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0 10:06:41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

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

教具、学具准备:茶杯图,直尺图,学生准备0~5的数字卡片。

一、创设情景:

1. 口算。

2+3 5-1 4+1 4-2 5-3

2+2 3-2 3+1 1+2 3+2

5-4 1+4 4-3 5-2 1+3

2.从1数到5。

3.看图写数。在黑板上出示下一图。

二、探索新知:

接着复习中的看图写数。

提问: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每个圈里还剩几个茶杯?

教师从左边的集合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留下面板书:2。

教师从中间的集合圈中拿走一3个茶杯。提问:还剩几个茶杯?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圈下面板书:1。

教师从右边的集合一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没有了)用什么数表示呢?

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我们就用零表示。在集合因下面板书:0。(注意写得慢一些。)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数字。带着学生念几遍。说明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表示。

师: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个数字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回答可能会有许多种,教师肯定其中比较合适的,如:0像个鸡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数字0和上面的集合圈的形状一的关系_。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并渗透空集思想,可以形象地说。0就相当于把上面的圈竖起来。因为把茶杯都拿走了,所以圈是空的。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以前见过0吗?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师出示直尺图。然后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再找到1,说明0到l是一段。用1表示;接着我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一段一段地数到5。说明0是开始,是起点。0在1的前面。带着学生从0到5数几遍。

教师先在放大的写字格里板书,来示范0的写法。边示范边讲清笔顺的要点;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近与有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

带着学生书空2~3遍。

打开教科书第24页,看写0的笔顺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按书上的虚线字描写数字0。

三、拓展应用:

(1)做练习五的第1题,教师说明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填( )。做完后指名订正。

对要填0的,问一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五的第2题。教师**,对书写不正确的要进行纠正。

(3)做练习五的第3题,拿出0~5的数字卡片,把卡片的顺序弄乱,做游戏。

师:把这些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队,看谁排得又对又快。

订正后,再问一问0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把0排在第一个。

(4)做练习五第9题。教师往意**,对笔顺写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

课间活动。

四、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

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

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

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拓展阅读

1、一年级第六单元

本单元100以内的进位退位,分口算笔算两部分编写。在每个部分都先,再,引导生扎扎实实地建构计算中的进位退位往往是难点,也是计算错误发生频率最高的地方。本单元不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内容,既能使生集中精力理解进位、退位的原理与方,又能结合计算带着练习(一)里的实际问题,逐步巩固旧知。

1先特殊后一般,精心组织内容。

进位是整十的(特殊情况),再是非整十的(一般情况)。如24+624+9, 34+1665+28。退位是整十的(特殊情况),再是非整十的(一般情况)。如30-833-8, 50-2643-27。这是材精心设计的线索。

进位退位都是10个一是十这个计规则在计算中的具体应用,掌握进位与退位的方必须理解其原理。先计算中的特殊情况,突出了进位与退位的基本原理是10个一是十,利于生依据已理解满10进一退一作10等操作方。在此基础上计算的一般情况,就能把进位与退位的原理、方灵活地应用到各个具体的计算中去,逐渐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口算口算的例题,都在一个情境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先后列出特殊情况的算式一般情况的算式。笔算笔算的例题只特殊情况的计算,把一般情况安排在试一试里。这些编写便于生体会新知的特点,在思想方迁移过程中,探索性地解决新问题。

2操作具理解进位与退位,形成计算思路。

口算与笔算、、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的例题中,都通过摆棒或拨算珠探索并建构计算方

第76页例题列出的算式是24+6,按两位一位的计算思路,先算的46得10,怎么办?这时摆棒能激活10根捆成一捆的经验,形象地展示出再算20+10=30。摆棒计算24+9,生会不同的思考操作,因而算可以多样化。各种算虽然都是好的,但辣椒卡通的思路更好些。这种算三个优点: 一是与不进位的两位一位以及24+6的思路是一致的。相对稳定的思路易于生掌握;二是已经熟练掌握的20以内进位口算,能支持这种思路的运行;三是与笔算则一致,利于以后竖式计算的

棒计算30-8,拆开1捆、拿掉8根,形象地显示了从十位退1、个位作10的退位原理。摆棒计算33-8,也可以算多样化。辣椒卡通的算更好些,是希望生选用的方

两位两位,在具的'使用上两个特点: 一是只在特殊情况时使用具,一般情况则在试一试里直接进行竖式计算。这是因为生已经多次操作具,初步理解了进位退位的原理,积累了相应的经验,适当少操作具的活动,

