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故事 简介

发布时间: 2025-08-22 11:20:29

红军长征的故事 简介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这些故事应该被后人所铭记。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红军长征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在红军女战士队伍中,有一位年仅11岁的小姑娘,只见她身背一条线毯、腰别一把横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吹奏为大家鼓劲,她就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王新兰。

王新兰,1924年出生于四川宣汉一个富裕家庭,她的叔叔王维舟是着名的*早期*员。在叔叔的影响下,王新兰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先后加入**。王新兰7岁时,因为人小,不易引起白匪注意,*组织常让她传递秘密文件。

1933年红四军入四川,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他任军长。当时王新兰只有9岁,虽然年幼,但在家人的熏陶下,也领悟了不少**道理。红军要长征了,家里只留下王新兰和多病的母亲。看到王新兰终日如坐针毡的样子,15岁的姐姐、红军女战士王新国看出了妹妹的心事,知道她希望跟着红军一起走。于是,在姐姐王新国的鼓励下,王新兰鼓足勇气报名参加红军。

深明大义的母亲对此感到特别欣慰,只是担心王新兰年龄太小,红军不收。

时任红四军*部主任的徐立清接待了她们。当他见到王新兰扎着两个羊角辫、个头还没有步枪高时,便微笑着问:“你这么小能干什么?”

王新兰惟恐红军首长把自己看小了,便大着嗓门说:“我什么都能干!”

徐主任见她率真的样子,哈哈大笑:“哦?什么都能干?那就说说你能干些什么。”

“好!”听首长话有松口,王新兰的劲头更足了:“我会写字,会跳舞,会吹奏,还会唱歌!”说着她还用手在地下写了几个字让徐立清看。

这时,姐姐王新国也在旁边帮腔:“首长,您就收下我妹妹吧!您别看她年龄小,可她已经为*工作好几年了。”她如数家珍般把王新兰几年来为*传递情报的事讲给徐立清。徐立清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嗯,不错,不错。”专心听王新国说完,徐立清转而对王新兰说:“小妹妹,不是红军不要你,只是你的年龄太小了……”

一听又没希望了,王新兰发起了小孩脾气:“小?小怎么了?哪个天生会打仗,还不是一点点学起来的。我虽然年龄小,可学东西还快呢!”

看王新兰参军的决心很大,徐立清最终同意了:“好吧,那你明天就过来吧!”王新兰当即兴奋得跳了起来。随着一声“是”,王新兰拉着姐姐就往外跑。徐立清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她们喊:“**妈同意吗?”“早就同意啦!”一句愉快的回答从门外飘了进来。

几兄妹把母亲托付给地方苏维埃组织后,第二天一大早,王新兰就到红四军报到了。王新国被分配到红四军*部宣传委员会工作,王新兰则安排在委员会下属的宣传队当宣传员。一到宣传队,姊妹俩就开始编演节目、书写标语。长征路上,王新兰和战友一起穿山越岭,爬冰卧雪,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大罪,从不叫苦叫累,也从不掉队。

不过,王新兰确实太小了,爬雪山,她是靠拉着马尾巴才攀上去的;过草地,她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趴在红军大哥哥的肩膀上。尽管这样,王新兰只要有机会,就会立在风口、站在路边,为战友们送歌献舞,加油鼓劲。

小红军王新兰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随同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们!为了*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到达南阳方城县独树镇附近。恰逢寒潮,风雨交加,战士们衣着单薄,冻得连枪栓都拉不开。不久,部队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危急时刻,吴焕先一手拿枪,一手拿刀,冲锋在前,和敌人展开白刃战。将帅不惜死,战士敢拼命,战斗中,就连没有武器的脚夫也拿着扁担参加了战斗。

吴焕先参加的最后一战,发生在1935年的甘肃泾水边。部队抢渡汭河,却被突然暴涨的河水分隔在南北两岸,尾追而至的国民*军向北岸袭来。前有天堑横断,后有敌军压上,吴焕先一马当先,带领百余名战士迅速抢占制高点,从侧翼向敌人发起猛攻。高地上,他向战士们大声疾呼:“跟我冲!”不幸的是,敌人的数粒子弹击中了这位年仅28岁的红军军政委,他细瘦的身体直挺挺地栽倒在了大雨中。

拓展阅读

1、“领巾”成

还在读幼儿园时,我就常常看到旁边小学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头戴小黄帽,脖子上挂着一块的布很神奇的从校园里走出来,我问妈妈:“那的布是什么呀?”妈妈告诉我,那叫领巾,是旗的一角,使用***的鲜血染成的,等我大了,表现好也可以挂上领巾。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了,在我心里:带上领巾就意味着我是小大人了。

