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

发布时间: 2025-07-14 10:31:15

语文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多么幸福啊!不过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她在街上卖火柴会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2、 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什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生答)

二、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 大家都是一群爱学习的好孩子,希望下面的录象能帮你解答一些问题。请同学们留意画面,用简洁的言语说说故事的内容。

2、 录象毕竟太直观了,而我们想了解这位来自丹麦的童话大师笔下的精彩,还必须读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3、 好,请大家读下面的句子。(生读)老师相信你们把这些句子放到课文中,会读得更好。

4、 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说说你认为小女孩怎样,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最感动?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5、 你觉得小女孩怎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怜。)可怜这个词用得好,还可以用别的词吗?(悲惨)

6、 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从那些地方体现出来呢?

三、 理解课文,交流感受。

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生:我从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体会到小女孩很可怜,本来大年夜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小女孩却在街上卖火柴,多可怜啊!

生:我从她的旧围群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知道小女孩是多么悲惨,她生在一个人情冷漠的社会里,那里的人没有一点同情心。

生:我从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体会到小女孩很凄凉,爸爸不疼爱她,小女孩有家不能回,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又死去了。

生:我还从小女孩在墙角擦燃火柴看到美好的幻像中体会到小女孩很悲惨。这里作者运用的是侧面描写。

师:大家同意这说法吗?(生异口同声:同意)谁来谈谈你的见解?

生:我来谈。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冷,她需要温暖,她就幻想有火炉;因为饿,她就幻想有食物;因为圣诞节就要来了,她就幻想圣诞树;因为现实没人疼爱,又想念奶奶,她就幻想出奶奶。

生:就是因为现实与幻想有着如此大的区别,幻想越美好,就让读者觉得她更悲惨。

四、 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 小结: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面对冷冰冰的天气、冷冰冰的亲人、冷冰冰的社会,小女孩悲惨地死去了。

2、 延伸: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惨,你们可以为她改写命运吗?

最佳教学研讨课

右甸镇新华完小 辉国爱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在临死前为了暖和暖和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象。这种种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通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设计。因而根据本科教材的特点和《标准》的要求,制定以下目标:

课时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能说出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燃火柴以后,她看到了什么;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认真阅读课文,能跟同学们一起讨论课后的三个问题;

⑵能找出课文中使自己感动的地方,并且说说自己的体会。

二.说教法、学法

传统的教学结构,局限于实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和巩固知识的近期目标,而现代化教学结构的目的,在有效地实现此种近期目标的同时,更追求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增进民主和竞争意识的远期教学目标,实现知识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双重价值,为此,本课教学主要采ó ;自学求索型 ;的课堂结构,并辅以情境教学法。

1.自学求求索型,课堂结构:

课堂以学生自我活动为中心,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参与讨论、交流、归纳、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变繁琐的讲和问为适时的启和导,变牵着学生走为服务于学生;学生变被动的听和答为主动的说和思,变少数人的发言表演为人人参与的主动学习。

2.情境教学法

崔峦**说过:在一定情境之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上好语文课首先要通过有效的调节方式,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三.说程序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导入语:〔出示小女孩死去的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张照片:在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一位小女孩坐在墙角里,她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但是她已经冻*,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如果你发现了她,你会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你们真有爱心、同情心,但是在十九世纪的丹麦,就在这小女孩去世的第二天清晨,当时也有人发现了她,请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在学生谈感受时,老师相机介绍背景〕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过渡语:就在人群中,有一个人也和大家一样非常同情小女孩,他通过自己的想象写下了一篇童话故事(学生齐读课题--注意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你们愿意再一次快速地读课文吗?读后还要有话要说:

〔投影题目〕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火柴后,她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学生个体--小组--汇报〕

板书:现实:寒冷、饥饿、没有欢乐、没有爱

幻想:火炉、烤鹅、圣诞树、奶 奶

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些幻想?

小结: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晚上又冷又饿,极度孤独,无家可归,于是就在临死之前产生了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幻景,而她做了什么,想到什么有谁知道呢?这些只是作者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想象,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我们写作文,也要学习这种方法,在把事实写清楚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想到的也写下来,使文章更具体,更感人。

三.理解课文,分层达标

过渡语:作者寄予对小女孩无限的同情,这在课文中充分体现了出来。文章中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句子,〔出示学法〕其中有一些最能体现小女孩生活悲惨的,你们愿意把它找出来,再通过感情朗读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读课文--找句子--谈体会--感情读)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a.她敢从成把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

(她不敢擦火柴,因为要靠卖火柴来维持生活,而且爸爸知道了会打她,终于一次说明她经过了激烈的思想*,她实在是冷得支持不住了。)

