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历史典故之黄香温席

发布时间: 2025-07-12 14:56:35

三字经历史典故之黄香温席

《三字经》用简短的言辞道出了不少历史典故,其中尤以劝学立志的典故为最。这些小故事中,有勤奋的学子,有德的少年,才华横溢的少男少女,教子有方的慈母严父。

《三字经》希望通过这些古人的故事传达这样一种理念:只要坚持勤奋的学习,任何人都能获得成功。那些古人可以做到,你也一样。

《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辑成《二十四*》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因此,自明清以来,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履历中却留下了许多疑问。如关于他的生年,他的家世等,史书缺载。特别是他被罢免魏郡太守一事,至今仍是一个谜团。按《后汉书》黄香本传载,延平元年(106),全国普遭水灾,朝廷敕令各地,不准虚饰灾情,掩匿盗贼,草菅人命,*。黄香终因此事受牵连而被免职。数月后,卒于家。这其中的详情后人不得而知。

拓展阅读

1、阅读

【出处】《孟子·尽心下》。

【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相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

传说在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周武王得知商纣王的军队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率军队,进至牧野。

商纣王闻讯后,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后来,《尚书·武成》中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有一次读到这里颇有感慨地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以血流杵也?”按照孟子的看法,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成河呢?肯定是《尚书》的记述有问题。

【成长心语】

验是一个既有用又无用,既有利又有害的东西,用得好可以使你不断成功,用得不好则会让你一败涂地。书上说的只是理论和验,要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验证,得到的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书也有错的时候。如果一味相信书本上的东西,就有可能被误导,反而不如没有书本了。在现实中,我们也常看见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死抱着书本,两眼不见现实,进行所谓的研究。他们的作为充其量不过证明他们自己是书呆子而已。

2、阅读

【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

【释义】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古时候有个叫做乐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书达理、勤劳贤惠的妻子,她总是帮助和辅佐丈夫力求上进,做个有抱负的人。

乐羊子出门求学,没有多久就回来了,妻子问他回来的缘。乐羊子说:“出门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了这话,半晌无语,表情很是难过。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织布机前“咔嚓咔嚓”把织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断了。乐羊子吃了一惊,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妻子回答说:“这匹布是我**夜夜不停地织呀织呀,它才一丝一缕地积累起来,一分一毫地变长起来,终于织成了一整匹布。现在我把它剪断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光陰,它也永远不能恢复为整匹布了。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一点点地积累知识才能成功。你现在半途而废,不愿坚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断布一样可惜吗?”

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成长心语】

乐羊子妻以她的远见和勇气帮助丈夫坚定了求学的意志,而乐羊子也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困难,坚持学习。这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持以恒的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应该磨炼自己的意志,不懈地努力。只有锲而不舍的人才会成功,半途而废的人将一事无成。

3、阅读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

【释义】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汉明帝时,东汉名将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意欲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刚到鄯善国时,鄯善国王款待十分周到,后来却忽然改变了态度。班超猜想一定是北匈奴也派来了使臣,他们从中作梗,使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

班超当即把随从官兵召到一起喝酒,趁大家酒劲正浓,说道:“现今大家和我一起都身在异国,本是想立大功,以求发达。可匈奴使臣来到这里没有几天,鄯善王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说不定哪天他会把我们送给匈奴,那我们可就要被豺狼吞吃了。大家说该怎么办?”部下们都说:“在这危亡地,生死都由司马您调遣!”于是,班超提议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眼下也只有趁夜火攻匈奴使臣大营,使他们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人马,然后趁乱消灭他们。只有这样,鄯善国才会一心一意归顺汉朝。”

就这样,班超率领36人,一举拿下匈奴军营,鄯善国举国震惊。果如班超所言,匈奴来使被杀后,鄯善国与汉朝正式建立了联盟。

【成长心语】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于冒险,敢作敢为,是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不可预知的未来,你没有必要担心惧怕,你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去体验冒险给你带来的快乐。冒险精神的表现不仅是一种顽强的意志,更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能力。冒险精神不是赌徒的孤注一掷,不是意气用事的蛮干精神,只有深思熟虑才能有效决断。

