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26:23

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描写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述了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学生分析】

小鱼、老牛、燕子和小壁虎这几种小动物,是我班学生喜欢的,课文以童话故事的手法说明了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学生喜闻乐见,学习兴趣非常高,本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还需继续加强,因此,设计教学时,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创设情境,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4、懂得礼貌对人、与人说话要和气。

【教具准备】

1、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四种动物的图片和头饰。

2、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

(课件显示生字新词)

2、教师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小壁虎借尾巴》。在上新课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看谁认得的生字宝宝多。

3、看图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文中图1)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新词和第一自然段,大家看看这幅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是啊,没有了尾巴多难看啊!于是小壁虎决定去借一条尾巴。那么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呢?他借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采用复习生字新词及激*趣导入新课,既巩固了生字新词,又使学生在形象的画面中活跃了思维,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课文情境中。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

(学生自由读文找答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小鱼、老牛、燕子的彩色图片。)

形象多彩的图片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情感。

⑵ 师:我们先来看看他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课件出示文中图2)

师:请看这幅动画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吗?

(学生自由说)

师: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三自然段,谁愿意?

(请一位学生读,读完评价)

正确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改正错误,发扬优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促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⑶ 师:小壁虎来到了哪里?

(请学生在文中找出句子并读读。)

他看见了什么?

(指名说)

什么是“摇着”?

(指名说)

小壁虎看见小鱼,他是怎么说的?

(学生从文中找出小壁虎说的话:“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如果老师把小壁虎说的话改成:“小鱼,把尾巴借给我。”大家多读几遍,比一比,看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谁能把这句话中的“行吗”换成别的词,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呢?

(学生自由说,说得好的老师及时表扬鼓励。)

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稍微思考后,纷纷发言,既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获得文明礼貌教育。

⑷ 师:小壁虎问小鱼,小鱼是怎样回答的?她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了吗?为什么?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拨水。)

下面老师想请几位小朋友来分角色读这一自然段。

(学生分角色读,老师带领学生做评价。)

2、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 小壁虎在小鱼那没借到尾巴,他又到老牛、燕子那里借尾巴,我们一起学习四、五自然段吧。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同桌或前后桌合作分角色读,多读几遍。

(学生分角色合作读)

这一环节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⑵ 师:哪个小组愿意读呀?

(各组分别汇报读书,评价读书情况,学生汇报读哪个自然段,课件就相应出现那个自然的动画图。学生看动画图,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教师相机板书:甩 赶蝇子 摆 掌握方向,在此过程中,领会“甩、摆”的含义。)

⑶ 师:老师想请四名小朋友上台来把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演一演,谁愿意?

(四位学生戴头饰分角色表演,老师进行解说,和学生配乐共同表演,表演完后评价。)

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动物的语言、表情及动作,从中领悟各种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

3、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⑴ 师: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没借到,心情会怎样?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感情?请一位学生读读。

(一名学生读,读完评价。)

⑵ 全班读,读出难过来。

⑶ 师:小壁虎难过地回到家,又发生了什么呢?自由读第七自然。

(指导学生读出小壁虎高兴的口气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再生 保护自己)

⑷ 师生配上动作朗读全文。

配动作朗读课文,不仅发展了语言训练,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指着板书让学生说。)

四、发散思维

师:除了刚才讲的四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学生自由说)

你能学着小壁虎的语言去向小动物借尾巴吗?

(学生学着小壁虎的语言说话。)

扩展练习,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训练说话的能力。

五、总结

师: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动物的尾巴有着不同的用处。只要小朋友们细心观察,查看课外书,就会获得更多的关于动物尾巴作用的知识。到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告诉班里的同学,让他们和自己分享。

小壁虎图片 挣断 再生 保护自己

小鱼图片 摇 拨水

老牛图片 甩 赶蝇子

燕子图片 摆 掌握方向

【课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宜放在读的训练上。多读、读得通、顺,读得有感情,读得精彩,读出质量来,对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宜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引导及评价。

【评析】

本课教学在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过程体现“导学──扶学──放手自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用比较异同的方式,让学生全面理解,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创设民主、合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本教学设计,教师采用“师为主导,生为主体,读写结合,情知互动”的整体化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去议论,去思考,去表达。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读演结合。本教学设计,体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促解,读中求悟,采用不同形式来读,在扶手放手自学中,以“读”来检查自学效果,在读演结合的轻松愉悦中积淀语感。

4、能恰当地拓展教材,深化教材,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想象世界的联系,开阔自己视野,发展学生能力。

拓展阅读

1、人语文质课《

东方红 贾桂芸

1、会认“”等9个生字。 2、会写“呢、呀、哪”3个生字。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1.能正确认读“”等9个生字。

2.能工整书写“呢、呀、哪”3个生字。

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 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语。(展示第1张PPT) 2. 认识。(展示第2张PPT)

3.揭题,板题,齐读课题。(展示第3张PPT)

贴生字“

二、初读感悟。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展示第4张PPT) (1)为什么要? (2)它向谁了? (3)到了吗?