指导朗读:读出矛盾的语气。

b.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温暖是擦燃火柴后给小女孩带来的感觉;奇异看出小女孩处于饥寒交迫的极度虚弱中,从真实的感觉逐渐变成了幻觉的状态,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幻想。)

指导朗读。

c.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赶紧、一大把可以体会到,小女孩见到奶奶时的心情是多么激动,留住奶奶的心情是多么急切。)

指导朗读。

d.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没有饥饿,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就是死亡,就是离开这个世界。这句话说明,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痛苦;*才能摆脱寒冷,摆脱饥饿,摆脱痛苦。可见小女孩十分可怜和悲惨,可见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指导朗读。

e.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板书:悲惨结局:冻*。)

(两腮通红说明小女孩时冻死的; 微笑说明她死时没有感到痛苦,是在幻象的幸福和欢乐中死去的。幻想和现实,死亡与微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其悲惨,引发人们的同情。)

指导朗读。

f.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

(从人们淡淡的话中可以看出人们并不关心小女孩。)

指导朗读。

g.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第一个幸福: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

第二个幸福:小女孩*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

真正含义是受罪与死亡,透过这两个幸福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悲愤心情,感受到她对劳苦人民给予的深深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的强烈不满。)

指导朗读。

四.小结结束

小结语:(与板书结合)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也确实体会到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大家对她的同情。有一位叫刘倩倩的同学读了这个催人泪下的童话故事以后写了一首诗,获得国际儿童诗金奖,原因是她富有爱心,写得感情真挚,值得读一读,请大家也来感受一下。(幻示)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他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挡风寒,

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

拓展阅读

1、一年级的汇编

第一课时

要求: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认识3种笔画。

重点: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具: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万物复苏,老师带朋友去公园春游,好吗?L

二、指导看图,习韵

1.(出示插图)公园里的景色可真美呀。你们看到了什么?

(相机出示字卡:绿树、红花、桥、流水、宝塔、公园)

2.你们觉得公园美吗?美在哪儿呢?

3.借助拼音读韵

4.检查读音,正音。

“水、树”是翘舌音,“红、公”是后鼻音。

5.男生分行读韵,边读边想像公园的美景。

6.有感情地朗读韵,;这读边想像。

三、习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红花水

2.认认笔画,借助范字指导写法。

撇折提横撇

3.说出笔画数。

4.记忆字形。

红:左右结构的字,指导笔顺。

水:

5.师范写,指导生按笔顺提示描写。

6.生描红,师行间**指导。

第二课时

要求: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的词联系起来。

重点: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的词联系起来。

具:生字卡片录音机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指导看图。

公园里除了美丽的景物外,还有什么呢?

(相机出示:转椅、车、山洞、滑梯、荡船、木马)

2.谁能说说它们的玩法?朋友们玩得怎样?

3.认读词并正音,强调“山“是翘舌音。

4.组练读。

二、诵读韵

1.齐读韵

2.背诵韵,边背边想像公园的美景和朋友们开心的心情。

三、指导书写。

1.生字;、山、木、马。

2.用词开花(口头组词)。

3.指名说笔顺,其余人跟着书空。

4.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四、作业

生在《习字册》中描红,临字。

板书:、山、木、马

2、一年级的汇编

材分析

《啄木鸟》是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中的第一篇课。第5单元主要以“动物”为主题,使生通过习课,一方面了解有关啄木鸟的知识,另一方面感受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生分析

本班生经过一个期的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生字的能力,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能就某一个问题展开初步的合作习与讨论,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言回答课堂上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能力。

全体生都比较喜爱课,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特别喜欢以四人组的形式进行朗读练习。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每一位生的朗读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1.课前布置生搜集有关啄木鸟、喜鹊、猫头鹰的知识,培养生动手查找资料、积累知识的能力。课堂上,大家交流自己搜集的知识,让每一位生都积极参与进来,锻炼口头言的表达能力。

2.在之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组读、分自然段读、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读;之后,再进行回顾性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生的想像,锻炼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中围绕“是不是猫头鹰、喜鹊的本领不如啄木鸟”这个问题,开展四人组合作习。组合作习的过程是生交往互动、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的过程。生在组内充分与同交流,也可以与师交流。多层次的交流活动,使生能摆脱师这一权威的束缚,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

4.创情景,进行课内容表演。生通过对课内容的理解,与组成员合作编排品并精心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生之间互相合作的能力。

5.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引导生将自己熟悉的动物的知识通过“自我介绍”等方式进行交流。这个过程可以使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从书本、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参观访问等各个渠道获得的知识,使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1.会写8个生字,会认14个二类生字,认识“言字旁”。

2.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理解课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

3.感受到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一、激情导课。

1.交流搜集的资料。

(1)师(用多媒体出示猫头鹰图片):谁认识这只鸟?(出示生词“猫头鹰”)谁认识这个词?(指名读。会读的同一起读。)

(2)师:老师知道同们搜集了很多关于猫头鹰的知识,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介绍?

