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的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2 14:56:35

赵州桥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二)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谁还记得《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座大桥的?指名说说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

(南京长江大桥有9个大桥墩,22孔引桥,大桥分两层。底层是铁路,铺双轨。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

这座现代化的桥梁是1968年建成通车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石桥,名叫赵州桥。

zhàozhōu

2.指导预习。

(1)读课题。注童读准zhàozhōu这两个翘舌音。

(2)轻声读课文。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创、固、慧、遣”等字。

3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意思。(2)指名回答结果。(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4.指导学习第l自然段。

(1)阅读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在图上指出赵州桥的位置。

(3)课文是围绕哪个重点词语来叙述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说说“世界闻名”的章思。跟这个重点词语有关的词语还有哪些?(“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

小结:以上这些词语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

5.练习作业。

(1)抄写生字。重点指导“减、慧”书写的间架结构。注意“减”字的偏旁是两点,“慧”字上面部分中间不要加竖。

(2)完成作业本1、2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知道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3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中的重点词句是什么?(“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5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桥面又长又宽);第1句写了什么?(全都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3句写什么?(写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第4句写什么?{这一句揭示了“这种设计”的作用};第5句写什么?(点明了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是一个创举”)

教师小结:因为“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桥史上从未有过的,所以说它“是一个创举”。

4.完成作业本第5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句话。

3.知道赶州桥世界闻名,它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而自豪。

(二)教学过程

1.听写生字词语,写好后同桌同学互批.有错误的进行订正。

2.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划出这段的重点词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这一句是承上启下,引出了赵州桥建筑的又一特点:美观)第2、3句写了什么?(第2、第3句是以“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具体说明它的“美观”)第2句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列举了一些龙的图案,具体说明桥的“美观”。

启发学生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的意思来写的.怎样写出桥的美观。根据重点词句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

3.读第4自然段。

板书:宝贵的历史遗产

讨论:联系上面3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才干,哪里告诉我们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4.重点指导“不但......而且......”关联词语的运用。

5.教师总结:赵州桥不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6,完成《作业本》3、4、6题。

拓展阅读

1、历史范文

《西周的盛衰》

学目标

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状况;国人_,共和行政,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

通过学习武王伐纣这一战争的原因和经过,让学生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师引导学生对武王伐纣原因、经过、性质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理论。同时使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演变和更迭;通过对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学习,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之所以迅速发展,是成千上万的奴隶的辛勤劳动所换来的。从而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正确的史观。

学建议

知识分析

商朝最后的商纣王倒行逆施,引起人民的反对,周武王起兵伐纣,建立周朝。从此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

法建议

难点突破:

指导学生阅读等级制度并且用图示法将其内容描绘出来,会学生通过简单图表概括理解复杂内容的方法.

重点突破:

指导学生回答“为什么武王伐纣是正义之举”?会学生使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问题。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西周建立和商朝、西周灭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朝代更迭并能将其放置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揭示朝代变迁的原因。

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是重点。因为正是通过这场战争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讲清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商的灭亡和周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是另一个重点。因为这种制度正是西周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在*上的表现。而且这种制度对于后世影响很大。

分封制

分封制是本课难点。分封的原因,诸侯国的建立以及同周天子的关系相对复杂,而且学生接触较少,不易理解。

学设计示例

学重点: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

学难点:分封制

法设计:

因为本课相关资料较多,可让学生事先预习,以学生讨论分析为主,师引导为辅。

课堂学设计:

一、武王伐纣

1、纣王的_

建议师让学生回忆夏桀的_,使学生理解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民意志实施_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的。

2、周国的强盛

让学生阅读材,分析周国强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周的发展、强大是周人经过艰苦奋斗,和特别是重视人才的而得来的。

3、武王伐纣

师让学生阅读有关武王伐纣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捕捉故事中一些有效信息,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商汤灭夏桀的原因,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周胜商败的原因?然后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①商纣王的_,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②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③是否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重要标准。)

一、西周*、经济的发展

1、周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区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建议师给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2、分封制和等级制

让学生带着[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材并加以讨论:学生能够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奴隶主的**。周朝对建国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是:周天子是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即听王令,纳王贡,随王征,见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⑴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⑵手工业的发展

结合夏商农业和手工业状况,请同学比较并概述一下西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在学习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后,师应结合材指出西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广大奴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之上的。(介绍《诗经》中《硕鼠》、《伐檀》)

二、国人_和西周灭亡

1.国人_

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材有关周厉王的_并解释"国人"、"防民之口甚于防?quot;等名词后,可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在介绍完"共和行政"后,师生一起讨论"国人_"对西周的影响。

2.西周灭亡

让学生讲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3.东周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建议师结合西周、东周具体名称和地理位置,再次向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2、历史范文

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派专政;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典》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大**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重点难点】

学重点:《人权宣言》;拿破仑帝国

学难点:雅各宾派专政的特点与作用;对拿破仑的评价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双城记》?

