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22 00:31:42

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预习:了解这棵柳树的生长环境、样子、成长历程。交流“为什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2、学习“托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交流作者想象的这棵柳树的成长历程,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学习“托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分享预习收获

1、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把你们预习后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分享。

2、各组汇报交流

(1)第一组介绍青海高原的地理环境及气候

(2)第二组介绍柳树的生长环境

(3)第三组汇报从文中找出的好词

(4)第四组读出让人感动的句子

(5)第五组背诵收集的边塞诗

(6)第六组背诵收集的咏柳的诗

(7)第七、第*针对预习提出问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同学们,每个小组在自学后都有不同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近这株柳树,看看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2、师:“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生:“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3、“为什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昨天老师已让学生回家思考)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交流个问题。

三、自主研读,交流共享。

自主阅读

1、在上节课的预习中,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把你画出来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说说你的看法。

2、师**了解学情。

3、“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它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归纳:生长环境的神奇;样子的神奇;成长历程的神奇。)

交流共享

(一)生长环境恶劣

1、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的?

2、让学生自由说(先读文中的句子,再谈感受)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与苍凉。”

3、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这种感受?

“广袤无垠”、“寸草不生”、“青石嶙峋”、“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

4、指导学生读这几个词。

5、引导学生背古诗(听同学们读这些词语,使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那悲壮与苍凉让人心头一震啊! )

6、你呢?(生自由说自己想到的边塞诗词或心里感受)

7、就在这广袤无垠,青石嶙峋的高原上,我们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株绿色的柳树,给你什么感觉?(惊讶、惊奇……)

8、作者的这种感受在文中是如何表达的?( “哦”了一声)

9、请你读出惊讶、惊奇的感觉。

过渡:哦!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呢?让我们看一看它吧!(读第5自然段描写柳树的词句)

(二)样子壮观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指名读并谈感受。(生命力的旺盛)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它生命力的旺盛?

①“两合抱粗”,师生演示 感知柳树的粗壮。

②“百十余平方米”,一间教室大约有五十平方米,一株柳树的树阴大约有两间教室那么大。

3、在如此苍茫荒凉的原野上竟生长着这样一株高大的粗壮的柳树,这个“哦”里还有什么情感在其中?(赞美、赞叹……)

4、指名读“哦”

5、想读好这个“哦”先倒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虚声读。

6、师:范读

7、生:跟读

8、怀着这种情绪读一读这株柳(齐读)

小结:这样高大的一株柳竟能在这如此荒凉,如此悲壮的青海高原上生长起来,壮大起来,真是神奇啊!

(三)成长历程艰辛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这株柳树的神奇?

1、学生自由说(预设我从“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奇迹。”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生命活到一岁,一岁就是指这株柳树没能活满一年的,但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奇迹。)

2、师:不单是柳树,其它的植物也活不到一岁,青海高原上的夏秋两季连续不下一滴雨,最冷的时候零下几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茬又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棵活了下来,而且长得如此高大粗壮,神奇吗?从文中找到这一段读一读。

3、生齐读此句。

4、是啊,这株柳树造就了一个奇迹,又有谁知道这奇迹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与磨难呢?

出示:“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1、指名读

2、我听出来了,你重读了“多少”、“又”,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生说自己的理由)

3、请大家都来读这段话,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4、创设情境,想象说话。

(1)烈日炙烤着大地,一连半年不见一滴水,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这株柳它……(生想象着说)

(2)刺骨的寒风割过人们的脸颊,其它植物早已被风雪吞噬,这株柳它……

(3)一声惊雷在天空乍响,闪电无情地劈下时,这株柳……

(4)像这样严酷的考验只有一次吗?(不)

(5)面对一场场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它挺过来了,这是一种_______精神!

(6)历经一场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它挺过来了,这是一种________精神!

(7)经受一次又一次摧毁,它挺过来了,这是一种___________精神!

(8)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感受这株柳的顽强精神吧!

