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另一种方式生活随笔
一个可爱的孩子走了,他是溺水死的。他出门的时候,对正在烧中饭的母亲说,他要到同学家复习功课。谁知他走出门后,就永远回不来了。
那天,他和同學做完了功课,没有回家吃饭,而是在河边玩耍,却不知为何掉入了河中。等有人发现,他们已在河里躺了很久了。
孩子的父亲母亲在河边哭天抢地,但一切都晚了。孩子*捞上来,人们发现他紧紧地抓着同学的手。他的父亲用了很大的劲也无法将他们分开。记者来了,注意到了这个情节,他判定孩子是救同学才死的,因为他拉着同学的手。
这是一件十分感人的事,报纸第二天就刊出了这则新闻。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县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可敬男孩的名字。不久,学校授予他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许多人自发地到男孩的家中慰问,他们送去了自己的心意。还有那位同学的父母,更是在男孩的父母面前痛哭,他们说自己的孩子对不起男孩,更对不起他的父母。同样是父母,他们除了承受丧子之痛,还要承受良心上的不安。
这一切,对于男孩的父母来说,是一种安慰。但是,他们却时刻在怀疑,他们认为孩子不会去救人,因为,孩子从小就很怕水,也不会游泳。他不会冒险跳入河中救同学。他们想知道孩子是如何死的。带着疑问,他们一次次走访河边的住户,询问是否有人目击,终于有人告诉他们,有一个采桑葚的妇女可能知道。
他们找到了那个妇女,妇女回忆说,那天她在摘桑葚,河边有一株野桑树上结满了果实,她看到一个孩子欠身摘河面上的桑葚,另一个孩子用手拉着他。过了一会儿,她发现两个孩子不见了,她以为他们离去了。
男孩的父母在河边找到了那株桑树,果然桑树上结满了果实,树干上,有一个十分明显的断枝痕迹。
男孩的父母什么都明白了:他的孩子并没有到水中救同学,而是一起掉下去的。他们先到男孩同学家里,向他的父母说明真相。然后到报社说他们的报道错了。这种做法遇到了各种阻力,包括他们的亲属。
但是,他们固执地一次又一次往报社和学校跑,请求公布孩子溺水的真相。他们说,他们不想让孩子在九泉之下有愧。
他们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更正。
现在,全县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对可敬的父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用一颗晶莹剔透的心灵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孩子,即使他们永远不再回来。
拓展阅读
1、《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初一作文600字
丰富多彩的生活无处不蕴含着学习。学习是人类获取外界知识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如此。所有源源不断的知识都是从知识的源头而来——浩瀚的学识大海。
从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中,我们发现了学海中具有无穷魅力的一点——生活。
生活是什么?生活它具有让人类喜怒哀乐的功能;它能使一片死寂的荒芜之地变得生机勃勃;它能把黑白色的世界瞬间变幻得五彩斑斓,生活是如此美妙!在生活当中,每一处阳光,每一滴雨露,都可以折射出它的光彩。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每解一个难题,心中的乌云消散了,心之幽谷一片辽阔,顿时心情从压抑转变为喜悦;每遇上一个难题,年少的我们的好奇心又驱使我们去探究它,在不知不觉中,才发现学习其实是那么美好。……
当我们每天怀着不一样的心情迈进校园的大门口时,总会听见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校园里的空气还夹着一丝书香的气息,原本发生的不愉快都在霎时间烟消云散,都告诉我们:学习生活是快乐的!其实,生活并非别人口中说的如此不堪,生活中有学习这一大乐趣,而在学习中也能发现生活!
“第一课,……”宁静的校园中回响着学生们响亮的读书声,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因为,学习是幸福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天是什么吗?”老师清脆悦耳的声音在教室中回荡。那一次是一年级。一个稚嫩的童声响了起来:“秋天是大树妈妈掉下的落叶!”说罢,指向了窗外飒飒飘落的树叶。不错,那个孩子就是我。大家听到我的回答,纷纷踊跃起来,“老师,秋天是给我们带来凉爽的风婆婆!”语落,一阵秋高气爽的风迎面拂来。“是枯萎的小草!”“是翩翩的蝴蝶!”
