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刷子李》的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1 15:02:30

关于《刷子李》的优秀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故事(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有位年轻的妈妈由于特殊的原因,担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儿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干活,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艰辛,但她无怨无悔。她每晚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给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已成为一道温馨而又特别的风景了。

有一天,这位妈妈讲了一个《丑小鸭》的故事后,就去帮婆婆洗脚了。当这位妈妈为婆婆洗完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一看,儿子不见了。妈妈正准备去找儿子,转过身来一看,儿子正用他那双稚嫩的小手端着一盆水颤颤巍巍地向她走来,她感到非常惊讶。这时,儿子童声童气地说:妈妈,洗脚!看到如此孝顺、懂事的孩子,妈妈感动得泪流满面。

2、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要说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现在我们要学的课文,也是讲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你们看老师写题目,板书:8、将心比心

2、生读题,说题意。

(那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3、自由读文,读完后说说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概括地说出来。

4、指名学生说,教师随机板书:

阿姨 奶奶

母亲 护士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这时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出来。

(感动、震撼、温暖)

2、假如你亲耳听到你奶奶说这件事,亲看到你母亲做这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动、也会感到温暖的。那么文中哪些地方感动了你呢?请边默读边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3、交流、品读。

4、出示课件。

(一)导语:孩子们,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呢?谁来说说吧?

品读句子:

句1: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手。

(1)说说为什么温暖了我的心?(这位阿姨很善良。)

(2)那些字词能使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沉重、一直、才)

(3)阿姨帮助的是自己的亲友吗?如果你是那位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

(4)朗读:请读出暖暖的感觉。

导语:阿姨为什么这样做?

句2: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1)你能像阿姨一样轻轻地说嘛?学生读。

4、小结:阿姨看到了老奶奶,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做出了善良的举动,令人感动,这就是将心比心。

5、引读:

是呀,学会了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爱心,读最后一段;

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天空更蓝,读最后一段;

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的阳光更灿烂,读最后一段。

(二)研读第二件事。

1、 第二件事哪些地方更让你怦然心动?

2、 交流、品读。

3、出示课件:

句1.一天,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2)如果你遇到了这种被扎了两针还没扎进血管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因疼痛而痛苦、埋怨或责备)

(3)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怪,甚至辱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导语:可是,母亲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让她成功了,是哪句话?

句2、不要紧,再来一次。

(1)你认为这句话简单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

(如果这位护士第三次失败,母亲又一次受皮肉之苦。)

(2)引读这句话:

当年轻的护士扎了两针还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她同样鼓励着

当母亲看到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时,这时她已经觉察到这是一个新手,但仍然鼓励着

导语:(1)当你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这位母亲说些什么?

(2)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呢?

句3、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4、小结:

母亲遇到护士扎针失败,就想到了我,,做出了宽容和鼓励的举止,令人心动,这就叫(让学生回答)。

5、引读:

是呀,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就多一份关怀,读最后一段。

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心胸犹如大海无边无垠,读最后一段。

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得更甜蜜,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1、导语:文中的阿姨与母亲的行为,让我们想起了一句什么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导语: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肯定也有过这种将心比心的举动的,想想看,谁来说说。

3、师引例。

大前年,我们那条街来了一位新邻居,她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奶奶。虽说这位来奶奶儿孙满堂,但真正关心她的人甚少,她靠捡破烂维持生计。我觉得她可怜,就把自己家种的菜送去,有时也把给我妈吃的食品分点去,有时在本村吃酒席时,还把该自己吃的那份好吃食物省点给她吃我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我也有个老妈妈。我也希望我娘家的人,能像我一样,不但不嫌弃老人,而且还给我老妈送去一份爱心。

有一年,我同样是教四年级,遇到一个特可怜的学生。他一岁多妈妈就离开了人世,爸爸因负债累累而逃之夭夭,可怜的孩子就跟着一个将近七十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可想而知,这个学生的日子过得多么贫苦。由于生活困窘,再加上无父母教育,他从小养成了那别人东西的恶习。我刚叫他的时候,告状的人,连续不断。可我不但不讨厌他,也从没说过他一句贼或小偷之类的话,而是默默地关照他。下雨天,看到他没雨鞋穿,我就买给他;看到他身上长疮,我就买药膏,亲手帮他搽。菜啦、水果啦、鸡蛋啦等等,我什么东西都给他吃。这样一来,到了五年级,他就改掉了这个恶习。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想到:如果我的孩子像他这么小,也像他一样,每天看到伙伴们吃这吃那,而他自己一天到晚,吃的除了饭,还是饭,也肯定很想吃,搞得不好,也会趁人不注意去拿别人的东西吃。

这样的例子,老师我有很多,现在我把时间让给同学们。

3、 学生举例。

4、 出示课件心图。

导语:如果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那颗滚烫的心,学了全文后,为了勉励自己,你认为应该在你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什么词?

