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早梅 柳宗元

发布时间: 2025-08-11 09:55:55

诗歌鉴赏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

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

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

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

何用慰远客。

【注释】

1、‘早梅’句;梅树可高达10米,故云"早梅发高树"。回映:辉映。楚天:楚地的天空。当时柳宗元被贬官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永州古属楚地,故称其天空为“楚天。词句意谓高树上的白色早梅与楚地碧蓝的长天相辉映。

2、朔吹:北风。繁霜:浓霜。滋:增添。这两句意谓夜晚的北风吹送着早梅的幽香,清晨的浓霜增添了花色的洁白。

3、“欲为”二句:取陆凯《赠范晔诗》中折梅赠远的典故,意谓想折梅赠给万里以外的友人,但道路遥远,山水相隔,音讯难通。“杳杳”(yao咬),渺茫。

4、寒英:凌寒而开的花,指早梅。坐:即将。销落:衰败,散落。销同“消”。何用:可以。远客:远方的客人。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众花摇落独暄妍”(林逋《山园小梅》)。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这两句诗与陆游《落梅》绝句里的“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意同,都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 “繁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他表示:“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罪谤交织,群疑当道”, “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柳宗元是一个用世之心极强、不甘寂寞的人,但他在永州过的是远离*活动而浪迹山水的生活,贬谪所造成的痛苦时时激荡在内心,反映在他的诗歌里,正如孙昌武先生所说是“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这首诗就是这样,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力。

拓展阅读

1、张培《读《陆放翁集》》爱国

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

爱祖国,爱自己的民族,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连在一起,中国知识分子的这一光荣传统代代相传,贯穿五千年文明史。近代的梁启超与宋朝的陆游,相隔七百多年,正是爱国主义的这根红线,把他们的心连结起来了。这首则是艺术的见证。

这首旨在颂南宋伟大爱国人陆游的绝句,起笔不凡。作者没有直写陆游的何等雄豪刚劲,而是思接千载,先把目光投向悠远的史,沉痛指出,千年坛上弥漫着柔媚萎靡的风气,流风所及,连人民的战斗意志和国家的昂奋精神都被消磨净尽了。中所批评的“界”不正之风,绝非是就艺术风格而言,而是从与“国魂”的关系上来评论创作中的是非,针砭那些与时事隔绝,蜷缩在个人小天地里吟哦出的靡靡之音。这与作者倡导“界**”,宣扬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为拯救祖国危亡而战的尚武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正是从塑造“国魂”这个意义上,梁启超从陆游集中读出了惊喜,读出了他的向往和寻觅,扫荡绮丽风,就必须高扬陆游的旗帜!

的前二句,有胆有识,振聋发聩,为颂陆游作了最好的铺垫。有了背景,有了对立面,不必再作长篇铺写,只须画龙点睛,就能使英雄挺立起来。人只用了七个字,就对陆游作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评价。“什九”,十分之九。作者自注:“中国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从军乐”与“从军苦”,一字之别,则把陆的光辉特色和陆游的爱国情怀丰满地、具有历史感地显现出来。陆游一生为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而呼号不息,并曾“壮年从戎”,身临抗战前线,度过九个月“雕鞍驰射”的“从军”生活。直至晚年,人每每忆及“当年豪举”,总以为乐事,流露兴奋自豪的情感。陆游的这些,当然是他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的艺术写照。这对于苦苦渴望民族复兴的梁启超,怎能不产生由衷的崇敬仰慕之情呢?最后一句,由此引发,豪气喷薄,发自肺腑。中国千年史册,谁能算得上是舍命报国的英雄好汉,陆游便是!一位近代的爱国者对一位古代爱国者的深情的礼赞,撼动人心,激荡天地。

这首作于1899年,正值维新变法失败,爱国志士梁启超赴日本避难之时。从这首颂陆游爱国篇的绝句中,我们真切看到作者的拏云心事。他未因失败而有半点消沉,报国雄心犹在,情调依然高昂。戊戌政变的惨痛一幕,使作者痛定思痛,意识到没有武力,没有尚武精神,决不能挽救国家的危亡,对陆游中尚武精神的极度赞,正是他激励自己,也是激励民族的豪迈心声。

