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19 09:04:20

《沁园春雪》 教案

1、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

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并用精练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

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感受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的宏大气魄。

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感悟*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

一﹑自主学习

1、 查找资料,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亲赴重庆与国民*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2、 介绍*:

3、自读课文一遍,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正音或解释

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

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

4、结合书下注解再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意,把词的上下两阙的意思归纳出来。

上阙: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下阙:)评论历代帝王,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二、合作、探究、展示

(一)、解题并整体感知:《沁园春 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乍一看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这是一首充满豪情的抒情诗。雪在词中,已不再是陪衬物,不再是一种逆境的象征,而是作者歌咏的对象。置身于*描绘的冰雪世界,你不但毫无寒冷之意,而且会油然而生壮美之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冰雪世界是“活的”,而且有着红日的照耀,“妖娆”、“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要求看课本上的彩图或放幻灯片)*站在历史的高度,抒发了无产阶级**领袖主宰历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

(二)、学生听录音跟读,小组展示

(三)、学习词的上阙,指名学生朗读,

1、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明确:

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舞”、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四)、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

1、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明确: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2、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明确: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者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俱往矣”一句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风流人物”指什么人?最后两句有何含义?

明确:“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确立了在*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英雄、**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无产阶级**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五)学生再读两遍课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内容小结:

这首词热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词的画面妖娆雄伟,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颇能代表*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之作。

一、当堂检测:

1、 写出含“雪”的四句古诗词。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千里 冰封,万里飘雪( )

二、作业:背诵本首词

第二课时

1、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通过诵读进一步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和远大抱负。

一、课前热身

小组比赛,看哪组同学能把本文背诵得又好又流畅,然后全班齐背。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本词虽为咏雪,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更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上阙写景,即景生情;下阙抒情,寓情于景。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语言形象、精警、优美,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四边互动:

1、这首词表现了白雪皑皑的一个银色世界,作者用了那些词来表现洁白的?

明确:冰 雪 银 蜡 素

2、 这首词有哪些词用得准确精炼、极富形象、饱含感情,联系具体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动词-飘 舞 驰 封 形容词-莽莽 滔滔 -惟 顿 略 稍

3、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请在文中找出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运用夸张,写出了北国冬季寒威之烈。“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一个特征性的动作代指军事武功,具体可感,并增添了对人物的戏谑之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比喻,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

4、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联系前面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上阙写景部分,严寒的冬天没有一点凄凉枯槁,恰恰相反,使人的乐观使北国冬天的风光雄壮朴素美丽动人,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虽然句句写景,可是抒情的味道很浓重。下阙评论人物,不流于枯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理有情,极有分寸。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三、比较阅读。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四、作业

1、学习这首词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请你也试着用诗样的语言给各科老师写贺卡。

例:给语文老师: 凝神处,思想与现实碰撞出七彩的火花,轻落在我们身上,燃成一片燎原之势!老师,祝您节日快乐!3、 请写出四句写“雪”的古诗。

拓展阅读

1、幼儿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形态的花学习诗歌中优美的语言。

2、通过添画瓣巩固对6的认识形成的理解,并练习点数1-6。

活动准备:

1、关于《如果我是一片小花》儿歌。

2、花幻灯片。

3、《绒花》伴奏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律动《小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师出示幻灯片,师幼儿观看花图片。

2、请2-3名幼儿点数瓣,巩固对6的形成理解。

3、师提问:如果你是一片小花你想落到哪里?

4、幼儿展开丰富的想像力,并自由带动作表演。

5、师对幼儿的语言进行整理,并出示儿歌。

6、师在《绒花》的伴奏有感情朗读儿歌。

7、师幼共同朗诵。

三、结束部分:

师幼在音乐的伴奏下带动作表现儿歌。

四、延伸部分:

师将幼儿的联想内容以海报的形式进行记录,并放在活动区进行展示。

2、《校天》精品

学目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知识目标掌握标志的一般常识,丰富学生的审美素养。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内容

标志的一般常识和基本的表现方法。

学重点

标志的意义及表现方法

学方法

启发、反思、互动探究、综合

作业要求

自主选题,完成一幅传递信息准确、简洁、独特、美观的标志设计方

学难点

设计表达信息准确简洁、独特美观的标志

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图片、范作

具体学内容的安排及时间分配

一、组织学:

稳定课堂气氛,检查用具及搜集的标志图片。(1分钟)

二、启发导入:

同学们,在当今信息时代,由于科技、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标志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谁能告诉大家,你在什么样的场合见到过什么样的标志?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学生答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标志。(2分钟)

三、板书课题:

