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诗集读后感
席慕容是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席慕容之所以能写出如此点透感情的语句,实在让人佩服!
年少轻狂,往往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少年冲动,更会留下太多的悔恨……
一直不觉得自己会是一个如此唠叨,如此令人生厌……
难道真的是“在错的时间,爱上错误的人”?
距离产生美,这句不是没有根据的。短暂相聚的时刻,彼此都是表现最好的一面,留下的是最美的记忆。恋爱便是如此。
向往是一种期待,一种美,一种让人心醉的感觉…
想要在最短的时间留住最美的时刻,想要在最短的时间给彼此最好的照顾,最好的抚慰……因为急切,所以才显得如此琐碎,如此唠叨……
对不起,亲爱的!如果让你烦恼了,我只是想让你觉得更幸福一点!
记得开始喜欢席慕容,是因为一个朋友跟我背了她的一首诗,初中的时候,好像就有学过她的散文,但是一直没什么印象,甚至最开始听到她的名字时,还肤浅的以为是个男作家,那个朋友背给我听的诗叫《一棵开花的树》这首诗应该有很多人听过,其中最著名的应该要数最后一句"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这首诗来自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
我以前一向喜欢豪放派的诗,而席慕容的诗是委婉、含蓄、文雅的语言风格。但是她的诗读着让人特别舒服,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美丽清幽的感觉,她喜欢移情于景,她的诗有一种古典的意境,把中国女性柔弱纤细,多愁善感的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笔下的女性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席慕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全名穆伦.席连勃1956年入台北师范艺术科 ,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她以画画为专业,但却特别热爱写诗,但是她写得很慢很慢,她的第四本诗集《边缘光影》出版时间离第三本诗集出版有十二年之久,"这十二年由于踏上了蒙古高原,初次见原乡的孺慕和悲喜,到接触了草原文化之后的敬畏与不舍,从大兴安岭到天山山麓,从鄂尔多斯荒漠到贝加尔湖,十年的奔波于浮沉,陷入与没顶,可以说是在一种生活里的全神贯注,诗,因此而写得更慢了"这是她对自己写诗慢原因的叙述。
席慕容多用日记体独语低诉展现了恋爱中的女性多变哀伤心灵。席慕容说因为寂寞而写诗,如今,她写诗的心情却已不一样,她说:"年轻时因寂寞而写诗,或许是一种对美的渴望;年纪稍长,因无法平复心中的**动而写诗:初老时,因惆怅而写诗,人也因此变勇敢了。"席慕容手底之诗,每字每句,清新如荷,虽绽放悄然,却有暗香盈袖。席慕容笔下之情,一离一合,淡雅如歌,可皎似淡月,亦可忧若轻烟。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色彩,透漏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席慕容是一个如雾般神秘的女子,我对他的理解不深,只是一个很浅的层面,但我真的很喜欢她的这种风格,我不是一位哲人,不会用富有哲理的话来惊醒世人;我也不是诗人,更不会用优美而幽深的文字来拼构华丽的诗篇。我只会以自己的方式,抒写我内心的那一份小小的感动,抒写属于我自己的小小世界。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席慕容的诗和散文,尤其是诗,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淡淡的罗兰香,清新朦胧,如梦似幻。她的诗总是带着淡淡的苦涩,可却能很好地表现她对生命的热爱,对青春的追忆。她书写的,不只是那种她梦想的"*的宽容、*的真挚、*的无怨、和*的美丽"的爱情,更是为了纪念难忘的青春里的爱的印记。这个写出优美诗句的女子曾说"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她的诗里,有爱情、乡情,每一种感情都丰富细腻,让人沉醉。
很喜欢她是那首《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候...看似淡淡的语气,却包含了浓浓的情感,如果那棵树有自己的意识的话,我想那应该是它心底最美好的愿望了吧。当青春娇艳的花朵绽开了深藏红颜的时候,总是期待有人能在此时看见,最好那个人是自己心中所想的人,或命中所定之人。没有谁会喜欢红颜空逝,在宿命中独自徘徊,一觉醒来伴随着你的只有那雨后零落了的花,无限孤单,却又苦于无人欣赏。"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多么震撼人心的决心,多少人曾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来了又还,我们是否想过要努力留下谁?多少事在我们生命之中不曾留下多少记忆,为此我们是否曾想过要努力争取不要留有遗憾,不要在生命的最后蓦然回首却发现没有任何美好的回忆可供留念,徒留一句叹息和四个字-不过如此!
