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初中生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发布时间: 2025-09-05 15:25:25

201初中生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清明节来了,这个古老的节日有一个古老的习俗——扫墓。今年的春游活动,学校组织我们来到了南充市*陵园进行扫墓,并向***献花,寄托我们的哀思。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步行,穿过六条街道、三个十字路口之后,我们这队疲惫不堪的同学来到了西山半山腰处的南充*陵园。

*陵园门口人山人海,我校六年级的全体师生都来参加这次扫墓活动。虽然这里十分拥挤,但是在最高处的*陵园里却只有一排排高大的树木如同忠于职守的卫兵一样守卫着这一座座*墓碑,显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来。

我们没有像以往一样满山乱跑,尖叫打闹,而是带着庄严的心情来到*墓前,缅怀曾经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英勇奋战、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先烈。

扫墓仪式在演讲员庄严的演讲中开始了,但我的眼睛只盯着前方台阶尽头高高耸立着的*墓碑,耳中只有风拂青松的呼呼声,没有听进多少演讲员的演讲,只想着墓碑下沉睡的先烈。在一场场轰轰烈烈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先烈们硬是用血肉之躯为祖国开辟了一条新通道,硬是用落后的装备和不屈的精神为祖国赢得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做完这一切,他们便只留下甚至没有留下一个名字,便沉睡在了现在这座墓碑下。近一个世纪来,

只有这山上的青松伴着风不停地吐露哀思,奏响哀乐,与先烈英灵一起回忆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一队队同学走上台阶,将花静静地放在墓碑上,每个人都是不苟言笑、庄严肃穆。我将前一天晚上自制的一束白色纸花,轻轻地放在墓碑前,它虽然简陋,但它带着我对**先烈的真诚敬意。我把它放在墓碑前,它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如此别具匠心……

我们又来到了不远处的*纪念馆。我们每人都得到了一本纪念册,封面上印着几个金色的大字——“永远的丰碑”,这正是**先烈的最好写照啊!他们的功绩是永恒的丰碑;他们的名字是永恒的丰碑;他们的**精神更是永远的、不倒的、伟大的丰碑啊!

血红的印记,带着战争的味道、英雄的气息,留在博物馆中的那件军服上;矫健的英姿,带着英勇的气息,带着胜利的味道,留在了照片上,留在了丰碑上,也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清明节,不仅仅只是一个节日,在那历史的洗涤逐渐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思想,感谢有它,是它在哪短暂的一天里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自己的先祖为后代子孙的成长所付出的血汗和青春。

当然在清明节时,物品们除了拜祭自己的先祖外,更不能忘记那些在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不畏牺牲,只为复兴华夏的**先烈。

感谢有他,让我们记得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半*时,我们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带领人民反*,最终是清*的统治土崩瓦解,终结了中国实行了近千年的*帝制。

感谢有它,让我们记得,在日本侵华的时候,张学良、杨虎城,冒着生命危险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抗日,停止内战,他们尽到了一个中国人在自己民族生死存亡是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记得,在*撕毁协定,发动内战的时候,无数的**员和战士,为祖国不被*派控制用鲜血铺平了成功的道路。

清明节,是你,是你让我们知道做人不能忘本,今日的美好是昨日那些*们的鲜血所换来的。

来吧!

在清明这天,让我们不再是游戏、睡觉、写作业中度过。

这天,我们应该回忆,回忆自己的祖辈在哪一亩三分地不停地劳作,只为自己的后代能吃饱的艰辛,回忆**先烈用血肉阻挡枪口,让自己的部队取得胜利,早日解放中国的那份执着;回忆……

在那一次次的回忆中,升华我的灵魂,在那灵魂深处烙下那不畏牺牲的勇气和那追求胜利的执着。

感谢清明,让我学会了感恩,我将带着它踏上自己通往社会的征途,她将如果一缕射入我心田的阳光,给与我无限的温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眨眼的时间,就到了清明节,我们一家人决定去给*扫墓。

