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小母鸡种稻子》教学设计范文
1、认识随文出现的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愿意”口头造句,并分角色表演,再现课文情境。
3、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又是辛苦的,应当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劳动的辛苦,知道劳动的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文中小动物贴图。 2、头饰。
一、谈话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一读
1、读对话。
2、师范读全文。
3、小组分角色读。
4、指名演示分角色读。
三、议一议
a) 小母鸡端着白米饭是怎么样的神情?为什么会这样?
b) 小鸭为什么低下头?小猫为什么羞红了脸?这说明了什么?
c) 小猪看着白米饭是什么神情?心里想什么?它跟小母鸡说了什么?
四、演一演
创设情境:过了一年,小母鸡又要种稻子了,它又去找小鸭、小猫、小猪帮助它。你们想会发生什么事? 说一说。 演一演。
拓展阅读
1、《燕子》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
1.学习2,3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
2.指导感情朗读这两段。
1.复习朗读词语
俊俏剪*吹拂舒展聚拢伶俐偶尔
光*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
2、齐读第一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3、回顾学法。
4、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数一数有几个长句子?(3句)
(2)挑选你喜爱的一句,多读几遍,并按“单元提示”上的方法自己学。
(3)反馈自学情况,相机点拨。
①指名读自己喜爱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②说说自己是怎么学的。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说明数量多、颜*美、新芽的可爱。)
(4)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情感去读句子。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夺目的春天。
①按“学法”学习句子。
草、叶、花形成了春天。
“春”、“绿”、“各种鲜艳”(颜*)“光*夺目”(整体的特点)
“赶集似的聚拢来”(多)
②指导感情朗读,并按上述方法同桌一起学。
伶俐可爱的小燕了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5)感情朗读第2然段。
5、学习第3自然段。
(1)小组交流自学。
(2)汇报自学情况。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卿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
①燕子飞到高柳下。
②其余的一些词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环境及动作轻快敏捷。(与课后题2联系回答。)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③燕子的剪尾或翼尖沾一下水,小圆晕荡漾开去。
④掠过(飞行时的美姿),“波光粼粼”、“一圈一圈”(湖面美),“偶尔”(动作的轻巧)。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4)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飞行是轻快敏捷的动作。
指名范说——自由准备——指名说
6、朗读2、3自然段。
(1)课文2、3自然段讲了什么?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小结主要内容及学法)
(2)用赞美、快乐的语气来读这两段。
7.课堂作业:
(1)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2)缩句练习。
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分析:
《池上》描绘了乡村儿童偷采白莲的可爱的形象,体会诗中优美的意境。
设计本课时,以朗读为主,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领悟诗的意境。
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理解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
重点:
感受诗中儿童天真无邪的形象和朴素的美感。
重点解决: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儿童的形象和诗的意境。
教具:挂图等
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激趣。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有的是从课文中学来的,有的是课后自己学习的,大家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吗?一句两句也行,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导入。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诗,那就是:(板书)池上。
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人常常临池而立,观察池上独特的风景。本诗就是描写的他在池边看到动人的画面。
二、感知的诗歌,了解大意。
3、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范文
作者简介:陈凯亮 (1994―),男,福建福清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设计;
陆岩 (1994―),男,黑龙江鹤岗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方方面面的变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网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普及,教育工作面临着在信息时代变革背景下如何教学的深刻问题,其中网络环境下个性化教学的设计与实现便是其中的重要热点。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不再是教育的核心,教学方法不再以灌输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幅度扩展,学生学习时的时空限制也越来越少,这一系列变化的出现都可以促进教育工作者“因材施教”理想的实现。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信息技术基础建设突飞猛进,网络教育方兴未艾,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教学的独特优势、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不可逾越的命题,而本文通过对核心概念的剖析,挖掘各种学习风格的不同,探讨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学的技术实现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一、个性化教学的核心及其必要性
个性化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需求,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学习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完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学习环境创设者的地位,可以说个性化教学是教师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及需求,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的教学模式。需要说明的是个性化教学与个别化教学不同,前者主要强调教师对学习者的了解及采取的相应策略,后者主要强调师生人数的多少。
个性化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观念在现代教学中的实现方式,是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的的重要教学方法,其实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必要性。一是适应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差异,避免学得慢的跟不上、学得快的不耐烦而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二是适应学习者的习惯媒介差异,有些学生更容易接受文字方面的知识,有些学生更容易接受视频、音频方面的知识,针对这些差异,个性化教学可以采用特别的教学媒介;三是适应学生生活经验的差异,不同的生活经验对知识的理解有不同的影响;四是适应学生兴趣及性格的差异,兴趣与性格的不同对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针对其性格与兴趣设计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对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
二、基于学习风格的网络教育环境设计
个性化网络教学环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环境,在基于学习风格的教学环境需要检测学生的学习风格,然后进行提取,提取之后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设计教学方案。具体网络教育环境见下图:
学习风格是最初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后来逐渐扩展到教育心理学、职业
基于学习风格的个性化网络教育环境框架图
心理学等学科,其内容包含知识、情感、心理、社会等各个层面。在学习方面,学习风格与认知风格不同,认知风格仅限于直觉、认知过程、认知控制等方面,而学习风格具有更大的范畴,可以说认知风格是学习风格的一个部分。关于学习风格,英国学习与技术研究中心将学习风格确定为71种,并重点研究了其中13种;我国学者在研究学习风格时一般将学习风格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行动者、反思者、理论者以及实践者。
(1)行动者。行动者喜欢活动具有刺激性,喜欢做中学,因此在课程设计时,必须安排做什么。例如成立学习小组,让行动者担任组长,完成竞争性的团队任务。行动者表现欲强烈,喜欢与他人交流,因此可以建立微信群,让行动者担任群主,老师甚至可以在群内向行动者匿名请教。行动者的缺点是喜欢冲动,所以在学习环境设计时可以提醒行动者先思考再行动。
(2)反思者。反思者喜欢行动之前对学习内容做充分的考察,喜欢观察与思考,不乐意做无背景的事情,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得好好想想。在对反思者设计学习环境时,可以给要学习的内容加上充分的背景资料,满足其热爱思考的特点。反思者与行动者不同,不喜欢抛头露面,更喜欢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做事细致,因此在小组学习中可以担任收集资料的工作。