一直在想,那个让席慕容反复书写的他究竟会是怎么样子。后来我终于明白了,那个所谓的他不是那个让她心动的男孩子,他的身影在她的心中也许早已淡去,席慕容书写的,是对逝去的青春的追忆和对那些飘渺不定的爱的感觉的捕捉,她将难以直接表达的爱都赋予给了一个个记忆中或想象中的情景。那样的邂逅,那样的暮色,那样一棵会开花的树,无疑都是对青春的爱的见证,哪怕一切终如云烟,她也要问一句:"难道青春必要愚昧,爱必得忧伤?"
席慕容的诗的世界里,乡愁是一支永远回旋着的曲调。祖籍内蒙古的她,在46岁以前,从未见到过故乡,深远而辽阔的内蒙大草原永远只在诗人心中魂牵梦绕。"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不会老去。"浓郁的乡愁,贯穿在席慕容的字里行间:"像那草原千里闪着金光,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像那黄河岸、阴山旁。"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内疚和悔恨,总要深植在离别后的心里......在暮霭里向你深深俯首,请为我珍重,尽管他们说,世间种种最后终必,终必成空。"这句诗出自她的另一首诗《送别》。作者错过了某些东西,首先感到的是后悔和遗憾,但作者善于调节自己的的心情,所以最后说道"世间种种,最后终必成空,"不管是自我安慰还是看透,总归是很有效的调节了自己的心态。可现在的我们总是容易沉迷于一件事,一种情绪,一个人......不知是忘了将自己从中抽身,还是不想,不愿,以至于生活总是浑浑噩噩,然后继续着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我们需要的就是像作者那样的心态,珍惜现在。回忆过去,是为了现在能更好的生活。
席慕容的诗总是给了我很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不止是《一棵开花的树》或《离别》......
拓展阅读
1、《席慕容诗集》读后感
高中时候朋友送过我两本席慕容诗集回家闲来无事又翻出来细细品味了一番,实在是感触席慕容的文字功底可以把文字的魔力发挥的淋漓尽致,让我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我折叠着我的爱》澄明热烈,真挚动人,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和舒缓的音乐风格。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美极,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充满着对人情、爱情、乡情的领悟。这是我的最爱,只能意会不能言语。
在诗集中无意中读到那首《印记》甚是喜欢。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 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总有一些什么,会留下来吧!留下来作一件不灭的印记,好让好让那些,不相识的人也能知道“。不仅仅被诗中的含义打动更被那美丽的文字吸引,读过不少的书,也读过很多唯美的文字,却从未有一位作家像席慕容那样给我如此多的记忆。
“青春有时候很短暂,有时候又极为漫长。我很想知道,因为我曾如你一般年轻过”,是啊,我们可能在青春有着这样的那样的伤痛和无奈,何不让她淡淡流去,只在时光中惊艳。在我们的世界里,时间是经、空间是纬,细细密密地织出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织出了极有规律的阴差阳错。而在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绳结之中其实都有一个秘密的记号,当时的我们茫然不知,却在回首之时,蓦然间发现一切脉络历历在目,方才微笑地领悟了痛苦和忧伤的来处。
小时候,很向往着长大后无拘无束的生活,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是在偶尔间回想起年少时的嬉戏,想象着每次在外玩疯了回家很晚,妈妈那半带愤怒半带嗔怪的模样。是啊,慢慢的,我们告别了过去,不再有那些无忧无虑的轻松,席慕容说:“烟尘滚滚/一路行来/我很可能是迷了路了/不然 自己怎么会/在举手投足里/越来越不像起自己来了。”她又说:“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或许我们曾有着迷惘和愤懑,有着伤感和离愁,而这些却真正构成了最美的青春年华,就像席慕容告诉我们的:青春,最为诗意。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上了大学之后,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开始学着自己独自生活,有时候会突然想起父母,想起远方的家,有时候想着想着啊,就突然想起席慕容说的那句话,“故乡是一首清远的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请用美丽的颤音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这些诗句,有时候就好像是一个慈善长着对我的娓娓诉说,那么真挚,那么善解人意。我始终认为,席慕容的诗歌一定有一种魅力,在她的诗歌中沉醉,而后,在美中徜徉,回归最真的自我。