五、课外延伸。

1、出示课件:写一写:

不久的将来,这位小护士成了医院里工作最出色的护士,成了病患者最受欢迎的护士。一天,一家电视台要对她进行专门的采访,请你替她设计一份讲稿,说说她的心里话。

2、指名都设计稿

六、总结。

1、出示课件:

如果每一个人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台湾作家罗兰

2、学生齐读。

3、结束语:

总之,如果人人都能将心比心,我们的心灵会更美好,人生将更丰富,世界将更加美丽!

8、将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将心比心 感动 温暖

母亲 护士 将心比心 宽容 鼓励

人 人 将心比心 世界 美好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课文《将心比心》中有两个情节特别感人。其一,一位阿姨为一个老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老人感谢她时,她却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遇到这种情况,也有人为她开门。其二,作者的母亲打点滴时,遇实习护士,两针都未扎入血管,母亲仍平静和蔼地鼓励实习护士没关系,再来一次。这份宽容和鼓励缘自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她希望读医科大学的女儿将来也能遭此礼遇。

在本节课中,我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如在学习第二个故事时,我让学生细读触发点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找得很准,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扩散深入开来:数数妈妈说的话,几个字,简简单单。请你深入到这个故事中,再去读一读、品一品,你还会觉得简单吗?不要紧,再来一次对这位刚参加实习的护士来说这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吗?普普通通的一位母亲,她为什么能有如此不简单的举动,说出如此不简单的话呢?请联系下文再去体会。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到:透过母亲平静的眼神和轻轻的话语,可见母亲把那位护士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在鼓励她,支持她,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在将来的工作中也能得到患者的支持和鼓励。在这样有层次的导学中,学生深层次地感受、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将心比心》原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

(一)谈话导入(大约2分钟)

⒈同学们,你有没有遇到爸爸妈妈坚决不让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当时怎么想?后来怎么解决的?你满意吗?(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让做,很烦恼)

⒉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也许你的烦恼就不会这么多(边说边板书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后,问: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约10分钟)

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逐步展示学习目标(用放大的纸条贴到黑板一角):

1.想想什么是将心比心?读通谁与谁将心比心?不懂的地方用线标出来,自己认为好的句子用﹏标出来。

2.想想课文中温暖是什么意思?你体会过这种感觉吗?并举例说明。把你感到最温暖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同桌互相说说人为什么要将心比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示出自己的问题和好词佳句。

(三)阅读移情,态度培养(大约20分钟)

⒈课文主要讲了几个故事,给每个故事加个小标题。评议选定小标题并板书到黑板上。

⒉有哪些疑难问题请提出来,由其他同学解答或教师酌情灵活处理(如及时解释,悬而不解牵引学生深入阅读体会等)

重点问题预设:课文中温暖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说。让我们读读课文,体会一下温暖的感觉。

⒊重点学习第二个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同桌互说,指名说想法,怎么把你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呢?试一试。自由读,小组内互读互评,指名读同学评议,再自由练读后指名读,小组内分角色读。(层层设问参考:妈妈为什么这样说,如果是你遇到妈妈的情况将会怎么说,后果可能怎样?怎么知道的?)

现在体会到什么是温暖了吗?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感觉?

师述小结:对,将心比心,让我们人人感到愉快,感到心窝里暖烘烘的(补充板书温暖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学习第一个故事,默读并思考阿姨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最能看出来?(重点领会一直)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大约8分钟)

⒈自由读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后谈话:现在能明白当初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让你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吗?谁来谈谈?

谁愿意说说为什么要将心比心?说后齐读结尾段。

⒉举手说说学习完课文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师酌情解答或引导学生课外自寻答案)

巩固生字、多音字,积累好词佳句。

⒊布置作业:回家后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听,并向他们说一说你最想告诉他的心里话。

自选作业:《xx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件将心比心或者没能够将心比心的事,交班内《语文报》评选录用,办一期将心比心专辑。

拓展阅读

1、数相反数

一、创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师要求二个生在课桌前背靠背站好(分左右),听师口令:“向前3步走”。

师:规定向右为正(正号可以省略),向右走3步,向左走3步各记作什么?