三、校天──设计标志

(一)欣赏材的图片及学生收集的典型图片。

(二)欣赏多媒体课件,本课知识结构:

1.标志的起源:原始部落的图腾—Totem

2.标志的意义、用途。(做游戏)

3.标志的艺术特征:准确、概括、独特、美观。

4.标志的设计要素:图形、文字、图文、数字、抽象

5.设计标志的方法、步骤:a.选题明确b.构思新颖c.表现生动

(三)作业:自选主题,设计一个标志设计方。如:可为学校运动会、音乐会、朗诵会、书画比赛、艺术节、知识竞赛或为本班特色的主题班会设计一个标志。(13分钟)

四、学生设计练习,听音乐,师**辅导并演示。

辅导要点:

1.思维方法,大胆想像创新。“我就是设计师”。

2.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动的表现方式。

3.及时表扬、展示好的构思,使学生之间沟通信息,互相启发。(20分钟)

五、课堂小节及学反馈:

用投影仪展示典型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自评互评,用游戏的方式分小组评比,表扬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鼓励全体同学克服不足,努力进步,并由个别同学谈谈学习本课的体会和受到什么启发。师归纳。布置下节课用具。(9分钟)

板书设计

三、校天(一)──设计标志

1.标志的意义、起源、用途。

2.标志的艺术特征。

3.标志的设计要素。

4.设计标志的方法步骤:

a 选题──明确

b 构思──新颖

c表现──生动

效果预测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之间协同运作,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了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丰富了审美素养。

3、幼儿中班《江

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江》,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本节课,准备的开放性问题较多,幼儿能开动脑筋,大胆参与活动,连平日不爱张嘴说话的小宝宝都参与了互动。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在撕纸游戏环节,宝宝们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尽兴。

4、幼儿中班雨诗歌活动

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画画、玩玩中,理解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大胆说话的愿望。幼儿中班雨诗歌活动,我们来看看下文。

1、情感:在感知作品的基础上,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技能:学习有感情朗诵,体验诗歌中表现的雨中情趣。

3、认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天的美和雨到来的喜悦;初步了解诗歌中首尾呼应和压韵的运用。

1、物质准备:

(2)学图片,幼儿表演用挂饰。

(3)磁带《天在哪里》。

2、经验准备:幼儿对雨有感性认识。

一、谜语揭题,直接导入主题。

猜谜“雨”: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二、配乐朗诵,感受诗歌意境美。

提问:你听到的诗歌中雨是怎么样落下来的呢?

下了雨谁说话了?怎么说的?

三、观看课件,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2、提问:种子说了什么话?一起学说,学做。

梨树?麦苗?小朋友?。。。(同上)

分段演示课件,并出示相应图片。

四、指导朗读,欣赏诗歌语言美。

1、集体看图朗诵。

2、讨论怎样将诗歌的美读出来。

提醒幼儿读下雨时要轻轻地读,用高兴的声音读种子们的说话。

3、结伴互读,读出美感。

4、集体配乐朗诵诗歌。

五、学习压韵,认识诗歌结构。

1、认识首尾呼应的运用。

师:诗歌中哪两句话是一样的?

介绍首尾呼应,诗歌中用了首尾呼应会更完整,有强调主题的作用。

2、认识诗歌中压韵的运用。

师:这首诗歌听起来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呢!

5、幼儿小班音乐天来了的

学思路: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中的***学理念其一。本课选用了贴近孩子生活、以孩子最感兴趣的游活动为主题的歌曲。学过程()通过歌曲听辨、唱游、律动等自主探究手段,让学生感受天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和鸟语花香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本课的学设计将情境、情感和学习内容三者有机结合,通过“听听、看看、唱唱、动动”等音乐活动,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使学习活动趣味盎然、**迭起。

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在音乐中感受天的美好。

2、喜欢聆听乐曲《郊外去》、《野蜂飞舞》。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并能用跑、跳、蜜蜂飞舞等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天来了》。有创造性地用动作来表现歌曲,主动用歌声、动作来表现对天美好向往的情感。

4、通过音乐学习来认识、亲近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学重点: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天来了》。

2、能感受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能用动作(或律动)主动参与表现音乐中的快慢、强弱变化。

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表现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具准备:

音响、课件、打击乐器、“小明星”奖章等

学方法: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游戏法、讨论法等。

学过程()设计表:

学环节

学步骤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说说看看)

1.听音乐《之声圆舞曲》进入室。师生问好。

2.“说说”——

师:学生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师:天美吗?

生:美!

师:你们能说说天有些什么漂亮的景色吗?

