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9-05 15:25:25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全诗赏析

《送杨山人归嵩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于唐玄宗时期的一首诗,全诗表现了诗人对杨山人这位志同道合的人的离别之情。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注释】

杨山人:姓杨的隐士。其生平事迹不详,李白有《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疑另一人。

嵩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一。

嵩阳:嵩山之南

掇(多 duo):拾取。

菖蒲:多年生水生草木,有香气,根可入药,初夏开花,共黄色。相传嵩山石上菖蒲,一寸九节,服了可长生不老。如果是开紫花的菖蒲,则更好。

茸:草初生貌。这里形容蒲花。

骑白龙:据《广搏物志》载:后汉进,有个名叫瞿武的人,在峨眉山被天竺真人授以真诀,乖白龙成仙

【白话译文】

我有座万古不坏的住宅,就如同嵩山东山坡的玉女峰一样神秘。

我留下了一片月亮,长期挂在东溪边的古松上。

你去嵩山采掇仙草,菖蒲和紫茸花。

晚些时候,我也许也去那拜访你,到时候我们一起青天骑白龙升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初年。场山人大约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一诗云:“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束相趋。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唯有君。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在朱紫盈门的境遇里,与之言行契合的只有这位杨山人,可见两人情谊之深。如今这位道合者就要离去,诗人抚今忆昔,感慨倍增。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从头至尾不写离愁别恨。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写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恬静安适。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通篇紧扣诗题,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达出来。借用前人的话说,就是用景语代替情语。它所写的“景”,既为外在的景物,也为内在的感情,是“情与景偕,思与境共”的统一体。例如描绘嵩山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它的爱慕之情,就寓有怀念杨山人和向往栖隐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内。三者迭合在一起,惜别的情意,就显得十分浓烈。惜别而不感伤,一往情深,而又表现得超奇旷达,这样的送别诗是非常罕见的。它构思新奇,如镜花水月,亦真亦幻,不受通常的时空观念的束缚,不为常人的思想感情所左右,更不因袭模仿,落入前人的窠臼,表现了诗作者惊人的创造力。

李白写诗还常常运用夸张的艺术手腕使描绘的对象理想化、神奇化,以引起读者想象与思慕的情趣。例如,“宅”为常见事物,并无新奇之处,可是在前面加上“万古”二字,就变得神奇、空灵而耐人寻味了。又如一轮明月挂在溪边的松树上,景物固然迷人,但若仅仅如此,诗味并不很多。诗人别出心裁,在前面冠以“长留”二字,突出意志的力量,这样人和物都发生了“超凡入圣”的变化,涂上一层神奇瑰丽的色彩,从而引人遐想,逗人情思。唐人张碧曾用“天与俱高,青且无际”(《唐诗纪事》)评价李白的诗,这八个字形象地表现了李白诗歌神奇超迈而又质朴自然的特色,是很恰当的评判。

全诗分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嵩山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嵩山以及对昔日遁迹山林、寻仙访道生活的眷念之情。

首联写峰峦,起句豪迈。一个“我”字颇有“万物皆备于我”的气概。“万古宅”似即指嵩阳县境内的玉女峰。李白当年访道嵩山,未必就栖身于此,这里选用“玉女”的峰名,是为了与上句的“万古宅”相对应。“玉女”为天上的仙女,“万古宅”就暗含仙人居所的意思,使神异的气氛更加浓厚,也更加令人向往。

三、四句展示的境界更加美丽神奇。月不可留,而要“长留”,并且使它处在最恰当、最美好的位置上。晶莹的月亮悬挂在苍翠挺拔的松树之上,下面是长流不断的溪水。它不只生动地显现了嵩山秀丽的景色,而且寄托着隐居者高洁的情怀。

五、六句为第二层,写杨山人归山后的活动。诗人想象杨山人归去后将采摘仙草,而嵩山玉女峰一带就散布着开满紫花的菖蒲。这种菖蒲“一寸九节,服之长生”(《*传》),正可满足他求仙的欲望。这联上句写人,下句写山。人之于山,犹鱼之于水,显然有“得其所哉”的寓意。“尔”字又和前面的“我”字呼应,渲染出浓郁的别离气氛。

末二句为第三层,诗人向好友表示“岁晚或相访”要和他一起去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结句把这种思想情绪化为具体的形象:仿佛在湛蓝的天空中,一条白龙在向前蜿蜒游动,龙身上骑坐着风度潇洒的诗人,他那仙风道骨与“青天”、“白龙”相表里,构成了美丽和谐的意境。

拓展阅读

1、《·庐谣寄卢侍御虚舟》阅读答案 翻译 注释

我本楚狂,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游。

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波九道流雪

好为庐谣,兴因庐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时作了这首。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华《三贤论》),曾与同游庐