生:向右走3步记作3步;向左走3步记作-3步。

师:规定两个同未走时的点为原点,用上一节课的数轴将上述问题情境中的3和-3表示出来。

生: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表示3和-3的点。

师:从数轴上观察,这两个数分别在数轴上原点的什么位置,距离是多少?

生: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原点对称)

师:在代数中,把具有上述特点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今天我们就来习相反数的概念。

二、启发思考,习新课

师:在数轴上还能找出这样的数吗?举例说明

生举例,师板书

师:观察黑板上的各组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生1:都是一个正数一个负数。

师:回答很好。还这其他说法吗?

生2:2和-2的数字相同(都是2),但性质符号不同。

师:你能给出相反数的定义吗?

师板书,同时分析定义强调“只有”“互为”。

如果有生对“0”提出疑问,师讲解,如果没有互动时师提出。

师生互动:小组抢答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师:如何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数a的相反数又是什么?

生:最后得出结论“ a的相反数是-a”。

师强调: “a的相反数是-a” 还可说成“a和-a互为相反数”, “a”可表示任意数(正数、负数、0),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加一个“-”号。

师问:把a分别换成+5,-7,0时,这些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

生思考后答: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可以在这个数前加一个“-”号,即:+5的相反数表示为-(+5),-7的相反数表示为-(-7),0的相反数是-0。

师再提出问题: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号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那么-(+1.1)表示什么意思?-(-7)呢,-(-9.8)呢?它们的结果应是多少?

生活动:讨论、分析、思考后回答:

生1:-(+1.1)表示+1.1的相反数,结果是-1.1。

生2:-(-7)表示-7的相反数,结果是+7。

生3:-(-9.8)-9.8的相反数,结果是+9.8。

师引导:在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如果在这些数前面加上“+”号呢?

生思考后回答:在一个数前面加上“+”仍表示这个数,因为“+”号可省略。

师:通过相反数的意义,我们可以将多重符号进行化简,化简规律是什么?

生得出多重符号化简规律。

师板演规范解题过程。

练习题:生互相出题考,师**

小结:通过前面的习交流,请同们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会了什么?

生1:相反数是指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生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生3:还有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0除外)的两个点位原点的两旁,并且原点对称。

师:同说得很好,对相反数的概念理解得十分深刻。怎样确定一个数的相反数呢?

生4:由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来确定。

生5: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一个负号就能确定这个数的相反数。

生6:多重符号的化简

三、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课件练习题

生解答师讲评略。

反思: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生练的太少,二是老师讲太多,三是难点没突破;在以后的中一定要多想、多思考、多研究,不能说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很完美,但要求自己尽力做得更好。

2、《我多想去看看》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写“升、广”两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谈话】

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在哪里吗?(生)对了,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北北京逛逛,好吗?

一、导趣──揭示课题

1、情景导趣:出示课件(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录像)

们,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北京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你们想去北京看看吗?

2、故事导思:

出示课件(展示“文中图”):同们,山里有一个孩,也跟你们一样,特别想去看看北京的升旗仪式,他的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个孩从此就非常想去看看。今天我们和这位小朋友一起去看观赏美丽的北京城好吗?现在我们先来习课文。揭示课题,板题:我多想去看看。

3、识记导

生齐读课题,识记“想”字。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想”字,看哪位同能用最好的方法记住这个“想”字,同们能行吗?(生答)

师评点:同们观察得真仔细,记字的方法也非常好,“想”字的上部分是“木”字和“目”字,下面是“心”字底,它的读音是“xīǎnɡ”,记住了吗?

齐读课题。

二、导读──感悟全文

1、同桌互读课文感悟:

们,我多想去看些什么呢?老师想让同桌的同一起读课文,把你知道的告诉老师,行吗?请同们打开课本102页。

生说出“我多想去看……”然后齐读课文。(同们,刚才这几位同把课文内容都说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好吗?

2、交流纠正。出示“看看、妈妈、告诉”指导读准字音:

刚才同们说得很好,也读得很动听,但是有几个词的读音大家读得还不够亲切,老师跟家练练好吗?

3、合作深化。(齐读课文)。

三、导认──温习生词

出示生字卡:“广、升”(用“升”和“广”字组词或说句)。

们读得真棒!老师这里有几个调皮的字宝宝,看谁还能记得它们的名字。

四、导写──掌握生字

1、(让生到讲台演示写字)

大家真聪明,很爱习,刚才用“升”字和“广”字组词说句做得很好,同们会写这两个字吗?

