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的沙滩上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10:31:15

在金色的沙滩上教学反思范文 1

《在金色的沙滩上》是一篇充满童趣,文治优美的课文。课文承载着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培养孩子朗读兴趣的任务。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已经经历了在校三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所以,和一年级相比,孩子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语文学习的能力。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是备课教师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以“识好字,读好文”为出发点,在设计这课的教学时,我注重运用并发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在课堂上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能力,让学生自主识字,以此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一、帮助学生“识好字”。

1、利用学生的已有识字经验,自主运用识字工具(即拼音)自主学习字音。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记忆字形。如:“堆”和“准”的出示,教师意在以旧代新,加以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进行区分记忆,从而达到准确记忆。

3、深层次理解字义。生字的教学主要在生字的音、形、义,而“义”是学生较难把握的。

4、字形上放手。

二、引导学生“读好文”。

1、要让孩子读出情,读出趣,体会到读的快乐。抓重点,有取舍,提高读的效率。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长文越来越多了。向一年级时的句句指导,段段读好是一件非常不现实的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取舍,要抓住重点内容,有侧重的给予学生读的指导。如:本课我抓的是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堆与挖,在读中感受一座座,在读中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2、读好重点词,让孩子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快乐。如:金字词语的读。这里不单单是让孩子读明意思,更意在让孩子在文中找到快乐,在口中读出快乐,进一步感受沙滩带来的快乐。

3、在读中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也是我本课力求的一点这次备课的过程,也是我个人成长的过程。如何才能抓住年级特点“读好文”就使自己深有感触。初次试讲,在指导学生读文时,自己只知道让学生带着感情读,生硬直白不说,还达不到期待的效果。但在古老师及学校领导的帮助下,自己历经三次试讲,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深深地体会到,读的指导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图片激情,可以教师言语导读,还可以抓住重点词的特点进行点拨。这些适合低年级的导读方法是我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之一。同时也希望也能给低段教师一点启示。

在金色的沙滩上教学反思范文 2

良、纯洁美好的心灵。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讲了三个情节:小姑娘为青年画家看守衣服;画家送给小姑娘贝壳,小姑娘不收;画家故意捅破塑料袋,使贝壳掉在地上,小姑娘捡起来还给画家。通过小姑娘的行为和话语,使我们对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教学时,我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紧扣“美”这一情感主线开展教学,体现“强化诵读,注重感悟”的教学理念。

1、抓住主线,长文短教。

这篇课文很长,如果面面俱到,逐段进行讲解分析,既费时费力,又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提炼课堂目标,精简课堂内容,对目标和内容大胆取舍,做到“长文短教”,不仅避免烦琐的情节分析,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学这堂课时,我抓住“美”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美”的句子,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读出自己感受到的美,内化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2、注重朗读,读中感悟。

(1)引导读题,启发想象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齐读课题,让学生想象课题给我们展示的画面,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金色沙滩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沙滩的美,进而告诉学生:金色的沙滩多美呀,课文还写了什么美呢,赶快读读课文吧!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在读中发现海水美、贝壳美、小姑娘的心灵更美,

(2)反复读文,引起体验

在此环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最能表现“海水美”“贝壳美”“小姑娘美”的句子进行多种形式的品读与交流,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贝壳美”时,我展示课件中五光十色的贝壳图,让学生感受贝壳的绚丽夺目,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这么美的贝壳想说些什么,此时学生真切体会到了自己的喜欢与羡慕,读起来就能入情入境,也为下面理解小姑娘诚实善良的品质作好铺垫。理解“小姑娘美”时,我让学生划出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再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与说,已经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并深深被小姑娘崇高的品德所打动。

3、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文中有一句“画家惊讶地看着小姑娘,他的眼圈红了,心潮像海浪一样翻腾。”,这其实是一个“空白”,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训练点。我抓住这一句话,让学生进行“补白”:此时,画家的心中涌动着千言万语,由感动变成了敬佩,谁来帮他说一说?这样的训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内心,进一步体会小姑娘的心灵美。

拓展阅读

1、《鱼游到了纸

过程中,我先听写几个生词,检查孩子们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接着鼓励生尝试用听写的词概括本的主要内容,从而通过抓住重点来串联全,《鱼游到了纸

