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谷雨的古诗

发布时间: 2025-08-02 17:53:09

写谷雨的古诗

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将迎来暖和的温度,气温会在这个时候快速回升。

(当代)魏鑫

晨风和雨柔,健鹊踏枝早。

花木含甘露,岂非时节好。

左河水《谷雨》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牡丹图》

作者: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作者: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作者: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送赵长史归闽川》

齐己[唐]

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千。

风雪扬帆去,台隍指海边。

客情消旅火,王化似尧年。

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 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唐]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老圃堂》

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拓展阅读

1、杜牧的清明节的 有关清明节的长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六月,杜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离开朝延,开始最后十余年的飘泊生涯,直到公元770年(大历五年)病死于洞庭舟中。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有关清明节的长篇,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唐代: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译文

早起匆匆赶路,天气晴朗春色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小舟荡漾在湖水之上。

飞鸟在天上自在飞翔,少年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只是这般天真无虑的时光却是与我无缘了。

少数名族儿童的独特的服饰已经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纤细,惹人怜惜。

昔日辉煌的定王府已无踪迹,想象着贾谊府中的井仍是当年模样。

虽是只需禁火三日,无奈没有食物烹煮实在辜负了周举的好意了,一直四处奔波,生计却仍无着落。

富足奢侈的生活还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浊酒、粗茶淡饭颐养天年也已足够了。

一生都在外颠簸漂泊,右臂已渐渐枯瘦无力一边的耳朵也已听不清。

想到这病弱的身体,无依无靠,不禁悲从中来,泪湿衣襟。

流浪漂泊,离都城已越来越远,时光匆匆已过十年,现唯有清明的风俗还与之相同。

雁阵穿云北去,赶赴北国家园;其他人家也纷纷钻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

长安的城楼掩映在一片轻烟花语中,那万里山河也是一片锦绣吧。

春水滔滔不绝的汇向洞庭湖中,阻断了我回去的道路,目之所及茫茫一片白萍,心中更是凄苦愁闷。

注释

绣羽:鸟。

衔花:少年。

胡:泛指少数民族。

童:儿童。

结束:服饰装束。

定王:汉景帝第十子刘发,唐姬所生,微无宠,故封王于卑湿贫国长沙,卒谥定。定王城又名定王台、定王庙等,在长沙县东一里,庙连岗,高七丈,故又谓之定王冈,相传乃定王为望其母唐姬墓所建。

长怀:遐想,悠思。

贾傅:即贾谊。

沾:润泽。

严君:即严君平,汉蜀郡人。卜筮于成都,日得百钱足以自养,则闭肆下帘读老庄,扬雄曾从其游。

天性:犹天命,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运。

浊醪:浊酒。

白苹:亦作“白萍”。水中浮草。

鉴赏

在内容上,《清明二首》因节兴感,借景借物抒怀,既平生不幸,更让人看到人心中交织纽结的矛盾和痛若。人平生抱负无望可展,加以身老病废,流离失所,意识中潜藏的释道思想不禁抬起头来。在最后岁月的稿中,他感慨自己“久放白头吟”,渴望能“忘机”“返朴”,他追慕桃花源式的世外“淳”生活,认为“富贵功名焉足图”,希望在“乐国养微躯”,且欲与山鸟山花结邻为友。然而人终归是人,即使成了江湖“渔翁”失群“孤雁”,也永不失“每饭不忘君”的本色。他总是心系故园,“每依北斗望京华”,不舍辅佐君王“几回青琐点朝班”的过去,“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人依然雄心不已。这样,进与退,入与出的矛盾在人心中此消彼长,掀起剧烈冲突,当然前者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情怀,也鲜明体现在《清明二首》中。贫病交加的人,眼前的欢乐之景无一不牵发缕缕哀愁,促使他追想严君,向往山林的任运生活。然而北回的大雁,飘流的枫烟,应时的春水,又注定他割弃不了“秦城楼阁”和“汉主山河”,且因之愈复悲哀。言情志。人这种深沉浓烈的情怀根植于人高尚深厚的爱国主义心灵,是人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自然而必然的照。这种深厚的爱国之情是深可宝贵,值得今人发扬光大的。这也是这首的价值所在。