2、外国爱情古代爱情《关雎》1000字

【www.llysc.cn--散文】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经》第一篇。更是中国古代爱情的经典,这首爱情又该怎样呢?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经》的第一篇,而《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经》的人,在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即《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解释为“民间情”,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经·国风》中的很多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在古代,这一基本单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3、黄畬《梢青》爱国

锦样山河,何人坏了,雨嶂烟峦。故苑莺花,旧家燕子,一例阑珊。 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秦关汉关。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

张煌言

张煌言是一位明末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也是个著名的人和词家。

1945年清兵渡江南京明朝福王弘光**覆灭后。明潞王在杭州监国,但不到三天,他就投降清廷,那时鄞县城里有董志宁、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鼎、毛聚奎等号称六狂生。他们听见清兵要渡钱塘江的话,就拥护钱肃乐为盟主兴兵起义,钱肃乐会了方国安,王之仁军队封锁钱塘江,这时人张煌言从北地回来,一同议定拥鲁王朱以海在浙江绍兴监国。鲁王封他为行人司事。不久浙东失守,他奉鲁王逃到舟山。从清顺治三年到顺治十三年这十一年时间他与定西侯张名振等人一道在浙东舟山及福建沿海地区坚持抗清*,其间并同民族英雄郑成功一起举兵抗清,后并与李自成余部荆襄十三家农民军联系共抗清军。他既是一个有高度成就的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抗清*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这些写得情感激昂,语言流畅,有血有肉。他的词也是这样。这首《梢青》小令是斥责当时奸臣误国致使山河改色,抒发了亡国的悲痛和悼念。

上片开头三句是大声呵问那烟雨迷漫中的大好锦绣山河,是被谁给弄坏了?这是对当时奸臣弄权朝政*的愤怒斥责。锦样山河:本杜甫《清明》:“汉主山河锦绣中”而来。坏了:指大好山河被破坏了。“坏”字用得很好。《晋书·王纳传》:“纳望阙而叹曰:好家居,纤儿撞坏之邪!”“坏”字本此。故苑三句是说故宫苑囿的花草和燕子一齐衰落了。阑珊:衰落。李煜《浪淘沙》词:“春意阑珊”。这句含有无限兴亡之感。下片此身三句是说:我天性愚顽,不达时务,更不要问现在是秦关还是汉关?意外是说明朝已亡,要不要问是谁家的天下了。这是伤心已极的反语。天顽:天赋愚顽,是自谦之辞。秦关:张华《萧史》:“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汉关: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自发三句是说我对镜中白发,匣里宝剑,不禁伤心流下泪来。这是表现*暮年的悲凉心境。白发镜中: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青萍匣里:青萍;宝剑名。陈琳《答东阿王》笺:“君侯体高俗之材,秉青萍干将之器。”李白《邺中赠王大》:“青萍匣中鸣。”

这首词有须眉怒张之态,激愤悲凉,读之使人回肠荡气。近人赵叔雍评张氏词说:“风格骞举,雅韵欲流。《梢青》一词,可以窥其一斑。”(见《惜阴堂录刻明词提要》)单从风格方面来欣,尚觉不足。

4、陈琳《白沟》爱国

宝符藏山自可攻, 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 丰沛空海内风。

赵普无四方志, 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 止罪宣和恐未公。

刘因

人多为宋、金遗民,他们大都经历了改朝换代的社会动乱,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苦闷,因而作品较多地反映了民族意识,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刘因的《白沟》、《渡白沟》、《白雁行》、《海南鸟》等作品都表达了深沉的故国之思。

