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关于清明节扫墓作文
第一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家一定知道杜牧写的《清明》吧!为了寄托对***,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全国上下在清明期间通过各种形式深切地缅怀逝者。
4月5日清明节那天,而我用特殊的方式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早上,我打开电视,调到我喜欢看的《央视新闻频道》,此时隆重庄严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我。原来是*扫墓活动直播。此刻,大家的神情十分凝重,心情无比沉重。只见,着装整齐的军人们胸前都戴着白花,手里拿着花圈,迈着沉重的方步缓缓地走到*们的碑前,深深一鞠躬,将花圈慢慢地,端端正正地放在碑前。接着,全场肃静,向伟大的***鞠躬,沉默三分钟。我想:如果没有***的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怎么会有我们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如果没有*们的牺牲,怎么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们的无私贡献,我们的祖国怎么会有这样的辉煌成就?**者在战争中不怕牺牲,受到敌人的攻击也决不动摇,誓死保护祖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不正是***们的写照吗?
当听到给*们的致辞时,我的鼻子总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心绪难以平静。但是,我要坚强起来,刘胡兰坚定意志,邱少云的不怕牺牲的品格,杨靖宇的勇猛抗日……….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如果*们在天有灵,我怀着真诚的心对你们说:“大英雄们,我最敬佩的大英雄们!你们悄无声息地走了,你们没有过上幸福安乐的生活,但你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第二篇
今天是四月五日,学校放清明节假。我回到了家乡和亲人们一起过清明节。
早上的时候,妈妈和奶奶早早就起床了,要做许多的事情,到市场买菜、肉,其中有葱、荷兰豆、猪肠子、豆腐、猪肉、猪肚。妈妈买完各种东西后,就回家当场和爸爸一起杀鸡、炒菜、买鞭炮……做清明扫墓前的准备。妈妈叮嘱我们说:饭后不要乱跑,上午准备出发去扫墓。
妈妈、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准备工作,从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点的时候,我们带着汽水和啤酒,还有鸡鸭、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带着装满黄草纸,冥币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发了。哥哥是负责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虽然很重但却坚持扛到目的地,因为妈妈相信他的实力。相对来说,我拿的东西是很轻的,但责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气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脏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达墓地,后面的一群慢慢才跟上来了。
二伯一上来就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后的野草和烂泥清理起来,清理干净后,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里,拿起锄头挖了几块大的泥块。我、哥哥还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块。我们把石块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带来的纸钱统统交给二伯,,二伯把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钱分别放在石碑的东西南北方向,用石头压着。此后,奶奶把盛了两碗干饭用两双筷子插在饭的*,再在墓碑前摆上各种供品。然后奶奶就拿出一大麻袋的黄纸和冥钱,让我们分别把它们搓得均匀。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尽力气地搓,像打沙包一样用力地打着,使冥钱都均匀散开而他的拳头的皮搓破了。纸钱搓好以后,表哥就把火点着了,点燃了香烛,纸钱一叠一叠地烧,在烧纸钱的过程中,由于风势很大,使得周围的干草燃起来了,我们赶紧拿起树枝扑打火焰,扑灭火焰后,又锄了一条防火隔离带。接着把还没有烧完的纸钱再烧起来。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说:“糟糕,下雨了。“小姑和妈妈却不慌张,她们异口同声地说:“下钱罗,下钱罗,祖宗在保佑我们今年赚大钱了!”。几位表哥们点燃了“浪漫礼花”,随着“呼--啪啪啪”响了三声,那礼炮就像离弓的箭一样,在空中跳舞几圈后爆炸了,显得绚丽多彩。小雨此时也停了,天空又出现了太阳。
我们全体成员在铺了毡子的墓碑前齐齐地跪下来,随着二伯的叫声又跪又拜,我们在默默祝愿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祷祖宗保佑我们下一代兴旺发达。
最后,我们打开了带来的东西,午饭就在墓前吃,含义是邀请祖宗和我们一起吃饭。我觉得这顿饭很好吃,也觉得清明节扫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
拓展阅读
1、小学一年级清明节踏青作文
今天风和日丽,我和妹妹同爸爸、妈妈一同去踏青寻找春天的气息。
我们走过一条条蜿蜒的山路,来到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丛中。油菜花也许是春天的象征之一。细细地品闻它,有一种阳光的味道。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来来*地采着花蜜。也许是平时太过劳累,油菜花的味道竟然使我感到十分放松,非常舒心,一种被温暖包围的感觉油然而生。为此,我和妹妹采了一大把油菜花。美丽的油菜花令我们两姐妹爱不释手。
往前走一大片茶树萌出了嫩黄嫩*小芽苞,活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宝宝。我和妹妹用手指尖轻轻触碰那一个个穿着绿衣的小宝宝,眼底充满了对新生命的喜爱。
再往前走,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听着溪流潺潺的水声,真是春意盎然啊!小溪中还有几只小鸭子,不时传来一阵阵嘎嘎的叫声,使我更快、更早地抛开生活中烦恼回归到了大自然母亲的怀抱。
走着走着有点累了,我和妹妹跑到一块开满蒲公英的草坪上。爸爸、妈妈在大树下坐下来休息。而我和妹妹却仍然精力充沛,在草坪上跑来跑去互相追逐嬉戏玩耍。这时不知从哪儿飞来一群花蝴蝶。我和妹妹赶忙卯足了劲,不停地地草坪中追赶那扑闪着美丽翅膀的花蝴蝶。我们真像两只可爱淘气的小猫咪。
踏青真好玩!我下次还要去踏青!