生:齐读

5、比较感悟

(1)当青海高原这株柳正在风雪雷电中为了生存而苦苦支撑,拼命挣扎,孤独地煎熬时,它的同类那些平原的柳,此时,可能在做些什么?(依据课文内容说说)

(2)生说(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地在风中摇曳;为那些依依惜别的人们所钟情,所青睐;……

(3)请咏柳小组背诵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_贺知章

“渭城朝雨邑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_____王维

“两搓金缕细,烟裹翠丝柔。” _____戴叔伦

……

6、瞧,这些平原的柳不仅生活环境优越,还被诸多诗家词人冠以殊荣,使它们光芒四射.而同是柳树的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为了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呢?况且还要忍受长年累月的孤独与寂寞,长久以来,没有任何一株柳与它为伴,面对命运如此不公的待遇,它是怎样做的?

7、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啊!

四、学习“托物抒情”的写作方法(由物及人,深化形象。)

1、归纳“托物抒情”的写作特点。

2、说话训练。

师:站在这株柳的面前,我不由的想到一个人(海伦.凯乐),她就像青海高原这株柳(在遭受又聋又瞎的残酷打击下,还能聚合全部身心之力学习各国语言,最终成为一名世界杰出的女性。)

你呢?你想到了哪个人?哪句名言、诗句?

出示: 站在这株柳的面前,我不由的想到一个人( ),他(她)就像青海高原这株柳( )。

3、填空练习

( )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 )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 )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 )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的公平,但只要我们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一定会产生奇迹,就像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一样展现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的光彩!

板书设计:

生长环境 恶劣

神奇: 样子 壮观 令我望而生畏 顽强精神

成长历程 艰辛

拓展阅读

1、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文及

学目标:

1、会认个7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学重点:

1、会认个7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2、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学准备:生字卡片、文插图

学安排:两

学过程:

、导入

现在你们已经是的小学生了,但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很多候你们却是弱小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不是弱小的》这篇文。

、初读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弱小的?画出本的生字词。

2、出示生词认读。

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野蔷薇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垂着头显得娇嫩掀起雨衣。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来有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突然,雷声大作,天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的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5、再读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弱: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

末:先与未比较再写

芬芳: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文。

、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谁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呢?

2、过渡:外国有个小男孩叫萨沙,虽然他才五岁,但是也不愿意做个弱小的人,并且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再读读这个故事。

、读议悟情

1、自读1自然段,想想这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夏天的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起到森林中去玩。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突然,萨沙发现了丛――野蔷薇。

出示句子:来有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指名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正当野蔷薇美美地开着,突然,雷声大作,天飘下了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哥哥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弟弟萨沙。可是5岁的萨沙对妈妈和哥哥的这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于是萨沙和妈妈之间就进行了场对话。请大家读读3——9自然段,

看看萨沙共说了几句话?

学生自由读4-9段。

(1)萨沙共说了几句话?

出示: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2)自由读读这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练习读这三句话。自由读,指名读

(3)重点指导三句问话

萨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读读7、8段,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学生自由读画。

假如你就是萨沙,现在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你用自己的雨衣保护弱小的蔷薇花,多勇敢的孩子啊!那你能不能坚定地说,你不是最弱小的?这你的心情什么样?(自豪)

萨沙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她的三次问话里,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谁再来读读三次问话?

(1)分角色读3——9自然段。

三、总结

1、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弱小的蔷薇花,向大家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你保护过比你更弱小的吗?

2、我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们都是个有爱心的、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挺起胸,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2、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文及

本文叙述了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的故事,赞扬了萨沙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尚品质(**)。通过对妈妈两句话的研读和对小萨沙保护蔷薇花的举动的体会,育学生从小养成自强、自信的可贵品质。

本节开始的候,我先让学生说说文中谁是最弱小的,引出蔷薇花以后,再对比着读读蔷薇花在不同情况下的状态,使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蔷薇花的弱小,然后以此引入妈妈和小萨沙的对话。这样的设计,看似顺水推舟,但实际从蔷薇花的弱小到妈妈和小萨沙的对话,在学环节有些脱节。经过思考,我觉得可以作如下的修改:读题后,先让学生谈谈“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是谁说的?(萨沙)追问:谁认为萨沙是最弱小的呢?(妈妈)由此引出妈妈和小萨沙对话,学环节更加紧凑。