左顾右盼,终于盼来了上小学,也终于盼来了神圣的一天:我光荣的戴上了领巾。当大姐姐为我挂上领巾时,我神气极了,连小胸脯也挺起了不少。放学时我昂首挺胸的走出校门,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从今天起,我也是一名少先队员了。回到家,我马上向妈妈行了一个队礼,五指并拢,高举头顶,动作想想还算标准的很。妈妈笑着问我这个队礼是什么意思,糟糕,还真想不起来也说不上来。妈妈笑着告诉我,五指并拢,高举头顶,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领巾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染的,象着**的胜利,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是少先队员的荣誉。说了一大通,我左耳进右耳出,眼里只有那块领巾。

时间过去了不少,我对领巾的新奇感也渐渐淡化,有最初的爱不释手变成了无可奈何。为了不被值日生和老师批评,每天佩戴它只是成了一种应付,天热了还嫌它。戴在脖子上也不再是整整齐齐,大都都是歪的或斜的,领巾脏了除非妈妈代劳洗,不然不会顾及它了。

直到有一天,妈妈让我看了一部影片:飘扬的领巾。才让我真正懂得领巾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意义,他们抛*,洒热血,为的就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领巾不仅仅是旗的一角,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象,象着少年先锋队的前身——劳动童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一腔热血投入**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这就是领巾的来历。

“戴在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与**战旗的颜色一样的”我牢牢记住了它。在我心里,它已经有了新的意义:诚实、勇敢、团结、活泼。在以后的生活里,我时时以一个少先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所能及帮助关心同学,尊老爱幼,遇到困难我也坚强了许多……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发生了大地震,造成很多人无家可归。天地无情人有情,学校发起了捐款活动,我毫不犹豫的把平时一点点省下来的零花钱全部捐了出去。

我热爱领巾,因为是它教会了我不少东西,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勇气。

2、著名飞夺泸定桥精选

风儿在怒吼,雨儿在哭泣。连风雨都被感动。,二万五千里,战士靠自己的双腿完成多么巨大的艰难行程。这是人类史上的奇迹。让我们再来重温那段艰苦的岁月吧!

看,泸定桥下水流湍急,汹涌无情!敌人的枪弹更是疯狂而残忍,但战士们并没有因此害怕、退缩,鲜血染了一根根乌黑、冰冷的铁链,他们仍是前进、前进……终于他们登上了对岸桥头阵地,消灭了全部敌人。

听,在无边的草地上,老班用和蔼的声音叫小**把鱼汤喝下。他们的粮食已经断了好几天了,菜地里的野菜也已被挖尽!饥饿,像一只只无形的怪兽,随时吞噬着战士们的生命!老班用一根生了锈的鱼钩,好不容易钓到了一两条小鱼,用它煮成鱼汤给小战士喝,自己却没舍得喝一口。在其他战士走出茫茫草地的同时,他却永远倒下了!

……

已经过去很多年了,那些英烈的背影也已日渐模糊。每当想起这一个个感人的,我依旧会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中国**史中的光辉篇章,被誉为地球上的飘带。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世人谱写了一曲气贯虹的英雄赞歌。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情。有时学习就像,它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激励我们,使我们进步。为奥运备战的运动员们就像在,面对着 “敌人”,他们总是很冷静的,用自己的毅力和实力,获得辉煌的成就。生活也像,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一次次的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让我们永远铭记的历史,继往开来,在社会主义新“”中建功立业!让永远在我们心中。

3、著名飞夺泸定桥精选

的路上,发生过许多感人的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丰碑》。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雪地中艰难的走着,忽然警卫员跑到将的面前,说:“前面有人冻*!”将快步的走到那,看见一位老战士倚着树冻僵了。将大喊到:“需处呢!喊他过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警卫员告诉将:“他就是需处,他把棉衣给了别战士,自己却被冻*!”

是这样的舍己为人,在《一袋干粮》,《魂驻小桥》等,不都是这种忘我的精神吗?

现在人们还有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吗?

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挤上上了78路*,我注意到:车里有几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站着,一个坐在座位上十岁左右的孩子,这显然反差很大。每次停车,或稍微刹一下车,这些老人都摇摇欲坠,如果没有了扶手和铁杆,恐怕早要摔倒了。

孩子的妈妈已经看不下了,好几次,偷偷地拍拍孩子,示意要让位。可孩子无动于衷,装着看不见。

后来妈妈急了,便直接喊他,可他头直摇,还说:“妈妈,我累了!我要再坐一会儿!”妈妈又说:“那么老人不更累呀!你还是个孩子,应该有活力!”

