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27 09:27:36

《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是清*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我们这篇《圆明园的毁灭》讲的就是这段历史,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记住国耻,长大建设我们的祖国。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3.区别形近字。理解字义,然后组词。

博(渊博)销(销毁)幻(梦幻)

搏(搏斗)锁(锁门)幼(幼稚)

流(流水)奉(奉献)剔(剔除)

统(统一)棒(冰棒)踢(踢球)

损(损失)瑶(瑶族)珑(玲珑)

捐(捐献)谣(谣言)咙(喉咙)

4.查字典理解词义。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形容精工制作、内部镂空的工艺品。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瑰宝:珍奇的宝物。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象征:用具体东西表现事物的某种意义。

西洋:泛指欧、美各国。

有如:好像,仿佛。

损失:没有代价地消耗或失去的东西。

宏伟:(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饱览:饱,足足地、充分地。览,看。充分地观看。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一座*皇帝、后妃居住游乐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清朝康熙皇帝将这里的一座面积约600亩的园林赐给他四子胤祯,并亲自题写园名为“圆明园”。

5.理解词义,找出近义词、反义词。

(1)近义词:

环绕(围绕)宏伟(雄伟)估量(估计)

奉命(遵命)任意(随意)珍贵(宝贵)

(2)反义词:

损失(收获)破坏(建设)

销毁(保存)精华(糟粕)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遭毁灭的历史。)

师:对照书上的插图,想象当年圆明园的壮观景象,你有什么感受?

发散思维,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准备。

(四)理清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指导学生逐段朗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课文一开始点明了圆明园是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壮举,它的毁灭是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分了三个层次对圆明园辉煌的景观进行了介绍。第一,先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第二,再介绍圆明园中的景点;第三,对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及其文化艺术价值进行了介绍。最后讲述了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根据以上分析,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主要讲当年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英法侵略军毁灭了圆明园。

指导朗读第一段,体会这一段在全文所起的作用。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段告诉我们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估量”是什么意思?“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估量”的意思是推算、计算。“不可估量”说明圆明园毁灭的损失之巨大,没有办法推算了。)

齐读第一段,使学生体会到圆明园的价值和侵略者的可耻。

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点题。)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读熟课文。

拓展阅读

1、我们的民族小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通过知识迁移、图片、生字的偏旁进行生词的习,为以后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进行习奠定基础。

3、品读文,通过“绚丽多彩”,通过“向……向……向……”等词语所在的句子,感受民族小的美丽。

题导入,引导链接。

读读题,通过预习,你能说说这所校和我们的小有什么不同?(抓重点词语:民族)。

2、根据我们所的,你能说出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吗?

傣族、白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德昂族。

识记“傣、昌、昂”

注:“昌”在古诗背诵的候,有生把“王昌龄”的“昌”读成了“冒”,所以可以根据这个进行知识迁移。

3、那你们知道这所校在哪里吗?

4、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所校。

二、读文,整体感知。

1、在预习的基础上,正确朗读文,注意生字词。

2、指名读文,相机正音。

3、生字词习。

摔跤、穿戴、粗壮、孔雀舞、坪坝、蝴蝶、铜钟、凤尾竹。

(1)自由读生词,读准字音。

(2)识记生词,理解词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生字的特点进行识记。

“坪坝、蝴蝶、铜钟”三组词语,有共同的偏旁,理解词语。

借助插图,认识“凤尾竹、铜钟”。

4、再读文,说说,这所校是所怎样的校?(美丽的、团结的、快乐的)。

三、品读文,感悟民族小的美丽。

1、朗读文的自然段,边读边画,说文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美丽?

2、交流: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文里写什么“绚丽多彩”?

各民族的服装都是怎样的呢?师检查预习,看看你都能认识哪些民族的服装?瞧穿戴不同(借助图片,对穿、戴进行理解),语言不同,却在了同校。

你能想象下这所“绚丽多彩”的校是怎样的?

