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察情绪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0 14:38:55

体察情绪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情绪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对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使学生理解培养良好情绪的重要意义;对事情进行合理解释是消除不良情绪的主要办法。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释自己或别人情绪的能力,建立起控制情绪的初步意识 。

二、学习重点难点

1、不同情绪对人造成的不同影响

三、学法指导

通过描述情绪的表现说明什么是情绪;然后说明情绪的两种状况,既而分析不同情绪的外在表现;说明了解自己情绪的途径 ——自己和他人;了解自己情绪的必要性。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 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P3四幅图片主人公的心理。()()()()

2、根据情绪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可以把情绪分为( )和( )。

3、人的最基本的四种情绪是( )( )( )( )。

4、我国古语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这说明( )。

5、“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

(二)自主学习( 独立完成下列各题,并在有困难或有疑惑的题号上做出标记)

1、请展示你积累的描述情绪的词汇,并把这些情绪所表达的心理感受分为两大类。

2、通过以上的分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有人认为:悲伤是消极情绪,所以它只具有消极作用;而高兴是积极情绪,所以

它只具有积极作用。你认为呢?

4、联系自身实际,你某时期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你有什么影响?

(三)合作探究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交流展示

针对合作研讨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重点讲解。

(五)课堂小结

人类的心理世界极其复杂,这也反映在情绪的多样性上。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喜、怒、哀、乐四类。尽管情绪可以分为消极和积极情绪,但却不是*的,例如悲痛可以转化为动力,过度长久的悲痛却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驾驭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六)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焦虑不安等,字典里有很多类似的描绘情绪的词汇,这说明人的心理世界是( )

A、平静如水的 B、复杂变幻的C、简单纯净的D、麻木不仁的

2、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天地呜咽,举国同悲。全国各族人民,化悲痛为力量,加班加点,超常规生产灾区急需物资,为抗震救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说明( )。

A、情绪只有积极作用 B、情绪只有消极作用

C、情绪具有双重作用 D、情绪对人不产生任何作用

3、面对着不及格的试卷,小强痛苦极了。这时同桌小华来约他玩,他不耐烦地说:“一边去,烦着呢!”气得小华好多天没理小强,这说明( )。

A、积极情绪具有促进作用 B、消极情绪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

C、消极情绪使人缺乏面对困难的意志 D、消极情绪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4、观看一部扣人心弦的枪战片时,会兴奋、紧张;完成一项任务或工作后 ,会喜悦、轻松;遇到别人误解时,会委屈、伤心,我们的这些感受就是( )。

A、意志 B、感情 C、情绪 D、情趣

<二>分析说明题

1、美国作家卡瑟曾患重病,医生预言他存活可能性为1/500,他就经常看滑稽电影,幽默小说,坚持笑疗,病情不断好转,几年后竟恢复了健康。

2、项羽在垓下被困,刘邦让士兵唱楚歌,结果项羽大惊,以为刘邦已夺取许多楚地。楚军的士气由原来的斗志昂扬突转为哀伤、悲凉。军心大乱,项羽惨败。 思考并回答:

故事中分别是那种情绪表现?对人有何影响?两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拓展阅读

1、《采访周博士手记》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课,并能分角色朗读课

2、理解课内容,了解采访应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的方式。

3、认识纯净水、矿泉水、自来水各自的利与弊,增加生的科普知识,激发生留心身边事、敢于积极探究的兴趣。

二、重、难点。

理解课内容,认识纯净水、矿泉水、自来水各自的利与弊,激发生留心身边事、敢于积极探究的兴趣。

三、时间。

1课时。

四、课前预习。

读通课,读准字音,在中画出不理解的词,通过或联系上下理解。

五、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水有什么作用吗?是的,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水,随着天气渐渐热起来,人们需要喝的水更多了,可我们怎样做到科饮水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习一篇与众不同的课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从题目你觉得它与我们平时的课有什么不同?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结合生有关题目的问题师生一起解决,如:“手记”是什么意思?快速把想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亲手记下来。)如遇到有关课内容的问题,师引导:习了课我们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整感知。

1、初读课,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

(1)提出不理解的词。(师相机板书:有机物、放射性物质、微生物、微量元素、*力、新陈代谢、液、矿化度、有机污染物、贮存、充沛)

(2)在熟读词的基础上,师生交流理解。

(3)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3、再读课,说说这篇采访手记主要围绕什么话题来写的?(科饮水)

4、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科饮水吗?(生各抒己见)

周博士是怎样说的?(出示:讲究喝水,喝出健康,喝出充沛的生命活力!)齐读。

5、那我们怎样做到科饮水呢?周博士为我们提出了哪些良好的建议?

