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读后感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0 14:38:55

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读后感范文

李唐王朝的势力范围在经过唐太宗至唐高宗的急速扩张后,东至朝鲜,西至咸海,南至越南,北至贝加尔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体量。但隐患也由此而来。

帝国的扩张,免不了与周边的小国发生冲突。鼎盛时期的唐王朝边境与多个民族接触,如吐蕃、突厥、契丹等,均不断对大唐边境进行侵扰。为了缓解**面对边疆地方侵略的压力,唐朝不得不以藩镇的形式出现在一些缓冲区域。

这一制度一开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却也为唐朝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一、节度使是土皇帝吗?

藩镇这个词中,“藩”的意思是保卫,主要目的是为了作为唐王朝与外敌之间的屏障。最初的军队规模不过几百人,但这样的战斗力完全无法应付少数民族的入侵。唐朝*只能扩充军队,使其变为可以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其最高的军事长官为节度使。

最开始,节度使只是单独负责军事管理的最高长官,主管军队,同时,朝廷还会派按察使、营田使、度支使、运转使,分别掌管*的**、屯田、*、粮食的调拨。朝廷的目的是限制军权独大,使*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各个藩镇在朝廷的控制之下的目的。

在唐朝初期有一项制度,是均田制,均田制是指新开垦的土地在农民耕种一年后便归其所有,在其死后要归朝廷,进行重新分配,这种制度在人口少而土地多的情况下会实施的很好。一旦人口增长,就会出现土地兼并,造成农民均田的土地不足,赋税加重,农民倍感压力。所以到了唐朝中期,这种均田制完全瓦解了。

而这些人是初唐另外一项重要制度——府兵制的人力来源,这些农民利用农耕间隙进行训练。一旦有天灾人祸,作为府兵制的农民不得不被迫出卖土地,破产逃亡。朝廷无法控制地方的兵源,只能把主动权交给藩镇。

藩镇部队初期为朝廷委派的府兵制军队,而当朝廷分配的士兵不足时,各个藩镇便开始自行招募士兵。招募来的兵源,多为犯罪、失去土地的农民。而节度使又掌握着生杀赏罚大权,所以对节度使依赖性极强。

初期唐王朝还有余力供养这些士兵。但随着士兵越来越多,朝廷便无力担负。为了防止兵变,维持节度使抵抗外敌的实力,朝廷不得不把地方*权交给节度使。比如天宝元年的范阳节度使裴宽,不仅负责度支使、营田使两项工作,而且又担任转运使,完全把持了当地所有的税收。从此节度使的权利成为了军事、*、行政三位一体的最高军事长官,基本成为了一个土皇帝了,也拉开了他们吞噬大唐的序幕。

*、军权一把抓的节度使是巨大的隐患。

二、越来越大的藩镇

从唐睿宗景云二年,为防止吐蕃入侵,河西成为了唐朝的第一个藩镇,值唐玄宗天宝年,藩镇的数量增加至10个,藩镇的兵力不断扩充,占到全国总兵力过半。

藩镇的强大,让*军到了“唯边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示不复用,人至老不闻战声。”的地步。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人兼任几个藩镇节度使的情况,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节度使权利无限扩大的过程,也是其自我割据逐渐形成的过程,随着藩 镇权利割据,与朝廷权利的矛盾也就日渐增长。最终,朝廷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碰撞,“安史之乱”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经过了七年的平叛,安史之乱才被完全平定。然而唐王朝在经过如此破坏后,不仅没有办法取缔藩镇这种制度,反而为了达到内地与边陲的实力平衡,在保 留边陲藩镇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原设置更多的藩镇。安史之乱的降将继续担任节度使之职,形成了范阳、成德、魏博的“河北三镇”,这些被寄予厚望的节度使又相继反叛,心怀恐惧的朝廷又在*设置了宣武、武宁、忠武等藩镇,起到防御“河北三镇”。这样就达到了“以藩治藩”的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诸藩也因为长期与河北三镇的攻伐,有了野心。