艺术表达上人也颇多成功之处。人善于选景构图。新火新烟,湖色春光,旅雁青枫,烟花锦绣,组成一幅有声有色、历历如见的江南初春图,而鸟衔花,儿骑竹,童妆胡服,女作细腰,定王旧城,贾傅井,又是一卷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风俗图画。人选景注意大与小,远与近,高与下,动与静的角度变幻和配合,并把与今,想象与现实有机融汇,内容丰富多彩,画面流走生动,境界高远阔大。人善于炼字炼句,以“净”初春湖光山色的特征和神韵,以“远”状人欲留不能,京华日远的感伤,以“虚”道人囊空如洗的贫寒,“十年蹴鞠”一联高度浓缩概括,达到了言约意丰、辞断意属的审美高度。叠词、复字、双关等技巧,既增句声态之美,更使平常词眼产生了新的丰富深涵,扩展了的容量。全语言通俗朴质,感情却含蓄深沉,耐人咀嚼。

以情感的构思线索,取景用事全为抒情服务,所以景随情移,步步变换。或以乐景衬哀,或直哀景,第二首后三联则把情景高度统一于一体,一般景万种情叠起千重心浪,把全情绪推到最高点。人又善于多角度切入和转换,多重歌意象纷至沓来,仿佛随手拈出,又极妥贴自然。象第二首,首联点飘泊之苦,二联近承具,三联远承概,又带出清明物事,融深慨于其中。四联是眼前景,旅雁由地上云,新烟袅袅腾空,视点从低至高摇移;五联是想象着笔,结联又归于眼前茫茫湖水。结构上纵横开合,景致上伸缩自如,情感氛围步步加深,似淡实浓,似散实密,似漫不经心偏又构思绵密。语出自然,旨归深烈,简易纯熟,深然天成,正是人晚年作的鲜明特点。

在章法上,第一首前后两联都紧扣自身着墨,中间两联拓开一笔,当地风情民俗,离合相间,跌宕起伏;第二首前三联叙事,叙中融情,后三联景,景真情深,两大板块如又峰并峙,各显千秋。第一首起于风物人事,言志作结,第二首由自身飘泊启篇,又归于湖南风物,两首在整体结构上有一种曲折变化之貌,回环错落之美。总之,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达上看,《清明二首》都是人晚年的好之一。

2、与爱有关有关爱国句大全

No.1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No.2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No.3 醉卧沙场君莫笑,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No.4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No.5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No.6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No.7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No.8 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江淹《铜爵妓》

No.9 人生自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

No.10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

No.1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No.12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

No.13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

No.14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No.15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No.1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No.17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

No.18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No.19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No.20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沁园春·雪》

No.21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No.2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No.23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No.24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No.25 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

No.26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No.27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No.2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No.29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No.30 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雪曲》

No.31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No.32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No.33 醉卧沙场君莫笑,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No.34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

No.35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李白《阳春歌》

No.36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No.37 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抄·杨靖宇

No.38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No.39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

No.40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No.41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No.42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No.43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No.44 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No.45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

No.46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No.47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No.48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No.49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曲》

No.50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No.51 试听别语慰相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No.52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No.53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No.54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战国.楚.屈原

No.55 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No.56 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秋瑾《吊吴*樾》

No.57 人生自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No.58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No.59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唐.杜牧

No.60 但愿天下,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文天祥

No.61 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No.62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No.63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No.64 故巢似与人留恋。——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No.65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

No.66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No.67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No.68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怀》

No.69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No.70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No.71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No.72 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赠梁任父母同年》清.黄遵宪

No.73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No.74 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No.75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No.76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No.77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No.78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

No.79 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

No.80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No.81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No.82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No.83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刘向《三人成虎》

No.84 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No.85 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3、描秋天的名言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汉•刘彻《秋风辞》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南朝梁•范云《别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李颀《望秦川》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秋兴八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秋野五首》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白居易《司马宅》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声 。—— 唐•杜牧《秋夕》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 ——唐•刘得仁《池上宿》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南唐•李璟《浣溪沙》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范仲淹《苏幕遮》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苏轼《赠刘景文》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寇准《书河上亭壁》

