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等歇后语
张思德烧炭--全心全意
蜜蜂酿蜜--不为自己
炝面馒头送闺女--实心实意
二尺长的
吹火筒--只有一个心眼
十里高山望平地--要看远景
八十岁老婆婆绣花--老来发愤
老大娘找飞机--望远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蚂蚁爬树--不怕高
矮子怕山--步步登高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瞎子进学堂--不认书(输)
三伏天的高粱杆--节节上升
老了的虎--雄心还在
钢板上打铆钉--毫不动摇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马上耍杂技--艺高胆大
将军不下马--奔前程
比赛场上的运动员--争先恐后
电线杆上耍把戏--武艺高
挑水骑单车--本领高
小脚女人踢足球--尖端
水牛过河--崭露头脚
独臂将军--有一手
四十里地不换肩--麻雀下鸡蛋
铁匠铺的买卖--样样都过得硬
房梁上挂暖壶--高水平
鱼鹰下洞庭--大有作为
拓展阅读
1、歇后语《打着鸭子上架》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拼音:dǎ zhe yā zi shàng jià
架,鸡、鸟栖息用的架子。鸭子不会上架,硬打着逼它上。1. 比喻勉强或迫使人去做不愿做或不会做的事情。2. 自己勉强去做。例如
严知孝说:“咳!你净装些个糊涂,你要是萍儿,你不愿意和大小子们在一块玩?孩子们自然会选择自己的道路,打着鸭子上架不行,强拧的瓜儿不甜!”(《红旗谱》41)
陈祥:你明天在苏家的堂会,唱什么戏?魏莲生:(不起劲)《尼姑思凡》。陈祥:我们没听过你这出戏,想听。魏莲生:真是“打鸭子上架”,我不能唱昆腔,苏老太太愣要点这出戏,没法子。 (吴祖光《风雪夜归人》1幕)
李铁匠是个斗大的字识不了两布袋的人,遇着这个题目,真觉得有点儿打鸭子上架,皱着眉头,急得满头大汗。(张志民《复业之喜》)
朱老忠说:“**们!为了打倒土豪劣绅,争取抗日的自由,别看咱们土里刨食儿吃的手,拿起鸟枪土炮就是红军。人急*,打着鸭子也得上架。”(《播火记》36)
赵子曰笑得嘴也闭不上了:“……我小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个难看:小泥人,我还把他拧个粉碎,如今叫我整本大套去和女怪交际,你想想,端翁,我老赵受得了受不了?!”……“先别说这个!有了官有了势力,不就凭他吗,……计划你怎样去见魏女士!”……“这真是打着鸭子上树呀!”赵子曰摇着头说。(《赵子曰》17)
2、最新小学六年级的歇后语大全及答案解析
狗进厕所 —— 闻(文)进闻(文)出
戏子教徒弟 —— 幕后指点
老鼠爬进书箱里 —— 咬文嚼字
头枕茅厕板 —— 闻(文)粪(风)人家
半路上接姑娘 —— 从头学起
书呆子的背包 —— 净是文章
孔夫子跌到桥底下 —— 尸(诗)书横流
孔夫子的褡裢 —— 书袋(呆)子
孔夫子的文章 —— 之乎者也
孔夫子唱戏 —— 出口成章
日渴了才打井 —— 来不及了
粪凼(dang水坑) —— 里驾船
打水摇辘轳(lu —— lu)
阿庆嫂倒茶 —— 滴水不漏
挨了刀的肥猪 —— 不怕开水烫
岸上看人溺水 —— 见死不救
按着牛头喝水 —— 勉强不得
白玻璃瓶装清水 —— 看透了
白水锅里揭豆腐皮 —— 办不到
白水煮冬瓜 —— 没啥滋味
白水煮豆腐 —— 淡而无味
扳不倒(不倒翁)掉到水缸里 —— 摇摇摆摆
杯水救燎原 —— 无济于事;微不足道
背着水讨饭 —— 装穷
扁担挑水 —— 心挂两头
瘪芝麻榨油 —— 油水不大
冰雹砸荷叶 —— 不堪一击;落花流水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一物降一物;各有办法
玻璃镜照着清泉水 —— 嘴里不说他心里都明白
玻璃瓶里装开水 —— 三分钟的热劲
不倒翁沏茶 —— 没水平
布袋装水 —— 一场空
草帽子端水 —— 一场空
草上的露水 —— 难长久
草上露水瓦上霜 —— 见不得阳光
厕所里洒香水 —— 香臭难分
茶馆里的买卖 —— 滴水不漏
茶铺子里的水 —— 滚开
柴油机抽水 —— 吞吞吐吐
搀水的老白干 —— 没冲劲儿
长江流水 —— 滔滔不绝
长跑比赛 —— 争分夺秒
长竹竿戳水道眼 —— 一通到底
车干塘水捉鱼 —— 只图一回;不顾后患
趁水和泥,趁火打铁 —— 一举两得
趁水踏沉船 —— 助人为恶
吃海水长大的 —— 管得宽
吃了磨刀水的 —— 锈气在内
池中捞藕 —— 拖泥带水
臭水坑里的核桃 —— 不是好人(仁)
3、歇后语《捏一把汗》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拼音:niē yī bǎ hàn
由于精神紧张,攥着的手里出了一把汗。形容害怕、担心的样子。例如
因为你们高超的理论为日本所欢迎,我看了你们印出的很整齐的刊物,就不禁为你们捏一把汗,在大众面前,倘若有人造一个攻击你们的谣,说日本人出钱叫你们办报,你们能够洗刷得很清楚么? (鲁迅《答托洛茨基派的信》)
见了捕厅老爷,已经当作贵人看待,如今要叫他去见制台,又听人家说起制台的官比捕厅老爷还要大个十七八级,就是伺候制台的以及在制台跟前当底下人的,论起官来,都要比捕厅老爷要大几成,一路早捏一把汗。(《*现形记》42回)
或作[捏一把冷汗]。例如
抗战以前,老百姓谁敢问一问村公所的事?大小事,那一件不是人家李如珍说怎样就怎样?谁进得龙王庙不是捏一把冷汗?如今啦?那件事不经过大家同意? (《李家庄的变迁》16)
或作[捏着一把汗]。例如
钱典史来的时候手里捏着一把汗,恐怕问起前情,难以回话;幸亏大人不记小人过,过了此关,才把一块石头放下。(《*现形记》3回)
或作[捏着把汗]。例如
*向李娇儿众人道:“你们休信那淫妇装死吓人,我手里放不过他。到晚夕,等我到房里去,亲看着他上个吊儿我瞧。……”众人见他这般说,都替李瓶儿捏着把汗。(《金瓶梅》19回)
或作[捻着把汗儿]。捻,《广韵》、《集韵》在入声帖韵,当读nie。例如
况且又没经过事,胆子又小,太太略有点不舒服,就吓得也睡不着了。我苦辞过几回,太太不许,倒说我图受用,不肯学习。那里知道我是捻着把汗儿呢!一句也不敢多说,一步也不敢妄行。(《红楼梦》16回)
或作[捏着两把汗]。例如
只苦了张金凤,自听见了姑娘那可是白说了的一句话,捏着两把汗。只恐怕一番好事,变作一片战场,打将起来。(《侠女奇缘》下卷28回)
或作[捏两把汗]。例如
深更时分,刚散出来,众公人把小张闲……五人都拿了。孙寡嘴与祝实念扒李桂姐后房去了。王三官藏在李桂姐床底下,不敢出来。桂姐一家,諕的捏两把汗,更不知是那里人,乱央人打听实信。(《金瓶梅》69回)
或作[手里捏着一把汗]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1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