而作为朝廷的财税重地的东南,为了进行把控,也设置了节度使,但其兵力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朝廷对其有着有力的控制,所谓“天下藩镇,东南最宁”。但忠心耿耿的东南藩镇已经无法挽回大唐被蚕食的命运,这时的藩镇数量由十个增加到了四十多个。冗杂的藩镇,早就成了悬在大唐头上的一柄利剑。

三、大唐最后的挽歌

到了唐宪宗时期,朝廷试图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开始对川西、淮西、等割据势力用兵。在长达十几年的不断高压的努力下,*军终于消灭了一些割据的藩镇。其他强藩看到了朝廷的决心,纷纷向朝廷纳贡,表示臣服。结束了长达六十年的藩镇不上贡的状况。

表面上看,宪宗的削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朝廷的权利和威望达到了自玄宗以来的最大值。但是藩镇割据的基本病灶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根除。

事实上,藩镇的节度使并不一定是最想维持割据的,他们手下的无赖、莽夫、和外族组成的募兵才是藩镇形成割据的根本因素。这些人世袭了藩镇作威作福的好处,非常恐惧朝廷将权威收回,每当削藩命令一下,这些募兵就会挟持长官,要求节度使保护藩镇的利益,空降的*更是无法收复这些老油条。

于是,在宪宗死后,各地藩镇没有了强权的约束,又开始抬头。更糟糕的是,宪宗之后,历任皇帝不同程度的宠信宦官,宦官开始把持朝政。他们不仅结交藩镇节度使,甚至委派自己信任的人担任节度使。唐昭宗时的宦官杨复恭,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勾结。在朝廷攻打李克用时,宦官与李克用通风报信,从中作梗,使朝廷大败。藩镇的势力与朝廷中的大臣和宦官盘根错节,势力完全渗透到了朝廷中,左右朝廷的政局。

随着黄巢起义的爆发,唐王朝的虚弱暴漏无疑,各地藩镇毫无作为,唐王朝的势力最终只能被压缩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小区域里。

各地藩镇更是趁着对起义军镇压的机会,扩充军备,出现了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宣武节度使朱温等势力强大的节度使。这些割据的藩镇之间相互攻伐,逐渐形成了后来的五代十国的雏形。

公元908年,唐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宗被朱温逼迫禅让后所杀,唐王朝彻底灭亡,唐朝的灭亡就是*权力无法控制地方势力的一个范本。虽然有唐宪宗的削藩,但是在无法解决根本矛盾点的前提下,无法阻拦各个割据势力对王朝的肢解,王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拓展阅读

1、优选小草和大树四章

否知道这世界上大的力量什么?信念。我曾经过一篇章,中讲述了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但她从小热爱写作,尝试写作,凭借自己不屈的'精神和不懈努力,终于脱颖而出,创作出《简·爱》这部代表作,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坛的作家。夏洛蒂既没有显赫的出生,也没有出众的才华,她到底怎样成功的呢?夏洛蒂成功的关键她心中存在着一个信念:我要成为一位作家。正因为这个信念,她排除万难,不懈努力,从而取得成功。

了夏洛蒂的故事,我决心也要做一个像夏洛蒂一样的人。记得有一次,我学习骑车。先开始,当爷爷说要让我学习骑车时,我高兴地不得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我兴奋的座上自行车,胡乱地踩着踏板,嘴里还哼着小曲,爷爷则在面扶着。自行车在慢慢地行驶着。爷爷见了,以为我会骑了,便放开了手,谁知,我变摔了下去,脚蹭破了皮,十分痛。我不高兴地嚷嚷着:我不骑了,我不骑了!爷爷见我这样,无奈地说:“好好好,我们不骑了,回家!”就在这时,我想起了夏洛蒂,失去的信心又回来了。我又骑上了车,这次我想:失败几次不要紧,只要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取得终的成功。我虽然摔倒了很多次,但我却在一次次的摔倒中成长,终,我学会了骑车。

世界上大的力量信念它可以使人在黑暗中不停止摸索,在失败中不放弃奋斗,在挫折中不忘却追求。在它面前,天大的困难也微不足道,无边的艰险也不足为奇。尽管我们每个人的信念不同,但只要能为这一个信念奋斗终生,奉献一切,排除万难,不懈努力,就没有完成不了的目标。