2、课件(书空,掌握书写笔顺和结构)

们,请看电脑老师是怎样写的,大家仔细观察笔画的位置。

3、生练写:写好了,给你的同桌瞧一瞧。

五、导情──提升理解

1、朗读导情:

老师发现我们这个班的小朋友写字特别认真,老师还想让男女同读课文比赛,看看谁读得好,行吗?(男生扮“我”,女生扮“妈妈”)

2、图片激情:

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故宫、升旗仪式等画面,激发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感情。

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带大家去北京看看,好吗?

六、导思──领略文旨

1、老师刚才给同展示了北京城美丽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个景色?为什么?

2、课件展示升旗仪式,引导理解“壮观”:

你最喜欢“天安门升旗仪式”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3、同们,你们看到升旗仪式的场面怎样,你们能用一个词说说吗?(出示“壮观”)然后读“遥远的……壮观”加深体会

4、分组讨论“假如当时你就站在国旗下,你想对国旗说些什么?”。

们,天安门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假如你站在国旗下,你会对国旗说些什么呢?老师想让大家分小组讨论这个问题,行吗?

4、小结:国旗是我国的象征,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每天早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鲜红的五星红旗也随着红太阳在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现在我们也来参加北京的升旗仪式,好吗?

5、(课件展示“升旗仪式”让生体验,升华感情。

6、我们校每周的星期一也举行升旗仪式,你们是怎样做的?谁来告诉老师。

七、导说──拓展思维

出示句式(课件),指导说话:

1、我国的首都在___________。

2、我国的国旗是____________。

3、同桌互说

们,首都北京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你们想对北京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请同桌的同互相说说,好吗?

八、导志──归结全文

1、师小结

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那里不仅有庄严的升旗仪式,还有宏伟的建筑,美丽的风景,到2008年,北京将要举办奥运会,那时的北京会更加漂亮,大家想去看看吗?

3、播放《我多想去看看》歌曲,娱情悟文。

现在我们一起乘着快车去看看美丽的北京城吧!

3、数相反数

目标 1, 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系;

2, 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3, 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难点 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知识重点 相反数的概念

过程(师生活动) 理念

置情境

引入课题 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4, -2,-5,+2

允许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

思考结论:科书第13页的思考

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归纳结论:科书第13页的归纳。 以开放的形式创情境,以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

培养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

深化主题提炼定义 给出相反数的定义

问题2: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为什么?

生思考讨论交流,师归纳总结。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系?

练一练: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 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

给出规律

解决问题 问题3:-(+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简它们吗?

生交流。

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5和+5

练一练:科书第14页第二个练习 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得出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1, 相反数的定义

2, 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 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 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3题

2, 选做题 师自行安排

本课育评注(课堂理念,实际效果及改进想)

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方法,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也能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本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生在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习,自主探究,观察归纳,重视生的思维过程,并给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刷子李》的优秀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v294.cn/articles/3857.html

热门阅读

  1. 带春字的诗句
  2. 2016年四月祝福语锦集
  3. 《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读后感950字
  4. 结婚撒帐祝福语大全
  5. 表达游子思乡诗句
  6. 寓言故事义鹊怜孤的
  7. 2016中秋节给父母的祝福语
  8. 关于黄豆发芽观察日记2则
  9. 李白古诗《古风》赏析
  10. 羊皮卷的读后感600字
  11. 零陵早春诗词
  12. 我要当班长演讲稿
  13. 脾气惹的祸美文摘抄
  14. 测试技术专业研究新生自我介绍范文
  15. 物理班教学实习个人总结发言稿范文
  16. 我想变成坏孩子抒情作文
  17. 民主管理推进会的发言稿
  18. 《一夜的工作》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19. 社区工作者自我鉴定
  20. 《沁园春·雪》小学语文课文赏析
  21. 蜈蚣的歇后语
  22. 辽化仪表厂年度生产实习报告
  23. 情人节祝福诗句有哪些
  24. 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训心得
  25. 有点小忧伤的句子
  26. 春望的全诗鉴赏
  27. 校园小品剧本搞笑大全
  28. 软件的售后服务承诺书
  29. 简短的人生感悟句子
  30. 清明节诗词集锦
  31.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原文鉴赏
  32. 长辈生日祝福语简短精辟
  33. 描述春天景色的诗句
  34. 寒山寺景点导游词
  35. 委婉表达爱意的句子有哪些
  36. 《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37. 班班通培训心得体会最新范文
  38. 我的篮球情缘初一学生作文
  39. 念如海抒情散文
  40. 圣诞节英语祝福短信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5:21:19
本页面最近被 96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福建,TA在页面停留了 174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