(学生自由说出天的各中景色)

3.“看看”——

师:在漂亮天里,人们都喜欢去游,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有关天的相片和图片(播放本班学生去游的相片和一些天的美景图)

创设天的情境,让学生一走入室就感受到天的气息。

播放学生自己去游的照片,这样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说说”、“看看”中自然地走入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感受体验1

(听听动动)

1.师:天有那么多漂亮的景色,今天,老师想和学生们一起在音乐中走到漂亮的郊外,去感受一下天的气息。(播放钢琴曲《郊外去》,师生随音乐做走、跑、跳的动作。)

2.分别听赏《郊外去》的快、慢音乐片段,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3.师:我们来到了漂亮的郊外,到处是树木、花草,漂亮极了!瞧,还有几之小野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野蜂的音乐……

(播放小提琴曲《野蜂飞舞》,师生随音乐做野蜂飞舞的律动。)

4.师:你听到这段《野蜂飞舞》的音乐,能想象到野蜂在做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5.“听听比比”——

师:你们知道《野蜂飞舞》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小提琴。(出示小提琴图)

师:《郊外去》是用什么乐器的演奏的?

生:钢琴。(出示钢琴图)

(对比听赏两段音乐,边听边模仿钢琴、小提琴的演奏姿势。)

学生在“听听动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快慢对比、强弱对比。师引导学生用动作、律动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及快慢、强弱对比。

三、感受体验2

(唱唱创创)

1.师:在天里,不仅有优美的景色,还有许多优美动听的旋律、歌曲。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日本歌谣《天来了》。(播放歌曲范唱)

2.学唱歌曲

A.随范唱拍出歌曲节拍。

B.随范唱拍出歌曲节奏。

C.按节奏读歌词。

D.听唱歌曲。

3.唱唱创创

鼓励学生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4.课外延伸、环保

师:学生们学会了这首日本歌曲《天来了》,关于天的音乐和歌曲还有许多

许多。今天,老师给学生们带来了另外一段有关天的音乐,音乐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播放动画片段)

师:故事中的小女孩,在森林中长大,她从小就爱护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主动照顾森林里的小动物,正是由于她的善良和勇敢,才能使松百合在寒冬里开放。

请学生们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学唱歌曲的步骤,体现了音乐以“听”为本的原则,先让学生多听,并且每听一遍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听音乐拍节拍、听音乐拍节奏等。再用听唱的方法学唱歌曲。

歌曲学会后,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歌曲,进一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歌曲学习后,动画片段的欣赏,是师精心设计的课外音乐欣赏的延伸。让学生听赏课外有关天的音乐,并借故事加以情感的熏陶和环保的育。

四、鼓励评价

课堂小结

1.让学生互相讨论、评价自己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评出“小明星”。师发给“小明星”奖章。

2.师:今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天的美好,希望学生们都能做一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好孩子。

师根据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积极性,评价以鼓励为主。

点击查看更多《沁园春雪》 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6960.html

热门阅读

  1. 老师辛苦了手抄报内容素材
  2. 浆果的造句
  3. 媒婆夸姑娘歇后语
  4. 关于春节祝福朋友的短信
  5. 出行之感诗歌
  6.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总结报告
  7. 医院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研究论文
  8. 关于自信的名言警句大全
  9. 环保型技术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10. 怎样办手抄报心得体会
  1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范文
  12. 小学三年级语文《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设计
  13. 小学科学主题实验教学计划
  14. 201电力安全心得体会
  15. 学前班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16. 母亲去世了杂文随笔
  17. 《动物奇迹》的读后感
  18. 唯美的爱情伤感经典语句
  19. 一场风波随笔
  20. 难忘的妇女节作文范文
  21. 发给客户的平安夜祝福语
  22.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范文
  23. 小品剧本《没钱打车》
  24. 关于三十岁生日祝福短信10条
  25. 楼船汀雪的名言名句
  26. 安慰伤心的人句子
  27. 只要你明白就好了情感美文
  28. 201小学生家乡的春节优秀作文
  29. 长征教案四教学反思
  30. 药店员工药店自查报告参考
  31. 初一开学第一课教案
  32. 今年的第一次买茶的优美散文
  33. 201年给朋友的周末祝福短信
  34. 18岁杂文随笔
  35. 开学典礼班主任代表发言稿
  36. 高考结束励志祝福语大全201
  37. 一年级看图写话范文助人为乐
  38. 客户晚安祝福语大全
  39. 《奇妙的“眼睛”》教案设计
  40. 新年快乐的诗句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01:05:24
本页面最近被 65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江西,TA在页面停留了 75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