【这个环节重在开阔生的视野,让生通过多种渠道,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多维性、开拓性,培养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多媒体出示师收集的关于猫头鹰的知识。师生进行交流。

(4)用相同的方法请出喜鹊和啄木鸟。师生共同交流有关喜鹊和啄木鸟的知识。

2.引出新课。

(1)师范读课,请生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多媒体展示生病的苹果树请猫头鹰、喜鹊、啄木鸟治病。)师:这三种鸟到底能不能帮苹果树治好病呢?请同们按照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第2、3、4自然段。

【这个环节重在使生通过对课的反复朗读,理解课内容,并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3)生汇报读书情况。

师提问:

①猫头鹰是怎么说的?谁来读猫头鹰的话?反复朗读并体会。(师指导朗读。)

②猫头鹰不能帮助苹果树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同样方法读喜鹊的话。

(4)师重点指导啄木鸟这一段。

①(多媒体出示词:敲敲、找到、捉出。)读词。让生做动作表演,理解词意。

②把这三个动作连起来,说一说啄木鸟是怎样捉虫的?

③说说苹果树的病是怎么治好的?

(5)分角色表演,读第2、3、4自然段。

(6)苹果树的病好了吗?找出来读一读。

(7)四人组讨论:是不是猫头鹰、喜鹊的本领不如啄木鸟呢?

【这一环节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的理解,根据自己以往积累的知识做出回答。重在培养生的合作习能力。】

(8)分组按课内容编排品。按组来表演。再由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

【这一环节能将抽象的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充分调动生的积极性,激活生的思维和想像力,更好地理解课,体会感情。重在培养协作精神、自编自导自演的才能及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发散思维训练。

师:除了这几种动物外,同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呢?请同们戴上头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们介绍它们的知识。

【将课本知识有效地扩展到生的现实生活中,将适合生的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不仅能充分调动生的习积极性,而且能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育资源,突破内容的单一性,让生自主地、创造性地知识,全面提高生素质。】

三、总结。

师:我们不但知道了有关猫头鹰、喜鹊、啄木鸟等许多动物的知识,还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的道理。今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动物,做动物的好朋友。

评析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当生心中有疑问时,能做到及时组织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巧妙点拨,引发生探讨的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习之中。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习方式,使每个人在合作习的同时,能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这个过程,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流的过程。经过思维花的碰撞,大家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获得了知识,感悟了方法,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

3、一年级的汇编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读10个词,能展开合理想像,会模仿编诗,会自编动作。

2、过程与方法:运用听读识记方法,采用以图导义的手段,培养子们倾听习惯,激励子的习兴趣,促发子自主思考,自主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子从“家”到“大家”的感悟、体认,联系生活经历,初步感知“家”的概念,意义和作用,渗透爱动物,爱自然,爱祖国的育。

二、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几个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的图片让生进行欣赏,师简要说明。

师:你们觉得这些房子怎么样?

生:这些房子很漂亮。生:这些房子都不一样。生:这些房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进去瞧一瞧。

生很少看到这么美的房子,忍不住发出赞叹,师有意创造一个艺术氛围,让生在欣赏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艺术美的雏形)

师:同们,刚才你们领略了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那你们知道吗?不仅我们人有不同的家,白云、鸟、鱼儿也分别有不同的家,你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

生:白云的家在蓝天上。生:鱼的家在河里。生:鱼的家在大海里。生:鸟的家在森林里。生:鸟的家在树上。生:燕子的家在屋檐底下。

(二)多种形式,读通课

师:同们讲得真好,让我们一起看看书本是怎么写的?首先,我们来听听录音。

1、配乐听朗读

师:请同们闭眼边听边想像: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鸟儿在林间唱歌。生:我好像看到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生:我好像看到种子在发芽……

(通过配乐听朗读,为子们创造了一个放飞思绪的自由空间,在轻柔、愉悦的曲调*下,生们真切地“听到了”、“好像看到了”,有了强烈倾诉的欲望。)

2、游戏

师:这是什么?(一个个出示图片,白云、鸟、鱼儿、种子)生(集体回答)

师(出示这四个词)引读,强调轻声读法“鱼儿”。

师:这些家伙很贪玩,太阳下山了,它们却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你们能帮帮它们吗?(出示背景图,让生贴画)

师:谁能看着这张图画说说这(师分别指着蓝天、树林、河、泥土)是谁的家?