2.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做:(展示第5张PPT) (1)标出自然段。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 3. 读句子,考眼力。(展示第6张PPT) (1)正确流利地读句子。

(2)在句子中找出本课要认识的生字。(边找边贴生字卡片)

三、习生字。

1.课件出示“我会认”的生字。(展示第7张PPT) (1)你认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2)交流识字方法。(重点指导“”拓展:难—准、堆、推。)

2 (3)师领读生字。

(4)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5)指名抽读,扩词,造句。

2.课件出示“我会读”。 (展示第8张PPT) (开火车读,指名领读,男女对读,组读,齐读。) 3.游戏:“找朋友”。

四、指导书写。(展示第9张PPT) 1.出示生字。

2.观察生字的结构、偏旁以及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师范写生书空,生口头给生字扩词,师板书。 4.生临写生字,师**及时纠错。

五、总结。

2、人语文质课《

1、会认“”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的作用。 4、进行德育渗透。

重点】能够读准字音,掌握生字词。 【难点】认识动物的功能。

方法组合作习法、自读质疑法、情境法。 【准备】多媒体课件。 【

一、导入新课,激发习兴趣

们,你们见过吗?(课件出示图)今天,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于的故事。有一天,被蛇咬住了,他使竟劲一挣,挣断了,怎么办了?他到处,他到了吗?你们等会儿完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17、

二、播放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

1、请生把书打开到72页,助插图把课文试读一遍,并画出不认识的字。 (自由读) 2、检查:

朋友们读得真不错。谁愿意当老师带大家一起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词,就读哪个词。 (课件出示单独一屏的拼音的生词。) 逃走 姐姐 一条蛇 蚊子 难过 3、这些老师可真棒! (课件出示无拼音的词) 没有拼音的词你们会读吗? (组开火车读)

1 4、其他朋友想读吗? (师指齐读)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朋友们生字读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现在大家先把课文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然后再读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生自读。

五、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请一名喜欢读1、2、3三个自然段的同读1、2、3三个自然段,其他同考虑问题:

(课件出示3个问题) ⑴ 为什么要? ⑵ 首先向谁? (鱼) ⑶ 到了吗? (没有)

是不是时没有礼貌,所以鱼不给他? (不是)

那他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 (出示第二自然段课件)

引导我们同向别人东西时一定要像一样,一定要尊敬地称呼别人,还要用商量的语气。指导朗读说的话,这么有礼貌,为什么鱼不把给他呢?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板书:鱼──拨水

2、课件出示4、5两自然段: ⑴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组讨论解疑,在解疑中穿插朗读。 蝇子:专叮牛的苍蝇。 ⑵ 指导朗读,表演读。

2 (课件出示) 指导朗读:

不到,心里很难过。 齐读第七自然段,讨论: ⑴ 知道什么?

又长出一条新) (课件出示)

的事告诉妈妈,为什么只用一句话带过,妈妈不是不知道的经过妈妈不是不知道他的经过吗? (渗透写文章要有祥有略) ⑶ 妈妈为什么说“傻孩子”: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了,心里还难过,还要,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有什么特点?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了,心里还难过,还要,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又长出来了。这是再生现象,人的头发、指甲都有这种现象。)

六、回悟课文 (课件出示)

爬啊爬,爬到河边。 爬啊爬,爬到大树上。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爬了较长时间,不是断了就立即长出来)

七、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的艰难过程,知道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和再生的功能,从中了解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品德。

八、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17、──拨水

3 牛──赶蝇子 燕子──掌握方向 ──自我保护

获取方式:联系以下QQ或者直接在订阅号内发送信息给陈老师

想要获取其他年级相关视频+课件+案,请加Q:813435323

海量质公开课视频给您的课堂助力!!!

3、人语文质课《

1、会认9个生字,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的作用。 重点: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

初步了解一些动物的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

2、指名读课文。

(二)、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

1、为什么要?怎样挣断逃走的呢?

2、没有什么心情呢?

3、向谁了,它到了吗?为什么?

4、为什么不到呢?

5、通过表演,你知道了什么?

6.没有又是什么心情呢?齐读第6自然段。 7.请生分角色扮演妈妈来演一演后来发生的事情。 8.他们的表演中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呢?

9、长出新什么心情?一起高兴地读最后一句话。

(三)课后延伸 1. 读一读,说一说

2、易断,可再生,能保护自己,鱼用拨水;老黄牛用赶蝇子;燕子用掌握方向,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的用途吗?

点击查看更多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25956.html

热门阅读

  1. 我们把心给了别人就收不回了经典语句
  2. 清明那些事儿优秀作文600字
  3. 小学生小品剧本 搞笑
  4. 最经典国庆节短信祝福语有哪些
  5. 小暑节气祝福语大全201
  6. 街道办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7. 学校名师讲坛的活动总结
  8. 男朋友520送女朋友的祝福语
  9. 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工作实施计划
  10. 小学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教务期末安排通知
  11. 关于《小松鼠找花生》的教案设计
  12. 过年快乐散文
  13. 大学毕业老师送学生的祝福语
  14. 关于春节作文
  15. 基层选调生的诗歌
  16. 财务经理的个人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17. 六年级学生我的压岁钱计划作文500字
  18. 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19. 快乐寒假手抄报内容
  20. 小学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总结范文
  21. 七一庆祝香港回归祝福语短信
  22. 2016年企业迎国庆祝福语
  23. 阔绰的解释及造句
  24. 感恩节日记
  25. 分期还款协议书
  26.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
  27. 女生唯美的诗句
  28. 送给晚辈的生日祝福语
  29.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持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论文
  30. 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阅读答案及赏析
  31. 201小学生元旦祝福语
  32. 201春节祝福语
  33. 软件配置管理表单审批系统设计论文
  34. 201年新年公司年会祝福语
  35. 有关中职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36.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范文
  37. 《触电急救》教学设计模板
  38. 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
  39. 刻舟求剑的故事
  40. 公司对联摘抄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24 15:44:02
本页面最近被 33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四川,TA在页面停留了 73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