席慕容还有一首诗现在已经记不得了,不过依然记得那句词“我的真实是我不真实的梦“当时读这首诗的时候,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或许是自己经历的不够,没有那种感触也在所难免,又更或许是对美好的一种希冀吧!我的青春还在,我会用我的这段美好时光去了解去透视我的梦。
最后再以一首席慕容的诗结束,用她美好的言语衬托我这苍白无力的文字。
我喜欢将暮未暮的原野
在这时候
所有的颜色都已沉静
而黑暗尚未来临
在山冈上那丛郁绿里
还有着最后一笔激情
我也喜欢将暮未暮的人生
在这时候
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
而结局尚未来临
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
寻我那颗曾彷徨凄楚的心。
2、席慕容诗集读后感精选
于夏日的假期里,我阅读了席慕容散文集,题目是《在黑暗的河流上》。给我很大的感触和启发。
当我翻阅着这本书时,只是感到一丝温柔,一点甜美,有时感触到一些伤感和孤单。又常常陶醉在烂漫的爱情之诗中。席慕容那朴素自然的文字,只是婉婉道出,自然流露。每每让我心中荡起层层涟漪。
每一页都是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在有些黄晕的纸上默读着一首首,让人总是觉得那么温馨,那么抒情。读着,读着,似乎每首诗都特别熟悉,仿佛自己就是诗中的 “我”。 那亲切抒缓的字句,空灵伤感的情调,行云流水般的叙述,处处洋溢着她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热爱。带给我甘香,带给我无限的遐想。
读朦胧又美丽的诗集固然是一种美的享受。对她的诗,我也感悟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我想读一本好书不是单单享受在她诗中的温柔情感里,垂涎在亲切抒缓的字句,空灵伤感的情调里。而是要感悟出作者深奥的思想感情,学到作者写作的手法,启发到宝贵的道理和对于自己的成长所拥有的帮助。
在《七里香》里,有这么一句: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我觉得这是经典句,所以我把它抄在好句本上,我认为这种方法在我写作是对我有所帮助,我能运用这种句型造出许多优美的句子增添到我的文章里,让我的文章更丰富多彩。
在她的《暮色》里,我能感受到她饱含真挚爱慕的真挚之情,让我看到了一颗孤单的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盼却又似乎不为人知。她情感真挚热切,哀婉之情中不乏执着于恒久,而我们能给予的也许只能是无限的祝福:愿这颗孤单的心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宿。
《乡愁》 更是表达出她对故乡的爱恋。让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我的故乡,故乡的歌,故乡的情。此诗把自己心中珍藏的一部分,深藏在心中的感觉牵引出来了。
就让我伴着轻风似的诗,去寻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岁月中无法捉摸的幸福。她的诗让我多愁善感,让我在思想上成熟起来。我希望我的写作也能她的心愿(题记)一样,把我自己内心的真情,对生活的盼望,对一种朦胧情感世界的美丽真挚地流露出,认真地整理好。感谢席慕容的诗集,让我能写得更坦然与自由。真心希望我的人生列车能快乐地向远方行驶去……
3、《席慕容诗集》读后感
假如能给我一个任性而不羞愧的机会,我想我就是这时候的席慕容。我也能这样大胆地坦露我的渴望。我羡慕自由的人,我害怕被人怀疑,我的心里有个柔美朴实的梦想,我难过的时候大骂让我难过的家伙,我要抱怨。可也知道这是任性的人才会这样,只在乎自己的感受,难免觉得羞愧了。就像作者所说回到现实就知道这些不可行。
当自己不再表现出渴望和软弱的时候,也是在以另一种勇敢的方式过活,担当责任,回以一笑。这不是麻木,不是冷漠。这是我与作者不同的想法。尝试就算最爱的事不能如愿以偿,也可以活的坦然,不觉的违背了自己。
这样,最后终结没人能说出哪个是镜里的CD,哪个是境外的CD,那都是真实的啊。虔诚的希望你会理解以前软弱胆小的CD,喜欢后来勇敢坚强的CD。少年时候的我是前者,慢慢希望在长大过程中的我能成为后者。不是被迫这么做,只是因为身上有了责任,不能不顾一切的做事。还有倪婕眼里所谓残酷的现实。我会希望成为后者,就算过程会很痛。
成长需要付出代价,我体会到了,很不好受。不能一直懒下去,不能随心所欲,不能讲话不考虑后果,不能纠缠一件事不放,必须放弃有时候。那种成熟的成就感都狗屁的,留到我50岁回望的时候再说吧。但很清楚接受责任的人会成功,就算不圆满。而那些任性到底,不顾一切的人最后伤害了自己还有亲人。
我想我不会逼迫自己去做距离梦想太远的事业。又或者就让自己爱上后来的事业。 说不定那些所谓的羁绊和放弃会让我更加去珍惜我曾留恋的人和事。手和心还是CD的,我想我会选择的。让自己不会太累。
