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7-11 18:26:54

七年级生物上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的分布特点,知道生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能影响环境。

2.能力方面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周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校园或周边的主要生物是本章的重点。

组织好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活动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手段:PPT文件、调查范例等。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1)从周边或校园的生物引入调查;

(2)举例说明调查的基本方法;

(3)分组,教师指导制定调查计划;

(4)实施计划,教师组织指导;

(5)汇报、总结、交流、评议。

2.教学过程

(l)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本章的教学课题可以从周边和校园的生物引入。在此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①你知道我们北京市的市树和市花吗?②我们的校园中有多少种生物?这些生物开花结果吗?它们的花期是几月?

(2)关于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①利用录像或投影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进行科学调查的资料,利用投影向学生演示调查活动的范例,从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调查,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②讲解学生记录的方法,强调在活动的过程中如实做好记录的重要性。

如向学生讲清在调查前要制定好调查记录表,随时记录下观察的内容。如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在活动中要尽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以便调查结束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并把调查内容撰写成调查报告。

③向学生强调调查的意义,切忌将调查作为游玩。

教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把活动作为对自己的挑战去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机会,从而发挥自己的主动精神。

(3)分组,制定调查计划,为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①建议将班内同学按自愿结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组(5~6人一组)。由组长专门负责,制定调查计划。

②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小花园、生活小区或街道等地去调查。也可以在校园内进行调查。最好选择一条动、植物种类多且有不同生活环境的路线。

③调查的内容力求多样化。

班内的不同小组可以调查不同的内容,各有侧重点。如可以调查园艺花卉生物、蔬菜粮食作物,也可以调在城市的行道树种类等。

(4)实施计划。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①认识调查地段的生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用途等。

②确定的调查路线边走边观察并及时记录下来:身边有哪些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与生物生活在一起的有哪些动物?树上有鸟巢吗?*虫害吗?花丛中有蜜蜂、蝴蝶飞舞吗?

要注意观察生物的分层现象,不仅观察高大的乔木、灌木,还要注意观察草本生物和藤本生物。不仅观察高大的生物类群,还要观察一些微小的生物类群,如阴湿树干上的*类、生活在水中的藻类等。

③教育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不要任意攀折花木,尤其要爱护身边的珍稀生物。

④调查限定在几天之内完成。如对生物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设立小专题,作进一步的调查。

(5)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把调查记录归纳管理,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调查的内容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6)总结、交流、汇报。调查结束后可以与本班的板报小组合作,布置展览,将各小组的调查报告、收集来的图片资料等筛选展出,作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一、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二、分组,制定调查计划。

拓展阅读

1、初中说课稿:人的特征”说课

2016-06-24 11:01师网 [您的师考试网]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下午好!说课的内容是《的特征》,采用的材是由人民育出版社编著的《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学》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下午好!说课的内容是《的特征》,采用的材是由人民育出版社编著的《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学》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特征。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材、说法、说学法、说学程序和说板书。

1.材分析。

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作为第一章,把“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学习的兴趣。

根据素质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确定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和非,比较它的区别,说明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命、保护命。

4.学难点。培养学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可以播放以下多媒体课件:

(1)植的光合作用,

(2)猎豹捕获食

(3)鲸呼气时产的雾状水柱,

(4)人在体育比赛后大量出汗,

(5)秋天植的叶子落了,

(6)狮子追捕斑马,

(7)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8)蘑菇的

(9)花的开放,

(10)种子的萌发,

(11)破壳而出的小鸡。

通过播放这些多媒体课件,让学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的共同特征,爱范文,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师讲授、学接受的学方式,变为师互动式学,本课堂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动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的潜能,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自主学习的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画面──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的图:蓝色是浩瀚的大海,绿色是广惠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空的云彩。

师讲述:“这是一个充满机的世界,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都在这里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的存环境构成了圈,它是所有的共同家园。”由此引出圈,再进一步引导学:对于圈中形形色色的和非怎样来区别它呢?有什么特征呢?下面就共同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的特征。

要想认识,就必须进行观察,所以,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然后指导学看书,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让学学会如何观察,鼓励学平时要多观察周围的大千世界,培养学的观察能力。

(二)分组讨论

对于什么是具有哪些特征,师要播放有关的五个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师**走动,与个别小组成员互动式交谈。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学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所关注的。学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来探究新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

当学讨论完后,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围绕什么是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意见不一致时,各小组之间要相互辩论。这时可以让各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说明的特征,以此来阐明他的观点,如果意见还不一致,这时要发挥师的作用,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动的实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

例如,讲到能呼吸时,情况可能是这样的:第一小组的学表演人能呼吸,用手捂住嘴和鼻时,感觉会憋闷,说明人能呼吸。第二小组的学回答动也能呼吸。在说明植也能呼吸时,各小组意见可能有分歧:有的说植能呼吸,有的说植不能呼吸,他非常热烈地辩论起来。最后,师通过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居室中如果养花过多,晚门窗关严,时间长了后,就会感到憋闷。最后达成共识:能呼吸。讲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时,学的辩论也很激烈。的其他特征,也是通过此方法一个一个总结出来的。在辩论时,师要动不同层次的学都参加活动,对于述参加辩论问题的学,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因为激励性评价和面向全体学都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关于的特征,这一内容要给予学25分时间来观察、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同学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最后让学完整地总结出什么是的特征,学总结,板书这一内容。

