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的诗词

发布时间: 2025-07-17 10:44:48

咏怀的诗词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

【赏析】:

在这首诗里,李贺比较具体地描述了自己赋闲在家的生活和思想状况。清人方扶南说:“此二(指《咏怀二首》)作不得举进士归昌谷后,叹授奉礼郎之微官。前者言去奉礼,后者言在昌谷。”(《李长吉诗集批注》)这话与诗歌的内容是吻合的。全诗叹“老”嗟贫,充满忧伤绝望的情绪,显然是遭遇不幸以后的作品。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傍晚著书完毕,发现头上白发忽然象霜似的落下一丝,感到很震惊,不禁感慨万千。“著书”大约就是写诗。据前人记载,李贺每天都要骑着毛驴外出游览,遇有所得,便写在纸上,投入身边锦囊中。晚上在灯下取出,“研墨迭纸足成之,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可见他是个非常勤奋的诗人。当然,他成天苦吟,主要是为了排遣沉沦不遇的苦闷。他未老先衰、两鬓染霜的原因就在于此。

三、四句写自己看到白发以后的反应。尽管表面显得很轻松,却掩藏不了内心深沉的痛苦:“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端详着镜中早衰的容颜,不禁暗自发笑:象我这样终日愁苦,年纪轻轻就生了白发,那会有南山之寿哩!显然,诗人这时已由“早衰”想到“早死”,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他的笑,不过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苦笑而已。

后四句写乡居时的贫苦生活:头上不戴帽子,也不裹“幅巾”,任凭风吹日晒;身上穿着用苦蘗(bò)染的黄衣,与乡野之人无异。“苦蘗”通称“黄蘗”,诗人不用“黄”字,而用“苦”字,暗示通身皆苦,苦不堪言。它写衣着,兼写生活和心情,熔叙事、状物、言情诸种表现手法于一炉,使客观和主观和谐地统一起来,做到示之以物,同时动之以情。

写到极苦处,忽然宕开一笔,故意自宽自解:“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那些生活在清溪里的鱼儿,除了水,什么可吃的东西也没有,可它们还是怡然自得,尽情嬉戏。同鱼儿相比,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这里形式上是转折,意义上是发展、深化,诗人表现出的超然态度,有力地烘托了他的悲苦情怀。相反而实相成的哲理,用在诗歌创作上,产生一种异于寻常的表现力。

拓展阅读

1、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古鉴赏

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译文翻译

离人的怀抱甚是伤心,老天倘若有感情,也会因离别而衰老;它有时如轻丝般纤细却缠绵悠远,有时又如波涛般一浪高过一浪地涌上心头。

湖边一叶扁舟停靠在岸边,枫叶、芦花在秋风里瑟瑟发抖,将前欢与现实形成对照,相聚时的欢乐是一去不复返了,除非相逢于梦中。

注释解释

①减字木兰花:牌名,原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

③扁舟:小船。

④枫叶:枫树叶。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⑤须著人问比梦间:全句是说过去的事纵然真实,由于时过境迁。也形同梦寐,须用梦间的'事来比况过去人间发生的事。

创作背景

作编年未详,当是天圣末少年时期所作。这首可能是作者青年时期的作品,写的是与女子别离的凄切之情。这位女子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份,与作者究竟是什么关系,现已很难厘定。

写离愁。前阕议论抒情。首句“伤怀离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伤感是离别的情绪。人李贺曾吟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悲凉痛苦情感,两者比对。这种离愁“细似轻丝渺似波”,细软得像轻丝那样缠绕不清,缥渺得像微波那样延续不断。后阕回忆离别。一叶轻舟靠在岸边,红色的枫叶白色的芦花,金风萧萧,行人告别远去。“细想前欢”,慢慢地回忆起以前相聚的欢乐,却不能失而复得。“须著人间比梦间”,必须要让人世间改变成梦间。

缠绵悱恻,婉转细腻且真情灼然,可以想见,作者与文中女子的感情一定非同一般。上阕用了李贺的名句,表达出内心无限的深情,又以设问的形式问道:你能知道这番深意是怎样的吗?告诉你,就如同细丝一般扯也扯不断,像水波一样前波刚去后波又来,永远不可能断绝。下阕写到具体的场景,把人送走后,作者还独自站立在岸边,目送着白帆远去后,才发现这里剩下的,只有白居易中“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萧疏。此景最能令人想起“前欢”,那是多么令人魂飞魄散的极致享受,与眼前的孤独索寞形成的对比,就如同冰冷的人间和美梦中的情景一样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大了作者心理上的落差,正是这种落差,令人感到了他的情意是何等真挚。

2、怀常见情感鉴赏谈怀

【**--教案】

怀的鉴赏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2.探究怀,准确把握读懂怀的方法与技巧

(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怀常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感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 走进课本,寻找规律

篇目 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 内容类别

苏轼《念奴娇 赤 壁怀古》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杜甫《怀古迹(其三)

李商隐《马嵬》

李白《越中览古》

刘禹锡《石头城》

(二)合作探究,归纳小结

1、探究:怀怀古标志、常见感情、常见手法 内容类别

2、归纳小结:

内容类别

(三)迁移训练,掌握技巧

金人捧露盘 卢龙(1)怀

清 尤侗

出神京,临绝塞,是卢龙。想榆关、血战英雄,将军霹雳吼雕弓(3)。大旗落日,鸣笳起、万马秋风。

问当年,人安在?流水咽,古城空。看雨抛、金锁苔红。健儿白发,闲驱黄雀野田中。参军岸帻,戍楼上、独数飞鸿。

注:(1)卢龙,自古为北方边关要塞,汉代飞将军李广曾在此驻守。(2)此事作于人被贬期间。(3)李广射虎而又为虎所伤,最终射杀猛虎的英雄壮举。(4)参军岸帻,东晋孟嘉落帽的典故,孟嘉是征西将军桓温的参军,桓温极为赏识孟嘉,并重用他。

1.的上阕内容中,作者是怎样塑造“飞将军”李广的形象的?(5)

2.“问当年人安在”一句在在结构上有何关系?请结合下阕内容分析作者此问表达的情感?(6)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①,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1)“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2)“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链接高考,提升能力

阅读下面这首唐,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表现了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五)知识点总结提示: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自古以来,世俗的朝廷总把冷眼抛向那些热心热肠的古代人们,而这些仕途总是不顺的人就不自觉地转而徜徉于瞻仰凭吊古迹、评历史人物中,感慨岁月沧海桑田,喟叹人生万古悲风。抒难酬之壮志,浇心中之块垒。怀常触及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歌。

以上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谈怀的鉴赏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3、行路难的原文解释及赏析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二) 柳宗元 唐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栈与椽。深林土翦十取一,

百牛连鞅摧双辕。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

遗馀毫末不见保,躝跞磵壑何当存。群材未成质已夭,

突兀硣豁空岩峦。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1)虞衡:古代管理山林的官。掌山泽者谓之虞,掌川林者谓之衡。斤:斧头。罗:搜寻。

(2)工命:官命。斫(zhuó酌):砍伐。杙(yì):小木桩。椽:椽木。杙椽指建筑材料。

(3)土剪:齐土砍断。

(4)鞅(yàng):牛羁,即套在牛、马颈上的皮带,用以驾驭。摧:折断。辕:驾车用的车杠,设在车前。

(5)围:两臂合拢来叫围。寻:古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6)蹶(jué):倒。

(7)毫末:一小点。

(8)躏跞(lìn lì):践踏。石间 (jiàn)壑:溪涧和山谷。

(9)未成:未成材。

(10)突兀(wù):高耸的样子。硣(xiāo )豁:高峻的样子。岩峦:山冈。

(11)柏梁天灾: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十一月,柏梁台失火。柏梁:西汉未央宫中台名。武库炎:晋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闰十月武库失火。这两次有据可考的火灾事故,损失甚大,历代奇珍异宝皆荡然无存。武库:古代储藏兵器物品的仓库

(12)匠石:先秦著名的木匠,这儿借指工匠。狼顾:原意是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以防袭击,比喻人有后顾之忧,这里指忧郁、忧心的样子。

(13)南山:终南山,唐代常有高洁之士隐居于此。

林官率领伐木的队伍搜寻千山,奉命采伐营建宫室的栋梁。被齐土砍下的大树仅为十分之一,无数牛马一齐用力把运树的车辕拉断。

万千棵参天大树使道路无法通畅,伐木者砍倒它们一把火烧光。侥幸漏网的一点儿树木也难逃厄运,伐木者的足迹踏遍了溪涧与丘山。

众多的珍稀树种未等成材就被摧残,兀自屹立的山峦变得空空荡荡。如果再有汉朝柏梁台晋代武库的大火,再好的工匠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愁肠寸断。人们呵,你可曾知当今国家良材已日益稀少,有谁把栽培爱惜人才的事提到议事日程之上。

点击查看更多咏怀的诗词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30449.html

热门阅读

  1. 古诗关于春节的
  2. 经典诗词歌赋
  3. 必备的个性婚礼祝福语集锦
  4. 悠悠的南瓜情美文
  5. 2016最新冬至问候祝福语
  6.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3000字
  7. 春天希望的诗歌
  8. 真情对印小学美术教案
  9. 诱思探究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论文
  10. 做一个创新型班主任读后感
  11. 小学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
  12.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困境的范文
  13. 芭蕾基础训练在形体教学中的作用探讨论文
  14. qq空间元宵节祝福语大全
  15. 七夕有感作文
  16. 201年关于五一放假的祝福语
  17. 幼儿园大班班务方案计划
  18. 小学语文《矛和盾的集合》优秀教案
  19. 汽车买卖协议书
  20.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范文00字
  21. 2018水利普查季度工作计划
  22. 2016关于元宵节的祝福语
  23. 20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祝福语
  24. 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范文2000字
  25. 关于小学教科版语文第二册的复习计划
  26. 描写孩子们玩耍的句子
  27. 掌声响起来初一作文500字
  28. 小孩子满月酒的贺词
  29. 201年公司员工生日祝福语精选
  30. 小学关于春节习俗为话题的记事作文800字
  31. 雷锋社总结大会策划书
  32. 阅读古诗清明
  33. 爱上诗词初三作文
  34. 最新生日空间留言的祝福语大全
  35. 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36. 201年送给长辈的生日祝福语
  37. 缅怀先烈感恩手抄报
  38. 过年拜年祝福语
  39. 描写河的优美句子201
  40. 席慕容散文《燕子》阅读答案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5:36:50
本页面最近被 32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陕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9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