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比如说:当学在滂沱大雨中弱小的蔷薇花的候,我设计了“在滂沱大雨中,娇嫩纤弱的蔷薇花会说些什么?”来引导学生进行想像说话,使学生进入文章的角色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能较好的站在蔷薇花的立场,说出蔷薇花无奈,沮丧,希望得到帮助的心情。使蔷薇花弱小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烙下深深的印迹。当蔷薇花得到的萨沙的保护的候,我设计了“当蔷薇花受到了萨沙的保护,它有什么心里话想说”这样个问题,使学生站在蔷薇花的立场来体验接受保护以后的心情。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品质,自觉承担起保护弱小的责任,并能以此为快乐。

最后,学生们在交流生活中保护弱小的事例的候,展现了幅幅温馨的画面,使学生保护弱小的品质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中。

3、人数学单元范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中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1、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生成问题 激兴导入

1、学生根据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我们要研究哪部分内容吗?

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向哪移?变化?)

师:带着问题学习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清晰,学习目的更明确。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的学习,能解决心中疑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发问。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交流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突然杀出个妖怪,想不想看当是什么情况?(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

0.009米=(9)毫米 ①

0.09米=(90)毫米 ②

0.9米=(900)毫米 ③ 9米=(9000)毫米 ④

1、推导右移规律。

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往下观察

(1)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

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位,小数就扩大到数的10倍。

分别把3式与1式、4式与1式作比较再研究提出的问题。

生讨论。

整理并总结出右移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位,小数就扩大到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数的1000倍。

(2)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右移动位,小数就(扩大)到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数的(1000)倍。

(3)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数的10000倍。

2、推导左移规律。

(1)猜测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会变大,猜猜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有什么变化?

共同验证

整体观察: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越变越小。

(2)引导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下往观察

小组讨论交流: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全班交流)

小数点向左移动位,小数就缩小到数的 。

(数学语言讲究精确,师强调缩小到数的 )

分别把2式与4式、1式与4式作比较研究提出的问题。

同桌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整理并总结出左移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位,小数就缩小到数的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数的

(3)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左移动位,小数就(缩小)到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数的(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数的( );

(4)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到数的。

(设计意图:这环节是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的关键环节。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提问,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联系起来,学生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紧张愉快的学中,突破了这节的难点。)

3、记忆规律。

(1)用最短的间记忆规律

(2)和同学们分享记忆小窍门。

(3)、起总结小数点歌谣

小数点,真调皮,右移(位)(位)三(位)……扩大十(10倍)、百(100倍)、千(1000倍);左移(位)(位)三(位)缩小十()、百()、千()……

(4)选择性地提问规律。

4、解答始提出的疑问。

我们始的疑问有答了吗?

擦掉问号改成感叹号。

质疑: 小数点无论是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用数字“0”补齐。

三、巩固应用 内化新知

1、帮助师徒四人闯过数学王国的关卡。

2、帮助小猪快餐店解决困难。

快餐店价格中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位,让价位变低。

(设计意图:多层次练习,是加强对新规律的巩固和运用,达到活学活用,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有形象方法记住小数点向右移,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数变小,加强记忆效果,并利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这节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思维习惯)

4、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文及

假日里的天,萨沙家到森林里去郊游。他们在林中的块空地停下来。周围的景色非常美,特别是那开放在蒺藜丛中的几朵小花,粉红粉红的,在片浓绿的映衬下,是那么鲜艳夺目。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聊天,父亲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

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倾盆而下。爸爸赶紧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托利亚,托利亚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

萨沙问道:“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把雨衣给了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萨沙反问道。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吗?”妈妈笑着回答说。

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5、人数学单元范文

学内容:义务程标准实验科书数学四61—63页内容

1.知识与技能:通过组数的比较,观察各数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应探索及掌握。

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理解及灵活应用。

学准备:小黑板 学挂图(小数点移动)

四、学过程

()复习准备

1、提问。(1)把5米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米?(2)把5000厘米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0.004 0.4 0.04

()导入新

1.师:[出示小黑板]下面是四三位同学的身纪录。请大家看看,这些数据对不对?

