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历史手抄报

发布时间: 2025-08-11 09:55:55

年级历史手抄报

中国历史常识

1、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 “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2、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3、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4、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5、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6、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18、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商朝后期制造的 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右图)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刻 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160多万字,其中有单字4600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多个。

20、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的部落强 盛起来。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周武王时,周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叫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带产生了许多大型乐舞。祭祀山川时用的是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纪念武王伐纣功绩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名为“东周”。分为“春秋”、 “战国”两个时期。

25、春秋时期,100多个诸侯国林立,互相争夺,胜者成为霸主,出现了 “春秋五霸”,一般的说 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26、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大小轻重”。鼎是王权象征,传说大禹铸了九个鼎,代表九州。楚庄王问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后期,吴越两国交恶。先是吴王阖庐战败受伤而死。其子吴王夫差立志报仇,让人每天高声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么?”后来,吴国在夫差的领导下打败了越国。

28、越王勾践决心雪耻。他“卧薪尝胆”,每天高声自问:“勾践,你忘了亡国的耻辱么?”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次打败吴国,吴王夫差*。

29、约2500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右图)

30、《道德经》又名《老子》,书里写着:祸有时会成为福的因由,福中有时藏伏着祸。因此要注意“物极必反”, 还要注意“道”“德”相长。

31、生活于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2、孔子最早在中国兴办私学,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

33、孔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整理编订了《易》、《诗》、《礼》、《乐》、老子授经图孙武像 《尚书》、《春秋》等 “六经”。

34、孔子享年73岁,死后葬在鲁国都城北边(今山东曲阜“孔林”处)。孔子故居后来改建为“孔庙”。

35、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称作《论语》,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36、孙武,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传世有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左图)

37、《孙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许多战争原则。

38、《孙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于:精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因此被称为“兵学圣典”,并被广泛应用于*、外交、商战、体育等领域。

39、《孙膑兵法》是另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时期的孙膑所著,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40、齐将田忌与齐王赛马屡败。孙膑教田忌改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败一场;再用自己的上等马、中等马分别与齐王的中等马、下等马对阵,田忌胜二场,总比分2:1,田忌胜。“孙膑赛马”是一个很著名的策略。

41、战国时期开始后,各个诸侯国都和周王一样,自称为王,其中的七个强国号称“战国七雄”,他们展开了“兼天下”、“一宇内”的战争。

4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盛行“钟鼓之乐”。近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24件古代乐器。

43、在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有一套大型编钟,最为珍贵。这套编钟在地下埋藏了2400余年,现在仍能以准确的音调、优美的音色演奏古今乐曲。(右图)

44、中国古代第一个享有盛誉的名医,是春秋战国后期的民间医生扁鹊 。

45、扁鹊精通各种医术,又总结前人方法,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传统医学所采用。

46、“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战国争雄激烈之时,也是百家争鸣鼎盛之际。

47、秦在公元前770年才被封为中国西部的一个诸侯国,疆域较小,国力不盛,始终被中原诸侯鄙视。但自从实行了商鞅变法后,国势蒸蒸日上,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

48、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 秦王赢政,开始亲理朝政,经过短短的17年,灭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 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

49、秦灭六国后,赢政称“皇帝”,意即“德过三皇,功高五帝”。

50、为尽快改变春秋战国500多年分裂造成的各种混乱,巩固秦王朝的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币制,使用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51、秦始皇还下诏统一度量衡 ,并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弛道,车同轨 ,书同文”,来巩固秦 万里长城 秦王朝的**。

52、中国古文字中,最早有 甲骨文、 金文,西周时期有 大篆(籀文),战国时期有蝌蚪文(古文)。 此外一些诸侯国还有各自不同的文字。

53、秦统一后,规定小篆为统一字体,通行全国,后来,秦朝出现了一种更加便于书写的隶书,这 种字体从汉朝起在官方和民间通行,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54、秦、赵、燕等北方诸侯国,为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曾分别修筑过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 后,下令把不相衔接的各段长城连成一体,再向东西延伸,全长达1万多华里,号称万里长城。长城大都修筑在高山峻岭之上,易守难攻。(左图)