《双城记》描写的是法国大**前后发生在巴黎和伦敦的故事,它展现了法国大**在历的进步性,同时也反映出法国大**的进程是激进的,很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历史真如《双城记》描述的那样纷繁复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法国大**和拿破仑帝国。去探寻它的真相,看看法国大**究竟是一场怎样的**?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法国大**的背景

1.**背景分析:

(1)**前尖锐的阶级对立——*原因

法国大**的发生比英国**要晚大约一百五十年,当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并开始工业**的时候,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的**统治时期,阶级关系处于十分尖锐的对立状态。它表现为: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占人口总数不到1%,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并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义务,尤其是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使法国社会如同到处堆满了干柴,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2)资本主义发展与**统治的矛盾——经济原因(根本原因)

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但**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对此,资产阶级十分不满,他们要求废除*土地所有制,取消*特权,反对*统治。

(3)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原因

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和资产阶级登上*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综上所述,18世纪晚期的*王朝在*、经济和社会意识方面,都已经出现全面危机,*统治已成为法国社会发展的障碍。*王朝的统治危机,使它无可挽回地陷入了绝境,这不仅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也为法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目标导学二:法国大**的过程

1.导火线:*危机引发的三级会议召开.

2.法国大**的过程:

(1)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爆发):大资产阶级掌权;颁布《人权宣言》

①《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具有进步意义。

②《人权宣言》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2)建立共和国(吉伦特派):处死国王

①法国一开始并没有废除国王,而是结束君主*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

②法国**是一个前进过程;

③人民群众是法国**的主力军。

(3)巴黎人民起义(雅各宾派):法国大****

①雅各宾派在**危急关头掌握**,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稳定了法国的局势,把大**推向了**。但其政策存在负面作用,用恐怖政策消除异己,成为最终垮台的原因。

②雅各宾派统治被_只代表了法国大****的结束,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4)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法国大**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法国的*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体制。

(2)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3)法国大**的彻底性为各国**树立了榜样,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标导学三: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1.拿破仑的活动

初露锋芒——政变夺权——建立帝国——颁布法典,对外征战——远征失败,被迫下台

1799年——1804年——————————————————1814年

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利益的**

3.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1)对内政策: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将**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对外政策:打击反法同盟——前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后期变为军事侵略。

4.拿破仑帝国覆亡的原因

(1)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及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

(2)欧洲大陆*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力量。

5.评价拿破仑

(1)拿破仑保留了大**时期的**成果,并通过战争的方式把法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势力

(2)拿破仑后期战争变成了侵略性质,损害了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三、课堂总结

跌宕起伏的法国大**已经过去200多年了,断头台成为酒吧的摆设,拿破仑长眠于荣军院,但《人权宣言》将永远铭记着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典》早已成为欧洲各国民法典的蓝本。与其说拿破仑帝国是法国大**的继续,不如说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脚步将永不停歇。现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依旧充满着激情,但是面对欧债危机,法国该何去何从?我们将拭目以待。

板书设计

1.法国大**的背景

2.法国大**的过程

3.法国大**的意义

4.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3、历史范文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重点难点】

学重点:权利法与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意义

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的曲折性和保守性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假如你是生活在17世纪英国的一位手工工场主,你有着大片的牧场和农场,雇佣了成百上千的工人,并借助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岛国),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迅速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国王却收取繁重的税收,还常说“君权神授,我就是*”,并让你把你的商品交给国王专卖。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1.英国资产阶级**爆发的原因

1.师提问:从提供的导入新课材料中引导学生概括关于英国的几个关键词。

提示:手工工场主(资产阶级)君权神授商品专卖

2.问题思考:阅读材并结合上述问题,思考:英国资产阶级**爆发的原因?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对英国资本主义成长非常有利,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必然要求在*上的地位。

(2)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具体从英国毛纺织业手工工场的情况可以说明,“圈地运动”中形成的一些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利益相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反对**。

(3)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发生激烈的冲突。

目标导学二:英国资产阶级**的过程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材,说说英国资产阶级**爆发的概况。

提示: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不断抨击国王专权,发生内战。

2.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想想,资产阶级要限制王权,国王肯定不会同意,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

调和,必然要发生战争,战争的过程如何呢?