白沟,是宋、辽的界河,也是北宋王朝屈辱的象征。人以此地名为题,意在说明北宋王朝丧权辱国,由来已久,并非始自宋徽赵佶。题不仅有咏史特色,且凝集着人对北宋统治集团极端不满的情绪。“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的首句以春秋时晋卿赵简子借宝符藏山选择太子的典故(事见《史记·赵世家》)感叹宋太祖、太的儿孙对外软弱无能。宋太祖、太曾图谋收取燕云,然而他们的儿孙却没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来收复燕云十六州,致使幽燕大片土地,长期被辽占领。“出群雄”语出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四:“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人由惋惜进而忧伤:“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海内风。”“幽燕”地区名,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唐以前属幽州,战国时属燕国,故称幽燕。五代晋石敬塘在契丹扶持下,建国时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后汉、后周及北宋均未能收复。“中天”指宋统治的中原。“幽燕不照中天月”人用月亮的光照比喻宋的势力达不到幽燕一带。“丰沛”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刘邦平定天下之后,曾回丰沛,置酒宴请父老,唱《大风》,(已见本书)。“丰沛空海内风”是说宋太祖未能象汉高祖那样“威加海内”统一全国。比较之下,人怎能不感到忧愤!为什么会这样?接着揭示原因。“赵普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赵普”是宋太祖和太两朝宰相。主张对契丹采取单纯防御的政策,曾劝阻太取燕。人表面上指责赵普,实际是讽刺北宋历代皇帝,说他们本来就没有巩固边防,扩展疆域的壮志。“澶渊”,古湖泊名,又名繁渊,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宋真景德年(1004)辽萧太后与圣率军南下。真畏敌欲南逃,宰相寇准力劝真亲征,真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取得小胜后与辽议和,订立屈辱的“澶渊之盟”,宋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什万匹,尊契丹太后为叔母,做了儿皇帝。澶渊和议维持了一百多年。这本是严重丧权辱国的盟约,而宋下朝却认为是一次胜利,将“澶渊之盟”视为不世之功。这不仅可笑,简直是不知羞耻!“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自沟”,河名,在今河北新城县东,自北而南注入巨马河。宋辽以河为界,故也称界河。金灭辽后,南下灭北宋,江淮成为南宋和金国的国界。“宣和”宋徽年号。宣和末年,赵佶见金兵南犯,不敢抵抗。为了推御责任,便在1126年急忙传位给他的儿子钦赵桓。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俘虏了这老少两代皇帝和后妃、皇子、公主、室三千人北去,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徽有很大的责任,有罪于宋室。但人认为宋的灭亡,是宋室历代统治者造成的,如果仪归罪于徽赵佶,那也是不公允的。

《白沟》这首咏史七律,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指斥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软弱无能,长期不能收复幽燕,统一全国,对辽金一贯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终于酿成亡国惨祸。表现了人在统下,对宋王朝深沉的怀念,从批判历史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北宋王朝(也包括南宋)亡国的教训。的对仗工整,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引史用典,精当贴切,隐而不露。全贯以指责之情,实怀故国之思,念之深,责之切,足见人对故国一片赤诚。

点击查看更多诗歌鉴赏 早梅 柳宗元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1946.html

热门阅读

  1. 教学设计模板学习心得体会
  2. 在这里写标题日记
  3.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名句
  4. 关于《管好自己就能飞》的读后感范文
  5.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6.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600字
  7. 关于优秀班主任发言稿范文
  8. 席慕容散文《荒谬的真实》鉴赏
  9. 《探索月球奥妙》综合性学习第二课时教案
  10. 鸡蛋的秘密五年级作文400字
  11. 聊欲投吾簪美文
  12. 菊花的诗句有哪些
  13. 有创意的端午节手机微信祝福短信
  14. 2015肃纪正风好扬帆学习心得体会
  15. 教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1500字
  16.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的作文
  17. 带有动物的春联摘抄
  18. 故乡的味道生活随笔
  19. 《松鼠》精品教学设计范文
  20. 《的乘法口诀》听课心得体会
  21. 精选圣诞节的诗歌
  22. 阳光体育的活动总结
  23. 居间服务费合同范本
  24. 关于赞颂梅花品质的诗句
  25. 妇女节祝福语
  26. 记叙文600字范文
  27. 描写春天的诗句
  28. 大学放假通知
  29. 《小兄妹奇遇记》童话故事
  30. 圣诞节老师给学生的祝福语
  31. 安全管理责任协议书
  32. 感受生活记叙文
  33. 赞美记者的诗歌
  34. 声韵和谐、语言优美的短文·刘禹熙《陋室铭》赏析
  35. 欢乐过春节手抄报文字
  36. 公司十周年庆典祝贺词
  37. 心得体会怎样来写
  38. 二年级2班家长会心得范文
  39. 2019青春正能量励志语录
  40. 我的过去一年征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3:39:33
本页面最近被 163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天津,TA在页面停留了 12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