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故事:夜行军
为着隐蔽我军行动,为着避免敌人飞机的侦察与轰炸,有时为着天热乘夜凉,所以我们长征时多夜行军,特别是从出发到渡湘江的前后,差不多都是夜行军。
夜行军,开始是不惯的,头几天,不管是有无月亮,或有火把,总觉得是高一脚低一脚的走,很吃力。特别是要把日常生活完全改变,日间的生活要改到晚上,开始是很不习惯的。半夜以后,感觉疲倦,拂晓前后,更是瞌睡沉沉。……
特别是夏秋天气,乘着月光夜行军,却很快畅。月朗星稀,清风徐徐,有时虫声唧唧,有时水声潺潺,有时犬吠数里,野花与黄菜争香,夜中更觉幽雅。经过村落时,从疏疏的灯火中,看到一村的全部男女老幼,带着诧异而又愉快的眼光,望看我们这走不尽的“铁流”的红军。常常可以听到这些话:“晚上走,凉爽呀!”“你们真多呀,走了三日三夜了!”“白军早走了!”“你们真文明呀!救命菩萨!”……
如果是没有月亮的天气,而在敌人离我们不太近时,我们总是打火把夜行军的。到了下午大家把昨晚的瞌睡损失补足了,而又准备晚上行动时,宿营地的四周,总可听到找干竹子做火把,打碎干竹子的“噼啪、噼啪”的声音。
在部队中做火把,是一天一天的熟练,一天一天的进步的。有的用较大的竹筒,钻空罐洋油点;有的则用松枝,利用松香汁燃烧。但这些都比较费用大,或者太费力。最好是找二三根较细的干竹,打破成几片,合起一节一节地捆起来,容易烧燃,光大且不怕风,也耐烧。……
点火把夜行军,是很壮丽的,走平坦大道,真是可以光照十里。穿过森林时,一点一点,一线一线的火光,在树林中,时出时现,如火蛇钻洞,红光照天!
过山时,先头的已鱼贯的到山顶,宛如一道长龙,金鳞闪闪,十弯十曲的蜿蜒舞蹈!从山顶回头下望,则山脚下火光万道,如波浪翻腾,一线一线一股一股的奔来,即在钱塘江观潮,泰山上观日,也无此奇迹。
但是有时夜行军是很苦的。我们最讨厌的是第一遇着隘路或上山下坡,或过桥过水,因为遇着这些阻碍行军,前面一遇阻碍,后续部队简直走不动,常常弄得走三步停十步,极不痛快,极不舒适。……第二是忽遇大风大雨,一时找不到避风雨之地(或离村庄尚远,或无树林),只有硬着头皮继续前进,天气既恶劣黑暗,火把也不能点了,路上又特别湿滑,这时真所谓“前进不能”,“退后不得”,只有一步挨一步,跌了滑了,又起来继续走。等待到了村庄可以避雨,已经是满身淋淋了!
离敌人很近,或甚至要穿过敌人堡垒线时,则夜行军是很肃静的,不准点火把,不准照电筒,不准乱吃纸烟,不准谈话。然而当着无敌情顾虑,月朗风清之夜,我们有时可以并肩而行,大扯乱谈,有时整连整队半夜高歌,声彻云霄。这种夜间的行军乐,可以“不知东方之既白”!这种行军乐趣中,在总*部的行列中,以至组成了潘汉年、贾拓夫、*、陆定一、李一氓诸**再加上我的合股“牛皮公司”。同时也产生了所谓“徒步旅行家”,这就是说:大家在行军时一路走一路谈,上下古今的乱谈,也忘记疲倦,也忘记骑马。总而言之,是“徒步吹牛皮”!
另外一方面,我们又必须讲到有些身体弱或*的**,遇着夜行军,不好的天气,行路困难时,可以掉队落伍,常常大部队到了宿营地,在日中休息时,这些掉队落伍的**,总是努力奋斗克服一切的困难,先后的归了队;有的临时发生病,或本来的伤病员,因担架员发生事故而不能抬的,也常常由我们的收容队的**努力用各种方法,使这些人归了队,甚至老百姓自动替我们抬到宿营地!在这种艰苦奋斗与群众的爱护下,自然远不能完全消灭个别人的掉队落伍!但这已经只有红军才能做到了!
下午六时又出发了,刚出门,传令员从“报告”一声中送来了命令:
“……为争取先机之利,从今日起实行强行军,不论日夜,每行军五小时,即休息四小时。造饭睡眠后,继续照昨日命令之路线前进!……”
顿时精神紧张起来了,当然是“唯命是从”。
林矮子有点着急了:“今天一定会打瞌睡,我们在路上要多扯乱谈才好呢!”……
“那自然,我也一定会打瞌睡,你这乱谈鬼要多扯了!”……
“我就不怕。”指导员好像有把握的走前来插嘴。“我从来不会在路上打瞌睡的,我今天到宿营地还要打土豪……”
林矮子忽然想起他一路来不管白天夜晚都时常跌跤,就讽刺似的说:“瞌睡倒不会,只是白天晚上都滚东瓜似的!”