提示: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公开挑起内战,内战爆发后,训练有素的王*军队,一直打到离伦敦仅50公里的牛津。议会军节节败退,议会内部一片混乱,后由克伦威尔招募的农民军扭转战局,拯救了议会,取得了内战的胜利。

3.师讲述:内战胜利了,国王成了阶下囚并被处决了,表明了新的社会*制度在英国诞生,1649年5月19日,议会正式宣布英国为共和国,大权落到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军队手里。克伦威尔在1653年解散长期议会,就任护国主,实行护国*,实际上他是一个大*者,现在国家的一切都由他一人掌握,他的野心开始暴涨,1657年,他把护国主由终身制改为世袭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但他的儿子继位后,**又落入到高级军官集团手中,1659年护国*被_了。

4.师过渡:现在新*垮台了,谁来统治国家呢?

目标导学三:《权利法

1.师讲述:护国*垮台后,驻防苏格兰的蒙克将军进入伦敦控制了**,同查理二世进行复位谈判。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查理二世复位后,对**进行反攻倒算。随后继位的詹姆士二世竭力恢复*势力。1688年,面对恢复*会统治的威胁,议会中的各*派联合发动政变,_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迎立他的新徒长女玛丽和女婿威廉为国王,历把这次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不流血的政变称为“光荣**”。

2.师过渡:现在**成功了,那么建立的*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我们通过一部法律来了解它。

3.材料展示:《权利法

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

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议员在议会内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4.师提问:根据内容思考:《权利法》确立了什么原则?主要目的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提示: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限制王权;(1)为限制国王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2)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5.拓展延伸:根据权利法确立的原则和目的,师讲述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含义和特点

含义:(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的限制的**组织形式,也称为虚君制。

特点:

(1)君权受到限制,法律高于王权;

(2)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3)议会掌权(实际以首相或内阁*)。

三、课堂总结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胜利,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势力的胜利,是议会对国王的胜利。议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同时它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加速了第一次工业**的到来。

板书设计

1.**爆发的原因

2.**的曲折经过、结束

3.结果:《权利法

4.意义

4、历史范文

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堂,学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外交往的作用;汉与日本朝鲜交往的史实。通过观察书中的《张骞通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

学建议

地位分析: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积极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使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其他区域文明的许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_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

1.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师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学的兴趣。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鼓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2.学生以*的名义拟写表彰张骞、班超功绩的诏书。

学设计示例

学重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学难点:丝绸之路

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学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_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

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单情况。)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可由学生补充内容)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提示: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

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_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后,安息人由于担心中国与大秦直接通商道路开辟后会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为后来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来,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同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加强,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物产也传到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中日两国人民就驾小舟飘洋过海,互相往来。两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有30多个和汉朝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也在这时传到日本,日本还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两汉经营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护府

二、丝绸之路

三、班超经营西域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5、历史范文

学目标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学建议

材分析:

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齐桓公称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其称霸的背景、手段和活动材中介绍的比较详细,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其称霸过程的分析,了解到诸侯争霸的实质认识到齐桓公称霸的根本原因是*,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诸侯称霸的历史作用:这是本课的落脚点,学好它对于后面历史学习作了铺垫。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作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难点:

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从战争的性质看,"春秋无义战",其实质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丁深重的灾难.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丁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它客观上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些问题相对比较抽象,理论难度又比较大,而且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析争霸战争的实质和结果,要明白这个问题比较困难。

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地位分析: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社会形成时期,本课是这段大变革时期在*上的表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地位十分重要。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变迁,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要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本课,对于以后历的动荡时期学习不利。

法建议:

关于"春秋五霸"。师应指导学生回忆上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出夏、商、西周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并引导学生回答出三个朝代在我国历先后是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771年。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那么为什么要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呢?从而导入新课。

关于"齐桓公称霸"。建议师首先从诸侯争霸的背景讲起,出示有关西、东周的直接管辖的土地、人口、兵力、财力、物力等对比图。使学生通过对比明白,此时周王室*、经济、军事实力已经严重削弱,因而周王室与诸侯的关系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化。就是说,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这成为诸侯争霸的背景原因。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霸主--诸侯首领。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在这种情况下,诸侯纷起,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历称?quot;春秋五霸"。在讲到齐桓公称霸的条件和活动时,建议师提问学生:假如你是一个诸侯国的国王,为了成为霸主,你会如何做呢?然后在学生答中,找到相关内容,再让学生先阅读材有关内容,使学生明白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雄厚的实力、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可能性;任用人才和进行*是根本原因。葵丘会盟是称霸的标志。

