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情》的全诗集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09 12:06:02

《怨情》的全诗集赏析

【诗句】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出处】唐·李白《怨情》。

【译注】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

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唐]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注释】

① 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

【翻译】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

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

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李白是大家熟知的唐代大诗人,他写了大量气势磅礴、风格豪宕的诗篇。而他的绝句超妙隽逸,神韵天然,也超诣独步。明代李攀龙《唐诗选》谓“太白五七言绝句,实唐三百年一人。”明代胡应麟《诗薮》谓“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余尝谓古诗、乐府后,惟太白诸绝近之。”李白那么个壮思逸飞的诗人,也写了些闺情怨诗,且细及毫巅,柔似静水,却是别开生面之作。

这首《怨情》,以态写情,情蕴态中。“卷珠帘”,意在寻望思念之人。“深坐”,未见情人,长坐而沉入深思;“颦蛾眉”,深思之情爬上眉心,其愁苦不言自明。“泪痕湿”,较“颦蛾眉”又深一层:愁苦得竟止不住泪流满面。从美人的形态上, 已足见其内心的怨恨,结以“不知心恨谁”,则含蓄蕴藉,引人冥想,更觉其有苦难言的深衷。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隐而不露,较直言心恨谁来得更有隽味。胡震亨《李诗通》中说:“‘心中念故人,泪堕不知止’,此陈思王(指曹植)《怨诗》语也。明说出个‘故人’来,觉古人犹有未工。”胡震亨认为曹植之作不及李白此首之“工”,也就是说明言不如隐语有味。用“不知”,使人虽可揣知其为思情人,但更增加了美人将思念深藏心底的意味。薛惟翰的《闺怨》:“美人怨何深,含情倚金阁。不笑复不语,珠泪纷纷落。”所写意境与李白此诗近似,可是也是由于情词太明,不如李诗动人。李白说“不知心恨谁”,虽字面上也出现“恨”,但因“不知心恨谁”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悬念,就比“美人怨何深”直说“怨”委婉转曲。“不笑复不语”与“珠泪纷纷落”重复,泪落自然“不笑”,显得冗赘。李白写“泪痕湿”, 自然写了“不笑”;说不知心恨谁, 自然写了“不语”。“颦蛾眉”, 自然显示了“含情”,是“泪痕湿”,当然为“怨何深”。从上述比较中也可看出,虽然题材、主题,甚至所叙状态基本相同,而李白却独具手眼,这也是李白成为大家的原因吧。

拓展阅读

1、韩愈晚春古带拼音文翻译及

cǎomzhīchūnbjiǔguī,bǎibānhngzǐdufāngfēi。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ynghuāyjiwcisī,wijiěmntiānzuxuěfēi。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哲学家。因其常据郡望自称昌黎韩愈,故后世称之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世称韩文公。

注释解说:

⑴晚春:春季的最后一段。

⑵不久归:这里指很快就要过去了。

⑶百般红紫: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斗芳菲:争芳斗艳。

⑷杨花:指柳絮。榆荚:榆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

⑸惟解:只知道。漫天:满天。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虽然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景。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之。面对晚春景象,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之,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这勇气非常。这就给人以: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可谓有,亦不落俗套。用拟人手法,糅人与花于一体,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中所罕见。这是此明白有趣之处,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杨花虽无芳华,却有趣和勇气。如果说此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风的奇险派的开山,颇具胆力。他能欣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趣。的妙处也在这里。

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

2、《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在中国古典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白话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者介绍】

贺知章(公元659年-公元744年),唐代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公元695年(武则天证圣元年)中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3、原文注释、翻译

1、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的《叹花》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3、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姜夔的《淡黄柳》

4、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李白的《落日忆山中》

5、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的《春色满园》

6、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的《春行即兴》

7、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的《春思》

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的《春雪》

9、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李白的《早春寄王汉阳》

10、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11、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的《春游曲》

12、万里思春尚有,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1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杜甫的《春运》

15、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的《苏溪亭》

16、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的《春日游湖上》

17、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18、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

1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的《春日》

2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

2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23、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隆3蹙案镄鞣纾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2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江南春》

25、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韦庄的《菩萨蛮》

26、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怕娥シ驾ァ4和砺桃靶悖岩高白云屯。――谢灵运的《入彭蠡湖口》

27、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8、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王安石的《夜直》

29、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史青的《应诏赋得除夜》

30、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

3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

32、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魏承班的《玉楼春》

3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3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的`《春夜喜雨》

35、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的《绝句》

3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37、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孟浩然的《春中喜王九相寻》

38、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

3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晓》

40、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秦观的《好事近梦中作》

4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的《绝句》

42、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的《玉楼春》

43、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的《曲江对雨》

44、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刘方平的《代春

45、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的《春雨》

46、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的《晚春》

4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的《咏柳》

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文翻译及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

注释:

①赋得:借古人句或成语命题作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人学习作或文人聚会分题作或科举时命题作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②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③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④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⑤晴翠:明丽翠绿。

⑥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的友人。

⑦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唐代三大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魔和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传世,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不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毁灭的,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不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

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点击查看更多《怨情》的全诗集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0937.html

热门阅读

  1. 单身久了的经典语录
  2. 品句子里的经典语句
  3. 关于有雪的诗句
  4. 赞美菊花的诗句或名言
  5. 2016年儿童感恩节祝福语
  6. 圣诞节英语祝福语
  7. 怎么写婚前财产协议书
  8. 《少年王冕》的教学反思范文
  9. 周末祝福语集锦
  10.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
  11. 关于朋友的哲理寓言故事
  12. 软件设计师的自我鉴定范文
  13. 幼儿园毕业典礼幼儿代表发言稿范文
  14. 儿童睡前故事:小袋鼠的猪笼草
  15. 诗句精选大全集
  16. 表达过年回家的句子2019
  17. 学前班下学期写字教学工作计划
  18. 2016年公司圣诞节祝福语
  19. 201年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
  20. 2019年高三百日誓师大会的主持词范文
  21. 2016年冬至快乐祝福语
  22. 郭沫若语录
  23. 《初冬》教学设计
  24. 《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5. 梅花的思乡诗句 古诗大全
  26. 一年级班主任的发言稿范文1800字
  27. 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贺词
  28. 公司成本会计职工述职报告范文
  29. 2015平安夜送女友祝福语
  30. 关于新年礼物的教案
  31. 网恋乱花钱的检讨书
  32. 2016圣诞卡片祝福语大全
  33. 有关清明节演讲稿范文
  34. 关于月亮的诗句和古诗唐李白
  35. 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的承诺书
  36. 关于青春励志的句子全
  37. 我身边的雷锋故事10则
  38. 散文《孝心无价》阅读答案
  39. 真诚的青年节祝福语分享
  40. 赞扬劳动人民的诗歌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6:07:34
本页面最近被 703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辽宁,TA在页面停留了 11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