其次是围绕线索自主感悟,我先让孩子们抓住本的主要线索“举止特别”,再出示“自提示”,让孩子们自,利用“读、、疑、划”等手段,让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过程中,体会“青年举止特别”的地方;自后,及时对共性的、重点的、难点的词、句点拨精讲,不失时机地穿插朗读指导,读中加深理解,理解中读出感情,加深印象,提高阅读能力,为突破本课的难点,做好情感的积淀,《《鱼游到了纸》。

再次是理清关系升华情感,生体会“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基础习最后一段,以“先”字为切入点理清“鱼游到纸”与“鱼游到心里”两者的关系,形成水到渠成之感;生独立考、充分发表见解的同时,适时地利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来对这两句加以归纳,进一步打开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本,让生从想像中深刻感受年青人对美的追求,体会青年人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提升情感体验。

2、高一册历史

课堂中,虽然师主观愿望良好,但与实际总有一定的差距,存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1)由于历史初中是所谓的“副科”,生不太重视,因此生初中的历史知识贫乏,掌握得太少、太散了,如简单的朝代更替、朝代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不知道,而历史主干知识、历史体系更无从谈及。而高一新材内容的综合、时间的跨度大,类似于以前的专题史。如必修1的第1单元,内容综合的程度是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的*专题中的*集权制度的积累、时间的跨度是史无前例的:从夏商周一直到晚清下几千年。因此,生根本搞不清缘由,记忆起来难度很大,严重影响高中的正常开展。其次,高中材内容与观点与初中相脱节或拔高。初高中材版本多样化,内容严重脱节,初中内容蜻蜓点水,高中内容要求入木三分,导致新课程“繁、难、偏、杂”。同时,有些观点过于“超前”与初中所的观点存着矛盾,使生无所适从。

(2)不能掌握正确的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笔记,也是等老师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课时虽然认真听讲,甚至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习习惯,没能通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历史维能力。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会自主习。

针对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模式,采取开放式方法,重视和加强指导生的课前预习,必要时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这样,生就课前的习活动中,就可能了解到了课本没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等,并通过充分有效交流,实现初级资源共享,为好的新课奠定良好前提,形成习良性循环,并为下次习探索积累经验,习时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观念。

材注视生合作习方式的转变,实际师的备课方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容量难度和不同于旧材,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异。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理论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同时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议课评课,才能更好解决新材中的诸多新问题,全面提高质量。同时,这种集体备课不仅仅是校内的,而且应是校际的、地区间的、以至是更大围的;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更简便、快捷的网交流。

新课改是一个新事物,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师带来了诸多的冲击和挑战,也给我们同一起点和机遇。我们只有坚定信念,迎浪而,内强素质,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并经常进行,注意总结提高,定能把工作做好。

3、高一册历史

今天高一(12)班课时,气氛比较沉闷,提到分封制、宗法制这些历史概念时,生对相关的知识点及内涵很陌生。比如分封制下周天子和诸侯联系的纽带是什么,分封制和宗法制到底存怎样的关系,应迟钝,表情木然。及至后来用PPT展示秦统一的过程时,生也只是机械地对照着屏幕作一些记录。

课后,我仔细分析了原因,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课堂的沉闷以及师生互动的减少呢?这堂课安排午第一节,也是我新课的第一节课;课堂设计中也许是过高地估计了生的基础和能力,设计的问题理解要求高,给生的铺垫性知识太少,造成维难以跟课堂节奏;这几天,翻了几本理论书籍,书中提到课堂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以生为中心,生是不是发展了是判断成败的关键,看来,我更多的是关注了我如何去课,而没有从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包括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成为装饰门面的做法,课件中堆砌了过多的知识点体系和大量的史料及图片,课时更多地是展示课件,生是不是有兴趣,是不是接受和消化了,则关注得太少。其实我还是充分地准备这节课的,但课堂瞬息万变,看来预先设计好案,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课堂是生成性的,根据生和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课堂设计应是我下面着重要做的一件事。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课也是这样的,讲的知识点,引用的材料一定要结合生实际,生听得懂,并且因为你课有生成性知识出现,有启发,这课就是成功的,你的就是有效性

今天高一(7)班课时,这种体会颇深。课的题目是《君主*政体的演进和强化》,首先分析题目,让生对本课结构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

师:课各子目与课题存怎样内的联系?

