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王安石

发布时间: 2025-08-28 11:44:33

《菩萨蛮》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王安石词作鉴赏

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能改斋漫录》云:“王荆公筑草堂于半山,引入功德水作小港,其中叠石作桥,为集句填菩萨蛮。”全篇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使之如出己口,真正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叙写自己的闲适生活与故作放达的情怀。

开首“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往昔重楼飞檐、雕栏画栋的官宦居处换成了筑篱为墙,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如今窄衫短帽的闲人装束取代了过去的冠带蟒服。作者从九重宸阙的丹墀前来到了水边桥畔的垂杨里。对于这种遭际的变化,王安石似乎采然种安然自适的态度。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两句闲雅从容,虽然是从前人诗句中摘录而成,但指事类情,贴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接着“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是写景: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但是,作为一个曾经锐意*的*家,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因此,即使看似闲适的生活里,自然界的月色风声,都会引起这位*家的敏感与关注,而被赋予某种象征的意义:“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作者醉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参预政事,生活是如此闲逸,但是,酒醒梦回,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风明月,而是风吹云走、月翳半规的昏沉夜色。

最后二句自然地归结到闲情上:“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作者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据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书》云:“顒携黄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可见王安石的寄情黄鹂,不仅是表现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更是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鲠直人格。

此词与王安石晚年的诗作相似,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美丽如画的湖光山色。词中营造出清隽秀丽、悠闲恬静的意境,以此来抒发洒脱放达之情,以求得精神上的慰安和解脱。词人描绘春景时,无典故,不雕琢,语言清新、自然,数笔就勾出一幅鲜明秀丽、清俊娴静的画面,其中有日景、夜景,有青山绿水、花红柳翠的明丽色彩,也有流水潺潺、黄鹂鸣啭的声响,而作者的形象就淡入这画面中。全词安逸恬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家的襟怀心志,娴雅流丽的风格中显示出作者的才情骨力,体现了王安石词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的词风。

拓展阅读

1、《》教案

》(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

一、学习目标 1、鉴赏诗歌

2、感知“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艺术风格 二、相关知识链接

1、花间词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2、(1)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双眼明秋水润。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2)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宋)欧阳修《诉衷情》 (3)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宋)阮阅《眼儿媚》 (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宋)观《卜算子》

(5)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上的痣一点。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3、(1)云鬓半偏新睡觉(jué),花冠不整下堂来。 ——(唐)白居易《长恨歌》

(2)有个女孩名叫婉君,明眸如水绿鬓如云。 ——琼瑶《婉君》 (3)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杜牧《阿房宫赋》 (4)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三、诱思导学

1、 整体感知,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

3、 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绮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识。 四、课堂检测

1、词,又称( )( )等,滥觞于( ),兴盛于( ),主要有( )和( )两个大的流派。

2、温庭筠,字( ),( )派之开山鼻祖,与( )并称“温李”。

五、拓展阅读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ruó)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 试分析“皱”字的好处。

(2)试比较本词与温词《》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什么要学习古典诗歌?

明确: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途径——鉴赏。

(二)作者 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花间词的

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三)切入诗歌

1、结合小注,自读。

提醒注意:一个词语有几种不同的注解,诗无达诂。以小注②“小山”为例,结合导学案二—2分析证明此处理解为“眉”更好。

2、齐读,整体感知内容(鉴赏第一步,参见导学案三—1),结合词意给“女性”添加定语并作具体分析(指导学生完成)。

贵族、美丽、寂寞

整合答案:这首词刻画了美丽而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

3、导学案三—2(先解析题目,明确这是考察对艺术手法的把握,这也是鉴赏的第二步),讨论完成。

描写:肖像、动作(细节)、着装

4、导学案三—3,试由学生自由分析体会。

明确: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5、整合前边的分析过程及结果,形成一段完整的赏析文字,由学生完成。 (四)板书设计

目标:

1、鉴赏诗歌 2、感知风格

(五)作业:参见导学案与《谒金门》的比较阅读。

2、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层 《登飞来峰》及赏析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译文

韵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层。

散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

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缘:因为。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上*远瞩,不畏*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层”拔高诗境,有高 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变革家拨云见日、*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归园田居·其四魏晋: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

咏荆轲魏晋:陶渊明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酬乐天频梦微之唐代: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译文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听我。

遣悲怀三首·其一唐代: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译文你如同谢公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遣悲怀三首·其三唐代:元稹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菊花唐代: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3、苏东坡传第七章变法读后感