这一说把附近的人都引笑了。指导员连忙回答说:“真是矮子矮,矮子怪。”
半夜,北斗星已高高在上,成千成万的红色英雄仍然在星光下前进,在地上发生“沙沙”的步伐声,在**们身上,因为东西相碰磨,也不断的“咯啰咯啰”的作响,路旁田野里更发出“唧唧”的虫鸣,其他一切均是静悄悄的过着深夜,眼睛已开始同两腿发生冲突了,——疲倦的眼皮时常想闭着休息,而两腿仍旧不断向前走去,为避免跌跤,逼得两眼不得不勉强睁大,不得不执行它的视觉任务。
忽然走我前面的林矮子,无故的停止了,而他前面的人还是在走。我知道他一定是打瞌睡,就用手向他肩上用力一扑,大声地叫“矮子走呵!”把他吓得一跳。
他好像是恍然大悟一样,说道:“呵!我睡着了,掉了队还不知道。”……
“来开始乱谈,我也打瞌睡了。”我说。
“你先讲,我还没有想到。”他说。
后面的指导员想故意为难矮子,就跑上来开始扯他的乱谈:“我昨天在土豪家里看到一个骆驼一个猪,那个骆驼生得很高,那个猪生得很矮,我看到那个猪走到骆驼的后面,还没有骆驼**股高……”
就这几句话,把我们的瞌睡虫赶跑了。
半夜二点了,因为路上没有房子,不能休息,只得继续走到有房子的地方去。这时就不由自主了,乱谈也不爱扯了,大家都很想睡,两腿虽是不断的往前走,但眼睛早已闭拢了,并且开始作着迷蒙的梦。忽然走到较低的地方,往下一踏,真是吃惊不小,好像是由天空中掉下来一样,眼睛又赶快的张开来,又继续走。
“哗啦!”一声,指导员又跌跤了,蹲在地下,“哎哟!哎哟!”地叫痛,“糟糕!出血了!”他摸摸跌痛的地方后,这样话说。
这就是矮子来报仇的机会,他很高兴的说:“你不会打瞌睡,为什么跌跤,为什么叫痛呢?”气得指导员赶快起来,笑也不是,哭也不是,仍然跟着走。但是腿有点跛。
前后的人都笑了起来:“真是老跌跤呵!”
到达休息的村庄了,因为还未分好房子,队伍就停止在路旁,我忽然发现了有个小草丛,就马上争取这一睡觉的好阵地,迅速的躺了下来,哪知道一会就睡着了。
他们几个走时,故意不叫,等有**把我叫起来时,他们已在前面哈哈大笑,庆祝他们的胜利。我赶上去时,已各进了各的休息房子。这下当然是高兴极了,现在可以一直睡到吃饭的时候才起来。一进房什么都没有,找到一张草席,就开始睡觉,连鞋袜也不脱,被毯也不盖,生怕睡不赢。这一下真比平时睡着钢丝床还有味道。
什么也不管了,马上闭起眼睛,*一样睡到大家起床时,才由梦中被起床号惊醒。自睡时到起床,连一动都没有动呢。
拓展阅读
1、红色故事主题征文500字左右作文范文
很多朋友都在谈论照金这个神奇的地方,还不断的展示他们去照金时身着军装的照片,一个个神气十足、英姿飒爽的样子,让人羡慕不已。妈妈决定满足我的好奇心,带我去看一看!
寒假来临,爸爸妈妈和我如约上了去照金的红色之旅。
出西安城区向北驱车52公里,全程高速,约一小时的车程后,我们轻快、顺利到达了铜川市。照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部,自古乃要塞之地。
铜川去往照金的沿途,车子蜿蜒前行,错落的山峰丹霞地貌的红色,别有一番景致。因为是深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稀少,少了都市的嘈杂和拥挤,让人心旷神怡。
一小时后,迎面";齐心";女士题字《照金》的大牌子告诉我们,目的地到啦!
照金红色旅游区主要以照金**纪念馆为主,纪念馆周围群山环绕,是习仲勋、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家的**旧址。我们重点参观了照金纪念馆。纪念馆建筑宏大,气势磅礴。展厅内160米巨型环幕贯穿始终,隐约浮现的视觉背景,以声、光、电、影像等多种手段,描绘了照金山川的风貌和四季更迭的景致,使整个展示空间更加饱满,生动再现了风云变幻、岁月如歌的**画面,还有很多副大型油画定格激动人心的**战争历史瞬间。
通过参观使我对中国**有个初步的认识,也懂得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在纪念馆前的雕塑下拍照留念,记录下了这神圣的地方。
照金不愧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很有意义!我不忘初心!