生:法令出一叙述了君主*政体的建立及逐步完备。

(我补充了古代官僚体制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即维护皇权,皇权至高无。自我感觉这样设计还是有必要的。)

师:君权与相权这一目与课主题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君权与相权*的结果是皇权越来越大,君主*政体欲来欲强化。

可是对于选官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和主题的关系,叫起来的几个生都不能阐述,呆站那里。

考后,才明白高一生毕竟是从初中才来的,并且初中历史边缘化已是普遍化现象,因此,提问要结合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这里,可以试着把明显的联系让生回答,而理解难度较大的则通过师通俗讲解让生明白。

4、《鱼游到了纸

《鱼游到了纸》主要讲一位聋哑青年是如何观鱼画鱼的,赞美了他做事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持之以恒的精神。本单元的目标就是习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神态的。阅读了课程标准和单元导读后我确立了4个目标。一是结合体会“一丝不苟、忘我、融为一体”三个词语的意;二是理解“鱼游到了纸”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之间的关系;三是习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的;四是培养生做事专注、持之以恒的品质。

为了帮助生理解课,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游”和“画”的对比朗读;想象鱼的动态的词语进行扩展读;将字还原成真实的画面来读;通过音乐感受字来读。过程中进行了习方法和习习惯的渗透,即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内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课堂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整体感知,互相交流。

课堂鼓励生大胆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且通过再读书自己解决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相互合作习,尝试解答。课堂也应有生生互的场面。组内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由小组代表写卡片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生提出问题的基础师和生共同梳理排序。这一环节中,让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给生活动的机会,让每个生都动起来,克服课堂师活动多、生活动少的现象。

一节课下来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生评价的语言欠缺,读中感悟落实不到位。同时也认识到,课堂中,机智十分重要。我们一直说:备课,最重要的是备生。但是,我觉得,师的备课,除了要备材、备生,还要备自己。因为,师是内容的设计者,必须准确地把握材,了解习的特点,才能采取合适的手段,设计精彩的课堂语言,让生成为习的主体,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同时,师还要有收放自如的应变能力:当课堂中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解决,让课堂始终围绕一条主线,把目标贯穿各个环节之中。

,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一次的遗憾和失败,虽然让我心情沉重,但也让我之路中不断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带来考。

点击查看更多在金色的沙滩上教学反思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14440.html

热门阅读

  1. 实用的建筑公司总经理工作总结范文
  2. 动作描写的句子
  3. 小学语文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4. 励志英文说说心情短语
  5.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
  6. 眼角的泪是爱曾来过的光校园故事
  7. 心已渐渐冬眠诗歌
  8. 《苏珊的帽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9. 张小娴《悬浮在空中的吻》
  10. 新春贺词模板
  11. 故乡是一盏灯散文
  12. 有关看淡人生的诗句
  13. 一暴十寒的故事
  14. 沁园春辛弃疾诗词
  15.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设计范文
  16. 2016年猴年新年贺词
  17. 一剪梅原文以及赏析 李清照
  18.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诗词翻译赏析
  19. 学校班级卫生检评总结范文
  20. 3白色情人节给女朋友的祝福语
  21. 国际儿童节祝福语
  22. 满江红题冷泉亭翻译赏析
  23. 2015有关学习的英语谚语集锦
  24. 含山方言的歇后语
  25. 读《弟子规》有感范文00字
  26. 2015公司年会主持词范文
  27. 感恩教师节手抄报内容素材
  28. 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总结
  29. 《北风和小鱼》教案设计
  30. 拜师结对总结的发言稿
  31. 教师在高三家长会上发言稿
  32. 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20首
  33. 另一种方式的“飞翔”征文
  34. 八年级上《老子二章》的教案
  35.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2500字
  36. 一组语文组长竞选发言稿
  37. 梳羊角辫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38. 团队精神的口号
  39. 教育技术培训的心得体会
  40. 高中学生军训计划和安排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9:45:43
本页面最近被 59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山东,TA在页面停留了 13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