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0 10:06:41

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

《我最好的老师》是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阅读课文。第五单元的5篇课文是以“科学精神”为主题编排的。在前四篇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对科学精神和四篇课文的写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作为这篇独立阅读课文我主要就是继续引导学生自主理解科学精神的含义,比较理解本篇课文的写法。这是教学本篇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完本篇课文后,我感受如下:

一、教学重点、难点处理基本落实。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怀特森先生的做法?

首先我认为关键在于学生阅读。只有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才能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预习,课上通过默读、放开声音读、指名读、老师引读等方式引导学学生多读课文。这样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其次在于老师的引导。学生对于怀特森先生的做法是否理解?这个我采用了四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是让学生自读课文,同位两个自问自答的方式理解。这样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独立”“怀疑”的含义。通过上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能通过读课文理解字面意思,但要真正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思考、论证”的内容,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知道这是都是学生自主去思考的;另一个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怀疑能力”,

“怀疑能力”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并非是以后就不相信书本和权威了,而是在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要提出理由或根据论证。

最后是通过学生写对朋友的解释,进一步用自己的语言理解课文。语文是文学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读写结合可以内化学生的理解,学以致用也是学习语文的目的。一方面引导学生自己写写给朋友的解释,一方面扩展阅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二、备课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首先是调整教材为我所用。本课是第五单元最后一课,在“科学精神”这一重点的体现上前后关连。因此为能更好的完成本课教学,我调整教材,提前教学第五单元。这样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利于前后贯通,易于整体把握课文和本单元的内容。

其次教学设计不断完善。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是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我一直在苦苦思考。教参和网上有很多现成的案例,但在难点的突破上不合我意。我反复阅读课文第6节,对“冒险”“论点”“论证”“思考”进行反复思考、琢磨,直到早上5点30,突破难点的步骤才从头脑里冒了出来。我很欣喜,赶快修改设计,于是才出现了突破难点的以上教学步骤。还有课前导入,我本来是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最好的老师”进行导入,昨天感觉到,既然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从本单元课文教学重点出发或许更好。于是请教了组长赵振萍老师,赵老师认为后一种可能会更好。于是采用赵老师的建议,感觉这样的确更利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前后联系,利于整体把握。

因为是“同题异构”课堂教学,所以没机会试讲。为便于今天的教学观摩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我昨天下午请韩芳主任、赵振萍老师、李云老师指导我的教学设计,三位老师非常热情、认真地看了我的教学设计,并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议。这才使得今天的课能比较顺利完成。在此对以上三位老师表示真挚的感谢。

三、教学遗憾

本课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我意图是引导学生自读、自主、自悟,努力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但是由于赶进度,在突破重点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不足,等待“花开”的声音耐心还是不够,我感觉老师的话还是多了些。如果让学生充分谈一谈,打开孩子的思维,效果或许会还好。

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法时,我还设计了一个作业,就是课后让学生仿照课文一件事例说明一个道理的方法写写自己的最好的老师。结果却忘记了。好在是自己所教学生的课,可以课下补上此环节。

当然,此节观摩课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很感谢老师们给我在课堂观察上提出的中肯的建议:比如学生的发言思维还不够发散,教师的鼓励语言还不足,教学环节中学生对怀特森老师态度转变的过程理解还不够等等,这的确都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努力和完善的。

执教一节观摩课,自己从中收获了很多,不论是成功还是不足,这都是经验。不期望这是一次成功的课例,如果能给老师们提供一些反面的教训,使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少走弯路,也值了。

拓展阅读

1、一工作

过去的一担任一的数工作,作为刚接一的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由于低经验尚浅,因此,工作不敢怠慢,认真习,深入研究法,虚心向其他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训,继往开来,以促进工作更上一层楼。

知识来源于生活,习数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那么,怎样让生在习数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就谈谈这一期来的做法。

一、在良习惯方面

刚开始一没有经验,把他们都当作大孩子来看待,总以为平时的一些习习惯已经养成不需要再强调,但是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和发现大多数的孩子自制力很差,习的习惯没有养成,比如上课坐姿不正确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在讲课时随便插话,卷面不整洁等等存在多问题。生刚刚由前班升入,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生智力的差异,努力根据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生的习兴趣,培养生的习习惯。

对于不遵守纪律的问题制定了一个措施,每周开展一次评选遵守纪律小明星活动,对每天表现生提出表扬,每周五选出这一周遵守纪律的小明星给他们佩戴微笑小笑脸,对进步大的同也给与进步奖。有的生做的不不直接批评他,而是表扬某个做的生,“你看谁谁做的多,佩戴明星笑脸多神气,咱们有的同能不能比他做的更呢?”这样做的不的同意识到是在说自己也就很快做了。

对于卷面整洁问题,也制定了一个措施,全班开展卷面整洁比赛,每周开展一次,每周的作业谁的整洁就把谁的订在全班表扬。这样每个人都尽量使自己的作业干净漂亮了。养成良习习惯和习态度才能认真完成交给的习任务。

二、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材,初步会估算。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 数的认识,培养了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生的观察、想象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三、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对身边的数产生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活动中去。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的信心。数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生却是以形象维为主。为此,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使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如:在“简单应用题原来有多少的问题”生理解不了原来是什么意拿来加餐的酸奶,先拿来几袋,把其中的4袋送给4个同,手里还剩5袋,问他们原来拿了几袋?再让生根据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此时生能说:有几袋酸奶,送给同4袋,还剩5袋,原来有9袋,4+5=9,在这道题的基础上又让生根据自己喜欢和物品自由的编一道应用题,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通过几次这样的游戏,生很快理解了原来有多少这样应用题的解答。