青青的草地上,()的裙,()的裙在飞舞;白白的墙根下,()的衣,()的衣在追逐;绿绿的枝叶间,()的帽,()的饰品在闪动,真是幅绚丽多彩的景象。

(2)同们向在校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为什么你能从这些里面体会到美丽?(美丽的景色,文的行为)。

读读这个句子,你能发现这个句子里,有什么不样的地方吗?(向……向……向……)。

段中,还有个句子,跟它很像,你找到了吗?(从……从……从……)。

完成:

们从(),从(),从(),捡起了很多垃圾,校很快变干净了。

的路上,我向(),向(),向()。

3、朗读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四、指导书写。

坪坝、戴、招、铜、粗、尾。

练写“戴”,注意它的结构,右上角还有点。

2、我们的民族小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重难点:体会文表达的赞美之情,初步了解句子的含义。

前准备。

1.前发动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

前准备:

1.生查找与文有关的资料,预习文。

2.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导入新

1.创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顺势切入,初读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对,那可是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起去走走,看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读。

趣味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壮凤尾竹。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识字。

5.同桌相互听读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朗读感悟。

1.生逐段朗读文,感知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段知道了些什么?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朗读感悟。

1.读读说说,自。

a、自读感悟。

请同们轻声读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

早晨,同们来上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生读后交流描述。

b、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多美啊,你喜欢这的校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读读说说演演,二、三自然段。

a、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民族小生读文非常好听,下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b、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文中的句子说说。

引导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句,体会正因为同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c、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引导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

3、读读画画,三自然段。

a、同桌互读。

b、联系前面的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

复习生字。

2.边用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二个字,边指导书写。

3.生写字,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活动。

民族小的许多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各民族生团结(好)。

反思:在这中,激发了同们对了解各个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兴趣。

3、我们的民族小

生通过对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1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感情地朗读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生幸福的习生活,体会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重点是引导生通过对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建议:前发动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利用早读等间交流前收集到的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让生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有些了解。

3、师配乐范读,生思考:民族小和我们的校有什么不同?

a、他们的生来自各个民族,他们的习惯、穿戴不同;

b、他们校周围的环境不同;

c、校里也有些不同(铜钟)。

习生字词,培养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让初步了解文内容。

帮助生抓住事物的特点。

二、再读文,理清文顺序。

再读文,讨论并填空:

文先写(上的路上,来到校);再写(上,下);最后写(我们的民族小)。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字词。

2、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三横要长些,整个字十三画是撇折。

3、生写以上五个字。

点击查看更多《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60444.html

热门阅读

  1. 财会简历样板介绍
  2. 201鸡年四字拜年祝福语
  3. 2018年2月14情人节祝福语大全
  4. 2018新年对联全
  5. 201年销售团队霸气口号
  6. 快乐寒假手抄报文字
  7. 小学少先队的暑假活动计划
  8. 登山经典语录
  9. 《小公主》学生读后感
  10. 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竞职演讲稿
  11. 曾巩《西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12. 2016年迎元宵节祝福语句子
  13. 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应用与研究论文
  14. 2015公司年会贺词精选
  15. 关于陪伴的随笔
  16. 201年最新元宵节的问候语
  17. 定购产品合同范本
  18. 民间借贷的简约合同模板
  1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20. 三字经读后感二年级写话
  21. 阅读教学中角色表演的教学的方法分析论文
  22. 关于《一枚金币》的教学设计范文
  23. 郭沫若诗歌《过泪罗江感怀》赏析
  24. 用爱守护生命的主题演讲稿
  25. 公共场所中英文标语
  26. 国庆节送领导精选祝福短信
  27. 人教版四年级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
  28. 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29. 冬至客户短信祝福语
  30. 感恩教师节的温馨祝福语
  31. 6年级快乐的春节优秀作文
  32. 不变的步伐心得体会00字
  33. 长干行 李白
  34. 元宵节祝福语短信2018
  35. 业务员销售的工作计划范文
  36. 以又见夏蓝为题目的随笔
  37. 元宵节祝福语11条
  38. 201年春节金鸡闹新春拜年祝福语
  39. 社会理论活动总结范文
  40. 小学二年级关于团结的谚语大全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24 16:43:46
本页面最近被 66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澳门,TA在页面停留了 11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