“我本楚狂,凤歌笑孔丘。”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像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像楚狂那样游诸名去过隐居生活。“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接着写他离开武昌到庐:“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游。”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为什么到庐来呢?是因为“好入名游”。后两句,既可说是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然后转入第二段,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和长江的雄奇风光。先写景鸟瞰:“庐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古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风九叠,指庐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三句意谓:庐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花烂熳,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以上是粗绘,写出庐的雄奇瑰丽;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绝景。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接着,笔姿忽又宕起,总摄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色相辉映;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用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层层写来,把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入胜。

然后,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波九道流雪。”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雪,形容波汹涌,堆叠如。这几句意谓:登临庐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何等雄伟,何等壮美!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的无限情:“好为庐谣,兴因庐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石镜,传说在庐东面有一圆石悬岩,明净能照形。谢公,南朝宋谢灵运,尝入彭蠡湖口,登庐,有“攀崖照石镜”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经过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庐,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句意思是:爱作庐歌谣,兴因庐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生无常,盛事难再。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日升天”的仙丹。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境界。这两句表明想像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世界:“遥见仙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仿佛远远望见*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遂入云中。”汗漫,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九垓,九天。太清,最高的天空。在这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之游。两句意谓:我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浮想联翩,仿佛随仙飘飘然凌空而去。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间风物。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岳的气概。想像丰富,境界开阔,给以雄奇的美感享受。的韵律随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庐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神往。前对这首的艺术性评价颇高:“太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今观其……《庐谣》等作,长篇短韵,驱驾气势,殆与南秋气并高可也。”(见《唐品汇》七言古叙目第三卷《正宗》)

2、《游西村》通用

绝句二首(杜甫)

迟日江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不知,明月来相照。

过故庄(孟浩然)

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罗堂前。

田园言怀(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犊,饮水对清流。

鹿柴(王维)

不见,但闻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居秋暝(王维)

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秋中雨田园即事(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辛夷坞(王维)

木末芙蓉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纷纷开自落。

3、《游西村》通用

原文

陆游〔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村。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萧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注释:

(1)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中代指猪肉。

(3)重水复:一座座、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5)箫鼓:吹箫打鼓。

(6)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7)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8)若许:如果这样。

(9)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10)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1)叩(kòu)门:敲门。

这是一首纪趣抒情,抒写江南俗村日常生趣,紧扣题“趣”字,但又不具体描写趣村的过程,而是剪取趣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趣兴。首写出趣到俗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趣。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趣村贯穿,并把秀丽的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就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俗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俗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对俗村淳朴民风的赞

颔联写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迷被引用。“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句,仿佛可以看到在青翠可掬的峦间漫步,清碧的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俗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就界前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读过此联后,们会感到,在生某种就遇中,与句所写有着惊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置身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俗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俗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节日来源与《周礼》。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俗桑社。”可见到宋代还很盛行。陆趣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尾联故而笔锋一转,表明已“趣”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俗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俗民亲密无间的形象跃然纸上。

被弹劾罢故里后,心中难免有抑郁不平之气。相较于虚伪的*,家乡纯朴的生趣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虽貌似闲适,却仍心系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就和所趣之就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重”“柳暗”一联。

陆趣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八句无一“趣”字,而处处切“趣”字,趣兴十足,趣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阴(今浙江绍兴),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点击查看更多《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全诗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61952.html

热门阅读

  1. 2019年妇女节英语祝福语
  2. 一个潸然泪下的感人故事
  3. 实用的建筑公司总经理工作总结范文
  4. 动作描写的句子
  5. 小学语文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6. 励志英文说说心情短语
  7. 教师国培心得体会
  8. 眼角的泪是爱曾来过的光校园故事
  9. 心已渐渐冬眠诗歌
  10. 《苏珊的帽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11. 张小娴《悬浮在空中的吻》
  12. 新春贺词模板
  13. 故乡是一盏灯散文
  14. 有关看淡人生的诗句
  15. 一暴十寒的故事
  16. 沁园春辛弃疾诗词
  17.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设计范文
  18. 2016年猴年新年贺词
  19. 一剪梅原文以及赏析 李清照
  20. 初一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21.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诗词翻译赏析
  22. 学校班级卫生检评总结范文
  23. 3白色情人节给女朋友的祝福语
  24. 国际儿童节祝福语
  25. 满江红题冷泉亭翻译赏析
  26. 2015有关学习的英语谚语集锦
  27. 含山方言的歇后语
  28. 读《弟子规》有感范文00字
  29. 2015公司年会主持词范文
  30. 感恩教师节手抄报内容素材
  31. 小学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总结
  32. 《北风和小鱼》教案设计
  33. 拜师结对总结的发言稿
  34. 教师在高三家长会上发言稿
  35. 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20首
  36. 我爱祖国手抄报内容应该写什么
  37. 另一种方式的“飞翔”征文
  38. 八年级上《老子二章》的教案
  39.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2500字
  40. 一组语文组长竞选发言稿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26 10:13:08
本页面最近被 597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天津,TA在页面停留了 17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