2、小学四年级关于美丽的秋天作文
【篇一】
一年四季,有人喜欢百花争艳的春天;有人喜欢鸟语蝉鸣的夏天;有人喜欢粉妆玉琢的冬天,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丰收喜悦的秋天了。
秋天的天空瓦蓝瓦蓝的,就像一块蓝玻璃。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上有几棵梧桐树伫立在那儿,小梧桐树叶们对枫树妈妈说:“妈妈,我们长大了可以出去游玩了吧!”梧桐树妈妈伸展着自己的手臂,小梧桐叶们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轻轻地飞走了。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去了夏天的炎热。
果园里,成熟的大苹果扒开绿叶笑眯眯地望着这花花世界;葡萄架上一颗颗又大又红的葡萄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像一颗颗美丽的红宝石;通红通红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在荡秋千。
田野里,金*稻子成了,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仿佛一群小朋友陶醉在金色的童年里;高粱像一位位经验丰富满面红光的老人,驼着背;成片的大豆抖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好像在讨论谁的豆子最大;玉米露出了一串胡须;向日葵向着太阳······
秋天的花坛里,月季花竞相开放把大地装扮得更加美丽。花中的佼佼者就要数菊花了,当我走到菊花坛前,不禁眼花缭乱。菊花有白的,*,紫里透红的······色彩各异。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
【篇二】
不知不觉,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了,秋姐姐悄悄地来到了人间,给大地换上了新衣服。
秋天不像春天那样温暖,不像夏天那样炎热,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秋天是美丽的。
瞧,秋天的风把枫叶染红了,近看像一团火球在熊熊燃烧,远看像一片朝霞。天空像刚刚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方飞去。树上的叶子都变黄了风儿轻轻一吹就落了下来,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花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有*、有红色的、有白色的……清澈见底的小河像透明的蓝绸子,静静的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几条小鱼在水里快活的游着。它们有时停下来,有时在水里转圈圈,有时在水里吐泡泡。
秋天不仅美丽,还是个丰收的季节。
快看,田野里的水稻弯着腰,好像在给我们鞠躬。高粱也高兴的笑了,把脸笑的红通通的,把腰也笑弯了。棉花也白了,像一层厚厚的雪。
果园里的水果散发出一股清香。红彤彤的苹果像胖娃娃的脸蛋一样。紫亮亮的葡萄又大又亮,好像在向我们打招呼。淡黄色的桔子也露出了笑脸,像一个个小灯笼一样,多可爱呀!还有黄澄澄的梨子,见了就让人流口水。石榴也不甘示弱,有的笑的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籽,真想去咬一口啊!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也是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
3、小学一年级清明节踏青作文
今天下午我们全家一起去同济桥放风筝,一路上大家一直讨论风筝到底该在哪里放?奶奶说:“在同济桥下面的小花园放。”妈妈和爸爸说:“在同济桥上放。”我和爷爷也赞同妈妈,爸爸在桥上放。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桥上,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开始准备放,而奶奶没有发现继续往前走。开始我负责拿风筝的线,爸爸负责拿着风筝。后来爸爸觉得我不太适合拿风筝线,就让我拿风筝。
最后,我们去桥下找奶奶。到了桥下,我们准备放起来,一阵大风吹来,我松手,风筝就飞起来了,我们的风筝越飞越高,我们手中的线也越来越少。突然,风小了,我们的风筝掉在了桥上了,这时我的心简直就要蹦出来了。奶奶叫爸爸上桥去拿风筝,可以风筝的线断了,风筝掉在了房子上。奶奶从卖花的商人那里借来了梯子,把风筝拿了下来。
最后,我们决定还是去桥上放,爷爷想出一个办法,把风筝放出河面,但是有了线,它一点都没有掉入河里,反而随着风儿越飞越高。 放飞风筝,放飞我的好心情!
4、小学三年级关于开学的作文
【篇一】
新学期来到了,我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深知,这条路不好走,在这条求学路上,我们面临的是更大的困难,更高的难度。为此我也有一些想法。
其实我的愿望与大家一样,那就是要在新的学期里努力学习,认真听老师讲课,上课要积极发言。不仅如此,还要经常参加各类活动,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我还希望自己能在每一次的考试上考出好成绩。我知道,要做到这些是十分艰难的的,但是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退缩,那这些又将变得非常容易。
我们在学习中也是十分有乐趣的,看到这里你一定会不相信吧,听我慢慢告诉你。
我们有很多好朋友,例如,在数学中,我们和众多的阿拉伯小朋友拉着手,漫游数学中学习的乐趣;在语文中我们和中国的优美文字一起欢闹;在英语里,我们对着ABC在笑;历史里,我们学习着古老中国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就是我们快乐的发源地,我们灵魂的升华!
