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故事和由来 1
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生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在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建议,由*决定。”1949年10月2日,*人民*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国庆节的故事和由来 2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1949年9月的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成立。
毛****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为代表微点阅读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本*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迅速肃清国民x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
国庆节的故事和由来 3
国庆日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此,世界各国确定国庆日的依据也千奇百怪。
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日的国家有35个。我国以建国的1949年10月1日为国庆节。
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捷克和斯洛伐克。
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
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罗马尼亚把**领导武装起义,推翻安东尼斯库*统治后,转入反法西斯战争的1944年8月23日定为国庆节。法国是以摧毁*性象征物的日期,定为本国国庆节。
另有一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加拿大是以英国议会1867年7月1日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这一天为国庆节。日本是以天 皇裕仁的诞辰日为国庆。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的,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
拓展阅读
1、中秋节的由来故事简短100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的来历介绍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海都记者 包华 图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娘娘,便向*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2、国庆趣事作文600字参考节日作文
在*年前的十月一日,我国的第一任领导人——*,毛**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渐渐地成为了亚洲东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建国之前,中国曾经经历了一段屈辱的近代史,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在这些战役中,有许多民族英雄脱颖而出。这些英雄都具有一种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国雄壮美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中国人……此时,它虽然身在寒冷的峰顶,但它心里却有一颗炽热的太阳为它驱赶寒冷。但是,当它看到人面兽心的侵略者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凶猛的列焰在心头焚烧,久久不息。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血可以流。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不屈的中华魂!换得华夏大地阳光灿烂。
自建国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军事中,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导弹腾空而起;1946年10月16日,壮观的蘑茹云在罗布向上空升起,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原子弹;建国50年大庆,我们又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海陆空三军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这些都证明了我国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农业中,我国著名*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了种植快,产量高等具有许多优点的水稻,使我国的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如今我国不仅能自给自足,而且还向国外输出了大量粮食。也证明了我国之所以被称为“农业大国”,并非徒有虚名。
在科学技术上,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研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学们,我们是幸福的新一代,也是有重大责任的新一代。我们的今天决定着中华民族明日的复兴。让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勤学好问”的精神,学知识,练技能,强体魄,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时刻准备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3、成语故事: “五日京兆”的由来
【拼音】: wǔ rì jīng zhào
【解释】: 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西汉宣帝当政的时候,张敞被任命为京兆尹。他担任这个官职时间长达九年,后来因涉及到与被杀的中郎将杨恽的关系而受弹劾。
原来,杨恽本受宣帝信任,但他经常在背后议论朝政,甚至讥讽宣帝,因此被削为平民。后来他继续发牢**,写信流露对朝廷的不满情绪,以致被杀。之后有*上书给宣帝,说杨恽的朋*友人都照例被罢免了官职,所有弹劾张敞的奏章还压在皇帝那里,未交给下面办,要求从速处理。
就在这个时候,尚在任职的张敞命掌管捕贼的官絮舜去查办一个案件;絮舜以为张敞正被弹劾,马上就要罢官,因此不为他查办,私自回家去睡觉了。
有人劝絮舜别这佯做,絮舜回答说:“我为这个人已经卖了很多力啦,如今他只能做五天的京兆尹了,哪能再查办案件呢?”
张敞得知絮舜说这样的话,马上派下属将他拿住拘押起来。当时,十二月只剩下几天了。西汉的刑律规定,每年十二月处决犯人,所以查办案件的.官吏日夜办理有关絮舜的事,最后判处他死刑并立即执行。
絮舜被提出监狱处决前,张敞派人带着命令对絮舜说:“五天的京兆尹究竞怎么样?十二月就要过去了,你还能活命吗?”
絮舜被处决后不久,检查冤狱的*前来**,絮舜的家属用车载着絮舜的尸体;并把张敞的命令放在上面,向检查冤狱的*申诉。”*把张敞杀害无辜的事奏报了宣帝。宣帝并不认为张敞犯了重罪,只是罢他的官,让他当普通百姓。
过了几个月,由于京城里的官吏和百姓对盗贼的松懈,不断发生事故,宜帝想起张敞执法严明,便派人去征召他。使者来到张家,他的妻子儿女以为出了大事,吓得哭了起来。张敞笑着对他们说,我已经是老百姓了,只有郡里的属官才会来捉拿我。现在来的是朝廷的使者,这是皇帝想用呀!于是,整装跟随使者到官署去待命。与此同时,他上书宣帝说:“臣因为絮舜而犯了罪。絮舜一向是我喜欢的属吏,曾多次受到我的恩惠和宽待。他以为我被弹劾,一定会罢官.就接受了差事不去办,私自回家睡觉去了;还说我是五天的京兆尹。忘恩负义,败坏风气。我认为,絮舜目无法纪,就违反法令把他杀了。我杀了无辜的人,就是受到了最严厉的制裁——处死,也没有遗恨!”
后来,宣帝召见张敞,任命他为刺史。
4、五一劳动节来历故事
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关于“五一节的由来”还得起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1886年5月1日举行的大罢工,事情是这样的:
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向*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罢工运动。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争取生存权利的*,推向一个新的*,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这一天终于来到了。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这下,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火车变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鸦雀无声,所有的仓库也都关门并贴上封条。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着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激昂的歌声唱出了工人的心声,唱出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共同愿望,也*了广大的群众,他们纷纷声援工人的罢工运动,将罢工运动推向新的*。罢工运动所表现的巨大力量使**和资本家极为恐慌,他们不甘心答应工人的条件,便露出他们狰狞的一面。5月3日,芝加哥**终于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用暴力*工人。他们组织罢工破坏者在警察的保护下混进工人的罢工队伍,故意制造混乱,以此为借口,当场开枪打死六个工人。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极大愤慨,他们决心为死难的工人兄弟们报仇!
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为纪念美国工人1886年5月1日的罢工运动,为推动整个世界工人阶级的*热情,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就把这一天,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在以后的每年5月1日,世界各国的工人阶级,劳动人民,都要举行集会、大规模的*,以争取自身的权利,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龋”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4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