(小明14.5米,小红1.38米,小李0.14米)

2.师:你们笑什么呀?

生:小明的身不对。14.5米太了。

生:[用手比]小李0.14米也不对,0.14米只有这么

师:两个错的数据错在哪里?小数点写错了位置。

师:是啊,在小数点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但是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直接引起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起来学习小数点移动的知识。[板书题:小数点移动]

(三)探究规律

1、出示情景

出示(例5学挂图):师便叙述边板书0.009米---0.9米—0.9米---9米{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吧,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金箍棒”平放在耳朵里,长只有0.009米,遇到妖怪的候,才亮出来,由小变大,0.009米、0.09米、0.9米、9米、90 米……

师:观察这组数和金箍棒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从往下观察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从下往观察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结:看来小数点向后移动,来的数就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来的数就缩小。

板书:右移扩 左移缩

2、合作探究

(1)提问:从往下观察它们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对吗?看来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不样,数大小的变化也就不样。数的大小的变化既与小数点移动的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

(2)合作探究:

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继续深入研究。各组有这样张表格和张小数数位表,请你们小组选择其中的种方法进行研究。先吧空白处填写完整,再观察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与来小数的大小变化。小数点可以向左移动,也可以向右移动。

方法1:表格

方法2:(学具中的数位表)

(3)交流汇报

谁来说说,你们是选择哪种方法研究的? 你们发现了什么?

能概括地说说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指名学生对照板书说明小数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

悟空打完妖怪,金箍棒要放回去了,谁来说说这个候金箍棒怎么变的?(从下到观察)

(四)实际应用

1.明确数的变化的方法

我们大家研究得出这个规律有什么作用呢?

1.如果要吧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可以怎么办?

如果要缩小为1/10、1/100、1/1000……呢?

2.集体交流

根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如果要吧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位、两位、三位就行了。要把个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位、两位、三位。

3.强化去0、添0的问题

出示例6、7 把0.01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把1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各是多少?

遇到位数不够怎么解决?

小数点向左移动,如果整数数位不够则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

整百、整千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4.填空: 把2.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位,就( )到数( )倍。

把0.375扩大到数100倍,小数点向( )移动( )位。

把0.73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就缩小到数的1/1000。

把30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数变成0.003。

5. 把1.8改写成下面各数,它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018 180 0.0018 1.80

(五)总结本节知识,畅谈收获。

附: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

0.009米→0.09米→0.9米→9米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37942.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三年级语文《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教学设计
  2. 小学科学主题实验教学计划
  3. 201电力安全心得体会
  4. 学前班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5. 母亲去世了杂文随笔
  6. 《动物奇迹》的读后感
  7. 唯美的爱情伤感经典语句
  8. 一场风波随笔
  9. 难忘的妇女节作文范文
  10. 发给客户的平安夜祝福语
  11. 高中英语新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范文
  12. 小品剧本《没钱打车》
  13. 关于三十岁生日祝福短信10条
  14. 楼船汀雪的名言名句
  15. 安慰伤心的人句子
  16. 只要你明白就好了情感美文
  17. 201小学生家乡的春节优秀作文
  18. 长征教案四教学反思
  19. 药店员工药店自查报告参考
  20. 初一开学第一课教案
  21. 今年的第一次买茶的优美散文
  22. 201年给朋友的周末祝福短信
  23. 18岁杂文随笔
  24. 开学典礼班主任代表发言稿
  25. 高考结束励志祝福语大全201
  26. 一年级看图写话范文助人为乐
  27. 客户晚安祝福语大全
  28. 《奇妙的“眼睛”》教案设计
  29. 新年快乐的诗句
  30. 挂钩帮扶承诺书范文
  31. 用宰相造句   
  32. 厨房里的辩论会的故事
  33. 大学生的暑期实践报告
  34. 《我多想去看看》优秀教学设计
  35. 有关于宝宝满月酒的贺词
  36. 描写山水风光的诗精选
  37. 林逋名言精选
  38. 赞美荷花的一些诗句
  39. 编辑打字员述职述廉范文
  40. 面向全校节约能源口号征集活动策划书范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21:41:42
本页面最近被 444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西藏,TA在页面停留了 11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