我的理想就是将这些在初中所学的知识刻在我的脑子里,好让自己今后的各科考试里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知道,每个人心里想的是不一样的,因为,人各有志,目标不同。如今我渐渐长大了,我的新目标不是做什么伟人,也不想当什么艺人,更不是成为科学巨人。而是长大后考上一座较好的大学,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不平凡的事,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已经足够了。
让我们大家在新学期里携起手来,共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吧!大声喊一声:“新学期,我来了!”
【篇二】
开学了,一个多月的假日,梦一般的过去了。大清早,正在睡梦中的我,被妈妈那熟悉的声音叫醒,一个多月没早醒,我还真舍不得我的寒假生活。
我们又迎来了新学期,在每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期盼:明天的我会更精彩。因此,我一定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展现着自己迎接新学期的新气象。今天的老师,同学们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办公室、教室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就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祥和向上的新气象。相信在这种新气象地*和鼓舞下,我一定要在新学期取得新进步。
在新学期里,我有一个新的目标――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要成为行动的主人!我知道了成功不是靠梦想来实现,而是靠自己的行动。当然,在新的学期中,在学习要有新的成绩,这就要不懈地努力!付出一份努力才会换取一份收获。学习并不是一种兴趣,而是一种责任,是我应该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同时学习必定会有负担。没有苦累的过程,就不会有进步和提升,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不都是这样的道理吗?我把自己的喜悦,悲伤都化作前进的助力和动力,就会因此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新进步。成功中是我们的喜悦,成功背后是我们辛勤的汗水,没有耕耘就哪有收获,没有付出哪有所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进!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开始了新的旅程,扬起新的风帆吧!我要加油,在绚丽多彩的小学生活中,好好学习,这是冲刺,面向新的征程,也许会有坎坷、艰险,我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避过所有的浅滩到达成功的彼岸!
开学的第一天,一个崭新的一天;开学的第一天,一个有意义的一天;开学的第一天,一个惊讶与快乐的一天;开学的第一天,完美的结束,新的开始!
5、我做值日生—关于如何做值日生的小学三年级作文1600字
“当,当当……”预备钟响了,喧闹啥杂的教室慢慢地安静下来,有些同学还在手忙脚乱地整理文具。今天该我值日。我站起身,“威严”地四下看了看。嗯,纪律不错,没有离座的人。
离正式上课还有十分钟,我打算利用这点时间写篇表扬 稿送“红领巾广播站”。
“报告!”我抬头一粉,方浩站在门口。他斜背书包,由于书包带太长,他的书包奔在脚后跟上,还不住地用手在脸上胡乱擦着。怎么搞的,瞧他那副熊样!方浩的左手上还拿着一个烧饼,似乎没来得及咬出一个“月亮”来。
我皱了皱眉,把方浩叫了出去,故作严厉地问:“为什么迟到?”“我妈妈病了!”方浩小声说。我的天啊!我差点叫起来,方浩的妈妈就是陈老师,这可怎么办?我追问道:“什么病?”“高烧!”方浩又小声说。还好,不是大病,我吁了口气,让方浩进了教室,并向同学们宜布了这一消息。安静的教室里马上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陈老师病了,这节语文课怎么办?”“不知陈老师病重不重?”
今天是我值日,我得作主:嗯!首先必须尽快结束乱嚷嚷的局面。于是挺了挺胸,发出了第一个命令:“同学们,安静下来!”大家立即停止了议论。几十双眼睛齐刷剧地望着我。这时,我的大脑中枢高速运转着:写作文?读书?讲故事?去操场活动?不管怎样,今天全班都得听我的。我迅速做出选择:“曹瑛!领读!”我下达了第二个命令。“第几课?”“第23课!”领读开始了。
领读完了又怎么办呢?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双手放在背后,眉头紧锁,踱到教室门口,唉!第三个命令发什么呢?
正在这时,教学楼的拐角处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形,倚着墙壁,向我们教室慢慢移动。呀,是陈老师,我急忙揉了揉眼睛,不错,真是陈老师!我转过身对着教室里兴奋地大叫:“陈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即一片欢腾,还有的同学在鼓掌,后来变成了有节奏的喊声:“陈老师,来了!陈老师,来了!”
我在座位上坐了下来,心想:陈老师发烧上课,能行吗?我真替她担心,看来,我的第三个命令有内容了。我又站起身,向大家挥了挥手,清了清嗓子,高声地说:“同学们,今天,陈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我要求大家保持安静,读书、回答声要小一点。”然后又加了一句:“做得到吗?”“做—得—到!”听了同学响亮的回答,我满意地坐了下来。
陈老师来到教室门口,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四十多双眼睛一起投向老师,教室里静得出奇。我用“值日官”的眼睛四周一看—大家挺胸收腹,笔直端坐,姿势标准。我得意地看着老师。陈老师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
这节课上得非常好,连平时最爱动的易鸣也变规矩了。陈老师表扬了我们,说我们很懂事。我觉得她还特意看了我一眼,我心里又是一阵得意,但马上又镇静下来。哎,可别忘形,还得想想第四个命令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