关于"诸侯争霸的历史作用"因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初一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建议师以战争的后果为基点,以师讲授为主,以总结的方式。在讲授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由历史现象到历史实质的提炼过程。

学设计示例

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学过程:

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

1、诸侯争霸的实质

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西周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是*上有的地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东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天子在*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分析,对东周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东周初年,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在学生看对照表的基础上,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估计学生能够说出表面原因,但是对深层次的原因概括不清,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诸侯首领—霸主。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

2、春秋五霸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师应引出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称为“春秋五霸”。(指出“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同时让学生在春秋列国形势土上画出“五霸”(实际应该为7个国家)的相应位置。

3、齐桓公称霸

指导学生阅读材,提出: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

⑴齐在山东,得渔盐之利,富庶,为东方大国。

⑵齐桓公善于用人,任管仲为相。管仲*内政、发展生产,*军制,齐国实现国富兵强。

⑶齐桓公依仗实力,有管仲谋略“尊王攘夷”,发展齐国势力。(东周初年,王室衰微,但天子以“天下共主”的名义,仍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强大的诸侯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4、晋楚争霸

在阅读材之后,师提出问题:晋楚争霸的关键之战是什么?晋文公称霸同齐桓公称霸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估计学生可以回答出城濮之战。师先作介绍:晋国出动的兵力约2万人,楚国出动的兵力约4万人,结果却是晋胜楚败。所以,城濮之战在我国历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解释退避三舍这一成语的来源。)“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有什么相同之处”关键要让学生明白齐、晋之所以可以成为霸主,其根本原因是两个国家的君主都进行了*,使国家得以强壮。(吴越争霸:建议师指导学生自己以讲故事的方式学习)

5、争霸战争的作用

师提问:这么多争霸战争,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估计学生可能会回答出战争的破坏性,但对于战争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恐怕回答的不会很到位,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春秋开始的时候诸侯国林立,由于争霸战争到春秋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这能说明些什么问题?(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最后由师进行总结发言。

二、战国七雄

师首先出示《战国形势土》边指图边向学生介绍战国七雄,建议师按方位向学生介绍七个国家即齐楚秦燕魏韩,东西南北在中间。师再提问:请同学对照《春秋列国形势图》后指出,在七雄中哪些国家是春秋时就存在的,而哪些国家是战国时新出现的?在学生正确回答的基础上,师再次指出:其实除了新出现韩魏之外,此时的齐国也与春秋时期的齐国有所不同了,师讲解“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事件。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握,但是一定要强调长平之战的作用,即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对抗秦军的进攻了。

点击查看更多赵州桥的优秀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6863.html

热门阅读

  1. 201年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给妈妈
  2. 描写芙蓉树的优美句子
  3. 小学生关于过年的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4. 法人身份证明书样板
  5. 关于小年的古诗大全
  6. 教师在中考动员大会上的发言稿
  7. 《蛛与蚕》原文赏析及译文
  8. 意大利童话故事《猴子的宫殿》
  9. 我的中秋小学作文
  10. 家长会学生代表发言稿模板
  11. 201年3白色情人节微信祝福语
  12. 201年精选清明节祝福短信
  13. 全心全意等歇后语
  14. 空间留言专用经典语句
  15.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的小学作文500字
  16. 坐立行我最美的教学设计
  17. 描写芒果的句子
  18. 2018年触碰心灵的一句话语录
  19. 201年端午节搞笑幽默的祝福语
  20.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总结
  21. 诗经《关雎》鉴赏
  22. 关于善恶的寓言小故事
  23. 表达相思之苦的诗句
  24. 中秋节手抄报素材
  25. 感人的优美经典句子9句
  26. 2016年父亲节搞笑祝福语精选
  27. 有关夏天的古诗名句
  28. 区蔬菜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29. 有关写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30. 《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
  31. 中秋佳节祝福语
  32. 新年晚会发言稿范文
  33. 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自我鉴定
  34.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策论文
  35. 表达秋天凄凉的诗句
  36. 2016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37. 520情侣表白祝福语
  38. 2015纪律教育学习月心得体会
  39. 诗歌鉴赏 早梅 柳宗元
  40. 安徒生童话《哇哇报》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8:06:49
本页面最近被 93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广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1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