至少我还喜欢看书,写文哪。这里我是会说心里话的。文字就是CD休息的小岛,永远不会变。
祝她有一天真正的勇敢了,成为知性的好女人。
4、席慕容诗集读后感精选
几年前,当第一次听到周杰伦的专辑《七里香》这个名字的时候,便想那真是一个极好听的名字,和歌曲那轻柔的调子正好珠联璧合。后来偶尔在书店里看到席慕容的一本诗集,第一篇便是《七里香》。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读席慕容的诗,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怎么全是情诗?而待到细细品味罢那盛满忧伤的一本诗集,我才明了,她书写的,不只是那种她梦想的“*的宽容、*的真挚、*的无怨、和*的美丽”的爱情,更是为了纪念难忘的青春里的爱的印记。
青春里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一定是一段忧伤、温馨也有诸多遗憾的爱。那些所谓爱情也许不算真正的爱情,但是她们却实实在在存在过,并且让我们为她们心动、憧憬、落泪、心碎。曾经沧海难为水,无论生命中还有多少浪漫甜蜜或是轰轰烈裂的爱情,青春时的爱一定是永生难忘的,那些明明暗暗的回忆被优于世界上任何一种保鲜技术的一种叫**的东西保存着,无论何时想起,都像刚刚发生过,心依旧在悸动。
然而事实上一切都那么模糊。她也只是记得,年轻的他们在那个路口挥手告别;在她心中,对他的印象也只是那青青的衣据;那些曾经让她那样流泪的爱情,再回首时也不过,恍然一梦……
我一直在想,那个让席慕容反复书写的他究竟会是怎么样子。可后来我终于明白,那个所谓的他不是那个让她心动的男孩子,他的身影在她的心中也许早已淡去,席慕容书写的,是对逝去的青春的追忆和对那些飘渺不定的爱的感觉的捕捉,她将难以直接用于样表达的爱都赋予给了一个个记忆中或想象中的情景:那样的邂逅,那样的暮色,那样一棵会开花的树,无疑都是对青春的爱的见证,哪怕一切终如云烟,她也要问一句:“难道青春必要愚昧,爱必得忧伤?”
成长中,难免为那些不成熟的爱忧伤,每当那时,我都会捧起那本盛满重重思念的书,靠近哪一颗柔软如水的心,同她一起,感悟青春,感悟爱,在挣扎之后蓦然回首,发现痛楚也可以化作甜蜜的热泪。
长大了之後你才会知道
在蓦然回首的一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岗上那静静的晚月
5、席慕容诗集读后感精选
最近这段时间在读席慕容的诗集《透明的哀伤》。她的诗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我很喜欢读席慕容的诗集和散文,尤其是她的诗作,字里行间总是如紫罗兰般的清新朦胧,似远还近,如梦似幻,着实让人着迷。那个总是写出那么温柔美丽的诗句的女子曾说过:“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她的诗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情感丰富,很容易让人沉醉其中。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我们的青春就是这样被肆无忌惮的编纂着,每个人都会经历属于自己的青春,每一个青春的背后又都会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我们都会为自己的青春上演出悲欢离合的华丽乐章,而此时的席慕容呢,她用她的满腹经纶评定下了对青春的领悟,“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她的诗将青春白驹过隙般的短暂,以及对这种短暂的遗憾、恋恋不舍、无可奈何均表现得淋漓尽致,“仓促”之意溢于言表。或许吧,经历过青春的人才会懂得它那古老泛*美丽。
乡愁又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家,一个温暖而幸福的港湾,它满载着每一个人对亲情的依恋。“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席慕容用自己的笔墨写下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慨,她本是蒙古王室之后,却因家定居台湾,因而说这也是她对故乡的怀念之感。或许吧,思乡之情不会因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就像这没年轮的树一样*。
一颗开花的树
席慕容的爱情观,柔情中带着一丝凄凉,寂寞中带着一丝唯美,“如果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人生匆匆,在我们不经意间流走的又岂止是爱情呢?成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她对爱情的感叹又岂只是只言片语呢,一颗开花的树,一颗真挚的心,席慕容的诗给了我很多思考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当空间被时间合理的利用了,那一种油然而生的感慨才是对这本书最好的体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