2、红色故事主题征文500字左右作文范文
读完《红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红岩》描写的是解放前夕的山城重庆,有一批中国**领导的地下工作者,与国民**派进行*的事迹.塑造了一个个感人的先烈们,像一颗颗闪闪的红星,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红岩》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江姐,在残暴的敌人用榔头将竹签一下一下钉进他的十根手指时,当她的血顺着竹签一滴一滴地滴落下来时,我的心为之颤抖,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钻心的疼痛。我不能想象江姐是如何忍受那钻心入骨的疼痛。江姐居然那么沉着冷静。他大义凛然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员的意志是钢铁炼成的!”
《红岩》中还有一个十分可怜的人物——小萝卜头。他从小就在国民*的监狱里长大,由于营养不良,长得头大身子小,大家都叫他“小萝卜头”。小萝卜很爱学习,非常渴望自由。他曾想着:我是属于外面世界的,外面才是我想要的一切。但是他最终也没有如愿,他和他的爸爸妈妈被国民*秘密地处*。
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每天吃得好,穿得暖,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良好的教育,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吃的是美味佳肴,有时还会挑三拣四,实在是不应该!我们穿得是名牌衣服,有点旧了就不要了,我们学校传达室里就有好几箱同学们丢弃的校服,这些行为都是不知道什么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父母对我们的呵护,我们也不知道感恩,更不懂得珍惜美好的学习环境。看了《红岩》,我们会深感羞愧。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掌握更多本领,去回报先烈们为我们创造出的幸福生活。
3、红色故事主题征文500字左右作文范文
井冈山是**的摇篮,也是一座英雄的山。从小妈妈就给我讲过许多**的故事。那里便成为我向往的地方。我真想去看看那片红色的土地。想了解当年究竟是怎样一种精神,使的**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就在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井冈山的黄洋界游玩。
到了黄洋界,向远处眺望:那漫山遍野的翠竹,远处的青山犹如翠绿的屏障,山峦连绵起伏仿佛是层层波浪。在黄洋界上还有当年的哨口,有黄洋界保卫战的纪念碑,有那是战斗用的迫击炮,还有红军休息的营房。
黄洋界不但有许多景点还有许多惊天动的的故事。1928年7月国民*5个团,对井冈山根据地第二次“会剿”。红军的两个连凭险据守,打退了多次猛攻。国民*组织进攻时,红军用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轰击后续部队。国民*以为红四军主力会山,连夜撤回炎陵。便有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为此毛**还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来记念这次战斗的胜利。读着**的题词,好似回到了那个胜利的夜晚。
一天的旅程即将结束。这段红色之旅会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久久烙印在心。
4、红色故事主题征文500字左右作文范文
暑假里,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当合上它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我的心灵被震撼着!
这是一部红军战士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的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二万五千里的漫长征途,面对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天雪地、河流湍急、沙漠渺茫……我们的红军一路上披荆斩棘,勇敢地战胜了一重又一重的困难。这“坚韧不拔”的红军精神在我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红军战士的形象是多么崇高,多么伟大啊!
红军战士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他们的英雄事迹使我敬佩不已!四渡赤水、爬雪山时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很多战士在遍地泥潭的草地上倒下了,再也没有站起来。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当他们把自己交给*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兼程,风餐露宿呢?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伟大胜利,靠的是无比的智慧和勇气,靠的是顽强意志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这种坚强、智慧、自信、团结不就是我从书中收获的吗?
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虽然不能体验当时战火纷飞的情境,但应多读一些“红色经典”的好书,才会真正了解胸前的红领巾的含义,我会像红军战士那样,在困难面前决不退缩,勇敢地迎接时代的挑战!
5、红军长征:为了心中的信念作文1500字高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再次朗诵毛**的七律《长征》的时候,两万五千里长征已经是八十年前的往事。
80年并不遥远,红军在长征中巨大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英雄主义精神至今仍会让我们热血沸腾。长征路上的老红军见惯了沧海桑田的变换,饱尝了风霜雨雪的洗礼。留下了可敬可贵的长征精神时刻激励着后人。
毛**说: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重新认识长征,解读长征,我觉得长征还应该是一部教科书。甚至,长征可以指导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两个字——精神。
那么,红军长征都遇到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呢?我们不妨翻开书册回顾历史。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
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
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局扩大会议,*在*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
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的分裂主义作*,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
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红军长征结束。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我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坚持到底的精神,**必胜的信念。
我们知道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开始的。但是长征却从开始的战略转移逐渐演变为红军摆脱和击退国民**派围追堵截的胜利行动。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的胜利!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去过了大半个世纪。照现代社会这种急速更新换代的观念,早已是好几个时代过去了。按我们熟悉的某种号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说下去,就成了枭鸣似的烦扰,不免令人生厌。然而长征却不同。人们总在不断的言说、探究、拷问。我想或许是由于长征所代表的一种精神吧——一种全人类永恒追求的精神——坚持到底。
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这其中的艰险自是我们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难以想见的。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环境险恶,粮食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而我们的前辈却穿着草鞋在雪化、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撒满了长征的每一个角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深信,中国人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早日实现!
你可能也喜欢: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一段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长征精神给我们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2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