(四)知识拓展,升华与迁移

师进一步启发学除了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各小组又开始讨论并踊跃发言,如还能运动,还有一定寿命,还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师最后总结:以大家提出的特征,现在专家的意见也没有取得一致,所以没有列入到的共同特征之中,希望有兴趣的同学长大以后能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师再提问:想一想你(人)是否具备的这些特征呢,请几个学前来表演人具备的特征。

(五)感悟与收获

学完这节课有什么感悟与收获呢?学答:了解了什么是具备哪些特征。师可引导说出: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命,保护命,爱护和所有的共同家园──圈,对学进行情感育。

(六)巩固与练习

1.播放多媒体:指出哪些是,哪些是非

2.播放多媒体:指出资料中反映的是的哪些特征。

五、说板书

本节课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学内容。

附板书设计:

一、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二、:凡是有命的体都叫

1.都需要营养。

2.都能进行呼吸。

3.都能排出体内的废

4.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反应。

5.都能长和繁殖。

相关资料推荐

>>2016最新师考试辅导资料下载

>>免费专业学科知识试听课程

>>在线师考试模拟中心

*:yangy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部编版三语文 口语交际:的“小事” 优秀

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能力。

2.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3.留心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学重点】

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学难点】

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学课时】1课时 【学过程】

一、看图交流,引出主题。 1.(课件出示2)课本的几幅图片 2.小组交流,说说图片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出示课本的图片,把学不知不觉得带3.师小结,导入课题:每天都在发着各到口语交际之中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的中。】 活。这节口语交际课,就来聊聊的小事。 (课件出示1)的“小事”(板书:的小事) 二、围绕小事,组织交流。 1.师示范:其实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 有的学走,吃饭说话??可能这些习惯现在许多 人都有,但这些真不是什么好习惯。你走会让周围的 人感到不爽,还掉,掉还不捡,人家一看就是一个没 责任心的人。吃饭说话,既不卫又不文明,你说话时可能 噎着,并且你口水可能会溅到别人的碗里,或菜里??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的小事,小组长作 好记录。 3.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引导学从“不文明的行为” 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不文明的行 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 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师小结: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交流的小 (课件出示3)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事,好的和不文明为) 随地大小便 乱扔垃圾 随地吐痰 的行为,谈感受。明辨是非。培养学在公共汽车不让座 在墙涂丫 乱闯红绿灯 口语交际能力和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 小摊小贩占道经营 探究合作能力。】 语言不文明 毁坏公共设施 浪费水、电、粮食 踩踏禁行绿地 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 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 牌 ?? (3)师小结,升华感情: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 家规。”活在这个充满规则的社会大家庭中,为了每 个人都各安其所,就要有各种行为准则来约束的行为。 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才能和谐有序地活。如果不遵 守游戏规则,朋友就不会欢迎你;如果不遵守道德规则,就 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也可能会留下 终的遗憾??(板书:不受欢迎和尊重 留下遗憾) 5.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令人感到温暖的 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 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师小结: (课件出示4)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随手捡拾垃圾 帮助有困难的人 随手关掉水龙头 在公共汽车主动让座 语言文明 爱护小动 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 维护学校的环保标语牌 ?? (板书:令人温暖的行为)

3、历史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范文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学步骤】

师活动学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还从事哪些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师活动学活动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点击查看更多七年级生物上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v294.cn/articles/4373.html

热门阅读

  1. 春蕨满怀抒情散文
  2. 浓浓元宵节作文800字
  3. 201初中生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4.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5. 彩霞满天夕阳美散文
  6. 运动会加油稿范文0字
  7. 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六课说课稿范文
  8. 七夕祝福语录大全
  9. 大班半日活动的计划
  10. 2018情人节祝福语
  11. 教父的画册的童话故事
  12. 圣诞爱情祝福短信大全
  13. 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情感美文
  14. PHP中流式文件操作如何实现加密传输?
  15. 生活给的委屈要努力笑着打回去的散文
  16. 国培骨干教师的培训心得范文
  17. 校运会400米决赛广播稿
  18. 美容美发店员工入股合同范本
  19. 关于感恩的诗句汇集
  20. 标准的委托代理进口合同
  21. 生人的解释及造句
  22. 生日随笔六年级作文
  23. 幼儿园大班游戏计划
  24. 2016年学习五查摆五强化心得体会
  25.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蝴蝶The Butterfly
  26. 干杯情感散文
  27. 清明节短信句子
  28. 凄凉的夜皎洁的月抒情诗歌
  29. 祖国我为你骄傲演讲稿
  30. 咏茶古诗词
  31. 幸福的有些忘情情感征文
  32. 供热服务承诺书
  33. 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34. 初三学生毕业感言范例
  35. 七道江会议心得体会
  36.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自画像
  37. 瑞金的街道教案
  38. 教育发展情况的自查报告
  39. 先进集体评选演讲稿
  40. 关于青春活力的经典语句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8 19:07:57
本页面最近被 331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新疆,TA在页面停留了 17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