对潇潇暮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望》

断虹霁,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宋•柳永《八声甘州》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宋•黄庭坚《念奴娇》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宋•秦观《浣溪沙》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宋•秦观《秋日》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元•白朴《天净沙•秋》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王士祯《江上》

空山新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4、描夏天季的

杜甫《春夜喜》:“好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水滋润的时节。

但春贵如油,春天下,岂不是“好

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

三、四句言春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的作用,笔墨细腻。

末两句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水而重、而浓,的情深意切。

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韩愈《初春小》:“天街小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

的“小“比喻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润泽,连小草也沾上了露,细中草色微绿,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

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

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久旱遇,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人的喜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全生动地出了暴风骤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

湖海水涨,雷声铿锵,人的才思也在暴风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轻雷响过,春淅沥而下。

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

虽主要后的景致,却透露出对春滋润之功的称颂。

除了专门文以外,人的其它作中多有描中景物的句子: “腾云似涌烟,密如散丝。

”(晋•张协《杂十首》)形容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

“残虹收度,缺岸上新流。

”(《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夏日骤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湿桃花,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

“微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飘洒,笼罩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

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描人在灵岩寺(坐落于济南市郊长清县方山之阳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见的中山间景色。

“细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细湿衣,不显其形;闲花落地,不闻其声,可谓描入微。

“细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唯“细”,鱼方上浮,若大则伏而不出;唯“微风”,燕子方斜,若大风亦伏而不翔。

对微风细中的景物体察入微,描绘的情趣盎然。

“涧底松摇千尺,庭中竹撼一窗秋。

”(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柳枝经重,松色带烟深。

”(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柳枝带,枝叶增重,烟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带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怒涨,暮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更显出野渡的清幽。

“黄梅时节家家,青草池塘处处花。

”(宋•赵师秀《有约》)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

“林外鸣鸠春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宋•欧阳修《田家》)远处鸠声悦耳,近处杏花映日,动静相宜,声色互衬,展现出江南农家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春风春,滋润大地,草木萌发,百花开放,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乌云翻滚如墨,夏日的阵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

“风如拔山努,如决河倾。

”(宋•陆游《大风中作》)出了风狂猛的态势。

“雷声千嶂落,色万峰来。

”(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雷声轰鸣,如千座高峰倒塌;暴倾注,烟云滚滚,似万座山峰迎面扑来,出了大雷的气势。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来初。

”(清•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来临,大雁疾飞避;下句来势迅猛,万山似在中浮动。

另外,借起兴抒情的也不少。

如:“风如晦,鸡鸣不已。

”(《•郑风•风》)原是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情景,现用以喻指*昏暗、人民渴望社会清明的状况。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千家薜荔村。

”(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漫漫的湘江之滨,秋风劲吹,荷花竞发,景色颇佳;而千村万户,野蔓满墙,笼罩在沉沉暮之中,一片萧索。

两句相对,以佳景更衬生民艰难憔悴之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时。

”(唐•李商隐《夜寄北》)人望着窗外绵绵不断的秋,不禁心神飞驰,想象着归家后与妻子在西窗下剪烛夜话,诉说自己在巴山夜时长夜难眠的相思。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打萍。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元兵侵宋,国家遭难,山河破碎如风吹柳絮,个人的身家性命如打浮萍,随时有沉没的危险。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中。

”(宋•陈与义《春寒》)借在蒙蒙细中傲独立的海裳花,寄寓作者与强暴势力不妥协的精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真切地出了山来临前城楼风狂的情景,后来喻指重大事件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小楼一夜听春,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初霁》)春夜幽居小楼,整夜听着风之声,想到杏花得绽蕾,明晨霁,叫卖杏花之声传来,心境不禁这之开朗。

“春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宋•徐俯《春游湖》)春中游湖,桥断被阻,何其怅惘;忽然间,柳阴下小舟悠悠而来令人喜出望外