(三)抓住重点,自读自悟。

1、生自,思考。

共介绍了哪几种不同的饮用水,它们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在中画出。

2、生分小组交流,并填表。

饮用水 优点 缺点

纯净水没有细*,没*毒,干净卫生。得不到有用的微量元素,增加钙的流失。

矿泉水纯净卫生,富含对人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促进人新陈代谢。不利于广泛饮用。

自来水广泛饮用,所含矿物质基本能满足人需要。需要解决污染问题。

3、全班交流并展示图表。

4、提问。

(1)既然烧开水是解决自来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方法,那烧开水有哪些问呢?

(2)你们或你们的家人平时是怎样做的?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四)角色扮演,回顾全

们所知道的科饮水的知识是通过采访医专家周博士而知道的,下面我们就扮演三位小记者一起去采访周博士。

1、小组分角色朗读。

2、全班交流,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评议。

(五)总结全,拓展延伸。

了这篇采访手记,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呢?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令我们感兴趣的有趣话题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同议议,还有哪些令你感兴趣话题,课余分组去采访一下有关人员。

2、两小儿辩日的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孔子吗?(简单介绍孔子)

2、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孔子又说过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从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这样做的呢?

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他们到底在辩论什么?

二、读通课

1、试读,将读不准的字音画出来。

2、报名,分小节读。

三、精读课

1、出示挂图或放映影片,读,生听读,思考他们在辩论什么问题。

2、小组合作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课,找出不懂的地方,然后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来读。

3、组织交流。结合生不懂的地方,师点拨。

4、背课,复述故事。

四、研读课

1、为什么两个小儿会有不同的看法,引导生结合课前搜集资料回答。

2、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练习表演《新两小儿辩日》。

3、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个角色,四人小组合作创造性表演,师**指导。

4、组织交流,一小组表演,其他同作评委,结合生的评义,师可提出自己做孔子和生合作表演,在表演中相加点拨课中所蕴含的道理。

5、师就抓住课中所蕴含的道理,了解孔子为万世之师的道理,而不能让生错误理解为被两个孩子的问题难倒。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六、指导生有韵味背诵。

3、二年级下坐井观天优秀

(1)理解课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课

重点、难点:

(1)理解字词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内容。

一、故事导入。

1、同讲故事《狐假虎威》

2、同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边听故事,一边想一想:故事中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事。

3、过度:这个有趣的故事就是今天习的13课,板书课题,齐读。

4、“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

二、感悟课,理解三次对话。

1、读,注意听准字音。

2、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完以后把圈画出来的生字再读几遍。

3、指生读,指正字音。

4、再读课想一想,故事中的小鸟和青蛙为了一件什么事而争论。

5、理解第一自然段。

过度:小鸟和青蛙为了天多大的事而争论,它们在哪儿争论。

指生贴图。

理解“井”“沿”

记“沿”字(加一加,换一换……)

生活中还有什么“沿”(缸沿、江沿、炕沿)

6、感悟第一次对话。

指生读

它们都说了什么?

青蛙看到小鸟什么感觉?用惊奇语气读一读。

齐读第一次对话。

7、感悟第二次对话。

同桌合作读第二次对话。

青蛙相信了吗?理解小鸟说的大话。

对比句子。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非那么远吗?