55、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被刘邦领导的武装力量推翻了。

56、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拓展阅读

1、森林防火

【森林火灾知识一览】

一、什么叫森林火灾: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气候都称为森林火灾。

二、森林火灾的种类:根据森林火灾燃烧部位、性质和危害程度,可将森林火灾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大类。

1、地表火:最常见的一种林火,指火从地表面地被物以及近地面根系、幼树、树干下皮层开始燃烧,并沿地表面蔓延的火灾。

2、树冠火:是指地表火遇到强风或遇到针叶幼树群、枯立木或低垂树枝,烧至树冠,并沿树冠顺风扩展。

3、地下火:地下火一般容易发生在干旱季节的针叶林内,火在林内根系、土壤表层有机质及泥炭层燃烧,蔓延速度慢,温度高,持续时间长,破坏力极强,经过地下火的乔木、灌木的根部烧坏,大量树木枯倒。

三、森林防火期野外火源管理“十不准”规定:

一、不准在山上烧黄蜂、烧山赶野兽。

二、不准在林区内丢烟头、火尾。

三、不准在山上烧灰积肥。

四、不准在山上烧木炭。

五、不准在山上**烛纸钱、放炮竹、放孔明灯。

六、不准在山边林内烧田坎、烧稻草、秸杆。

七、不准在山上玩火或烤火取暖。

八、不准使用火铳枪械狩猎。

九、不准在林区烧烤食物。

十、不准在四以上高火险天气进入林区内炼山。

四、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打早是指及时扑火;打小是指扑打刚刚发生的为;打了是指扑火的彻底性。既要扑打明火,又要清理暗火,消灭一切余火。

五、扑火安全十二要素:

1、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直接参与扑火。

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高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4、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

5、扑火人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套、防火靴和扑火工具。

6、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生时段的天气情况。

7、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com

8、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到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9、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

10、一旦陷入危险环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

11、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

12、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六、火灾肇事者将受何种处罚:在防火期内违反规定擅自进入林区内随意用火的要罚款,因违法用火引起森林火灾造成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肇事者刑事责任,对单位主管领导要追究行政责任。

更多消防安全尽在微点阅读网:

消防安全内容:火灾中如何自救

有关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安全知识图片

消防安全图片

小学生消防安全图片

2、森林防火

1、森林护我家,防火靠大家。

2、梅兰松竹,株株棵棵皆为友,倍加爱护;

3、防森林火灾,保绿色家园,筑生态屏障。

4、烤火令你暂时一热,火灾让人*心寒。

5、让心灵的火花绽放,让森林的火花熄灭!

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森林防火,重在堵源。

7、无论春夏秋冬,防火在我心中。

8、全民总动员,防火保安全。

9、森林防火常抓,保护森林靠大家。

10、保护森林,造福子孙。

11、小小蝼蚁可以蛀毁巍巍长堤,星星之火能够烧掉莽莽林海。

12、棵棵树木可铸就绿色世界,星星之火可毁掉绿色家园。

13、草木有意,烈火无情。

14、北国之春,无火才美;秋色迷人,有火皆愁。

15、森林需要你的百般呵护,千万别给她“火”热的爱!

16、人类一把火,森林满眼泪。

17、“林”近“火”为“焚”,一字足以警醒;“心”至“真”乃“慎”,万勿掉以轻心。

18、我来栽树,你来乘凉,大家受益;你也防火,我也护林,绿色永存。

19、愿绿色覆盖大地,让火源远离森林。

20、星火酿大祸祸及森林,防患须小心心系绿色。

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高中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

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

七雄争霸;

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强盛;