再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子说出了很多,然后拿出自己准备的一些首饰盒,茶叶盒和小魔方,骰子,小球等实物装在一个袋子里,让每个小组找个代表上来,伸手摸出规定的物体,然后摸到同一种形状物体的同站到一组。这样,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体还有球就有感性的具体认识, 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以后的习打的基础。

在本期,所担任的班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习数。例如:在“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的信心。同时,也让生体会到了不少数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生的分析能力。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习的兴趣取得了较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提高的针对性。

五、 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习,注重他们的习过程。在中逐步培养他们的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习自信心,对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考。

、做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习的心理,作为改进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2、《萤火虫》

《萤火虫》是一首旋律清新、颇富儿童情趣的歌曲,全曲的一、二乐句以童谣式的歌词,富有民歌的旋律曲调,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匆匆回家的情景。三、四乐句以变化重复的手法进行发展,旋律起伏,把儿童担心萤火虫的灯笼被吹灭的心情,描绘得惟妙惟肖。整首歌曲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情趣盎然。在初听歌曲时,同们能够很的把握歌曲的情绪风格,活泼有趣轻快的。整首曲子的唱并不难,但是要很的掌握歌曲,很有韵味的演唱,是整节课的亮点,也是生很处理歌曲演唱的难点。

在这节课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进行,让生在萤火虫的带领游玩音乐乐园,在乐园中知识,唱歌,表演。为了能充分调动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在设计时,注重以生兴趣为出发点,依据龄小,表演欲强的特点,通过故事,猜谜等形式导入课堂,多给生自由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充分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在孩子们唱歌曲的环节里,认为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虽然用了很多方法,但是关注生不够,旋律习的时候并没有循序渐进,而是匆匆的把自己的设计环节一步步走去,并没有停脚步来听听孩子的歌声,没有注意临机应变的调整自己的环节,以至于孩子们在处理歌曲情境时表达得不够,值得考。以后的课应该在孩子理解了情境的基础上及时的指导声音,指导孩子们用正确的声音去表现情境是的当务之急。

3、数

转眼一个期又快要结束了,对于自己的这个班的生的习情况也比较了解了。班中生整体习情况还比较,在十个班里面排名第五,但是还是不免有一些习比较差的生存在。但是始终都在不断努力的帮助困生,希望没一个孩子都不掉队。

从发展心理的角度分析,七生的数习至关重要,他们进入了初中的习阶段,面临全新的习任务。他们能否顺利完成这个阶段的习任务,不但决定了当前的习状况,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的习。七生正处在初的逻辑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一点常常造成他们不能适应数的新要求。那么,如何搞呢?

首先找准起点,增强吸引力。七包括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四章内容,习内容涉及到了《全日制义务育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习”,其中每一章都是后续习的基础。对此,不惜花时间,功夫,让生消除害怕心理、提高习兴趣,使其向往着,向往着数科,在习的起始阶段留深刻的印象。

其次对于基础较差的同上课时,一些很基本的问题会给他们机会,如果回答对了,会给予表扬,让他们对数这门科充满信心,热爱这门科!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行的。如果回答错了,也会适当引导!对于作业馈,会耐心的讲解给他们听,对于他们有难度的题目,会一步一步设疑,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许多简单的小问题,引导他们一步一步解答。也许这样的成效不是很明显,但当看到他们能把一道难的题在引导能解答出来,会很开心。

平时有时间的话会经常去问问他们哪些不会,并做相应的指导。一个生在校的时间比较短暂,所以光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所以也和他们的家长沟通过,有些家长在家能够很的辅导孩子。这样双管齐,这些生成绩虽提高的不明显,但起码没有落。可是对于家长并不是很关心的孩子,成绩总提不上,家庭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真不知道对于这些该怎么办?

不过让感受颇深的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关心程度与生的习成绩是密切相关的。一些生家长对于自己孩子是十分关心的,有时布置有点难度的家庭作业,一些生独立完成有些困难会求助家长,家长也会耐心的讲解,遇到他们不知道怎样讲解的题目也会与联系,向,这类家长是很负责任的。只要家校一起努力,相信再差的生也是会有进步的!

点击查看更多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v294.cn/articles/1340.html

热门阅读

  1.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2. 留疆战士辞职报告范文
  3. 关于电力社会实践的报告
  4. 羽毛球球运动会标语
  5. 结婚红包贺词内容
  6. 201年有关结婚的吉祥祝福语
  7. 复兴的解释及造句
  8. 关于过年的春联对联
  9. 《诗经》教学设计
  10.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11. 新闻稿的格式范文
  12. 七色花的美文
  13. 《做一个指南针》教案
  14. 《卢沟桥烽火》教案模板
  15. 一场雨的诗歌
  16. 我的小手真能干教案范文
  17. 抗日英雄邱少云的故事
  18. 祠堂对联精选
  19. 我学会了坚强00字作文
  20. 清明的诗歌:清明雨
  21. 先道歉的是天使美文摘抄
  22. 医院护理的年终总结范文
  23. 弟子规里的小故事
  24. 领导生日的祝福词
  25. 大学生暑期农村教育战线实践报告范文参考
  26. 巧借评语促写作范文
  27. 设备安装合同样本
  28. 民间故事:岩画的秘密
  29. 基于模块化教学的高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综述论文
  30. 端午节最幽默搞笑的短信祝福
  31. 酒类产销管理办公室酒管工作总结范文
  32. 关于秋雨的相关古诗句
  33. 最新场地的租赁合同范本
  34. 食品安全最重要教学教案
  35. 做一个有理想学生的发言稿
  36. 2018辞旧迎新对联
  37. 课文《黔之驴》教案范文
  38. 小学话题作文:快乐的除夕夜
  39. 关于土的诗句
  40. 大班音乐《春天在哪里》教学反思范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7:59:46
本页面最近被 92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安徽,TA在页面停留了 155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