有感朗读青蛙的话。

谈小鸟的观点,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一句话。

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8、感悟第三次对话。

师生合作读第三次对话。

小组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

小组汇报。

井底看天,谈想法。

习“信”字。

有感读第三次对话。

三、发散思维,续编对话。

1、课件演示:青蛙跳出井口。

2、同桌分角色演一演。

3、指生演,师评价。

4、续编第四次对话。

4、《豆儿圆》

1、看拼音识字,并综合运用原来过的识字方法,认识7个生字,

2、会写三个生字:豆、儿、在。

3、巩固刚的6个复韵母,练习看拼音读字音。

4、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背诵课。感受丰收的欢乐景,会诗歌的语言美。

一、复习导入

出示六个带调复韵母。(卡片)

师:上周我们习了6个复韵母宝宝,你们还认识他们吗?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出示6个复韵母,开火车读。

师:刚才廖老师看到每一个孩子的口型非常好。今天复韵母宝宝还要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汉字呢。

二、揭题

1、出示豆子,激趣引入:

师:看,今天廖老师给孩子们带了一些礼物?投影出示5杯不同的豆子(豌豆、绿豆、红豆、黄豆、黑豆)

生每说一种,老师介绍:恩,炒豌豆吃起来可香了;夏天喝一碗绿豆汤,那是又爽口又下火;红豆粥的营养可丰富了;黄豆可好吃了;黑豆的营养价值是最高的。

2、出示课题

师:不管是豌豆、绿豆、红豆,还是别的什么豆,我们都可以亲切地叫它们豆儿。来,亲切地叫叫它们。

师:师:豆儿们有些不高兴,因为你们叫得不够亲切,来,再叫叫它们。

师:看廖老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板书:豆儿)看,豆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板书:豆字是个独字,先写一个短横,再写一个扁扁的口,接着写一点一短撇,最后一个长横。儿字也是独字,先写什么,注意是竖撇哦,在写什么,对,是竖弯勾)

师:来,亲切地叫叫它们的名字。(齐读豆儿)

师:这些可爱的豆儿都什么形状的?(我请做得最端正的小朋友上来摸摸看。请一两个孩子摸摸观

师(板书圆):豆儿啊,跟孩子们看到的一样,圆圆的非常可爱。今天,我们要的一篇儿歌,题目就叫《豆儿圆》

3、齐读课题

师:来,再读读题目。准备,起

师:什么圆?(生:豆儿圆)

师:豆儿怎么样?(生:豆儿圆)

师:嗯,豆儿不高兴,你们没有笑起来叫它,你们不爱它。准备,再来。(生:豆儿圆)

三、初读课

1、生自读儿歌。

师:想读这首儿歌吗?好啊,先试着自己读,在读之前,请听廖老师的要求,复韵母宝宝说了它会帮助你们认字的。请孩子们在复韵母的帮助下,先拼读生字条内的生字;再试着把儿歌读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字拼一拼,不会拼的标上点;读完后静息等其他的同

师:好,请个同来重复廖老师提出的要求。先做什么,在做什么,做完后干什么?(指名回答)

师:请把书翻到57页。左手(压书)右手(指字)眼睛(看书)

师**,按自读要求检查生读书况。

2、读,生听读识字。

师:孩子们刚才读得可认真了,而且把廖老师提出的三个要求全部做到了,廖老师要奖励你们,请你们听廖老师把儿歌读一读,注意听清楚字音,特别是你还不认识的那些字的读音。

准备,我读哪个字(生:我指哪个字)

师:你们的掌声告诉我,我读得不错,廖老师相信,你也能读得跟我一样好,那通过听廖老师读,你打点的字都认识了吗?那夸夸自己。

3、齐读儿歌。

师:那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儿歌。左手右手眼睛

师:注意,读完题目后要稍稍的停顿一下,再读正。准备,豆儿圆起。

生齐读

四、理解儿歌,感朗读

1、标句子。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马上观,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请把句子标出来。

师:为什么是三句。(因为有三个小圆圈,一个圆圈就是一个句号,一个句号代表一个句子,一共有三个句号,因此就是三句话)能干,掌声送给他。

(CAI

标好句子的全)请对照老师的大书,看看你标对了吗?(标对的,夸夸自己)(小铅笔请回家)

2、讲第一句(CAI第一句)

师:孩子们真能干,那廖老师要给孩子们一个奖励,请孩子们先关书,眼睛看大屏幕,老师把书放到了我们的大屏幕上,请孩子们看着大屏幕上的大书。

(1)读句子

出示豆子的图,问豆儿什么样?让孩子们观、摸摸豆子。在观、摸完,并回答完后再出示句子读、习。

师:我把第一句送给女孩子读。男孩子听听,豆儿什么样?女生,准备,起

(2)豆儿是什么样的呀?(圆、肥)(CAI第一句:圆、肥红色标注)

(3)随识字肥出示字卡

认识肥,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加一加)

(4)抽生读第一排

又圆又肥的豆儿可爱极了(出示豆儿图),你能来读第一排,读出它的可爱来吗?