(3)理论者。理论者对文字、图片的敏感度不高,更喜欢有逻辑性的学习资料;理论者对学习资料中的含有逻辑性的字眼非常敏感。理论者逻辑敏感度高,喜欢有难度的学习内容,在小组学习中,理论者可以担任小组任务中与关键技术相关的角色。理论者的缺点是对动手活动的积极性差,因此需要适当培训。
(4)实用者。实用者喜欢能够学以致用的学习材料,他们希望所学知识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实用者最常见的问题是这东西有什么用。实用者喜欢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针对他们的学习环境应该设计成能够支持人们生活的事物。实用者的缺点是过于注重现实,对长远发展有利的知识和能力缺乏兴趣,因此在培养时需要提供这方面的提示。
三、个性化教学的相关技术及实现
4、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范文
摘 要 体育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现代教学媒体手段组成的系统过程,其中每一个因素对学习的成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目前新课标*中,教师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以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教学资源
我们进行的每节课都要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以明确要“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每一课时将要达到预期什么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和方法,在思想、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有哪些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通过现代教学媒体手段或载体组成的系统过程,其中每一个因素对学习的成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目前新课标*中,教师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以便达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协调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一系统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个开端,它是一个教学设计的起点,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引领和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如何设计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也是体育教学目标设计的难点问题。第一,如何“寓教于乐,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体育活动健康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第二,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情趣,呼唤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第三,如何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切实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自由发展为理念。第四,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创设情境,张扬个性,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新课标下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体育教师应开发和利用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有关教学问题,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在实行解决方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不断的修改,使之不断完善,即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大部分农村学校运动场地和设施、体育器材配备不足,使得体育教师在实施新课标中对设计开发和利用体育资源上面临不少困难。第一,如何运用现有场地、器材及自身优势资源,制作创新体育新教具,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第二,挖掘生活素材,设计开发民族传统、地方体育素材,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纳入到体育教学之中,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念吃不透,因而变得有些茫然,不知道如何上体育课,认为新课程就是“放羊式”教学,其实研究解析新课程标准发现体育课不只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放任自由,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发挥主体作用,是否全身心参与到体育的学习和锻炼之中,学习的方式是否表现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互帮互学、合作自主学习,体育知识技能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如何对新课程的组织教学进行合理设计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在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合理运用现代媒体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上,问题更为突出:第一,在教学组织形式设计上,如何采用灵活多变的比赛方法,丰富课程组织形式,增强学生的可参与性。第二,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如何进行创新,改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第三,在教学手段运用上,通过自然条件及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来丰富和更新教学手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学效果要看最后的教学评价如何,体育教学评价设计是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下面要对教师教的怎么样和学生学的怎么样进行认真评价,看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教学评价的难点表现在,第一,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要设计好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又要设计好评价工具,还要对多个不同的主体来进行评价,实现学生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和教师评价的多元化。第二,在学生的教学评价中既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处境,学生的健康不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而应当是教学的目标。
五、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考核与评定
对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与评定是非常重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通过考核与评定,是对学生的一个鞭策和促进,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完成学习任务。第二,体育成绩是评价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质强弱的依据,也是报考高一级学校的参考数据。第三,体育课成绩也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教育的手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5、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范文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 提供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反映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客观上为我们的教学顺序安排提供了依据。明确清晰的知识结构不仅可使知识体系完整、系统,使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更为直观,而且也能较容易地鉴别出重难点的内容,为确定教学策略、安排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有导入教学、告知学生学习目标、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讲解知识、辅导答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活动,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程序安排等将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中。● 努力创设学生参与教学的各种机会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但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发展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素质教育呼唤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多种学习模式,特别是发现学习模式倡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过程。基于这种观点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参与教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多观察思考、实际操作、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角色扮演、游戏模拟、练习作业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活动因素,师生活动协调进行,是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基本要素。● 媒体设计 在完成教学媒体工作表的前提下,对媒体使用时机、使用次数的考虑设计,直观地反映在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v294.cn/articles/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