公元前3世纪以后,秦国称雄

晋楚的城濮之战

齐魏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秦赵的长平之战

周边民族:北有匈奴、东胡,西有戎,南有越

教学建议

复习课设计

一、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让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向*社会过渡,即奴隶制瓦解,*制度确立的过程。这一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统一与各民族的融合。
二、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讲清诸侯争霸战争的实质
2、齐桓公称霸
由学生回忆齐桓公是如何实现霸业的。
3、晋楚争霸
让学生记住晋楚先后称霸中原的时间,以及晋楚争霸中的重要战役城濮之战。
4、吴越争霸
让学生记住吴越两国先后在南方称霸。阖闾与勾践是春秋后期的霸主。
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
要求学生记住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的重要事件。明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表明新兴地主阶的势力上升,并在与旧势力的*中取得胜利。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要求学生记住公元前4世纪中期和公元前3世纪以后,战国局势的特点以及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重点――齐桓公争霸
春秋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战争频繁,诸侯争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内政,使齐国成为强国。又以“尊王攘夷”为口号,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获得外交优势。终于公元前7世纪中期,确立了中原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重点――战国七雄争霸
春秋末,晋国和齐国卿大夫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的势力在与旧势力的*中,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被周王正式承认为诸侯。即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经过春秋长期的战争,到战国初,只剩下二十多个诸侯国,其中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最为强大,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格局。七国之间战争不断,此时,战争开始具有*兼并战的性质,以后逐渐转化为*统一战争。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与西周时期相比,表面上看是诸侯割据纷争、统一局面破坏,但实际上却孕育着统一的必然趋势。其原因如下:第一,西周末,周天子权威已受到破坏。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统一局面已不存在。第二,从经济上来说,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第三,从形式上来说,逐步实现着局部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比西周时的“八百诸侯”相比,显然是大大进步了,更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和区域统一已经出现。第四,从人们的要求来看,统一成为社会各阶、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第五,从民族关系上来说,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辩”观念相对淡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明显加强了。同时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评价问题
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财富,相互争战,故有“春秋无义战”之说。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人民怨恨战争,渴望统一。争霸战争的客观后果是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强了集权的趋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同时又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阶的发展。战争又客观上促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加强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应兼顾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地观察分析争霸战争。

典型例题

例题1999全国高考试题右图中,战国时期韩、赵、魏都城的相应标号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答案:B。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填图型单项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图文结合、地理综合能力。赵国在北方,曾修长城以防匈奴,魏国在中间,韩国在南方,最为弱小,最先为秦所灭。故选B。
例21999全国高考试题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答案:A。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型单项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事件的发生原因的分析能力。秦国能称雄于七国主要原因不在BCD三项,它们只是秦称雄的一个方面,秦的强大不仅指经济发展,还包括军事强大,*稳定等诸多因素,这就需要一次较为彻底的变法,即商鞅变法。故选A。
例3从西周初期分封至秦统一前,一直作为诸侯国而存在者是图中的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例题分析:此题为识图选择题,是和地理综合能力题,主要考查地理学科的识图能力、事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思维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西周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秦统一前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显然,秦统一前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只剩下齐、燕。图中①给了都城临淄,正是齐,①可以确认。图中④给了都城蓟,正是燕,④可以确认。图中②给了都城郢,应是楚,它不是西周初分封的,而是后来自封的。图中③给了都城邯郸,应是赵,是战国初三家分晋而建立的。因此,符合题意要求的是①④。
例4春秋时期最典型的*特点是( )
A.周王室不被诸侯重视 B.社会制度大变革
C.井田制瓦解 D.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答案:D
例题向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是学科能力综合题,主要考查阶段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思维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四个选项都是春秋时期的特征,B项是根本特征,C项是经济特征,都不符合本题“*特点”的要求。A、D两项都是*特征,但是最典型的是D项,因为分封制的崩溃就是奴隶社会上层建筑的崩溃。
例5“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发展趋势是
A.诸侯割据混战更加扩大 B.人民遭受灾难更加严重
C.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D.*制度逐渐确立
答案:C
例题分析:此题为特征选择题,是学科能力综合题,主要考查阶段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思维的分析能力、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B项不是发展趋势,且与题意无关。D项是战国时期的根本特征,而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局面的形成所反映的发展趋势,与题意不符。A、C是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课本上没有C项结论,运用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春秋开始时有七八十个诸侯国,经过长期兼并战争,到战国开始时剩下七个诸侯国,正反映了C项这一新的结论。

4、部编版四上册语文 6“故事”主题突破卷

6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将下面的故事与对应的人物对号入座。

(16分)

凿壁借光______ 囊萤映雪______ 卧薪尝胆______

草船借箭______

桃园结义______

破釜沉舟______

闻鸡起舞______

纸上谈兵______

二、下列故事分别出自哪里,连一连。

(8分)