(5)实物理解、指导读第一句

豆儿这么可爱,那它家在哪儿呀?(豆荚里CAI红色)哦,豆荚是豆儿的家

出示豆荚,廖老师把豆荚剥开,豆儿出来了,来你摸摸豆荚里面,有什么感觉?(两三名生摸)如果你就是豆儿,住在这样光滑的房子里,在妈妈温暖的怀抱,挨着妈妈滑滑的皮肤,你会是怎样的心?(幸福、舒服,高兴、愉快)(CAI出示:豆儿笑脸)

师:那就请孩子们带着这份舒服、这份幸福、再把第一句话读一读。我看,豆儿们高兴起来没有?幸福没有?(生齐读)(生感朗读)

师:还不够幸福哦,自己再试一试,要甜甜的哦。(生自己读、指名读,可以评价其实你读得很好,连你的表都是甜甜的。读得多开心啊!生齐读。)

3、讲第二句

(1)读词,随识字秋

a、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看到了豆儿的可爱,他们的幸福。时间一天天过去,春去秋来,秋天到了。(CAI出示:秋天到)谁来读一读这个词?(把词卡贴在黑板上,认读词语秋天到)秋怎么记?

b、(CAI出示秋天美图)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瞧,大地一片金黄,稻子熟了、油菜花开了、枫叶红了、果子成熟了,到处一片丰收的景象秋天多美啊!

我听到了孩子们不自禁的赞叹声,如果你就是豆儿,看到这样美丽的秋天你想说什么,或是干什么?(生自由发言,应该孩子的语言在这里特别多。你还可以在这里使用一些小伎俩,比如点一名小胖子起来,走到他的面前笑呵呵的说,瞧呀,秋天到了,这豆儿长得多肥呀,看来是个丰收的季节,你是什么豆儿哈哈是滚圆的大黄豆呀,难怪这么胖呢。大黄豆说说吧,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干什么?或你想说些什么?)

(2)理解跳出来和粒粒

a、是呀这些豆儿们和你们想得一样,也想迫不及待地想从豆荚里跳出来了,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来读读吧出示句子读。

问一生,小豆儿为什么你们是跳出来的,而不是走出来的?(CAI出示:跳出来红色)

原来它们想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瞧,豆儿们看到美丽的景,丰收的景象,多么高兴呀,迫不及待地想跳出来了。抽生比动作,除了这么使劲的跳,还可以怎么跳?(轻轻的)谁来做做?豆儿跳的可轻了,谁来读读这个词?

b、是不是一粒、两粒豆儿跳出来?(不是)那豆儿多不多啊?(多)你从哪个词读出了豆儿很多?(粒粒)(CAI出示:粒粒红色)

(3)有感读第二句

粒粒豆儿就是很多很多的豆儿。你们就是豆儿了,小豆儿们,准备,跳出来!

师:小豆儿你跳出来,想干什么呢?(玩、看风景、习等)

师:哦,你们的想法可真多,说不定,它还很好奇,想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呢!就请你带着这份好奇读读第二句话。

4、讲第三句:

(1)出示第三句,抽生读

师:豆儿们跳出来可乐坏了爸爸,你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读一读

(2)指导读词集合和排队

他们不仅是一群可爱豆儿,还是一群非常守纪律的豆儿,你从这句哪里看出来它们非常守纪律?

读词语集合,排队。豆儿们可不是乱七八糟地跳出来的。他们非常守纪律,希望我们的孩子们以后排队也要像豆儿习。

(3)指导读第三句

那集合排队干嘛呢?