未言情,而情却微妙地表达于曲折的细节描述之中。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忆江南。

”(元•虞集《听》)人在京城住了多年,不再像当年那样那样对故乡有强烈的思念,但思乡之情一直郁结在心头,那一阵淅淅沥沥的春,不由得勾起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思恋。

5、描伞的

六把伞 作者: 余光中 遗忘伞向日葵反面的形象 黑黝黝的背日葵啊 见证人类的健忘 里盛开 里枯萎 一朵一朵被遗忘 怎么也记不起来 在什么人家的门外 身世如谜 究竟谁是 头也不回的主人 音乐伞裁一片小黑云去抵挡 顶上千叠的黑云 伞,是谁顿悟所发明

那样纯净的几何美 用直线和曲线连成 浅弧的两端伸出檐牙 便从十二个檐角滴下 一串串断断续续的飞铃 你手中握着正是 一件天然的乐器 夫人即兴的手指 间歇地敲敲又打打 ——重时多壮烈 轻时多潇洒 记忆伞天长,灰云厚 三十六根伞骨只一收 就收进一把记忆里去了 不知在那扇门背后 只要我还能够 找到小时候那一把 就能把四川的四月天撑开 春就从伞边滴下来 蛙声就从水田里 布鸟就从远山 都带着冷飕飕的湿意 来绕着伞柄打转 喔,气好新鲜 亲情伞最难忘是江南 孩时的一阵大雷 下面是漫漫的水乡 上面是闪闪的迅电 和天地一咤的重雷 我瑟缩的肩膀,是谁 一手抱过来护卫 一手更挺着油纸伞 负担势和风声多少江湖又多少海 一生已度过大半 惊雷和骇电早已惯了 只是台风的夜晚 却遥念母亲的孤坟 是怎样的势和风声 轮到该我送伞去 却不见油纸伞 更不见那孩子 友情伞暴风里 一位朋友撑伞来接我 一手扶我的踉跄 一手把坚定的伞柄 举成一面大盾牌 抵挡猖狂的箭 后来才发现 逆风那一面他的衣衫 几乎湿透于骤 喔,所谓知己 不就是一把伞么

——晴天收起 天才为你 豁然开放 伞盟如果夜是一场青淋淋 幸而我还有一盏台灯 一把精致的小伞 撑开一圈柔和的气氛 而无论用什么做成 用绯色的氛围或橙色的光晕 愿你与我做共伞的人 伴我涉过湿冷的地 如果夜是青淋淋 如果死亡是黑凄凄 如果我站在地里 等你撑伞来迎接,等你

点击查看更多写谷雨的古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47446.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训心得
  2. 有点小忧伤的句子
  3. 春望的全诗鉴赏
  4. 校园小品剧本搞笑大全
  5. 软件的售后服务承诺书
  6. 简短的人生感悟句子
  7. 清明节诗词集锦
  8.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原文鉴赏
  9. 长辈生日祝福语简短精辟
  10. 描述春天景色的诗句
  11. 寒山寺景点导游词
  12. 委婉表达爱意的句子有哪些
  13. 《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14. 班班通培训心得体会最新范文
  15. 我的篮球情缘初一学生作文
  16. 念如海抒情散文
  17. 圣诞节英语祝福短信
  18. 201最新清明节祝福语
  19. 温馨的父亲节贺卡祝福语汇总
  20. 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诗歌品读
  21. 2016军训心得体会最新范文
  22.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节》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解析
  23. 《述怀》魏征唐诗全诗鉴赏
  24. 老同学春节祝福短信
  25.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26. 201年夏天祝福语精选
  27. 2016感恩节精选祝福语
  28. 换季感想的散文随笔
  29. 浪费时间杂文随笔
  30. 工程监理的工作总结
  31. 公司会议通知范文格式
  32. 老人与海读后感600字
  33. 描写长江三峡的诗句积累
  34.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范文
  35. 雪落无声的经典散文
  36. 描写大海的诗歌
  37. 红楼梦读后感2500字
  38. 尊师重教的对联
  39. 电信设备维护主管的竞聘演讲稿
  40. 小清新森系可爱的签名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27 12:39:15
本页面最近被 38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辽宁,TA在页面停留了 15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