……
那一堂课,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也让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生活!
学习无处不在生活也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两者之间,是美丽的风景,是悦耳的歌声,是无穷的乐趣!
2、《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初一作文600字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呢?有人说是相貌最宝贵,有人说是荣誉最宝贵,也有人说是金银财宝最宝贵,有人说是事业最宝贵……而我认为生命最宝贵,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天,中午时分,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我坐在窗前,望着外面的雨景忽然看见一株小草,被风吹得摇摆不定,经受着风雨的折磨,但它却顽强地拼搏着,怒号的风雨似乎在说:“小草,你太不自量力了,你可不是我们的对手?”小草没有被吓倒,依然坚持不懈。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风歇了,雨停了,小草也筋疲力尽地躺卧着。我为小草叹息,但同时也深深地被它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所震撼,所感动。第二天,小草在阳光下又挺直了腰板,我为小草而高兴,小草展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小草那样,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敢于*,敢于胜利。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短暂而柔弱,我们不可以把它当做实验品。不要在你健康的时候忽略她,更不要在你的身体已经出现状况了,还忽略她。健康就是对上天最好的酬谢,健康就是对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亲最大的回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生命就像一朵花, 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结果,结果也不是为了终结,而是为了更生。
我们书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令我们感动: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命运交响曲》;杏林子在病痛折磨下,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和书中人物保尔……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们每一个个感人的事迹都展示了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和爱护。
3、追赶幸福生活随笔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有的人就是这样,安安稳稳平平庸庸的一辈子,有的人却是风风光光的一辈子,即使有多大的跌宕起伏。也许我们都想幸福,但是幸福不是等待的,而是靠着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的。有时的我们很慵懒,总想创造安逸,但是这种假象的安逸,却让我们越来越烦躁。沉默的.羔羊,无论你长的再大,到最后的结局就是肆意的认人宰割。
可能我们平时有许多的烦恼,仔细想想都是一连串的,最后我总结了一下,就是我们在追赶幸福的途中迷路了。所以,我们想要到达彼岸却险象重重。迷路的羔羊,无论你的头脑再灵活,到最后岂不是也是成为那些饿狼的点心。
说我们做不到释家的四大皆空,但是我们想要心中的幸福。古人教育我们先天下,后天下,我们岂不牢记,“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的道理也是如此,其实想要幸福,就是要付出劳动,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思想。
如果一个人,处在迷途中,其实这不可怕,要勇于面对这一切,要向幸福追赶,我说这样想就不会误入歧途,一蹶不振的。握紧双手,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有的就是我们的借口。为现实谈妥,找种种理由去搪拖。掩饰内心是最大的恶魔,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恶魔去掉,要让真魔出来,不疯魔,不成活。我喜欢酒能让人忘记忧愁,但不喜欢醉酒后的萎靡样子。时时的麻醉自己的神经,武侠里这叫逍遥,现实里这叫潇洒。古人管碰杯叫觥筹交错,现在人叫干,外国人叫cheers。过年了,和自己的魔干一杯,新年快乐!