那孩子们,快看,爸爸装了满满一大口袋的豆儿,自从播下了种子,爸爸就每天都来给它们浇水、施肥、捉虫,盼着它们快快长大,结出许多许多的豆儿。秋天到了,豆儿们终于成熟了,丰收了,爸爸的心怎么样?(高兴)

带着这种高兴读一读。

5、齐读全

师:让我们带着这份丰收的喜悦,把这首儿歌读一读。全起来,愿意加上动作的同也可以加动作读。

五、习字词

1、读词卡

读得真好,词宝宝说想和孩子们打个招呼,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来吗?开火车读词

2、游戏,摘果子

词语读得真好,这节课,你们和廖老师一起种的果子也成熟了,不过,它们是神奇的果子,它们就是我们的生字宝宝。现在我请10个孩子上来摘果子,你摘下的果子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并能给它组个词,好吗?

请生上台读字并组词。

六、写字

师:生字宝宝累了,让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豆谁还记得豆字怎么写?那让我们边说边书空。豆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先写一个再写一个接着写最后写一个

把书翻到页,要在田字格内把豆字写好,要注意哪些关键笔画呢?请孩子们读帖。(指名说,师写,生描红)

儿要写好儿字,应该注意什么?(指名说,独立描红)

在在是什么结构的字?外面的笔顺是(生书空)里面是个

田字格,注意关键笔画。(指名说,师写,生描红)

5、《钓鱼的启示》优秀

1、认识20个生字,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变化,培养生的语感。

3、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抓住重点词句,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变化。

联系上下内容,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具准备

多媒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习的一篇课。选入课时题目改为 《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

(一)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

老师把课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2、课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才回答)

三、深入验课

1、初步了解

从对课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读这样的课,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隐藏的感。请用心读课 ,一边读一边想会到了课中的什么感。

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 (如:得意 依依不舍 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感的会很难,生可能说不出来。在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感啊?)

(二)深入验“我”的感。

1、自读

中的“我”的感是在变化的,钓到大鲈鱼时 ;把鱼放回湖里时, ,得到启示是 。 请再次默读课,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2、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感变化?

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

指导:在朗读种会,联系《江上渔者》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

指导:逐句指导, 在朗读种会,在想象中会。

(语句: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当父亲再次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

“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三)父亲的

1、自读

我们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感,父亲呢? 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感有什么不同?在课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的哪些地方?

(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2、逐句指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指导:从“得”字你会到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 从中会到什么?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指导:“不容争辩”什么意思?(板书:不容争辩 )请看看课中的插图,会。

(课件显示插图)这是当时的景。儿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领会到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正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里取下来。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会到什么?

3、讨论

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习。

五、课外作业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个;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个。

2、朗读课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4、预习课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难问题。

附板书>

我 父亲

放 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听写生字词。

启示 抛(出去) 剧烈 小心翼翼 操纵 跳跃 挣扎 沮丧 纽约 抉择

曾经 实践 获得

(听写完后对照大屏幕,那几个字写错了。一个字连词写2遍。)

(二)习“钓鱼”部分的会。

师: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会到什么? 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你会到什么?

答题要点(1)要把钓到的鱼放掉很难很难。(2)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育。

二、习课后半部分

(一)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什么地方会出来的?

(二)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二)交流与指导:

1提问: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中的句子?

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划上横线。)

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

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4、“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

指导:刚满11岁那年,“我”在鲈鱼捕捞开禁之前2小时钓到一条大鲈鱼,是留下来还是放回湖里,是道德问题吗?

(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5、“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这句话会到什么?

指导:“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育”是什么育?(“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育就是道德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6、小结。

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

7、指导朗读这段话。

8、(课件显示)拓展: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

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看到有的同找人帮忙,你……

……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 ,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

五、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附板书>

严格

道德实践

勇气和力量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对四年级的生来说,是比较难的。选择这篇课,是为了探索深方法,即对蕴含深刻人哲理的课,如何准确把握目标、以及如何优选组合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释化疑点,以使生比较容易理解课的思想内容。

1、确定浅目标

(1)段阅读特点是确定如何浅的主要依据。

第二段,这时生的朗读能力已基本形成,语言发展也初步规,内部言语的心理机制也开始成熟。因此,应将重点放到以默读、感悟为主要方式的语段训练上,同时进行言语表达和语感训练。其中,言语表达主要是指用规语言简要概括信息的表达能力,语感训练则是通过对典型语例的精致化,以课的思想感为背景,感悟验不同言语表达形式的作用和差异。第二段仍要加强朗读,但与第一段不同,主要是通过典型语句的朗读比较,感悟句段内的语言组合规律,以发展良好的语感心理图式。

