象征着血缘和衍生,更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独特的文化内涵。大班幼的自我意明显增强,孩子从对自己的关注慢慢过渡到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关注。幼对自我的处于从“主观自我”到“社会自我”的转化过程中。同时大班幼对书面语言有更浓厚的兴趣,他们不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喜欢寻根问底。让幼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有利于幼进一步自我,理解人的社会属性,树立正确的家庭观。

1、自己的姓氏,会正确读姓氏,懂得区分姓和名。

2、了解姓氏的由来以及一定的姓氏文化,知道姓氏与家庭的关系。

3、培养幼热爱家庭的情感。

1.幼分成三组收集有关姓氏的资料,师帮助幼整理成图或其他书面形式,以备活动中交流:中国十大姓氏,中国姓氏数量统计,西方人、香港人和中国内地人姓氏的异同。

2.幼对“百家姓”有一定的了解。

3.姓名树及全班幼的姓名卡、“姓氏统计表”一张、剪刀、笔、“百家姓”VCD一张及播放设备。

一、区分姓和名

1.出示姓名树(上面贴着全班小朋友的姓名卡),请幼找到自己的姓名卡。

2.师提问: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引导幼区分名字中的姓和名,并正确读自己的姓,说说:自己是随父姓还是随母姓?自己的名字是谁取的?有什么含义?

3.幼找到自己的姓名卡,并剪下。

二、班级姓氏统计

1.出示“姓氏统计表”,请幼将自己的姓贴在统计表上(同时,也将三位师的姓贴在表上),相同的姓贴在一个格里。

2.全班幼一起统计各个姓的数量。

三、小组展示与交流

各小组向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做介绍:

1.中国十大姓氏排列:张、王、李、赵、杨、陈、吴、刘、黄、周。

2.中国姓氏统计:共有5662个姓,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9姓146个(结合本班的姓氏,帮助幼理解以上各种姓)

3.西方人、中国内地人及香港人的姓的异同,如西方人的姓在名的后面等。

四、礼仪

1、与幼讨论:要了解别人的姓时,应如何表达?

2、知道怎样用姓氏称呼他人,如年龄大的人可以称呼:×爷爷、×奶奶;年轻的人可以称呼:×叔叔、×阿姨;根据职业可以称呼:×司机、×医生……

五、欣赏VCD

师生一起欣赏“百家姓”图谱,并进行姓氏朗诵。

1.发放亲子作业单:请家长与幼共同制作家族树。从祖父、祖母一父母一子女,分别贴上照片,写上姓名,统计出家族中有几个姓,并帮助幼理解姓氏的遗传关系(一般是随父姓)。家长与幼共同收集资料,了解本姓的由来和本姓中(或家族中)的名人。

2.在区域材料中投放“百家姓”图谱,请幼找出自己的姓氏,并写上自己的姓名,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设计评析:

通过幼园、家庭的共同配合,我们对幼进行了初步的姓氏文化启蒙,使幼对自己的姓氏及与家庭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培养了幼探索姓氏文化的兴趣,帮助了幼理解自己的家庭角色,增强了幼的使命感和家庭责任感,也激发了幼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2、幼小手

活动目标:

1.让幼初步小手,了解小手的作用,懂得怎样保护小手。

2.培养幼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卡片(颜色卡、动物卡)、活动室里小朋友知道的任何东西。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十个亲兄弟,天天在一起,又有长来又有短,一起干活真卖力”让小朋友想一想,猜一猜(老师边表演边说)。

1.让孩子伸出小手“摇一摇,拍一拍,搓一搓,甩一甩”,师:看小手跑到我们眼睛前面了,数一数我们有几只小手(练习点数),看看我们的小手上有什么?(假如孩子说不出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看这一根一根的是什么呀?)。

2.师:现在老师要把手指中的老大请出来了。你它吗?(让孩子说一说)来跟我们的大拇指打个招呼吧,Hello!大拇指。

3.紧挨着大拇指的好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食指。把你的食指伸出来,摇一摇,Hello!食指。老师的声音可以渐变。引导孩子的注意力。

4.让孩子到老师的跟前找一找最长的那根手指,(谁坐的好让谁找暗示孩子要坐好)。跟中指打招呼。

5.找一找剩下的手指中最小的,举起来让老师看看,同小指打招呼。

6.老师表现出非常惊讶的表情告诉小朋友,我们忘记了一个手指,它现在肯定很不愿意了,老师来问问它的名字,把无名指举到耳朵前,好象无名指在说话一样。(可以增强孩子的好奇心)

(二)手心手背,孩子知道手心手背以后,以游戏的方式,让手心亲一亲,手背亲一亲,也可触摸身体的各部位

三、小手的用途,让孩子大胆发言(自由讨论)

四、组织游戏,让幼用小手触摸各种卡片和物件,也可触摸老师

五、保护小手,怎样保护小手引导孩子勤洗手。然后大家一起去洗手

六、活动结束

3、二年级安全简单的危险标志

学目的: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它们吧!

二、授新课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4、新人版第六册《小数的初步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

这部分内容的与学,是在学生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材编写特点。

(1)联系童的生活小数。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可以说,本单元的每一个知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为了适应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学习小数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这是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条件。据此,材创设的问题情境(文具商店一角)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看图提出很多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一般学生都能运用原有知,尝试计算,得出答

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促进知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其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如前所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本单元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学。

点击查看更多认识鸟儿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31940.html

热门阅读

  1. 四季谣诗歌
  2. 梦游零王国童话故事
  3. 我心中的好老师小学优秀作文
  4. 开幕式的演讲稿论文
  5. 精选大学生假期到学校教学实践报告范文参考
  6. 人教版八年级背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7. 《沁园春雪》 教案
  8. 送男友的生日祝福语
  9. 三字经全文故事的视频
  10. 背越式跳高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11. 关于美好回忆的唯美签名
  12.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范文
  13. 父亲节暖心祝福语简短
  14. 朋友订婚祝福语集锦201
  15. 201年《弟子规》教案
  16. 学员培训协议书范本
  17. 有关除夕的祝福语精选
  18. 具有哲理人生的经典名言
  19. 高三毕业典礼教师发言稿
  20. 高校教师自荐信范文
  21. 高中霸气班级口号范文
  22. 晋升非领导职务述职活动的竞聘演讲稿范文
  23. 幼儿园春季学期计划参考
  24. 月亮的别称和诗句
  25. 今天我表弟过生日六年级作文
  26. 关于猴子挖井的故事
  27. 自由飞翔美文欣赏
  28. 201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29.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教学设计
  30. 描写边塞诗的古诗词
  31. 学弈教案模板
  32. 忆诗歌欣赏
  33. 青春的记忆读后感1400字
  34. 婚礼的浪漫祝福语
  35. 关于杜甫诗的古诗句
  36. 《学会教学》读后感1600字
  37. 难忘的母亲节作文
  38. 与辰中诸生书心得
  39. 泛动画形势下动画教育面临的困境论文
  40. 2018年新春佳节的对联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9:55:39
本页面最近被 59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江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6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