利于发展抽象思维。二是摆棒也拨算珠。摆棒延用口算的,形象地表现出为什么进位或退位;拨算珠能清楚显示个位满10向十位进1与十位退1作10的方。摆拨算珠,不单是解决问题方的多样化,后者还比前者更容易过渡到竖式计算。

另外,例题在竖式上标了进位与退位的记号,能防止生遗忘进位与退位。在笔算之初,要允许生也这样做记号。当然,能记住进位与退位,不在竖式上做记号也是可以的。两次试一试之后分别说说笔算要注意什么,是引导生总结计算则。这里突出的是个位上的满10向十位进1,以及个位上的不够从十位退1作10。还要通过进位退位的过程,体会竖式上从个位算起的步骤是合理的。在计算不进位不退位时,似乎先算十位与先算个位都无所谓。在计算进位退位时,先算十位就比较麻烦,因而先算个位,并作为计算则中的一点。想想做做以练习两位两位为主,适量穿插一些两位一位的计算,能帮助生更好地应用笔算则写竖式,体会口算与笔算的方实质是一致的。

3经常组织比较,及时整理知结构。

到本单元为止,先后了100以内计算的多种情况。能否组织成合适的知结构,直接影响生对算的掌握以及计算的正确与熟练程度。为此,计划地组织不同计算情况的比较。

(1) 通过比较,进一步引导算。第77页第2题的三组题,都从20以内进位到两位一位的进位。这道题两点作用: 一是沟通新旧知的联系,让生体会一位一位是基础,是两位一位的第一步计算;二是引导算。如果说想想做做第1题先圈再算的活动中,生的算可能多样,那么第2题则引导生使用材期望的算。第81页第2题帮助生巩固计算思路,通过三组题的计算比较,更好地应用十几或十几几计算退位的两位一位

(2) 通过比较,进一步理清思路。第78页第1题是三组两位一位的题,每组题一道不进位、两道进位。进位里一道题是整十,另一道题是非整十。这些题集中了(一)以及本单元的全部计算内容,帮助生理清计算思路。第3题着重比较两位一位的不进位与进位两种情况,它们在计算中的相同点是: 先算的一步都是一位一位;在计算中的不同点是: 由于一位一位的得于10,时等于或大于10,所以再接着算的一步时是几十几,时是几十十几。第82页第1题的三组算式,突出退位计算的思路。如70分别5、7或9,都先算10几。24、34或368,都先算十几8。第3题让生更清楚哪些算式是不退位,哪些是退位,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点。

第94页第7题把两位与两位、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的竖式综合起来,通过计算比较,进一步明白写竖式的要领,计算的步骤,进位或退位的方

4引导估算。

本单元的估算仍要求估计的差是几十多。通过估算,进一步体会并区分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计算能力。

估算前安排了铺垫。如第78页第3题中的54+354+8,都是54几,为什么得分别是五十几六十几?5+625+65都是5六十几,为什么得分别是六十几七十?又如第82页第3题中的53-4得四十几,54-3得五十几,都是五十几几,但得差异很大。这些现象的发现、原因的思辨、结论的得出,成为估算的宝贵资源。

估算时,把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结合在一起,利于生体会估算的方,积累估算经验。如48+3是进位,得是五十多。6+52是不进位,得仍然是五十多。两位两位的估算仅是初步的,在本单元只要求做到两点: 一是只看着竖式进行估计,不要求看着横式估计;二是只要说出竖式中得的十位应该是几,如第87页第1题、第91页第1题。在说十位上是几的时候,既要看两个十位上的或被十位上的,还要看个位上的是否满10或个位上的是不是够。可见,生独立探索估算的方,应用了口算与笔算的经验,能促进口算与笔算水平的提高。

一点需要略作说明。第84页第13题找出得比50的算式,第88页第9题找出得大于80的竖式,第92页第8题找出得大于40的竖式,都是会估算后进行的。原来的估算方变,只是练习的要求与解题时的思维略提高。在估计了得是几十多以后,还要把得与80(或50、40)进行一次大比较,才能作出判断选择。

5于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经常练习已经过的实际问题,包括一年级(上册)本册第四单元中的问题。让生体验条件与问题要相强对系的理解。表现在:

条件适度的开放性解决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条件。如第77页第3题,三名孩各买2件玩具,各人买的玩具以及单价都不相同,计算每个人应付的钱,要根据所买的玩具到图画里寻找单价,才能列式计算。