(2)本的重点与难点要根据浅的原则确定

本解读的重点和难点,不一定就是阅读的重点和难点。《钓鱼的启示》,章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启示”,而不是钓鱼过程中的放鱼。但根第二段阅读目标,把钓鱼过程中“我”的心变化的语句作为的重点,既要求感受验,也要求熟读积累。“启示”,只作为的难点,引导生理解。

(3)生的真实起点

生的真实起点,一是指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习内容的难度超越生心理特征,起来必定是困难重重。二是指生已经知道什么。美国奥苏伯尔编著的《育心理》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育心理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可见,找准生的习起点非常重要。对第二段的生来说,要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是非常困难的。只有联系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具化,才能化难为易,生才有可能感悟像《钓鱼的启示》这类课所蕴含的哲理。

2、优选组合浅方法

(1)降低起点层层突破(逐步提高)

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难度的提升会使难以进行下去。深奥的课,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生的习才能比较顺利。揭题时,是引导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习会感到困难重重。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育之严肃,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符合生的认知规律。

(2)以读为主、读中

对深奥的课,更要引导生多读,在读中感悟、验。中读的引导,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如找出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语句,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的语句,“我”得到启示的语句等;有在验中的朗读,如读“我”的心理变化以及父亲态度的语句等。

感悟验方法的引导力求符合本特点。一是运用整感受法。课中父亲和“我”的人物形象丰满、意境悠远、意象丰富,初读时引导生整感受父亲和“我”的形象。二是角色验法。课对 “我”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父亲的角色着墨虽然不多,但对子女严格进行道德育的形象栩栩如生,中引导生在朗读与感悟中验。三是想象验法。对“我”再次向父亲投去乞求的目光,引导生想象:儿子向父亲“乞求”,会怎么说? 四是移验法。父亲的“不容争辩 ”,引导生移验:你就是父亲,当年儿子投来乞求的目光时,你会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

(3)引导思维,问题解决

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会阅读,就必须引导会思维,会外问题解决。

如,《钓鱼的启示》以三个问题引导生思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有什么变化? 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育。问题之三,“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的例子引导生联系生活,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点击查看更多体察情绪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v294.cn/articles/2348.html

热门阅读

  1. 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2. 201年送给长辈的生日祝福语
  3. 缅怀先烈感恩手抄报
  4. 过年拜年祝福语
  5. 描写河的优美句子201
  6. 席慕容散文《燕子》阅读答案
  7. 厨师终年终总结范文
  8. 关于迎春的对联
  9. 可以激发的潜能美文摘抄
  10. 安慰人心累的句子
  11. 关于好句的摘抄大全
  12. 小学语文微课程心得体会
  13. 简短的生日快乐祝福语大全
  14. 端午节屈原传说的作文
  15. 关于西湖的诗句
  16. 赞美重阳节的诗句
  17. “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全诗的鉴赏
  18. 圣诞节作文
  19. 大学毕业生求职个人简历模板
  20. 201年甜蜜女生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21. 2016关于有趣的万圣节作文精选
  22. 教师节祝福语26句
  23. 春游作文500字
  24. 民事纠纷调解协议书范本
  25. 清明节祭拜的诗句
  26. 高层次引进人才代表表态发言稿
  27. 《动物说话》教学反思范文650字
  28. 折桂令·忆别诗词原文及译文
  29. 战争故事:美军忆上甘岭为什么打不下来
  30. 最新温馨浪漫的生日祝福语大全
  31. 有这样一个女孩2000字作文
  32. 冬季周末祝福语
  33. 十二岁生日的贺词
  34. 感念师恩的祝福短信大全
  35. 感恩节发给顾客的祝福语
  36. 小学开展第30个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范文
  37. 个人钢材购销合同
  38. 端午节的手抄报诗句
  39. 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
  40. 冰心往事读后感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03:10:55
本页面最近被 348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湖北,TA在页面停留了 17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