今天天公作美,阳光明媚,我们早早的起了床,立马到*陵墓那儿去。一路上,金黄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脸蛋红红的,更加惹人喜爱。梨花也开满了树梢,花瓣随风飘落,花蕊却是红色的,真是一片春机盎然的景致啊!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陵墓门口,台阶一级一级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属于*们的宝地。这里可真壮美啊!图案上,有雄鹰在展翅飞翔,有猛虎在林间咆哮,还有白鲸在海中穿梭。这些王中王,不正是这些*们的化身吗?都说现在的人最喜欢破坏公物,可我却没有看到人为的迹象,这不正说明我们热爱祖国,崇敬*吗?如果没有这些*们的牺牲,哪能得到今天这安稳的日子?哪能守卫得住我们的国土?在这儿,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这儿凝视,拔草擦去眼中的泪花。是啊,他们毕竟是经历过流浪不平的日子,毕竟对*,对祖国的感情,丝毫不亚于在温室里长大的我们……

六十多年过去了,祖国早已走向安定、繁荣,中国已惊人的速度走向富强。

我在心中对每一位*呐喊:“安息吧,国家到现在很好,不再是‘*’不会再受到其他国家的劫掠了。”

中国人都知道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今年初次成为法定假日。

在很多人看来,清明节就是扫墓的节日。民俗专家则称,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清明节文化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作文范文网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每逢清明,回乡祭祖成了传统习惯。

有人说:“清明节的人文精神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因此,把清明单单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民俗家此说,主要是提醒人们要懂得清明节的意义,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弘扬珍爱生命、呵护大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缔结国内外亲情专题作文>亲情,促进*、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假如把清明节理解为单纯的扫墓,割断了*、文化、经济内涵,确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严重失误。希望每个人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大力宣传清明节的多钟意义,让更多的人通过清明节了解民俗、传承美德。

清明节,不仅仅只是扫墓。它的内涵需要我们炎黄子孙去解读,更需要我们去传承这传统节日的习惯。

拓展阅读

1、汉字简单又漂亮

有种种传说,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文字的灵感。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发现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长期的活和产实践,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劾划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等艺术作品。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国文字。

近年来,国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尊oracleinscriptions上各刻有一个象文字,共发现了10多个单字。这些文字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所以称为“象形字”。字体的结构与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因此,“象形字”是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征。

“罚不当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处罚过宽或过严,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这个成语来源于《苟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战国后期,赵国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况,人们把他的著作称为《荀子》。

《荀子》这部著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一篇叫《正论》,是专门议论*的。文提出一个看法:国君要在百姓前作出好的榜样。残暴的国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汤打倒,商纣被周武王消灭等,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荀况主张刑罚要严,犯罪的应根据罪行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果*的不偿命,伤人的不判刑,那就会纵容犯罪,扰乱社会。有人说:“古代没有肉刑,只是象征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qing)刑而用墨画脸来替代;不使用劓(yi)刑,而用戴上草作的帽子来替代,这种办法在昏乱的现代是行不通的。如果继续这样做,犯罪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犯罪行为将越来多。”

在阐述了上这些情况后,荀况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地位要和品德相称,官职要和才能相称,赏赐要和功劳相称。如果不是这样,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称,官职和才能不相称,赏赐和功劳不相称,处罚和罪行不相称,那就会带来极大的不幸和严重的后果。

2、关于的二年级

是我国的二十四气之一。由于二十四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长此时,皆洁而净。故谓之。”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故有“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的农谚。可见这个气与农业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作为日,与纯粹的气又有所不同。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是我国传统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的特殊气氛。

,又叫踏青,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媚草木吐绿的时,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3、关于的二年级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的,最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踏青的习惯。

植树

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叫作“植树”。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点击查看更多201初中生清明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61949.html

热门阅读

  1. 《秦兵马俑》优秀的教学设计
  2. 赞扬梅花的诗句
  3. 重阳节送老人祝福短信最温馨的话
  4. 我最喜欢的电影英语作文My Favorite Movie
  5. 小学暑假放假通知范文
  6. 最好朋友的婚礼祝福语201
  7. 对提高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研究论文
  8. 郑元畅落魄的童话里辛酸的青春故事
  9. 201年元旦老师祝福语集锦
  10. 2019年辞旧迎新的诗句
  11.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参方案
  12. 关于读书的名言对联
  13. 关于燃气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总结
  14. 谈孩子情商培养家长会发言稿
  15. 文化传播口号致胜的文章
  16.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17. 寓言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
  18. 有关诚信的句子大全
  19. 诗经《月出》
  20. 除夕微信祝福语精选
  21. 201年复活节英语祝福语大全
  22. 2016年国庆节6年祝福语
  23. 201开展三问四提高心得体会
  24. 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英文版
  25. 保护孩子的心灵环境演讲稿范文
  26.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范文
  27. 幼儿小猪的家环保教案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