孩子不以为然的说:“再有活力,也是人。”孩子停了停,不耐烦地说:“他们干嘛不早来呀!

孩子说完了话,车箱里顿时鸦雀无声,许多目光都聚集到了孩子那里。

到了说完话后车靠站,车箱广播里传来了爱心话语:“请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这个孩子顿时低下了头……

在这个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孩子的自私与**的无畏精神恰恰相反;宁愿别人受累,也不愿自己受累,这样的孩子大还能为社会做贡献吗?

万里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知道贡献,知道舍己为人。

4、《李时珍学艺》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其中最为世人所知的就是他历时27年编成的《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一天傍晚,年轻的李时珍采药回来,路过一座鸭棚,便走进去和鸭老板聊天。

忽然,鸭棚外传来了小孩儿的哭声。

李时珍听到孩子哭得很痛苦,便走出鸭棚,打听情况。

小孩儿的父亲说:“孩子吃鱼时,一根刺卡在喉咙里,既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孩子很痛,嗓子都哭哑了。我们来找鸭老板帮忙,把刺取出来。”

鸭老板听完小孩儿父亲的话,抓来一只鸭子,用细绳捆住它的双腿,吊在架子上。然后,劝那个孩子:“你别哭,也别闹。如果不听话,鱼刺就取不出来了。你乖乖地等一会儿,鱼刺就没了。”

李时珍听了这番话,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莫非这鸭老板是个巫医?可他是个非常忠厚,心地善良的人啊。

过了一会儿,鸭老板拿起一个小碗,走到鸭子跟前去接从鸭嘴里流出来的口水。接了半碗后,鸭老板让小孩儿喝了下去。

不一会儿,小孩儿晃晃小脑袋,“呵呵”了两声,便“咯咯”地笑开了。

鸭老板问:“喉咙还痛吗?”

小孩儿回答说:“不痛了!”

看到这一切,李时珍惊呆了。

鸭老板送走了小孩儿父子后,李时珍便迎上前去,双手抱拳说:“老先生,鸭口水为什么能除去鱼刺呢?莫非是祖传秘方吗?”

鸭老板憨厚地笑道:“我每天放鸭,见鸭子吃壳蚶螺时,一口吞不下去,就用嘴衔住。随后,嘴里会流出许多口水。这时,鸭子把脖子伸几伸,就能**去了。我想,鸭子的口水能化壳蚶螺,也一定能化刺。我一试,果然很灵验。”

说完,鸭老板开怀大笑起来。

李时珍想:验方、偏方多在民间。鸭老板成了神郎中,鸭口水能去刺解痛。妙啊!

李时珍一直与鸭老板谈到月挂中天,才起身离去。后来,李时珍把这个验方传给农夫和渔人,一直流传到今天。

点击查看更多红军长征的故事 简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7941.html

热门阅读

  1. 住宅房租赁合同
  2. 竹枝词古诗译文及赏析
  3. 关于竹子顽强精神的句子
  4. 关于《刷子李》的优秀教学设计
  5. 我的表姐小学作文范文350字
  6. 小动物观察日记大全
  7. qq签名大全
  8. 研修班开学典礼上表态发言稿范文
  9. 公司老板年会发言稿范文
  10.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案
  11. 对李清照的咏春词赏析
  12. 王维的送别的诗句
  13. 201年3植树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14. 爱的天堂主题婚礼策划方案范文
  15. 委托物业管理合同范本
  16. 周末问候语大全
  17.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连环画怎样画
  18. 牡丹亭名句摘抄
  19. 课文《圆的认识》教学反思范文
  20. 古代寓言小故事欣赏
  21. 长征故事:扛起指导员的枪
  22. 201七夕甜蜜告白爱情祝福短信
  23. 中学素质教育的工作总结
  24. 201五一劳动节对联
  25. 201关于思乡的诗词
  26. 201年给女朋友的网络情人节祝福语
  27. 清明古诗词
  28. 《沁园春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9. 描写小狗的句子
  30. 企业贺鸡年对联
  31. 中秋节情话祝福语
  32. 关于寒假汽车营销的社会实践报告
  33. 东坡书院导游词推荐
  34. 《制订旅游计划》教学设计范文
  35. 立足岗位仰望星空教学能手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36. 写菊花的诗句古诗
  37. 超越体能的母亲读后感
  38. 春节手抄报简易内容
  39. 蜜蜂辛勤劳作的诗句
  40. 《母亲的恩情》备课教案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