《王戎不取道旁李》

《列子•汤问》

《西门豹治邺》

《韩非子•喻老》

《扁鹊治病》

记•滑稽列传》

《纪昌学射》

《世说新语•雅量》

三、选择合适的人物填空,并根据故事内容概括人物的特点。

(填字

母,20分)

1.其余的小孩都抢着去摘路边的李子,只有( )站在那里不

动。

2.( )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他巧施妙计,破除迷信,为

民除害,并发动老百姓开凿渠道,灌溉庄稼,使邺县这个地

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 )见( )身体有恙,几次善意提醒但是都遭到了拒绝。

后来( )跑到秦国去了,( )也因病无法医治去世了。

4.( )是一名射箭能,( )拜他为师向他学习射箭的

技艺。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四、将下面有关人物故事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8分)

1.徐庶进曹营——( )

2.孔夫子搬家——( )

3.包公断案——( )

4.韩信点兵——( )

5.周瑜打黄盖——( )

6.关羽失荆州——( )

五、阅读练习。

(38分)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

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但都没有见着他。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

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

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

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

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

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

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

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

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

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

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

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

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

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

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

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 )

(2)真心实意。形容十分真诚。

( )

2.“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用一个成语

( )来概括。(3分)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情节属于故事的起因、经过还是结果。(6分)

(1)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

( )

(2)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未见到他。

( )

(3)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 )

6.从短文中可以看出刘备和诸葛亮分别是怎样的人?(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① ⑧ ⑤ ② ④ ③ ⑥ ⑦

二、三、1.C 2.A 3.B D B D

4.F E

A.有勇有谋 B.医术高明

C.善于动脑 D.讳疾忌医

E.虚心好学 F.教学有方

四、1.一言不发 2.净是输(书)

3.铁面无私 4.多多益善

5.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6.骄兵必败

五、1.(1)茅塞顿开 (2)诚心诚意

2.如鱼得水

3.①他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

②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他就下马步行;③来到草

堂,得知诸葛亮正在午睡,他恭恭敬敬地耐心等待。

4.写出了诸葛亮居住环境的优雅,衬托了诸葛亮是等待时机腾

飞的卧龙。

5.(1)结果 (2)起因 (3)经过

6.刘备是个胸怀大志、求才若渴、尊重人才的人。诸葛亮是个

胸怀抱负、聪明机智的人。

点击查看更多年级历史手抄报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v294.cn/articles/51941.html

热门阅读

  1. 你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杂文随笔
  2. 备考中学生心理健康广播稿
  3. 春节的见闻作文201
  4. 祭奠善良的杜大爷诗歌
  5. 高三百日冲刺的标语
  6. 陶艺幼儿园大班教案
  7. 县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8. 201年鸡年公司年会祝福语大全
  9. 2019年拜年贺词集锦
  10. 六级口语自我介绍
  11.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烤羊肉》
  12. 狗年小年夜祝福语精选
  13. 关于初一的暑期英语作文
  14. 小学数学学生逻辑思维培养探析论文
  15. 有关优美句子
  16. 描写初夏的好句子
  17. 秋天怀念的诗句古诗
  18.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实习报告
  19. 语文乐园教学设计示例
  20. 郭德纲相声剧本《论梦》
  21. 都是激动惹的祸情感故事
  22. 高一开学典礼老教师代表发言稿范文
  23.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走进青春》教学设计
  24. 关于祖国山河的古诗
  25. 单身久了的经典语录
  26. 品句子里的经典语句
  27. 关于有雪的诗句
  28. 赞美菊花的诗句或名言
  29. 2016年儿童感恩节祝福语
  30. 圣诞节英语祝福语
  31. 怎么写婚前财产协议书
  32. 《少年王冕》的教学反思范文
  33. 周末祝福语集锦
  34. 《零花钱大计划》四年级学生读后感
  35. 《捞铁牛》小学语文教案
  36. 关于朋友的哲理寓言故事
  37. 软件设计师的自我鉴定范文
  38. 幼儿园毕业典礼幼儿代表发言稿范文
  39. 儿童睡前故事:小袋鼠的猪笼草
  40. 诗句精选大全集
网页更新时间:2025-10-02 22:21:02
本页面最近被 67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山西,TA在页面停留了 134 分钟。
← 返回首页