4、阅读

【出处】(北宋)欧陽修《归田录》。

【释义】做什么事情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北宋时期,有个人叫陈康肃,号尧咨,他从小就喜欢射箭,整日练习,所以他的箭术十分精湛。他因此非常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

有一天,陈尧咨练习射箭,只见他举起了弓,搭上箭,一连发出十支箭,每支箭都正中红心。旁观人见他有如此高超的射箭本领,无不拍手叫好。陈尧咨自己也很得意,他环顾四周,发现一个卖油的老头只是略微地点了点头,有些不以为然的样子。陈尧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气地问他:“喂,你这个老头也会射箭吗?你看我射得怎样?”老人很干脆地回答:“我不会射箭。你射得还可以,但并没有什么,只是手法熟练而已。”

陈尧咨听了有些恼火地说:“老头儿,你敢小看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你有什么更高超的本事吗?”老人笑着说:“这射箭的本领我可没有,不过我可以倒油给你看看。根据我卖油的验,知道你的射箭本领也是熟能生巧而已。”说完老人拿了一个盛油的葫芦放在地上,又在葫芦口放了一枚有孔的铜钱。然后舀了一勺油,眼睛看准了,油勺轻轻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条细细的线,笔直地从钱孔流入葫芦里。倒完后,油一点儿也没沾到铜钱。

老人谦虚地说:“这也是一种平常的技术,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了十分惭愧,从此更加努力地练习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术了。

【成长心语】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同时,人的大脑记忆功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与规律,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的话,很快便会忘记。所以,学习中不断地重复是必不可少的。读书学习还有一个把书变薄再变厚的过程,抓住重点,加以联想、引申、升华,掌握其中的精髓,逐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理论。在多次重复后,我们便可以熟练地运用这个知识点或者是这项技能了。

点击查看更多三字经历史典故之黄香温席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6893.html

热门阅读

  1. 法学专业的学生精彩的自我鉴定范文
  2. 大学进入部门自荐书范文
  3. 描写留学生的打油诗
  4.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译赏析
  5. 2019年春节对联九言
  6. 爱迪生的发明小故事
  7.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范文
  8. 春雨周邦彦的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9. 3白色情人节给女朋友的祝福语大全
  10. 有关描写冬天寒冷的诗句
  11. 高一班主任工作反思总结模板
  12. 2015年母亲节征文:感恩母爱
  13. 最新有创意的结婚对联
  14. 食品公司生产责任制协议书模板
  15. 想开轿车的跳蚤读后感范文
  16. 古代诗歌大全
  17. 洒脱的哲理句子
  18. 砺学教育与家长协议书范文
  19. 在金色的沙滩上教学反思范文
  20. 店长年会简单发言稿
  21. 《识字六2》教学设计范文
  22. 生活中的应用六年级数学日记
  23. 《满江红倦客新丰》全词翻译赏析
  24. 2016年关于四六级考试的祝福语
  25. 不再憧憬做三毛散文
  26. 三字经读后感450字
  27. 出具分离式保函承诺书
  28. 高速公路领导述职述廉范文
  29. 放飞梦想演讲稿五则
  30. 有关旅途经典祝福语60句
  31. 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教师心得体会精选
  32. 赞美雨的诗歌
  33. 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灌溉管理机制创新研究论文
  34. 关于描写富春山水的诗句
  35. 和山水有关的诗句
  36. 描写秋天的诗句或词
  37. 赠汪伦改写初中作文范文
  38. 先进个人自荐书范例
  39. 小学校本教研实施计划
  40. 年味中学作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3:51:11
本页面最近被 57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新疆,TA在页面停留了 11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