生:蓝天是白云的家。生:树林是鸟的家。生:河是鱼儿的家。

生:泥土是种子的家。

师:说得真好,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叫“祖国”(出示“祖国”一词卡片)所以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而你们是祖国的花朵。

师:把你们说的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诗。你们看(贴出课内容)

(通过运用直观、形象、趣味的贴图游戏,既激发了子的思维情绪,培养生的实践能力,又达到“图并茂”的效果)

①听师范读;②跟师习读;③老师带读;④同桌互读;⑤齐读;⑥找自己喜爱的诗句读。

(朗读的形式,层次化,多样化,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差异,既为每一个子的发展搭建展示的平台,又促发子在活泼、自由的空间里尽情舒展,在引导、激励、唤醒中展示自我。在生的正音校句中体验“感”,在师的再创重读机会中体验成功的自信与快乐。)

(三)拓展延伸

师: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乌云、太阳、月亮、星星、鸟、卫星、飞机……)

(2)树林除了是鸟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老虎、狮子、杜鹃、老鹰、树、草、花……)

(3)河除了是鱼儿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虾、鲤鱼、蝌蚪、青蛙、荷花、水……)

(4)泥土除了是种子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花生、地瓜、白菜、蚯蚓、草、萝卜、树……)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说说别的。

生:书包是书本的家。生:具盒是铅笔的家。生:校是生的家。生:衣柜是衣服的家。生:大海是轮船的家……

(立足于“用材”的课改理念上,大胆地拓展材进行构思创新。充分体现从师的创意中激发子的思维创新,让知识从习、积累到创新、运用。整个应答过程活跃而思绪万千。)

四、放飞思绪

1、表演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很多同都是的舞蹈家,请你们为这首诗编一段舞蹈好吗?(生自编舞蹈动作,师适时指导,然后请编得好的同上台表演,并鼓励他们)

(既让生当舞蹈家,又让生当诗人,完全把生看成一个有思想有才能的主体。既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当诗人

师:同们想像力真丰富。你们有没有兴趣当一回诗人?(有)那好,把你们所说的句子编成一首诗。(组讨论交流,然后师进行整理)

蓝天是太阳的家。 书包是书本的家。

树林是老虎的家。 具盒是铅笔的家。

河是青蛙的家。 室是桌椅的家。

泥土是草的家。 校园是师生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我们是祖国的绿苗,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五、布置作业

1、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了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你们回去把它画出来,然后我们一起评出几个画家,好吗?

2、请大家回家以后,把这篇诗歌读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4、一年级的汇编

第一课时

师谈话:同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这样的字母叫复韵母。我们今天就来习复韵母。

板书:aieiui

问:这里的复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一、看图习字母ai

讲:图上的两个朋友挨得很近,“挨”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开口度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发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成ai。

师范读:ai。

读ai。

ai有四个声调:āiáiǎi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个人读,分行读)

二、看图习字母ei

问:1、图上的子在砍树枝,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师范读:ei。

读:ei。

ei有四个声调:ēiéuěi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2、怎样记字母的形呢?

两种方法:①根据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来记。②可以根据发音来记形。

三、看图习字母ui

问:1、图上的脖子上是什么?

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生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2、怎样来记ui的形呢?

(图中脖子上的围巾与帽子的绒球很像ui的样子。)

四、巩固练习

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课中休息:

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

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五、讲标调方法

aiei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

老师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就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六、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的一样。

第二课时

二、练习声母与aieiui的拼音

注意:1、由请慢生读到请快生读

2、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3、由拼读到直呼

二、看图读词(吹笛子,提水)

方法:1、看清图中人物的动作

2、自读音节

3、直呼音节

三、看图读句子

方法:1、看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自由拼读图下的四个短句。

3、直呼音节读出句子。

四、训练直呼

方法:1、先自己看书,自由拼读或直呼。

2、按横的顺序读音节。

3、按竖的顺序读音节。

4。用卡片检查直呼情况。

五、写音节báihēihuī

当堂抄写,字迹要规范,特别要强调复韵母的标调问题。

《aieiui》案评析

本课结构合理。从图入手:在过程中注意给生规律。如“ai”先发“a”的音,开口大,声音响亮,然后迅速向“i”滑动,“i”的读音轻短合起来,一口气读“ai”。在“ei”“ui”这两个复韵母时,生很快就知道先发好前一个字母(“e”“u”叫头韵母)“e”“u”,注重发音部位,口型都迅速滑向“i”,一口气读成。在标调方法上,让生用儿歌记忆,也是给规律,这样生能举一反三,培养了能力。中注意激发习兴趣,面向多数,并进行了层次性的。对不同程度的生提出不同要求。如差生用轻声拼读法,优秀生用直呼的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记忆字母。一种是借助图记忆,如“ei”,图中树枝呈“e”形,整个画面与“ei”形相似。另一种是根据发音来记忆。以上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5、一年级的汇编