2、小草和大树汇集

“在人生的旅程中,一定要学会坚韧不拔,这样才能在逆境中奋勇前行。”这《小草和大树》中夏洛蒂三姐妹所要告诉我们的。

为什么夏洛蒂三姐妹会获得此大的成功?因为她们想要在“不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光明之路,而这条路上又充满了艰辛。但她们没有退缩,把艰辛当做磨炼,在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她们的钢铁般的意志,不仅敲开了学圣殿的大门,她们更多的为妇女们争光,为妇女们呐喊。在生活的逼迫下,让她们踏上能够使她们过上幸福生活的道路——学,因为她们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使*已经注定她们终将成功,而她们的确碰上了好运气,让她们未经提携的“小草”浇灌成了闻名于世的“参天大树”。

在我们求学的刻苦学习中,否遇到过困难呢?你又怎样战胜的?但我们的小小挫折与夏洛蒂三姐妹的坎坷经历又算得了什么呢?况且夏洛蒂像我们这么大时,就要承担家里所有的家务活,这要放在某一个同学身上,肯定承受不起的!面对挫折,许多人带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此。也应了这句“怕吃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阵子”。

所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走过风雨荆棘,才会真正体会自己的价值,才会筑造光辉人生。

3、小草和大树汇集

完《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我深深的主人公夏洛蒂三姐妹不屈不挠和坚持不懈的宝贵精神动了。

这篇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千个字,但里面包含的生活哲理却很多。

小草怎么能和大树相提并论呢?一个那么的柔弱,一个那么的强大。但从知道了夏洛蒂姐妹,我就有了新的观点。

夏洛蒂小时候丧母,不光生活非常艰辛,还要维持家庭的生活重担。她虽然失去了书的机会,但却没有放弃书,着自己梦想的目标努力奋进。

长大,她开始学习写诗,可出版只卖出了两本。人讽刺训诫:“不妇女的事业。”但她没有*.倒,经过了深思熟虑,又开拓了新思路,转到了写小说上。经过了一年多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世界名著《简·爱》。向传统和陈腐的偏见宣告:没有什么事业“不妇女的事业”。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虽然还没有高大的身躯,但只要有顽强的精神就会有一天长成参天大树。

夏洛蒂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的命运可以改变的。只有着目标,在困难中顽强的拼搏,才能闯出一片蓝天。

点击查看更多唐朝是如何被藩镇掏空的读后感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v294.cn/articles/2347.html

热门阅读

  1. 元旦的祝福短信
  2. 天然气工程内部承包协议范文
  3. 苏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秋风瑟瑟教案
  4. 看完心情平静的句子
  5. 唯美青春正能量句子
  6. 三年级《路旁的橡树》优秀教学设计
  7. 家乡变化的高中生作文2500字
  8. 写中秋的400字作文
  9. 201端午节给朋友的微信祝福语
  10. 艺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模式探索的论文
  11. 同居时代散文
  12. 欢天喜地怎么造句
  13. 公司三八妇女节的演讲稿范文
  14. 母亲这一辈子的优秀演讲稿
  15. 你今天真好看随笔
  16. 《我是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7. 端午的彩绳作文00字
  18. 班级评优演讲稿
  19. 经典中秋对联
  20. 鲁迅名言警句精选
  21.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后感范文1200字
  22. 真实的自己情感随笔
  23. 公司新年贺词2016
  24. 悲剧的精神力量散文
  25. 灰姑娘读后感范文350字
  26. 母亲节的感恩祝福语
  27. 关于秋天美景的诗句还有什么
  28. 小时候过年作文
  29. 表达纯粹的爱情的句子
  30. 精选励志古诗
  31. 抑郁了杂文随笔
  32. 春节喜庆手抄报内容
  33. 201年平安夜圣诞节短信贺卡祝福语汇总
  34. 妈妈的三八节作文
  35. 秋学期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36. 2015年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心得体会
  37. 学校财务人员个人总结范文
  38. 男装天猫店运营策划方案范文
  39. 经典人生哲理句子
  40. 老胡同的高一记叙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02:43:17
本页面最近被 90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湖北,TA在页面停留了 79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