问题适度的开放性利用不同的条件,能提出解决不同的问题。如第84页第15题,已知红金鱼、黄金鱼花金鱼的条,不但能解决材中已经提出的两个问题,还能解决许多其他问题。解决每个问题的运算条件都变化。

2、幼儿园大班整点半点》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回忆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操作了解秒针、分针、时针的运行系。

2.整点、半点的读及记录方

3.在活动中诱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具:各种时钟的幻灯片;时钟一面,可活动钟面一只;表示7、8、9、10点钟的钟面各一只,时间记录卡各一张。

2.具:幼儿观察记录表每人一份,活动钟面每人一份;实物时钟4只。

活动过程

一、调动已经验,回忆相

1.前段时间我们朋友老师一起做了时钟的调查,知道时钟好多好多种。现在请你看看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钟,看看你它吗?

2.依次出示幻灯片,幼儿讲名称。

3.刚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时钟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还其他的种类,我们以后再来探讨。

4.上次我们已经过钟面,来告诉大家,最长的针叫(秒针),点长的针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一共多少个字(12),最上面的是字12,然后依次是1、2……11。请你好好回忆一下,时钟里的指针是朝哪一个方向走的?(1……12)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

二、交流调查表,说说自己在什么时间,正在干什么?

1.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知道我们人为什么要使用钟吗?

2.钟与我们人的生活着密切的系,前几天我们朋友已经做过了一个调查,将自己活动的时间记录了下来,现在请你拿出自己的调查表,说说你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你只要说出长针在几,短针在几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好我们先自己说。

3.谁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请3—4个朋友上来说)。

4.说的真好,钟面上的'指针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它们在运行中什么系呢?

5.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时钟,请你看看里面几根指针,(两根)你猜猜看是哪两根针呢?(分针与时针),那秒针在哪儿呢?听(滴答)声就是秒针在跑。那他们两在运行时什么系呢?下面请我们朋友们去玩一玩,看看他们之间到底什么秘密?注意,拨指针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方向拨。

6.说说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说的真好,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时。

7.那么长针、短针指着的字又是表示几点钟呢?别急,老师来向你们介绍。

三、整点、半点以及它们的记录方

1.好,先请你们听一个好听的故事。

2.表情的讲述故事《明秋游》,边讲边出示相时间的钟面。

3.讲述后提问:

1)明去秋游了吗?为什么没去成?

2)他该几点钟起床,他是几点钟起床的?

3)明到幼儿园是几点钟了?

4)他为什么会迟到,他是几点钟睡觉的?

3、幼儿园活动4以内的

1、 能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2、 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量,发展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师示范具一套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 我们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 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

1、 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习点4以内的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 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量的轮子,巩固对量的.

3、 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轮子

1、 玩具宝宝要去参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 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 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 我们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 在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量不同的玩具

点击查看更多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v294.cn/articles/1338.html

热门阅读

  1. 空间留言专用经典语句
  2.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的小学作文500字
  3. 坐立行我最美的教学设计
  4. 描写芒果的句子
  5. 2018年触碰心灵的一句话语录
  6. 201年端午节搞笑幽默的祝福语
  7.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总结
  8. 诗经《关雎》鉴赏
  9. 关于善恶的寓言小故事
  10. 表达相思之苦的诗句
  11.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
  12. 感人的优美经典句子9句
  13. 2016年父亲节搞笑祝福语精选
  14. 有关夏天的古诗名句
  15. 区蔬菜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16. 有关写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17.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
  18. 中秋佳节祝福语
  19. 新年晚会发言稿范文
  20. 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自我鉴定
  2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策论文
  22. 表达秋天凄凉的诗句
  23. 2016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4. 520情侣表白祝福语
  25. 2015纪律教育学习月心得体会
  26. 诗歌鉴赏 早梅 柳宗元
  27. 安徒生童话《哇哇报》
  28. 201年腊八节祝福语集锦
  29. 2016年高一军训心得体会1000字
  30. 三字经故事—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1. 《猜猜他是谁》教案
  32. 枫叶之美随笔
  33. 2015最忧伤的句子集合
  34. 一季繁华落尽诗歌
  35. 201年迎接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36. 喜庆的春节手抄报素材
  37. 有关友情的记叙文
  38. 四时田园杂兴的教案设计
  39. 三字经历史典故之黄香温席
  40. 美人鱼公主的故事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21:15:13
本页面最近被 547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重庆,TA在页面停留了 14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