习目标

1、能正确数出过字的笔画数,井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言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课前准备

挂图、纸做大转盘、词卡片、字卡、纸做花瓶及红花、生准备彩色笔。

第一课时

一、我会填

1、出示“子、头、长、”并把花瓶、红花贴在黑板上。(分别写上“三画、四画、五画”)。

a.集体认读。指生说说:题目要我们干什么?

b.齐读:“我会填”。(板书)

2、生填写后,交流填写方法。(鼓励生善于想办法,增强其成就感)

二、看看读读

1、课件演示中插图或出示挂图。(不出现字)

2、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故事。(生自由发言)

3、读词。(根据生发言,随机出现字:白云、木船、河、野花)

a.齐读。

b.自读:一只狗一条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

c.对口令。(甲说数量词,乙说事物名称)

4、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比哪组说得好。

a.组讨论。

b.汇报交流。

如: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一条弯弯的河上停着一条木船,两只鸭子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草地上盛开着几朵野花,一只可爱的狗在草地上欢蹦乱跳,高兴地汪汪直叫,多美的一幅画呀!

三、巩固练习:说一说

一()画一()水几()

一()阳光一()手几()房子

几()鱼几()星星

四、扩展练习

出示“读读背背”中的插图或看中的插图,用上数量词表示图中的事物。

第二课时

一、读读画画

1、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指生认读。

2、观察图,你们发现了什么?(生自由说.出示相应颜色的“扌、足、艹”)

3、按要求涂上颜色,并分类认读。

4、游戏:给每个字编号,如图,共14个号,号码位置固定,转盘上的字随转盘转动,停止后,用编号所指的字组词,说句子或背儿歌、古涛。说明:

a.用纸条写好1—14个号,密封后分发到生手中。

b.转盘停止后,根据编号按要求作答。

5、练习;找一找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a.四人组合作找。

b.汇报、交流。

二、读读背背:东西南北

1、自读,指生读,评议。

2、同桌互读,师**,个别指导。

3、指导生认清方向。

a.早晨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来?

b.说说图中面向什么地方去上,推断出其余三个方向。

4、朗读、背诵。(配上动作)

三、扩展活动思考: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方向该怎么说呢

点击查看更多语文教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14434.html

热门阅读

  1. 2019年圣诞节搞笑祝福语大全
  2. 睡尘湖的读后感
  3. 我从诗歌的燃烧中出走客栈散文诗
  4. 2015年圣诞节送长辈祝福语
  5. 中学赛课活动总结范文
  6. 人教版四年级《梅花魂》教学设计
  7. 仲秋诗词大全
  8. 乡镇新农保表态发言稿
  9. 201年经典61儿童节祝福语
  10.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11. 情人节女友祝福语
  12. 一张照片的故事作文800
  13. 2016年冬至短信祝福语
  14. 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词原文赏析
  15. 表达思念爱人的诗句
  16. 描写送别情景的凄美伤感诗句
  17. 别把朋友当棋子美文
  18. 元宵节作文800字
  19. 关于写分手的伤感说说
  20. 《我的五样》教案设计
  21. 一株紫丁香优秀教案设计
  22. 有没有故事一个人去北方看看雪…
  23. 金瓜的解释及造句
  24. 关于火锅店开业宣传的广告词汇总
  25. 201年鸡年新年贺卡祝福语
  26. 我的自画像三年级优秀学生作文
  27. 战争悲凉的句子
  28. 关于园林社会实践的报告
  29. 六一儿童节校长发言稿精彩
  30. 201高考微信朋友圈诗意祝福语
  31. 关于54青年节经典祝福语
  32. 克雷洛夫的经典语句
  33. 离别的随笔
  34. 春蕨满怀抒情散文
  35. 浓浓元宵节作文800字
  36. 201初中生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37.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38. 彩霞满天夕阳美散文
  39. 运动会加油稿范文0字
  40. 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说课稿范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20:48:31
本页面最近被 43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广东,TA在页面停留了 93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