4、《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初一作文600字
清晨,晨曦微露,一阵既令人讨厌又令人欣喜的闹钟铃声就响了起来。说它讨厌,是因为它吵醒了我的梦——我多想再睡一会儿呀。但是,睡眼惺忪的我又不得不感激这铃声,因为它宣告了我新的一天生活的开始。我匆匆起床,忙碌不停地穿戴、洗漱、梳头,整理书包,太急了,就把早餐带上,边走边吃,马不停蹄地向学校进发。
来到教室,卸下好几公斤重的书包——这书包何时才能轻如鸿毛啊,我来不及再往下想,赶紧将昨晚做好的各科作业一一拿出,准备上交。语文、数学、外语、还有……唉,什么时候这如山似的作业本才能少一些呢。
上课了。一上午五节课,终于下课了,我已经是筋疲力尽。因为,每节课我都得认真对待,集中精力,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生物,还有……知识到是灌饱了,可我的肚子却早已经咕咕叫了。
于是,我小跑步似地赶回家里,囫囵吞枣吃下午餐,检查检查上午所做的作业,便开始午睡。这午睡只能算小憩,不一会儿,那令人讨厌又令人欣喜的闹钟又要催我踏上征程了。
多亏中午小憩了一会儿,下午我又有了比较充沛的精力来对付了。于是,一节又一节的课程,一堆又一堆的精神食粮又开始灌进了我已经开始发涨的脑袋。
月儿露脸了,好不容易挨到放学了。我匆匆回到家里,美美地吃上父母精心为我准备的晚餐,在餐桌上与父母讨论着今天所学的课程,谈论着今天学校里所发生的趣闻逸事,身心稍作放松。晚饭后,我立即抓紧时间,复习今天所学的课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嘛,做好明天要交的作业,然后再预习一下明天将要学习的新课。唉,忙呀。
披着星星起床,戴着月亮回家,学校——家里,家里——学校,两点一线,天天如此,似乎别无二致,既简单,又乏味。
但是,我热爱这样的生活。
因为,在这两点一线之间,我变化着。从开始认识几个字,到现在懂得做文章;从知道1+1=2,到了解X+Y;从只会念abcd,到可以用English写一小段文章……所有这些变化,无不是在这两点一线之间产生的。这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简单、枯燥、乏味,但它给人以憧憬,给人以希望,它是奠定未来的基石,放飞理想的跑道。
你说,我能不热爱它么?
5、一蓑烟雨任平生 高中随笔800字
胸有猛虎,细嗔蔷薇。
——题记
科举得志
相传,眉山生三苏时,草木竭尽枯,天地间将所有灵气都给了三苏,九年后,三苏同舟出蜀求任,迎来千古第一科考,被欧阳修评价此人可谓善用书,他日文章比独步天下。后来再次报考,竟考进制举,苏轼获得三等,三辙或四等,当时没有一二等,考中制举的仅四十一人,考中进士的四千多名,相差1000名。
问汝平生功业
认为变法循序渐进,站队保守派,苏轼执着上万言书反对变法,可宋神宗支持*派,就开始冷落苏轼,变自请外调。中国古代文人身上亘古不变的规律开始在苏轼身上兑现。每每*失意时,便是他文学创作翻飞的时候。
外调到密州后,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鬓徽霜,又何妨?”当写下《水调歌头》赠予第苏辙,可谓余词俱废。当时的他不知*险恶,只是肆意写下“赢得儿童语意好,一年强半在城中。”来讽刺新法,却因此被抓住把柄,扯进乌台诗案折磨长达四个月。也许他的诗风就是以乌台诗案为界限,在那么柏林遮掩的草屋里阴暗潮湿,常有乌鸦聚集栖息,一片黑压压,仿佛与世隔绝。可能经过了这一劫,苏轼不再盲目乐天了,他也有过“看讫,便火之,不知者以为诟病也”的经历,可当他来到赤壁前,直面人生的勇气正在增长,也许,是赤壁给了他直面人生的勇气,是赤壁让他重振精神,引发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逍遥红尘,寄情于山水,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终于沉下。
此后,一个豪放派全新的苏东坡诞生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与命运握手言和,重新焕发对生命的热爱。可是起义后的他再次反对变法,也许他便是那个永远与*唱反调的人。他自调杭州,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可好景不长,尊太后逝世,苏轼继续被贬,当时已是花甲之龄,可他仍然安居乐业“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皇上竟贬到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海南之地,他却改变单纯狩猎,重视农耕。发展水稻,修建讲学所,培养了海南第一个获科举和进士举的人才。
或许是皇帝终于懂得珍惜人才。三年后,苏轼获释北返,抵达常州一个月后,浩然长逝,是真名士自风流。你经历了一生风雨任平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v294.cn/articles/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