在苏东坡一生中有个十分重要的人,叫。可以说,讲不清就讲不清苏东坡。

与他的变法运动是分不开的。人们谈论,主要也不过是因为他的变法。“变法”从结果上讲,失败得很彻底。几乎没有任何优点,可以说由于的.变法,北宋少苟延残喘了不下于五十年,也正因为此,对于,历史上几乎是一边倒的骂声,到了民国,梁启超先生也比不过为开脱,在勇于**。

然而,我认为是个天才,不应当叫疯子。首先,对于经济学,确实有一定研究,否则,他也无法让皇帝动心,排除万难,也要变法到底。其次,骂名很多,却仍然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虽说的得宠同神宗老师韩维脱不了干系,但是其文采让富弼和文彦博赞评,甚至欧阳修也对他颇有好感。的文才虽不敌苏东坡、范仲淹等名士,但也是佼佼者中的一员。最后,的创新与尝试,这一点,虽前有古人,但后来者已进入了近代史,确实的变法是错的,确实的《三经新义》很烂,确实的变法不算顶尖,但是那些史学家,那些对嗤之以鼻的文人,在批评的同时,为什么没有人试着以另一种方式变法?偏偏要等到上百年以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了,才试着变法图存?这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另外,我认为,尽管许多文人、史学家否认,但许多时候,后人的评价带有成败寇的嫌疑,成功者的成功被夸大,失败者的失败被辱骂,对于勇于创新者,成功了是天才,失败了是疯子。

即便,有极大可能是神经病,即便,,固执一端不听劝告,即便,疯狂,即便,失败了,是时代的罪人,但我仍想衷心地叫一声,“,你是天才!”

4、的诗词10首经典推荐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昨日见张三,嫌他不守己。

归来自悔责,分别亦非理。

今日见张三,分别心复起。

若除此恶习,佛法无多子。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傀儡祗一机,种种没根栽。

被我入棚中,昨日亲看来。

方知棚外人,扰扰一场獃。

终日受伊谩,更被索钱财。

即事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即事

河流南苑岸西斜,风有晶光露有华。

门柳故人陶令宅,井桐前日总持家。

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

便作武陵樽俎客,川源应未少红霞。

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江上

村落家家有浊醪,青旗招客解祗禂。

春风似补林塘破,野水遥连草树高。

寄食舟车随处弊,行歌天地此身劳。

迟回自负平生意,岂是明时惜一毛。

江上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中郎有女能传业,颜色如花命如叶。

命如叶薄将奈何,一生抱恨常咨嗟。

良人持戟明光里,所慕灵妃媲箫史。

空房寂寞施繐帷,弃我不待白头时。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天不仁兮降乱离,嗟余去此其从谁。

自胡之反持干戈,翠蕤云旓相荡摩。

流星白羽腰间插,叠鼓遥翻瀚海波。

一门骨肉散百草,得无泪如黄河。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身执略兮入西关,关山阻修兮行路难。

水头宿兮草头坐,在野只教心胆破。

更备雕鞍教走马,玉骨瘦来无一把。

几回抛鞚抱鞍桥,往往惊堕马蹄下。

点击查看更多《菩萨蛮》王安石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60941.html

热门阅读

  1. 鲁迅优美散文
  2. 春节序曲作文1000字
  3. 祝愿订婚快乐祝福语精选
  4. 201年大学6月毕业祝福语
  5. 《自控力是我的魔法棒》读后感650字
  6. 2015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7. 描写秋天的诗句三年级
  8. 工矿企业产品购销的合同
  9. 难忘的春节花灯作文
  10. 你认为的学生会的宗旨征文活动策划书
  11. 《落花生》第2课时教学设计
  12. 微信平安夜祝福语精选
  13. 毕业留言文艺句子
  14. 丑小鸭公开课教学设计
  15. 春分节气祝福语推荐
  16. 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17. 小学生诗歌朗诵稿范例
  18. 《Birds》教学反思范文
  19. 中学生帮扶计划
  20. 解除商业广场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21. 有关写教师的随笔
  22. 201年跨年空间经典说说
  23. 第一学期教科研的工作计划
  24. 新疆大学对口支援的工作总结
  25. 高中学生会竞选演讲稿
  26. 我们都在假装努力杂文随笔
  27. 《雨巷》诗歌赏读
  28. 关于五一劳动节祝福语的短信
  29.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30. 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三年级
  31. 匀点时间给快乐美文
  32. 2016年九九重阳祝福语
  33. 小学二年级半期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范文
  34. 在农产品市场准入启动仪式上的表态发言稿
  35. 过大年的日记大全
  36. 工作成长总结范文
  37. 爱提问的鹦鹉睡前故事
  38. 2018新年愿望小学生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39. 简短的结婚邀请短信大全
  40. 顶碗少年教学教案设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